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斗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214发布日期:2018-09-11 23:26阅读:85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料斗下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料斗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战略的实施,目前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但近年来,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劳动力供需变化的影响,过去“人”一直比“机器”便宜,而现在及至将来,机器最终比人力劳动成本便宜,“机器换人”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混凝土浇筑施工用料斗作为梁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常用的布料装置,传统的剪刀式下料装置往往存在开合次数多,开合吃力且密闭性效果差等缺点,下料装置的开合次数多会加重料斗的磨损,从而使得下料装置的开合变得吃力,影响下料装置的密封性,从而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且过度的磨损会影响下料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经济的完成梁板砼浇筑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开合便捷,密封效果好的料斗下料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料斗下料装置,包括支架和储料仓,储料仓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储料仓下方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出料装置,出料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扇形阀门,扇形阀门顶部设有的齿轮,相邻扇形阀门上的齿轮相啮合,相啮合的齿轮转动控制扇形阀门的打开和闭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个扇形阀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扇形阀门的底部连接处可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其中一个扇形阀门上固定有驱动扇形阀门移动的操作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操作杆位于扇形阀门两侧,且两侧的操作杆之间连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把手上连接有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位于齿轮座上,齿轮座固定于储料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与齿轮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与扇形阀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观察储料仓的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楼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扇形阀门和双齿轮组的设计,使得一个扇形阀门转动后,带动齿轮上相对应的其他扇形阀门的转动,从而便于扇形阀门的开启和闭合,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使得阀门的密封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支架1,储料仓,出料装置3,扇形阀门4,齿轮5,操作杆6,把手7,挂钩8,平台9,楼梯10,齿轮座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料斗下料装置,包括支架1和储料仓2,储料仓2固定于支架1上,储料仓2下方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出料装置3,出料装置3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扇形阀门4,扇形阀门4顶部设有的齿轮5,相邻扇形阀门4上的齿轮5相啮合,相啮合的齿轮5转动控制扇形阀门4的开合和闭合,两个扇形阀门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扇形阀门4的底部连接处可紧密贴合。

储料仓2用于存储混凝土,且储料仓2呈倒圆锥型,出料装置3位于储料仓2的出料口处,且出料装置3控制储料仓2出料口的打开和闭合,出料装置3包括两个相适配的扇形阀门4,当出料装置3闭合时,扇形阀门4相贴合,使得储料仓2内的混凝土被扇形阀门4堵住,不能通过出料装置3的出料口;而当出料装置3打开时,此时两个扇形阀门4的外侧分别与储料仓2下端的内侧相抵,从而两个扇形阀门4之间存在间隙,混凝土通过间隙通过储料仓2,实现混凝土的出料。

两个扇形阀门4底部在接触式可紧密贴合,同时两个扇形阀门4的齿轮5均与扇形阀门4固定连接,齿轮5的转动带动扇形阀门4的移动,当一个扇形阀门4转动时,带动这个扇形阀门4上面的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相啮合的另一个齿轮5的转动,使得另一个扇形阀门4转动,从而实现出料装置3的开启和闭合。

其中一个扇形阀门4上固定有驱动扇形阀门4移动的操作杆6,操作杆6位于扇形阀门4两侧,且两侧的操作杆6之间连有把手7,把手7上连接有挂钩8。

操作杆6与扇形阀门4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可通过推动把手7来带动操作杆6,从而实现扇形阀门4的移动,把手7上设有用于加大摩擦的摩擦部,便于操作人员来推动和拉动把手7,同时把手7上的挂钩8用于与支架1相适配,当将操作杆6拉动至一定位置时,挂钩8可挂至支架1上,从而实现挂钩8固定于支架1上,实现操作杆6与支架1之间的相对固定,此时出料装置3为闭合状态,通过挂钩8的设计,使得出料装置3的闭合更加稳定。

齿轮5位于齿轮座11上,齿轮座11固定于储料仓2上,齿轮5与齿轮座11转动连接,齿轮5与扇形阀门4固定连接,使得齿轮5的位置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扇形阀门4的转动更加稳定。

支架1上设有用于观察储料仓2的平台9,支架1上还设有楼梯10,楼梯10用于操作人员上到平台9,从而观察储料仓2内部情况,便于操作人员混凝土性能的观察和混凝土余料的清理,在混凝土运输储存时,仅需将拉动操作杆6通过挂钩8固定在支架1的最上方,即可使扇形阀门4闭合达到储料的目的;当混凝土浇筑时,则仅需将挂钩8脱开,操作杆6及扇形阀门4在混凝土自重的作用下,即可实现混凝土的自动下料,最后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仍将操作杆6复原,进行下一循环的储料运输和下料。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支架1,储料仓,出料装置3,扇形阀门4,齿轮5,操作杆6,把手7,挂钩8,平台9,楼梯10,齿轮座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