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品的包装设备和用于包装物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41220发布日期:2019-09-11 23:2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用于物品的包装设备和用于包装物品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品如饮料容器等的包装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包装这种物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处理、组装、分组和包装物品、譬如饮料容器,有各种各样的包装方式。目前例如,常常用作饮料容器的pet容器具有相对小的壁厚并且即使在灌满的状态下并不完全形状稳定。出于这种原因和从更好的物流上的可操作性,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对经分组的单件容器的包装。这样,容器可以以经分组的布置例如搁置到硬纸板上,该硬纸板的边缘向上折叠。硬纸板称作托盘。各个容器随后可以与其相应的托盘一起构成包装单元。为了能够简便地运输各个包装单元,在实践上常常设计为:各个包装单元组合成更大的包装单元。

这样例如可行的是,竖放在托盘上的饮料容器为此插入硬纸盒中,接着封闭这些硬纸盒并且将包含竖放在托盘上的物品的硬纸盒运输至目的地。也可以将饮料容器直接插入到这样的硬纸盒中,而不事先搁置到托盘上。存在如下包装物:其中饮料容器从上方从相应的包装物中取出。此外,存在如下包装物,其被放到多个饮料容器上,其中相应的饮料容器经由包装物形状配合地保持并且必须从被放上的包装物中提取以从包装物取出。总之,存在多种可能性来借助外包装组合多个饮料容器。

此外为了使借助外包装供给的饮料容器能以适应客户要求的方式操作,已知如下外包装,其具有侧向的通过开口,用以取出相应的饮料容器。为了能够利用这种外包装形成包装单元,需要特殊的包装设备,在需要时除了已存在的包装设备之外必须购置所述特殊的包装设备。除了购置这样的包装设备带来的经济上的开销之外,其他的包装设备需要位置或区域来设立,在实践中常常没有所述位置或区域可供支配。



技术实现要素:

出于这种原因,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可能性,借此在经济上的开销降低的情况下可以简单且灵活地为物品设置多种不同的外包装。此外,这在可用的空间或位置小的情况下也应能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品如饮料容器等的包装设备。饮料容器例如可以通过瓶或pet瓶、玻璃瓶、桶和/或罐构成。

包装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物品的运输装置。例如,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环绕引导的运输带,在至少一个环绕引导的运输带上竖放物品,用于其继续运动。至少一个环绕引导的运输带可以具有上回行段,其基本上水平地定向。因此,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构成或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经由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必要时可以运输物品的组,所述组在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运输方向上相对彼此间隔开。相应的组可以准备被引入相应的外包装中。

此外,包装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操作器。至少一个操作器例如可以构成为多轴机器人和/或龙门系统。例如可考虑的是,至少一个操作器构成为多轴机器人和/或三角运动学机器人。

设计为,经由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可使物品在至少一个操作器的作业区域中运动并且至少一个操作器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应的外包装沿着从上面而来的方向施加到在其作业区域中运动的物品上和/或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

例如,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包括多个夹持元件和/或抓取元件,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经由所述夹持元件和/或抓取元件暂时接收多个物品以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在此情况下如下实施方式已得到验证是可靠的: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包括多个夹持元件和/或抓取元件,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经由所述夹持元件和/或抓取元件暂时且气动地接收多个物品以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相应的操作器必要时可以将多个夹持元件和/或抓取元件下降到相应的多个要接收的物品,随后抓取或必要时气动地抓住待接收的物品,并且随后执行提升运动,由此得到的结果是,相应的多个被抓取或气动地抓住的物品失去其与到此时为止承载多个物品的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接触。

此外针对第一包装程序可设想的是,物品经由多个运输装置来运动,其中在紧紧相随的运输装置之间构成间隙,经由所述间隙将相应的外包装引入物品的运输路径中。物品在此情况下可以靠到相应的外包装上。术语“搁置”在本专利申请的范围中因此宽泛地理解并且也包括如下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物品靠到相应的外包装上。

在实践上,可能的是,相应的针对第一包装程序设置的外包装构成多个腔室,其中相应的外包装的相应的腔室设置用于容纳相应的物品。相应的外包装的腔室可以通过相应的插入件或相应的隔间构成。因此可能的是,包装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可以将相应的插入件或相应的隔间引入到相应的外包装中,相应的插入件或相应的隔间构成为在相应的外包装中构成多个设置用于容纳物品的腔室。

前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个操作器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必要时可以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为此,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构成为,使得至少一个操作器或必要时构成为至少一个操作器的组成部分的作业工具和/或夹持元件和/或抓取元件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朝相应的外包装下降。只要在相应的外包装中如前文已经提及的那样存在相应的隔间或相应的插入件,则可能的是,至少一个操作器针对每个借助相应的插入件或相应的隔间在外包装中构成的腔室分别具有配设的对中部,所述对中部在将物品引入其相应的腔室期间引导相应的物品。对中部可以至少分部段地暂时伸入腔室中,用以将相应的物品引入。对中部可以是至少一个操作器的第一作业工具的组成部分。在后续还要描述的针对第二包装程序的改装的范围内,第一作业工具与对中部一起必要时由至少一个操作器取下或转移到准备位置中。第一作业工具因此必要时可以以可松脱的方式设置在至少一个操作器上,使得第一作业工具在改装的情况下被操作器取下并且必要时可以通过下文还予以描述的第二作业工具替代。

