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轻型可折叠式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1920发布日期:2019-05-07 22:1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轻型可折叠式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零部件运输的周转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轻型可折叠式周转箱。



背景技术:

周转箱,也称为物流箱,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等,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周转箱可与多种物流容器和工位器具配合,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在物流管理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的今天,周转箱帮助完成物流容器的通用化、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

中国专利cn201721737812.x公开了一种智能轻型可折叠式周转箱,包括矩形的底座,底座的边缘处设置有连接槽,小侧片和大侧片的底端通过连接槽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四角处的上方设有角架,每个角架的上方设有卡槽,小侧片底端两侧设有与卡槽卡接的卡销,小侧片在直立位置通过卡槽和卡销固定;大侧片通过锁具与小侧片锁合;底座的四角处的下方设有支脚,支脚的底端设有底座定位槽;角架的上方设有与底座定位槽相接合的上定位销;箱体的上方的四角处也设有与底座定位槽相接合的上定位销。大侧片分为上下两部分,并通过合页铰接。

上述专利中的大侧片与小侧片之间通过锁具锁合,但是由于周转箱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变形,会使得大侧片上的锁具与小侧片上的锁孔上的锁孔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因而使得大侧片上的锁具不能准确地与小侧片上的锁孔进行锁合,从而使得大侧片与小侧片之间不能可靠连接,此外,当大侧片与小侧片未连接时,锁具都一直裸露在大侧片外,易生锈,会缩短锁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大侧片与小侧片之间可长时间可靠连接、第二大侧片与小侧片之间可长时间可靠连接,且第一锁定组件与第二锁定组件使用寿命长的智能轻型可折叠式周转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轻型可折叠式周转箱,具有底座、一对小侧片、一对第一大侧片和一对第二大侧片,一对小侧片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第二大侧片的底端通过对应的连接槽与所述底座竖直相连,一对第一大侧片分别通过一合页铰接在对应的第二大侧片的上端,其中,所述第一大侧片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一锁定组件与对应的小侧片相连,所述第二大侧片的两侧分别通过一第二锁定组件与对应的小侧片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

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枢接在所述第一大侧片上;

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手柄的转杆上,且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大侧片的第一安装腔内;

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移动杆,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第一大侧片的滑移孔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杆移动使所述移动杆的锥形卡头与所述小侧片的锥槽锁合或分离;

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所述弹性挡片抵挡在所述移动杆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大侧片上;

卡合板,所述卡合板通过一扭簧枢接在所述第二大侧片的对应的第二安装腔内,且所述卡合板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

锁定板,所述锁定板枢接在所述小侧片的对应的锁定腔内,所述锁定板与所述卡合板卡合连接,使所述小侧片与所述第二大侧片相连;

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锁定板与所述锁定腔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位于对应的第二安装腔内的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卡合板上,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铰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包括依次相连的主杆和手持部,所述主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相铰接,所述主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相铰接,所述手持部上设有一挂钩,当所述小侧片与所述第二大侧片相连时,所述挂钩挂在所述第二大侧片的第二挂板上,当所述小侧片与所述第二大侧片未连接时,所述挂钩挂在所述第二大侧片上的第一挂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板具有基板,所述基板枢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基板上设有一卡齿,所述卡齿与所述锁定板上的卡槽卡合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板还包括依次相连的枢接板和弯钩部,所述枢接板枢接在所述锁定腔内,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弯钩部与所述锁定腔之间,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弯钩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大侧片外设有一直挡板,当所述小侧片与所述第二大侧片相连时,所述手持部抵挡在所述直挡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大侧片外还设有一l型挡板,所述l型挡板位于所述直挡板的下方,当所述小侧片与所述第二大侧片未连接时,所述驱动杆的外端抵挡在所述l型挡板的短板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本发明的第一大侧片与小侧片之间通过第一锁定组件相连,第二大侧片与小侧片之间通过第二锁定组件相连,因而,当本发明长时间使用发生变形后,第一锁定组件、第二锁定组件仍能与小侧片可靠连接,此外,当第一大侧片与小侧片之间、第二大侧片与小侧片之间未连接时,由于第一锁定组件与第二锁定组件的大多数零件都在腔体内,因而可以防止其发生磕碰或生锈,使第一锁定组件与第二锁定组件的使用寿命延长。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放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大侧片与小侧片未连接时的状态图。

