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6712发布日期:2019-02-12 22:2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承载盘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



背景技术:

开盖承载盘装置即用于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的一种装置。目前封装或切割后的晶粒若须再进行湿式制程处理,只能单颗单颗进行,无法自动化批量处理,不但耗时费工且品质良率不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人们设计承载盘装置,但现有的承载盘装置还存在一定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对内置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相信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使用时的不同需求;

现有的承载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够对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进行大量批次处理,不但耗时费工且品质良率不佳,大大增加生产处理成本,不能够很好的对限位凹槽内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晶粒在处理过程中易产生位移,且开盖方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通过设计承载盘装置,能够很好的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从而便于对晶粒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通过设置有限位凸块能够很好的对限位凹槽内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质量;该种蚌壳式开盖设计简易快捷,较为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包括承载盘装置主体,所述承载盘装置主体包括承载盘上盖与载具,所述承载盘上盖活动安装于载具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承载盘上盖与载具一侧之间并列安装有左衔接板与右衔接板,所述承载盘上盖与载具四周之间形成有衔接缝;

所述承载盘上盖的上端外表面等距离安装有若干组限位凸块,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弹力垫,所述承载盘上盖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上垫板与二号上垫板,所述载具的上端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组限位凹槽,所述若干组限位凹槽内均设置有晶粒,所述载具的底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滑轮槽,每组所述滑轮槽内均活动安装有滑轮,所述载具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下垫板与二号下垫板;

其中,所述左衔接板包括一号上垫板与一号下垫板,所述右衔接板包括二号上垫板与二号下垫板;

所述一号下垫板远离载具的一侧安装有一号安装凸块与二号安装凸块,且一号安装凸块与二号安装凸块平行设置,所述一号上垫板远离承载盘上盖的一侧开设有一号安装凹槽与二号安装凹槽,且一号安装凹槽与二号安装凹槽平行设置,所述一号安装凸块的两侧壁与一号安装凹槽之间安装有环形转动圈,依次贯穿所述一号上垫板、环形转动圈、一号安装凸块与二号安装凸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安装有螺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上垫板与一号下垫板通过固定螺栓与螺帽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一号上垫板与二号上垫板一侧均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一号安装凹槽和二号安装凹槽相连通,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外螺纹,所述螺帽与安装通孔的内壁均分布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契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盘上盖与载具通过左衔接板与右衔接板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上垫板与一号下垫板相契合,所述二号上垫板与二号下垫板相契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轮槽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贯穿于滑轮的内部中间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晶粒通过限位凸块与限位凹槽限位固定,且限位凹槽呈方阵排布,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承载盘装置,能够很好的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从而便于对晶粒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

2、通过左衔接板与右衔接板将承载盘上盖安装于承载盘装置的上端,其中限位凸块能够很好的对限位凹槽内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质量。

3、左衔接板通过固定螺栓依次贯穿一号上垫板、环形转动圈、一号安装凸块与二号安装凸块的内部配合螺帽进行组装连接,右衔接板同样以该种方式进行组装连接,该种蚌壳式开盖设计简易快捷,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中承载盘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中一号上垫板与一号下垫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中载具的俯视图。

图中1、承载盘装置主体;2、承载盘上盖;201、限位凸块;2011、弹力垫;3、载具;301、限位凹槽;302、晶粒;303、滑轮槽;304、滑轮;4、衔接缝;5、左衔接板;501、一号上垫板;5011、一号安装凹槽;5012、二号安装凹槽;502、一号下垫板;5021、一号安装凸块;5022、二号安装凸块;6、右衔接板;601、二号上垫板;602、二号下垫板;7、环形转动圈;8、固定螺栓;9、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包括承载盘装置主体1,所述承载盘装置主体1包括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所述承载盘上盖2活动安装于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一侧之间并列安装有左衔接板5与右衔接板6,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四周之间形成有衔接缝4,通过设计有承载盘装置,能够很好的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302,从而便于对晶粒302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