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装设备,还可以设置第二包装程序,所述第二包装程序包括:在第一包装程序中未设置的将物品侧向推入到相应的外包装中。通过如下可能性:所述包装设备或其中一个包装设备不仅可以执行所描述的第一包装程序而且可以执行所描述的第二包装程序,可以将物品引入多个不同的外包装中。为第一包装程序预备的外包装在此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从相应的外包装沿着从上方而来的方向取出物品或饮料容器。为第二包装程序预备的外包装在此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从相应的外包装侧向取出物品或饮料容器。在改装的情况下,为第一包装程序预备的外包装可以从包装设备中取出并且通过为第二包装程序预备的外包装替代。为第一包装程序预备的外包装可以通过纸板和/或塑料构成。为第二包装程序预备的外包装也可以通过纸板和/或塑料构成。

包装设备必要时可以构成为用于在第一包装程序和第二包装程序之间变换。可替选地或补充地可以的是,直到此时设置用于执行第一包装程序的包装设备可以改装为执行第二包装程序。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包装设备可以包括用于至少一个操作器的至少一个第一作业工具,

a)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作业工具,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器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应的外包装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施加到在其作业区域或捕获区域中运动的物品上,和/或

b)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作业工具,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器在所述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可以暂时接收物品并且将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

此外,包装设备可以包括用于至少一个操作器的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工具,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器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工具可以在第二包装程序的情况下将物品侧向推入相应的外包装中,其中优选设计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工具可松脱地固定在至少一个操作器上。

因此,在第一包装程序中负责将相应的外包装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施加到在其捕获区域中运动的物品上或负责沿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的操作器可以在从第一包装程序到第二包装程序的相应的变换时和/或在相应地改装为执行第二包装程序时作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保留在包装设备中。

在第一包装程序中,至少一个构成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的操作器因此可以预备用于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此外,在第二包装程序中,至少一个构成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的操作器可以预备用于将物品侧向推入相应的外包装中。在改装的情况下,第二作业工具可以设置在至少一个操作器上和/或通过至少一个操作器提供,使得至少一个操作器经由第二作业工具可以在第二包装程序中将物品侧向推入到相应的外包装中。在可考虑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作业工具可以保留在操作器上并且必要时调整或改装成进一步暂时接收用于第二包装程序的物品。在另一可考虑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作业工具在改装的情况下可以由操作器取下并且通过第二作业工具替代。第二作业工具也可以具有夹持和/或抓取元件,用于暂时接收多个物品。此外可以设想的是,至少一个操作器在改装的情况下独立地使第一作业工具运动到等待位置中和/或储存器中并且从等待位置和/或从储存器接收第二作业工具。因此可考虑的是,包装设备可以改装为至少半自动的。

也验证了如下实施方式是可靠的,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在从第一包装程序相应地变换到第二包装程序时和/或在相应改装为执行第二包装程序时作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保留在包装设备中。

可行的是,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构成为,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可以作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不仅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而且在第二包装程序的情况下使物品运动到至少一个操作器的作业区域中。因此,可行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确定的运输装置不仅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构成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第二包装程序的情况下构成为包装设备的组成部分。因此,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或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在第一包装程序中和在第二包装程序中可以设置用于使物品相应地运动到相应的设置用于第一包装程序和第二包装程序的操作器的作业区域中。因此可考虑的是,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或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不被对包装机的改装作业所涉及到。

也可设想的是,包装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所述水平输送装置不仅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而且在第二包装程序的情况下构成为用于使外包装运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在相应地从第一包装程序变换到第二包装程序时和/或在相应改装成执行第二包装程序时作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保留在包装设备中。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运输方向和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可以彼此平行地延伸。

因此,可行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确定的水平输送装置不仅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构成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第二包装程序的情况下构成为包装设备的组成部分。因此,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或所述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在第一包装程序中和在第二包装程序中可以构成为使外包装运动。

由于在实践中针对第一包装程序和第二包装程序设置的外包装在其尺寸确定方面可彼此不同,所以已验证如下实施方式是可靠的,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优选构成为,垂直于其输送方向定向的轨道宽度可以与在相应的包装程序中要运动的外包装灵活地匹配。为此,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分别以致动的方式被驱动并且其垂直于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的相对间距可以根据相应的要实施的包装程序来调整。尤其是,已验证了如下实施方式是可靠的,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执行器和/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配设有至少一个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可以调整轨道宽度或至少两个相邻的输送单元彼此间的相对间距。所述执行器可以与控制单元连接。在控制单元的策动下或必要时在预设包含有关于相应的要实施的包装程序的、来自用户方的指令的信息的情况下,执行器必要时可以独立地调整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的轨道宽度或至少两个相邻的输送单元彼此间的相对间隔。

此外可行的是,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构成为可松脱地容纳多个在第二包装程序中设置用于竖立地保持外包装的接片和/或侧的保持机构并使其运动。尤其是,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可以构成为,多个设置为竖立地保持外包装的接片和/或侧的保持机构可以以彼此间不同的相对位置或以彼此间不同的相对间隔可松脱地固定在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上。

此外,包装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匣,第一匣构成为容纳多个外包装,所述外包装与第一保持程序相匹配或预备用于第一包装程序。此外,包装设备可以包括第二匣,第二匣构成为容纳多个另外的外包装,所述另外的外包装与第二保持程序相匹配或预备用于第二包装程序。此外,所述包装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在从第一包装程序相应地变换到第二包装程序时和/或在相应改装为执行第二包装程序时作为包装设备的结构上集成的组成部分保留在包装设备中。

