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纱吸嘴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3544发布日期:2018-09-01 03:2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纱吸嘴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络筒机上,随着卷绕筒纱直径的增大,筒纱与槽筒接触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偏移,为了保证吸嘴与筒纱相对距离及平行的一致性,通过支臂转轴带动凸轮及定位传感器形成一种联动机构,保证筒纱吸嘴的找纱头成功率,提高机器的效率。

现有筒纱吸嘴定位装置是通过以固定在支臂转轴上的凸轮曲线轨迹为导向,推动相连传感器顶杆,使各部分之间保持精密的联动接触,来实现吸嘴与筒纱相对位置始终恒定,原理示意如图1。但在后方握持支臂结构中,由于支臂形状在空间与定位杆位置干涉,不能实现凸轮的正向直动方式,所以采用反向凸轮结构来实现吸嘴与筒纱相对位置恒定。

中国专利文献中,发明名称为“结构优化的筒纱吸附辅助系统”、公开号为“CN10455560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从动推杆一端紧抵凸轮曲面、另一端设吸嘴定位传感器,从动推杆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使筒纱吸嘴定位传感器靠近或远离筒纱吸嘴,通过对筒纱吸嘴的改进实现吸嘴与筒纱面之间达到相对理想的位置,而非对定位装置的改进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纱吸嘴定位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传递距离准确,并在有限空间能有效避开定位杆与支臂的干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筒纱吸嘴定位装置,包括握持筒纱的支臂,用于筒纱吸嘴定位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靠近筒纱吸嘴端设有定位传感器,另一端活动安装于支架上;还包括与所述支臂转轴定位装配的定位摆杆结合件,与定位摆杆结合件另一端的圆柱相接触的摆杆凸轮,摆杆凸轮铰接于支架上,其另一侧竖面与定位杆端面接触,定位杆通过弹性部件保证与摆杆凸轮的竖面接触。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基于反向凸轮曲线运动的构思,设计了定位装置,筒纱直径增加、支臂转轴运动,同步带动定位摆杆结合件动作,进而使摆杆凸轮沿反向接触曲线轨迹动作即绕回转中心前后摆动,依靠摆杆凸轮的竖面正向推动定位杆运动,实现筒纱吸嘴的定位停止位置与支臂卷绕筒纱抬起位置的同步,保证筒纱吸嘴与筒纱位置间距的一致性与平行性。对于正向凸轮曲线,定位杆中心线通过凸轮的回转中心才能保证很好的传动性能,并且定位杆接触凸轮轨迹的点必须很小,这样才能不失真的沿着轨迹走。本技术方案中,施力方向通过定位杆中心,但定位杆中心不必过凸轮中心,可在有限空间错开位置,并且定位杆接触摆杆凸轮竖面的尖点不至于过分太小。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做出了如下改进:

所述弹性部件为套设在所述定位杆上的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本改进方案中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定位杆始终保持与摆杆凸轮竖面紧密接触,且迫使摆杆凸轮曲线侧一直压迫在定位杆结合件的圆柱上。摆杆凸轮反向曲线轨迹始终保持与定位摆动杆结合件的小圆柱紧密接触,在支臂转动的情况下,依靠摆杆凸轮的竖面同步正向推动定位杆及前方传感器动作,以实现筒纱吸嘴的定位停止位置与支臂筒纱抬起位置同步.。

所述摆杆凸轮上设有曲线面,定位摆杆结合件通过圆柱与曲线面配合从而带动摆动凸轮运动。本改进方案中,通过曲线面与圆柱的设计将摆杆凸轮的回转中心放到摆杆凸轮的下端,可以不依赖支臂的回转中心,在狭小不干涉的空间里,可以通过变化定位摆杆结合件的不同形状,间接把支臂转轴的圆弧轨迹转接到摆杆凸轮曲线面上,避开支臂的干涉,且圆柱来接触凸轮曲线轨迹,减少磨损量。

所述圆柱的半径小于曲线面的最小曲率半径。本改进方案中为了保证运动曲线轨迹不失真,(这句可以去掉,凸轮的轨迹是依据筒纱变化位置得来的,不能单纯的要小,如果把摆杆结合件上的圆柱位置变化一下,相当于绕转轴回转的半径变化,这时凸轮轨迹会相应的变化一下)圆柱的半径越小越好。

所述定位摆杆结合件通过扁孔与支臂转轴定位装配。本改进方案中通过孔的加工扁平面与支臂转轴的定位装配,来保证筒纱空筒管初始安装位置,不需要通过定位销调节装配。

所述支臂末端具有向定位杆方向凸起的干涉部。本技术方案是为了在有限空间内避开定位杆与支臂的干涉,支臂是否具有干涉部、干涉部的凸起方向根据设备内的具体空间而定。还包括承载托架的侧支架,侧支架固定安装与箱体机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纱;2、支臂;3、定位摆杆结合件;4、摆杆凸轮;5、定位杆;6、定位传感器;7、筒纱吸嘴;8、弹簧;9、托架;10、侧支架;11、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筒纱吸嘴定位装置,包括握持筒纱1的支臂2,用于筒纱吸嘴7定位的定位杆5,所述定位杆5靠近筒纱吸嘴端设有定位传感器6,另一端通过活动安装于支架上;与所述支臂2转轴定位装配的定位摆杆结合件3,与定位摆杆结合件3另一端的圆柱11相接触的摆杆凸轮4,所述摆杆凸轮4铰接于托架9上,其另一侧竖面与定位杆5端面接触,定位杆5通过弹性部件保证与摆杆凸轮4的竖面接触。所述圆柱11的半径小于曲线面的最小曲率半径。本实施例中摆杆凸轮4通过销钉安装于托架9上,摆杆凸轮4可绕销钉即回转中心左右摆动。

所述弹性部件为套设在所述定位杆5上的弹簧8,定位杆5通过卡簧在托架孔之间压缩弹簧8,促使定位杆5一直靠在摆杆凸轮4的竖面上,且摆杆凸轮4也一直接触着摆杆结合件的圆柱上。

所述定位摆杆结合件3通过扁孔与支臂2转轴定位装配;所述摆杆凸轮4上设有曲线面,定位摆杆结合件3通过圆柱11与曲线面配合从而带动摆动凸轮4运动。

所述支臂2末端具有向定位杆5方向凸起的干涉部。本实施例中,支臂2具有向下的凸起部,支臂凸起部的设计根据设备空间而定,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因支臂1尾部向下定位杆5方向凸起,定位杆5也向下凸起,定位杆5中心可不通过转轴的回转中心。本装置还包括承载托架9的侧支架10,侧支架10固定安装与箱体机架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