如图2-5所示,所述承载盘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等距离安装有若干组限位凸块201,能够对限位凹槽301内的晶粒302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302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302质量,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201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弹力垫2011,能够避免晶粒302直接与限位凸块201接触摩擦而有所损坏,同时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限位凸块201对晶粒302的固定效果更佳,所述承载盘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上垫板501与二号上垫板601,所述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组限位凹槽301,所述若干组限位凹槽301内均设置有晶粒302,所述载具3的底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滑轮槽303,每组所述滑轮槽303内均活动安装有滑轮304,所述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下垫板502与二号下垫板602;

其中,所述左衔接板5包括一号上垫板501与一号下垫板502,所述右衔接板6包括二号上垫板601与二号下垫板602;

如图6所示,所述一号下垫板502远离载具3的一侧安装有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且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平行设置,所述一号上垫板501远离承载盘上盖2的一侧开设有一号安装凹槽5011与二号安装凹槽5012,且一号安装凹槽5011与二号安装凹槽5012平行设置,所述一号安装凸块5021的两侧壁与一号安装凹槽5011之间安装有环形转动圈7,能够有效的减少凸块与安装凹槽之间的摩擦系数,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增加彼此间的紧密性,使得安装更为牢固,依次贯穿所述一号上垫板501、环形转动圈7、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8,所述固定螺栓8的一端安装有螺帽9,该种蚌壳式开盖设计简易快捷,开盖较为方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上垫板501与一号下垫板502通过固定螺栓8与螺帽9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一号上垫板501与二号上垫板601一侧均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一号安装凹槽5011和二号安装凹槽5012相连通,所述固定螺栓8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外螺纹,所述螺帽9与安装通孔的内壁均分布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契合,便于对承载盘装置主体1进行安装于拆卸,较为便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通过左衔接板5与右衔接板6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上垫板501与一号下垫板502相契合,所述二号上垫板601与二号下垫板602相契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轮槽303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贯穿于滑轮304的内部中间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将该承载盘装置主体1滑动推入到湿式制程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通过减少承载盘装置主体1与湿式制程处理设备之间的摩擦阻力,节约劳动力,较为方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晶粒302通过限位凸块201与限位凹槽301限位固定,且限位凹槽301呈方阵排布,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201平行设置。

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在工作时,首先,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通过左衔接板5与右衔接板6连接构成了承载盘装置主体1,其中,通过设计有承载盘装置,能够很好的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302,从而便于对晶粒302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其次,在处理过程中,载具3上端开设有的限位凹槽301能够很好的放置晶粒302,且承载盘上盖2上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凸块201能够对限位凹槽301内的晶粒302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302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302质量,其中,通过在限位凸块201的上端设置有弹力垫2011,能够避免晶粒302直接与限位凸块201接触摩擦而有所损坏,同时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限位凸块201对晶粒302的固定效果更佳,最后,左衔接板5通过固定螺栓8依次贯穿一号上垫板501、环形转动圈7、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的内部配合螺帽9进行组装连接,右衔接板6同样以该种方式进行组装连接,该种蚌壳式开盖设计简易快捷,开盖较为方便,便于晶粒302的拿取,通过在载具3的底端边角位置设置有滑轮304,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该承载盘装置主体1滑动推入到湿式制程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通过减少承载盘装置主体1与湿式制程处理设备之间的摩擦阻力,节约劳动力,较为方便,环形转动圈7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少凸块与安装凹槽之间的摩擦系数,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增加彼此间的紧密性,使得安装更为牢固,其中,固定螺栓8与螺帽9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对该左衔接板5与右衔接板6进行安装于拆卸,较为便捷。

本发明通过设计承载盘装置,能够很好的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302,从而便于对晶粒302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通过左衔接板5与右衔接板6将承载盘上盖2安装于承载盘装置的上端,其中限位凸块201能够很好的对限位凹槽301内的晶粒302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302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302质量;左衔接板5通过固定螺栓8依次贯穿一号上垫板501、环形转动圈7、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的内部配合螺帽9进行组装连接,右衔接板6同样以该种方式进行组装连接,该种蚌壳式开盖设计简易快捷,较为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