可行的是,至少一个作为固定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集成到包装设备中的操作装置构成为拉起多个与第一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或准备用于第一包装程序的外包装以及用于拉起多个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或准备用于第二包装程序的外包装,和/或可以改装用于拉起多个与第一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或准备用于第一包装程序的外包装以及用于拉起多个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或准备用于第二包装程序的外包装。

此外,包装设备可以包括无人操纵的运输系统,所述运输系统为至少一个作为结构上的组成部分集成到包装设备中的操作装置根据要实施的第一包装程序或第二包装程序自动地提供第一匣或第二匣,所述第一匣或所述第二匣具有与相应的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或者准备用于相应的包装程序的多个外包装。无人操纵的运输系统可以构成为,当由相应的匣容纳的外包装用完时,无人操纵的运输系统将相应的第一匣或相应的第二匣通过相应的新的第一匣或相应的新的第二匣替代。

此外,包装设备可以包括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可以构成为将多个外包装的上部接片折进并且可以将外包装连带引入其中的或被推入的物品搁在另外的外包装上。抓取单元可以构成为,抓取单元可以在改装的情况下设置在构成为包装设备的组成部分的操作器上。也可行的是,包装设备构成为,包装设备可以补充以操作器以执行第二包装程序,所述操作器具有抓取单元,其中所述抓取单元构成为将多个外包装的上部接片折进并且可以将外包装连带所引入的或推入的物品搁在另外的外包装上。

也可行的是,包装设备构成为,包装设备可以补充以多个设置用于折进和/或保持接片的折叠道或构成用于多个设置用于折进和/或保持接片的紧固位置。尤其是,多个设置用于折进和/或保持接片的折叠道可以沿着至少一个前述水平输送装置定位。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不仅可在第一包装程序中而且可在第二包装程序中设置或构成为用于使相应的外包装运动。

此外,包装设备可以配置为,包装设备在改装成执行第二包装程序的过程中可以补充以转移台,物品可以被搁置到所述转移台上用以侧向地推入相应的外包装中。尤其是,包装设备可以提供作业位置以设置或补充转移台,所述作业位置与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侧向相邻地设置。通过转移台构成的用于搁置物品的平面以及通过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提供的用于外包装的运输平面可以基本上处于相同的竖直的高度水平上。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物品如饮料容器等的方法。前面已经针对包装设备的不同的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征同样可以设置在后续描述的方法中而不再重复提及。此外,在下文所描述的涉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设置在前面已描述的包装设备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第一包装程序在包装设备中或通过包装设备执行,其中第一包装程序将相应的外包装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施加到物品上,和/或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

根据本发明,在时间上接着第一包装程序之后在包装设备中执行第二包装程序,所述第二包装程序设置在第一包装程序中未设置的将物品侧向推入外包装中。

尤其可行的是,包装设备设置为了实施第二包装程序预设用于从第一包装程序变换到第二包装程序的指令和/或为了实施第二包装程序,在包装设备上执行改装作业,所述改装作业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因此可考虑的是,包装设备或其中一个包装设备在没有改装作业的情况下和仅仅在通过用户预设的指令的情况下可以从第一包装程序变换到第二包装程序中,而不对包装设备实施改变或改装作业。然而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行的是,首先第一包装程序结束,时间上接着其后对包装设备实施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改装作业,并且在时间上在改装作业完全结束之后,包装设备执行第二包装程序。

可设想的是,操作装置对包装设备优选独立地执行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改装作业。尤其是,操作装置可以在由用户预设指令的情况下独立地执行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改装作业。

也可行的是,设置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在相应地从第一包装程序变换到第二包装程序时和/或在用于执行第二包装程序的相应的改装作业中保留在包装设备中并且不仅在第一包装程序中而且在第二包装程序中提供物品用以包装。

可行的是,在第一包装程序中将相应的外包装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经由至少一个操作器施加到物品上,和/或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经由至少一个操作器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在此情况下,同样的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在第二包装程序中将物品侧向推入到外包装中。因此,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在改装作业的情况下或在从第一包装程序切换到第二包装程序时保留在包装设备中。

此外可行的是,在第一包装程序中将外包装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经由至少一个操作器的至少一个第一作业工具施加到物品上,和/或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经由至少一个操作器的至少一个第一作业工具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在时间上在第一包装程序之后,第二作业工具可以设置在至少一个操作器上或由至少一个操作器提供,其中至少一个操作器在第二包装程序中经由第二作业工具将物品侧向推入到外包装中。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器可以在改装作业的情况下保留在包装设备中或在从第一包装程序相应切换到第二包装程序时保留在包装设备中。

在第一包装程序中和在第二包装设备中,外包装也可以经由相同的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运动。在此情况下,优选该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或这些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的在第一程序中构成的轨道宽度可以与在第二包装程序中要运动的外包装相匹配地调整。尤其是可行的是,在改装作业的情况下多个保持机构设置在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上,所述多个保持机构在经由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在第二包装程序中引起的外包装运动期间将所述外包装的前侧和后侧和/或前部接片和后部接片保持在竖直定向上。也可行的是,在第一包装程序中,保持机构已经设置在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上。如果情况如此,则保持机构在第二包装程序中可以相对于第一包装程序以不同的相对位置或彼此间的相对间距固定在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上。

可行的是,时间上接着第一包装程序之后以及在时间上在第二包装程序之前使至少一个水平输送装置的轨道宽度与在第二包装程序的情况下要运动的外包装相匹配地调整。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行的是,与第一包装程序相匹配的外包装和与第二外包装相匹配的外包装在需要时经由无人操纵的运输系统提供给包装设备。

