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工程混凝土连续拌制及输送的转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0259发布日期:2019-03-30 09:3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工程混凝土连续拌制及输送的转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混凝土施工设备
技术领域
,更加具体地是一种水电工程混凝土连续拌制及输送的转料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工程混凝土转运方式有两种:间歇式(如自卸汽车运输入仓)和连续式(如带式运输机、泵送入仓),两种转运方式大都配合使用。现有混凝土拌和站转料装置只有一个出料口,只有单座拌合站时,如果要同时满足这两种转运方式入仓,需反复安装、拆卸出料口下的连续式入仓设备,以将出料口让给自卸汽车使用,这样通常针对一个大的施工工期,不停重复的拆卸必然会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增加了施工成本。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背景技术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水电工程混凝土连续拌制及输送的转料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水电工程混凝土连续拌制及输送的转料装置,它包括位于上部的进料口、位于中部的转料装置矩形段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包括翻转门、销轴和铰支座;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左右两侧设置有翻盖和操作窗口;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内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销轴,在所述的销轴上设置有铰支座,所述的铰支座之间设置有翻转门,所述的翻转门上端与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上端侧壁相接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翻盖上部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外壁铰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翻转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铰支座焊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呈倒v型。本发明的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能够灵活切换混凝土输送方式,避免反复安装和拆卸泵机与出料口的连接结构,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提高。2、本发明将原本需要设置两座传统转料装置的混凝土拌和站的功能通过只需要设置一座本发明的结构来实现,这样整体的经济效益好,降低了工程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图4为a-a断面剖视图。图中:进料口1、翻转门2、操作窗口3、翻盖4、销轴5、铰支座6、第一出料口7、第二出料口8、转料装置矩形段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照图1-4所示:一种水电工程混凝土连续拌制及输送的转料装置,它包括位于上部的进料口1、位于中部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出料口7和第二出料口8;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包括翻转门2、销轴5和铰支座6;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左右两侧设置有翻盖4和操作窗口3;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内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销轴5,在所述的销轴5上设置有铰支座6,所述的铰支座6之间设置有翻转门2,所述的翻转门2上端与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上端侧壁相接触。所述的翻盖4上部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外壁铰接;所述的翻转门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铰支座6焊接;所述的第一出料口7和第二出料口8之间呈倒v型。本发明还包括如下具体工作过程:①、将连续式入仓的转运设备与第一出料口7相连接;②、打开第一出料口7和第二出料口8一侧的翻盖4,同时再将翻转门2推至另一侧;③、混凝土经进料口1、转料装置矩形段9、翻转门2、第一出料口7进入连续式入仓转运设备;④、当使用自卸汽车运料时,打开第二出料口8侧的翻盖4,将翻转门2推至另一侧;⑤、混凝土经进料口1、转料装置矩形段9、翻转门2、第二出料口8进入自卸汽车。本发明的转换装置和原有的装置就拆卸成本是所需时间的对比如下图所示:方法拆卸成本所需时间原转料装置及方法3万元/次4d/次本发明装置及方法0<10s/次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水电工程混凝土连续拌制及输送的转料装置,它包括位于上部的进料口(1)、位于中部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出料口(7)和第二出料口(8);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包括翻转门(2)、销轴(5)和铰支座(6);所述的转料装置矩形段(9)左右两侧设置有翻盖(4)和操作窗口(3);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安装、拆卸以满足其他使用自卸汽车运输入仓部位的施工的缺点,具有能够灵活切换混凝土输送方式的优点。技术研发人员:赵普瑶;雷畅;卞小草;赵瑞坤;王小华;肖彦;周剑;郑强;丁高俊;魏鹏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2018.12.28技术公布日:2019.0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