图6是图5中h处的放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底座1、小侧片2、锥槽21、凹槽22、锁定腔23、第一大侧片3、第一安装腔31、滑移孔32、第二大侧片4、腔体41、第二安装腔42、第一销轴421、限位孔43、l型挡板44、立板441、第一挂板4411、直挡板45、外伸板46、第二挂板461、第一锁定组件5、转动手柄51、齿轮52、齿条53、移动杆54、锥形卡头541、导向套55、弹性挡片56、第二锁定组件6、操作杆61、主杆611、手持部612、挂钩613、连杆62、固定板63、驱动杆64、卡合板65、第二销轴651、基板652、卡齿653、扭簧66、锁定板67、枢接板671、弯钩部672、卡槽6721、压簧6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7,如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轻型可折叠式周转箱,具有底座1、一对小侧片2、一对第一大侧片3和一对第二大侧片4,一对小侧片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第二大侧片4的底端通过对应的连接槽与所述底座1竖直相连,一对第一大侧片3分别通过一合页铰接在对应的第二大侧片4的上端,所述第二大侧片4外设有l型挡板44、直挡板45和外伸板46,所述l型挡板44、直挡板45和外伸板46均位于所述第二大侧片4的腔体41内,所述l型挡板44位于所述直挡板45的下方,所述外伸板46位于所述l型挡板44与所述直挡板45之间,所述l型挡板44挡板的长杆上设有立板441,所述立板441上设有第一挂板4411,所述外伸板46上设有第二挂板461,其中,所述第一大侧片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一锁定组件5与对应的小侧片2相连,所述第二大侧片4的两侧分别通过一第二锁定组件6与对应的小侧片2相连,第一锁定组件5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大侧片3上,第二锁定组件6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大侧片4上,当本发明长时间使用发生变形后,第一锁定组件5、第二锁定组件6仍能与小侧片2可靠连接,此外,当第一大侧片3与小侧片2之间、第二大侧片4与小侧片2之间未连接时,由于第一锁定组件5与第二锁定组件6的大多数零件都在腔体内,因而可以防止其发生磕碰或生锈,使第一锁定组件5和第二锁定组件6的使用寿命延长。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锁定组件5包括转动手柄51、齿轮52、齿条53、移动杆54、导向套55和弹性挡片56,所述转动手柄51枢接在所述第一大侧片3上,所述齿轮52设置在所述转动手柄51的转杆上,且所述齿轮52位于所述第一大侧片3的第一安装腔31内,所述齿条53与所述齿轮52相啮合,所述齿条53设置在所述移动杆54上,所述导向套55套设在所述移动杆54上,所述移动杆54与所述第一大侧片3的滑移孔32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杆54移动使所述移动杆54的锥形卡头541与所述小侧片2的锥槽21锁合或分离,所述弹性挡片56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31内,且所述弹性挡片56抵挡在所述移动杆54的后端面上对所述移动杆54进行限位,当需要将第一大侧片3与小侧片2进行连接或分离时,只需转动手柄使锥形卡头541与锥槽21锁合或分离即可,操作方便,节省人力,节约了本发明的装拆时间。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锁定组件6包括驱动组件、卡合板65、锁定板67和压簧68,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大侧片4上,所述驱动组件贯穿所述第二大侧片4上的限位孔4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64,所述驱动杆64与位于对应的第二安装腔42内的固定板63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64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卡合板65上,所述驱动杆64的另一端与操作杆61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操作杆61的另一端与连杆62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6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63相铰接,所述卡合板65通过一扭簧66枢接在所述第二大侧片4的对应的第二安装腔42内,所述扭簧66的一个扭臂抵挡在所述第二安装腔42内的第一销轴421上,所述扭簧66的另一个扭臂抵挡在所述卡合板65上的第二销轴651上,所述卡合板65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卡合板65具有基板652,所述基板652枢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42内,所述基板652上设有一卡齿653,所述锁定板67枢接在所述小侧片2的对应的锁定腔23内,所述锁定板67包括依次相连的枢接板671和弯钩部672,所述枢接板671枢接在所述锁定腔23内,所述压簧68设置在所述弯钩部672与所述锁定腔23之间,所述压簧68设置在所述锁定板67与所述锁定腔23之间。

如图7所示,所述操作杆61包括依次相连的主杆611和手持部612,所述主杆61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64相铰接,所述主杆611另一端与所述连杆62相铰接,所述手持部612上设有一挂钩613,如图3和图4所示,当需要将第二大侧片4与小侧片2相连时,只需将操作杆61提起,使所述卡齿653与所述弯钩部672上的卡槽6721卡合连接,所述手持部612抵挡在所述直挡板45上,将所述挂钩613挂在所述第二挂板461上即可,如图5和图6所示,当需要将第二大侧片4与小侧片2脱离时,只需将操作杆61下压,使所述卡合板65旋转从小侧片2的凹槽22中绕过置于第二安装腔42中,使所述驱动杆64的外端抵挡在所述l型挡板44的短板上,将所述挂钩613挂在所述第一挂板4411上即可,因而可以防止卡合板65与驱动杆64的内端裸露在空气中发生磕碰或生锈,且使第二大侧片4与小侧片2可靠地分离。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