也可行的是,包装设备设置在时间上在第一外包装程序期间预设指令以从第一包装程序变换到第二包装程序,和包装设备在包装运行持续期间从第一包装程序变换到第二包装程序中。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所附的附图要更为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其优点。在附图中各个元件彼此间的尺寸关系并不总是对应于真实的尺寸关系,因为为了更清楚地图示简化地示出一些形状而另一些形状相对于其他元件放大地示出。

图1示出了包装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包装设备执行第一包装程序。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包装设备,该包装设备执行另外的第一包装程序。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中的包装设备,该包装设备执行另外的第一包装程序。

图4示出了图1至图3中的包装设备,该包装设备执行另外的第一包装程序。

图5示出了图1至图4中的包装设备,该包装设备已经改装为执行第二包装程序。

图6示出了图1至图5中的包装设备,该包装设备执行第二包装程序。

图7示出了从相对置的侧看的图1至图6中的包装设备的视图,其中该包装设备执行图6中的第二包装程序。

图8至图10分别示出了包装设备的各个部件和各个步骤,该包装设备在相应的改装作业之后执行第二包装程序。

图11示出了各个步骤的流程图,如其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中规定的那样。

对于本发明的相同或作用相同的元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清楚性原因在各个附图中仅示出了对于相应的附图的描述必要的附图标记。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为如何能够设计本发明的示例,而不构成穷尽性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装设备1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包装设备在图1中执行第一包装程序或准备执行第一包装程序。借助图1中的实施例的包装设备1,可以包装饮料容器8(参见图8至图10),所述饮料容器例如可以通过pet瓶或玻璃瓶形成。为此,该包装设备1包括运输装置3,该运输装置使相应的饮料容器沿着水平运输方向tr运动。所述饮料容器在此情况下伫立在运输装置3上或以伫立在其上的方式运输。在各种实施方式中,饮料容器8可以在运输装置3上以饮料容器8的数个组的方式并列伫立,这些组在运输方向tr上相对彼此间隔开并且在水平的运输方向tr上运动,其中饮料容器8的相应组如在下文中还会描述的那样设置有相应的外包装9(参见图8至图10)。

此外,图1中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构成为包装设备1的组成部分的水平输送装置5以及第一匣11。在第一匣11中设置多个外包装,所述外包装在第一包装程序中预先确定为用于包装饮料容器。经由这里未示出的操作装置将相应的预先确定用于在第一包装程序中包装饮料容器8的且呈折叠定向的外包装从第一匣11中取出,随后拉起或展开并且搁置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使得水平输送装置5可使被拉起的和预先确定用于第一包装程序的外包装在借助箭头图示表明的输送方向fr运动。

图1在此阐明了,拉起的并且预先确定用于第一包装程序的外包装沿着输送方向fr运动,运输装置3使饮料容器沿着运输方向tr运动,所述输送方向fr和运输方向tr彼此相反地延伸并且平行或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地定向。

被拉起的并且预先确定用于第一包装程序的外包装随后借助水平输送装置5朝向另外的匣12运动。在另外的匣12中,储存有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可以被引入被拉起的并且预先确定用于第一包装程序的外包装中并且由此在相应的外包装中形成多个腔室,这些腔室中的每个腔室构成或设置为用于容纳相应的饮料容器。这种插入件如其在根据图1的第一包装程序中所使用的或被引入外包装中的那样在实践中称作隔间。根据在第一匣11中以折叠的定向设置的多个外包装,也可以将在另外的匣12中设置的插入件或隔间折叠并且在从另外的匣12中取出时或之后被拉起。为了拉起相应的插入件或隔间以及为了将相应的插入件或隔间引入相应的外包装中,可以设置在本专利申请的这些图中未一同示出的操作装置,其作业区域必要时覆盖另外的匣12。

附图标记16在图1中分别指的是构成为包装设备1的组成部分的机构,经由所述相应的机构16可以将相应的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施加到预先确定用于第一包装程序的外包装的接片上。这样可能的是,在将相应的外包装搁置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之前,将一种或多种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施加到一个或多个接片上,所述接片随后被折叠并且随后经由其相应的被施加的粘附和/粘合剂覆层保持在折叠的定向中。由于相应的搁置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外包装在时间上在插入相应的饮料容器之前沿着输送方向fr继续运动,所以相应的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会至少部分干燥或硬化,使得在将饮料容器插入相应的外包装中时或在时间上在此之后将不期望的脱离的风险被保持得低。

在另外的匣12的区域中也设置机构16,用于将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施加到相应的外包装上和/或施加到相应的插入件或相应的隔间上。经由通过设置在另外的匣12的区域中的机构16施加的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将相应的插入件或相应的隔间材料配合地固定在相应的外包装中。

在水平输送装置5与运输装置3之间设置构成为包装设备1的组成部分的另外的运输装置7。在相应的插入件或相应的隔间已被引入相应的外包装中之后,相应的外包装与相应的被引入的插入件或隔间一起被移交给另外的运输装置7。为此,可以设置操作器,其将相应的外包装与相应已经引入的插入件或隔间一起转移到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

在将相应的外包装连带处于其中的插入件或隔间转移之后,相应的外包装连带处于其中的插入件或隔间经由另外的运输装置7沿着借助箭头图示表明的运动方向br运输。另外的运输装置7的运动方向br和运输装置3的运输方向tr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沿着相同的方向延伸。另外的运输装置7的运动方向br以及水平输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fr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沿着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

附图标记18指的是构成为未示出的操作器的组成部分的作业工具。经由作业工具18可以由运输装置tr3接收饮料容器。作业工具18可以包括多个夹持和/或抓取元件,以便能够由运输装置3同时接收多个设置用于引入相应的外包装的饮料容器。在接收之后,作业工具18随后运动到图1中所示的位置中并且将相应的由运输装置3接收的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到相应的外包装中。在此情况下,分别将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引入到相应的通过插入件或隔间形成的腔室中。作业工具18可以具有对中装置,以便能够目标精准地将饮料容器引入到通过相应的插入件或相应的隔间在相应的外包装中构成的腔室中。

随后可以经由机构16将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施加到相应的已经引入有饮料容器的外包装的上部接片上。在时间上在引入饮料容器之后,将所述上部的接片折进,于是被施加的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将被折进的上部接片保持在其相应的位置中。外包装随后被封闭。外包装连带其相应的插入件或隔间以及被引入的饮料容器由此形成完全制成的包装单元,该包装单元借助另外的运输装置7在运动方向br上继续运动,用于进一步的操作和/或堆垛。

图2的示意性视图示出了图1中的包装设备1,其执行另外的第一包装程序。借助图2的包装设备1执行的第一包装程序的不同在于引入相应的被拉起的并且已经搁置到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插入件的设计方案。

在图1中,包装设备1配设有另外的匣12。所述匣包括多个插入件或隔间,它们在相应的外包装中形成多个腔室以引入饮料容器。与此相比,图2中的包装设备1配设有另外的匣13,其包括多个插入件,经由所述插入件可以将多个并且尤其六个饮料容器组合并且所述插入件分别形成把手,用于承载经由相应的插入件组合的饮料容器。这样的插入件如其通过图2中的匣13容纳的那样在实践中被称作篮式承载器。

根据图1的包装设备1和根据图2的包装设备1均可包括无人操纵的运输系统或与无人操纵的运输系统相连接。只要在相应的匣11、12或13中的外包装或插入件的储备耗尽,则包装设备1可以经由无人操纵的运输系统供给新的匣11、12或13和相应的外包装或插入件。

不仅在图1中而且在图2中,将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插入到相应的外包装中或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在根据图1和图2的第一包装程序中描述的操作在实践中称作“顶部装载”,在所述操作中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被插入到其相应的外包装中。在第一包装程序中没有设计侧向地将饮料容器推入到相应的外包装中。然而,该包装设备1如在下文中在图5至图11中所描述的那样可以执行第二包装程序,在该第二包装程序中饮料容器被侧向地推入到外包装中。

图3的示意性视图示出了图1和图2中的包装设备1,该包装设备执行另外的第一包装程序。在根据图3的第一包装程序中,饮料容器也仅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外包装上。在根据图3的第一包装程序中也没有设计侧向地将饮料容器推入相应的外包装中。与此相比,在第二包装程序中通过包装设备1进行侧向推入,如其在图5至图11中所描述的那样。

总览图3连带图1和图2的其他视图在此阐明,在图3中未设有在图1和图2中为包装设备1设置的另外的匣12或13。在根据图3的第一包装程序中由第一匣11容纳的外包装可以对应于在根据图1和图2的第一包装程序中由第一匣11容纳的外包装。因此,这些外包装可以通过硬纸盒构成,所述硬纸盒具有上部的接片,所述硬纸盒在装入相应的物品或饮料容器之后被封闭。

由于在图3中未设有在根据图1和图2的相应的第一包装程序中设置的另外的匣11或12,所以在根据图3的第一包装程序中没有设置插入件或隔间或篮式承载器,它们在将相应的外包装转移到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之前被引入相应的外包装中。如针对在图1和图2中分别由包装设备1执行的第一包装程序所描述的那样,饮料容器经由作业工具18插入到相应的已经设置在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的外包装中。与图1和图2中的第一包装程序不同,在外包装中没有形成腔室,或在外包装中没有设置插入件,使得相应的饮料容器被插入到相应的不具有其他分仓的外包装或硬纸盒中。根据在图1和图2中的第一包装程序,在时间上在将饮料容器插入到相应的在图3中不具有分仓的外包装中之后经由机构16将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施加到上部接片上,上部接片随后被折进并且由此得到将不具有分仓的外包装封闭的结果。不具有分仓的并且封闭的外包装与其被引入的饮料容器一起随后形成包装单元,所述包装单元借助另外的运输装置7可以继续运动,用于进一步操作和/或堆垛。

在根据图3的第一包装程序中,根据按照图1和图2的相应的第一包装程序也将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插入到相应的外包装中或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在根据图1至图3的第一包装程序中描述的操作在实践中称作“顶部装载”,在所述操作中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被插入到其相应的外包装中。

图4的示意性视图示出了图1至图3中的包装设备1,该包装设备执行另外的第一包装程序。分别针对根据图1至图3的第一包装程序设置的水平输送装置5并未设置在根据图4的第一包装程序中或其不是包装设备1的组成部分,在该水平输送装置上搁下从第一匣11中取出的外包装。在根据图4的第一包装程序中,在第一匣11中设置多个托盘。在另外的匣14中,设置有多个外包装,所述外包装可以容纳多个饮料容器并且所述外包装分别从所有侧完全地或基本上完全地封闭。在上侧,设置在另外的匣14中的外包装可以构成把手或把手区域,经由所述把手或把手区域可以承载相应的外包装连带所容纳的饮料容器。

在根据图4的第一包装程序中,从另外的匣14中取出在另外的匣14中设置的外包装,将其拉起并且随后搁到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设置在未一同示出的操作器上的作业工具18从运输装置3同时接收多个饮料容器并且将其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到另外的匣14的已经设置在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的外包装上。搁在外包装上的饮料容器随后与外包装一起经由另外的运输装置7被沿着运动方向br输送。也从第一匣11中取出外包装或托盘并且将其搁在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搁在另外的匣14的外包装上的饮料容器随后与外包装一起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被抬上托盘,其中经由相应的托盘将多个已经通过其他的匣14的相应的外包装组成的饮料容器形成的包装单元在相应的托盘上组合成更大的包装单元。

与图1至图3中的第一包装程序不同,图4中的包装程序可以通过包装设备实现,该包装设备相对于图1至图3中的第一包装程序具有紧凑的结构。

在根据图4的第一包装程序中,也根据按照图1至图3的相应的第一包装程序将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插入到相应的外包装中或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在根据图1至图4的第一包装程序中描述的操作在实践中称作“顶部装载”,在所述操作中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被插入到其相应的外包装中或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其相应的外包装上。在图4中所描述的第一包装程序中也未设计将饮料容器侧向地推入外包装中。

图5的示意性视图示出了图1至图4中的包装设备,该包装设备已经改装为执行第二包装程序。如可从图5中可看到的那样,运输装置3还是包装设备1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改装作业的范围内并未从包装设备1中取出或移除。此外,经由运输装置3使要包装的物品或饮料容器沿着运输方向tr运动。另外的运输装置7在所执行的改装作业的范围内也不从包装设备1移除并且因此在时间上在改装作业结束之后还是包装设备1的组成部分。已经在根据图1至图4的第一包装程序中构成为包装设备1的组成部分的水平输送装置5在改装作业的范围内也没有从包装设备1中取出并且使用在第二包装程序中。

图1至图4与图5的总览示出了,在改装或改装作业的范围内已为包装设备1添加转移台20。与图1至图4中的第一包装程序不同,运输装置3的运输装置tr、另外的运输装置7的运动方向br和水平输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fr彼此平行地并且沿着相同的方向延伸。

用于在图1、图2和图4中的第一包装程序取出的另外的匣12、13和14不再设置用于第二包装程序。然而,在改装的范围内为包装设备1添加第二匣15,在第二匣中设置多个外包装,所述外包装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设置在第二匣15中的或由第二匣15容纳的外包装分别具有侧向的进入开口,经由所述进入开口可以将多个物品或多个饮料容器侧向地推入到相应的外包装中。

在第二包装程序的情况下,设置在另外的匣或第二匣15中的外包装从第二匣15中取出,将其拉起并且搁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水平输送装置5随后使从第二匣15中取出的并搁下的外包装沿着输送方向fr运动,其中从第二匣15中取出的并且搁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外包装在此情况下进入如下位置中,在该位置中从第二匣15中取出的并且搁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外包装与转移台20侧向相邻。

未一同示出的操作器经由作业工具同时从运输装置3接收多个物品或饮料容器并且将所述多个物品或饮料容器搁在转移台20上,所述作业工具可以根据在前面的图1至图4中一同示出的和描述的作业工具18构成。此外,已经在第一包装程序中设置的操作器可以设置在第二包装程序中,所述操作器在第一包装程序中构成为用于将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此外,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设置的操作器可以在功能上改造为执行第二包装程序,从而操作器将饮料容器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的搁置到转移台20上而不是搁置到相应的外包装上。

借助转移工具19(参见图8至图10)使搁在转移台20上的物品或饮料容器随后沿着垂直于水平输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fr定向的方向运动,所述转移工具在改装作业的范围内必要时可以设置在在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构成为用于将饮料容器搁在外包装上的操作器上或设置在另外的操作器上,。由此,垂直于水平输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fr运动的饮料容器被侧向地推入相应的还伫立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外包装中。这种侧向推入未规定在图1至图4中已描述的第一包装程序的情况下并且仅经由包装设备1在第二包装程序中实现。

在物品或饮料容器被侧向地推入相应的外包装中之后,直到将物品或饮料容器推入相应的外包装中时未关闭的侧向接片43(参见图7)被折叠,并且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施加到下部接片45(参见图7)上。所述下部接片随后朝向上方折叠并且经由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将侧向接片保持在其折叠的定向中。相应的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还可以经由已经设置用于执行第一包装程序的机构16施加。

在第一匣11中,设置构成为托盘的外包装,在所述外包装上可以将多个已经通过侧向推入相应的外包装而构成的包装单元组合成更大的包装单元。包装单元通过另外的外包装组合成更大的包装单元的实施方式在实践上已证明进一步改进物流上的可操作性。

在第一匣11中设置的和构成为托盘的外包装被从第一匣11中取出并且搁在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另外的运输装置7使搁下的外包装随后沿着运动方向br运动。

为了将相应的已经插入到第二匣15的外包装中的物品或饮料容器搁到通过另外的运输装置7沿着运动方向br运动的托盘上,设置未在图5中一同示出的操作器。操作器具有抓取单元30,其在图6和图7中可以看到。经由在图6和图7中分别示出的抓取单元30,操作器接收饮料容器连同其相应的外包装并且在接收时将相应的外包装的上部接片折进,使得相应的外包装全方位地至少基本上闭合。经由之前施加到上部接片上的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随后将上部接片保持在其折进的位置中。

操作器的相应的转移运动的方向或在图6和图7中所示的抓取单元30的转移运动的方向在此情况下倾斜于并且尤其是垂直于水平输送装置7的输送方向fr和另外的运输装置7的运动方向。在抓取单元30连带所接收的外包装和设置在其中的饮料容器一起达到抓取30以及由抓取单元30承载的外包装连带设置在其中的饮料容器处于相应的设置在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的托盘之上的位置中之后,抓取单元30执行降下运动并且将相应的被接收的外包装连带处于其中的饮料容器搁在相应的托盘上。随后,抓取单元30释放外包装连带其相应的设置在其中的饮料容器,接着,托盘以及伫立或搁在托盘上的外包装连带分别设置在其中的饮料容器借助另外的运输装置7沿着运动方向br运输,用以进一步操作和/或堆垛。

图6的示意性视图示出了图1至图5中的包装设备1,该包装设备执行第二包装程序。在此情况下,图1至图5的已经改装为第二包装程序的包装设备1可在俯视图中看到。

从图6可看到搁置到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外包装9,所述外包装分别具有两个设置在对置的侧上的并且直至经由抓取单元30接收未折进的上部接片42。相应的外包装9的前部的和后部的接片已经在相应的外包装从第二匣15(参见图5)朝向水平输送装置5运动时被置于竖立的位置中并且在将相应的外包装9搁置到水平输送装置5之后经由保持机构36在沿着输送方向fr继续运动期间保持在其竖立的位置中。

为根据图1至图4的第一包装程序搁置到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外包装9并不具有这样的前部和后部接片,所述前部和后部接片在相应的外包装9沿着输送方向fr运动期间必须被保持在竖立的位置中,从而将保持机构36在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改装作业的范围内添加至水平输送装置7或包装设备1。必要时为第一包装程序设置用于将外包装搁置到水平输送装置5的操作器也通过下述方式改装为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使得该操作器在第二包装程序中可以将相应的要搁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外包装的前部接片和后部接片竖立。

此外,图6的示意性视图阐明了,由转移台20分别能够将多个饮料容器同时垂直于水平输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fr推入多个外包装9中。相应的外包装的已经处于竖立的定向中的前部和后部接片在时间上在将饮料容器推入到相应的外包装9中期间经由保持机构36保持在其竖立的定向中。

如下实施方式也是可设想的,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外包装9没有所描述的前部和后部的接片。然而在这样的外包装9中,可在第二包装程序中设置保持机构36,以便在运动期间支撑相应的借助水平输送装置5运动的外包装9的前后侧或前后侧壁或者将其保持在竖立的定向中。

图6也阐明了,抓取单元30构成为使得抓取单元30可以将相应的外包装9的上部接片42折进,所述抓取单元从水平输送装置5接收外包装9连带推入其中的饮料容器并且将其搁在处于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的托盘或处于另外的运输装置7上的另外的外包装9上。抓取单元30可以在包装设备1的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的改装的范围内设置在已经设置在第一包装程序中的操作器上。也存在如下可能性,在改装的范围内为包装设备1添加操作器,所述操作器包括在图6中所示的抓取单元30,用于接收外包装9连带相应的推入其中的物品,和用于将外包装9的相应的上部接片42折进。

图7a和图7b示出了从相对置的侧看的图1至图6中的包装设备1的视图,其中该包装设备1执行图5和图6中的第二包装程序。在改装的范围内,为包装设备1添加第一折叠道32、第二折叠道32’、第三折叠道33和第四折叠道33’。第一折叠道32和第二折叠道32’分别沿着水平输送装置5延伸并且设置在水平输送装置5的第一侧上。第三折叠道33和第四折叠道33’同样沿着水平输送装置5延伸并且设置在水平输送装置5的对置的侧上。

已经在将相应的外包装9搁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时,相应的外包装9的相应的侧向接片43和44已经被折进并且经由第一折叠道32在继续的、经由水平输送装置5实现的且在输送方向fr上定向的运动期间保持其被折叠的定向。相应的外包装9的相应的下部接片45以及上部接片42在相应的外包装9马上要搁置到水平输送装置5时还未被折叠或尚未变为被折叠的定向中。数字20指的仍是前面已经所提及的转移台。在转移台20的区域中,分别将多个饮料容器8(参见图8至图10)推入相应的外包装9中。

图7b在此情况下示出了,在将相应的饮料容器8推入相应的外包装9之后,将相应的外包装9的侧向接片关闭或折进,数字43’和44’在图7b中指的是侧向接片。为了使这些侧向接片43’和44’保持其被折进的定向,这些侧向接片43’和44’随后与第三折叠道33靠置,所述第三折叠道将侧向接片43’和44’保持在被折进的定向中。在相应的外包装9连带已经推入的饮料容器8沿着输送方向fr进一步运动期间,该外包装9的相应的下部接片45逐渐被竖立。在水平输送装置5的第一侧上,第二折叠道32’对此负责,所述第二折叠道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地设置。在水平输送装置5的对置的侧上,第四折叠道33’负责将下部接片45的竖立,所述下部接片同样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地设置。下部接片45通过经由相应的折叠道32’或33’实现的竖立进入垂直的定向并且经由之前施加到下部接片上的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保持粘附到仍被折进的侧向接片43’和44’上。

此外,在时间上在将下部接片45完全竖立之后,相应的外包装9的相应的上部接片42尚未被折进。相应的上部接片42的折进经由抓取单元30进行,所述抓取单元随后从水平输送装置5分别接收多个外包装9连带完全折进的接片并且将所述多个外包装9同时搁在共同的另外的外包装或共同的托盘上。

总览在其中包装设备1执行所描述的第一包装程序的图1至图4和其中包装设备1进行所描述的第二包装程序的图5至图7,在包装设备1上执行的改装作业变得清楚。这样,包装机1的改装包括如下步骤或方案:其仅仅示例性地并且不能穷尽性地理解:

-为操作器装配抓取单元30,该抓取单元构成为折进多个外包装9的上部接片并且可以将外包装9连同被引入的或推入的饮料容器搁在另外的外包装上,和/或将操作器设置有抓取单元30,所述抓取单元构成为折进多个外包装9的上部接片42并且可以将外包装9与所引入的或所推入的饮料容器一起搁在另一外包装9上;

-将多个设置用于折进和/或保持接片的折叠道32、32‘、33和33‘安置到水平输送装置5的相对置的侧上,所述水平输送装置已经在第一包装程序中设置用于运输外包装9而在第二包装程序中也使外包装运动;

-在水平输送装置5侧面设置转移台20,从所述转移台20开始将饮料容器推入到外包装9中;

-将多个保持机构36安置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经由所述多个保持机构36将相应的外包装9的上部和下部的侧和/或上部和下部接片保持在竖立的定向上;

-将水平输送装置5的轨道宽度与设置用于第二包装程序的外包装9的运输相匹配地调整;

-为包装设备1提供第二匣15,在所述第二匣15中容纳外包装9,所述外包括具有用于分别推入多个饮料容器的侧向开口。

图8a、图8b、图9和图10分别示出了包装设备1的各个部件和各个步骤,该包装设备在相应的改装作业之后执行第二包装程序。这样,在图8a中可看到第二作业工具31,该第二作业工具由在第一包装程序中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外包装9的操作器提供或设置在在第一包装程序中将物品沿着从上而来的方向搁置到外包装9的操作器上,以便根据图8a和图8b的概览将饮料容器8推入到外包装9中。第二作业工具31作为转移工具19或板条对准,其与饮料容器8表面接触以将饮料容器8推入外包装9中,并且使饮料容器8于是垂直于图6和图7中借助箭头图示表示的输送方向fr移动。第二作业工具31或转移工具19的纵向方向在此情况下平行于水平输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fr延伸(参见图5至图7)。

图8a和图8b的总览阐明了在第二作业工具31与饮料容器8之间的表面接触部以及相应饮料容器8进入还伫立在水平输送装置5上的外包装9中的推入。图8a和图8b在此还示出了,相应的外包装9在推入饮料容器8期间与保持机构36靠置。此外,饮料容器8在推入期间在引导元件22之间运动,以便避免饮料容器8在其推入期间不期望的失定向(deorientierung)。引导元件22可以由相应的操作器承载或设置在相应的操作器上。

图9在此还示出了在第二包装程序期间将饮料容器8推入外包装9中的一种可能性。在图9中,相应的外包装9的相应的前侧靠置在紧邻的外包装9的相应的后侧上。为了保持在竖立的定向中所需的保持机构36的数量在图9中相对于图8减少。根据图8或图9的保持机构36的对应的布置在包装设备1改装的范围内可以与相应的要执行的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地进行。

图10中的推入基本上对应于图8中的推入而与图8中的推入不同在于相应的相对布置,饮料容器8在推入期间和在推入之后彼此间具有这种相对布置。

图11以流程图示出了各个步骤,如其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10的实施方式中能够规定的那样。这样,在第一步骤的范围内在包装设备中执行第一包装程序。在时间上在第一包装程序结束之后,执行对包装设备的改装作业,所述改装作业与第二包装程序相匹配。在该改装作业之后结束之后,在经改装的包装设备中执行第二包装程序,其中第二包装程序设置有在第一包装程序中未设置的将物品侧向推入外包装中。

上文的实施方式、示例和变型方案、权利要求书或后续的说明书和附图,包括其不同的视图或相应的各自的特征在内,可以彼此独立地或任意组合地应用。结合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征可以应用于所有实施方式,只要这些特征不是不兼容的。

即使在结合附图一般性述及“示意性的”图示和视图时,这也绝不是指:图形说明和其描述在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方面具有次要意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从示意性并且抽象地绘出的图示中获得足够的信息,所述信息使其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不会造成:其例如从设备的部件和/或成件货物的或其他绘出的元件的所绘出的并且可能非精确地合乎比例的尺寸关系以某种方式妨碍其理解。因此这些附图能够使作为读者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阐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和具体阐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运行方式更好地理解在权利要求中以及在说明书的概述部分中一般性地和/或抽象地阐释的发明构思。

附图标记列表

1包装设备

3运输装置

5水平输送装置

7其他运输装置

8饮料容器

9外包装

10方法

11第一匣

12另外的匣

13另外的匣

14另外的匣

15第二匣

16用于粘附和/或粘合剂覆层的机构

18作业工具

19转移工具

20转移台

22引导元件

30抓取单元

31第二作业工具

32第一折叠道

32‘第二折叠道

33第三折叠道

33‘第四折叠道

35保持机构

36保持机构

42上部接片

43侧向接片

43‘侧向接片

44侧向接片

44‘侧向接片

45下部接片

br运动方向

fr输送方向

tr运输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