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出机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2655发布日期:2018-11-07 20:00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押出机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押出机放线架。



背景技术:

电缆铜线出厂时多为大捆地缠绕在线盘上,通常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放线,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放线往往会出现放线速度慢,放线速度不均匀的情况,可能导致铜线缠绕和断线的问题,对于电缆后续的加工有一定影响,一般采用放线架作为替代。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5673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铜线小拉放线装置,它包括铜线卷轴、铜线放卷导向装置、铜线导轮装置、导轮支架和入口滚轴装置,铜线卷轴、导轮支架和入口卷轴装置均固定设置,铜线放卷导线装置连接于铜线卷轴,铜线导轮装置连接于导轮支架,入口滚轴装置包括正滚轴和侧滚轴,正滚轴横向设置,侧滚轴为两根并竖向设置于正滚轴一侧。

这种铜线小拉放线装置虽然能够在铜线拉出的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但是在拉线过程中,拉线机运转速度可能发生变化,而导致放线架转动速度发生变化,使得铜线的松紧度发生变化,在拉线的过程中存在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押出机放线架,其优点是能够使放卷的铜线保持在张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押出机放线架,包括底板与机架,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承托铜线卷筒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引导铜线的引导杆,所述机架包括立杆与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立杆上,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横杆上设有用于保持铜线张紧状态的张紧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铜线卷筒放置底板上,由支撑杆进行承托,放卷的铜线经过引导杆的引导,向张紧杆传输,经过张紧杆的张紧,使铜线始终保持在张紧的状态,不会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时松时紧的情况,能够提高铜线在拉丝加工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上设有转动座,所述张紧杆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上,所述横杆上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拉杆和张紧杆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处在拉伸状态,从而产生将张紧杆拉向拉杆方向的趋势,从而使张紧杆始终拉紧铜丝,使铜丝保持在稳定的拉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座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挡住张紧杆的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块可以避免张紧杆转动过度,从而避免在铜丝传输过程中,发生张紧杆翻转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铜丝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为螺杆,所述拉杆上螺纹配合有调整座,所述调整座上设有挂钩,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挂钩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座在拉杆上能够上下移动进行定位,相应的,通过移动调整座的高度,能够改变弹簧拉紧的程度,可以根据铜丝的直径,灵活地调整张紧力的大小,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背离横杆的一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立杆的一端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组件穿过固定孔,能够将固定盘安装在墙面或者支撑柱上,从而固定放线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端部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上设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上设有供铜线穿过的引导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铜线在绕到张紧杆上之前首先通过引导孔的引导,可以使铜线在绕到张紧杆上时保持恒定向上的状态,避免铜线在上到张紧杆时承受过大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孔接近底板的一端设有圆角,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放卷的过程中,引导杆以支撑杆的顶面为圆形不停转动,所放卷的铜线也随引导杆不停转动,通过在引导孔底部设置的圆角,可以在铜线进入引导孔时提供导向作用,同时避免铜线因为尖锐的边角而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上转动连接有若干引导轮,所述引导轮上沿周向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设有引导垫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导轮在引导孔与张紧杆之间为铜线起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引导垫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摩擦阻力小,同时也十分耐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沿周向设有张紧槽,所述张紧槽内设有张紧垫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铜线在张紧槽内传输,张紧垫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摩擦阻力小,同时也十分耐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杆的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引导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铜线穿过引导环,跟随引导杆的转动改变其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弹簧将张紧杆拉向立杆,使铜线始终保持张紧状态,有利于提高铜线拉线过程中的稳定性;

2.通过在引导杆的端部设有引导环,配合引导孔底部的圆角,以及引导垫圈与张紧垫圈的作用,能够使铜线的传输流畅顺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铜线卷筒放置在押出机放线架上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支撑杆;12、引导杆;13、引导环;2、机架;21、立杆;22、横杆;221、转动座;222、挡块;3、张紧杆;32、拉杆;321、调整座;322、挂钩;313、弹簧;31、张紧轮;311、张紧槽;312、张紧垫圈;4、固定杆;41、固定盘;42、固定孔;5、引导板;51、引导块;52、引导孔;53、引导轮;531、引导槽;532、引导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押出机放线架,参考图1,包括机架2,机架2下设有底板1,底板1上设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用于承托待放卷的铜线卷筒。参考图,4,铜线卷筒为空心结构,卷筒套设在支撑杆11上。支撑环的顶端设有引导杆12,引导杆12转动连接在支撑杆11上,从铜线卷筒上放卷出的铜线通过引导杆12的引导向机架2。

参考图1与图2,机架2包括竖直的立杆21,立杆21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22,立杆21背离横杆22的一侧设有固定杆4,固定杆4上设有固定盘41,固定盘41上设有若干固定孔42,本实施中为三个固定孔42。通过在固定孔42中穿过螺栓组件,能够将押出机放线架整体固定。

参考图1,横杆22远离固定杆4的一端设有引导板5,引导板5固定在横上。引导板5底部设有引导块51,引导块51上设有用于供铜线穿过的引导孔52,引导孔52远离底板1的一端向上延伸,引导孔52接近底板1的一端设有圆角,圆角上设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材料。

参考图1,引导板5上转动连接有若干引导轮53,本实施例中设为两个,两个引导轮53沿竖直方向分布。引导盘的周向上设有引导槽531,引导槽531内设有引导垫圈532,引导垫圈53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垫圈,减小摩擦。

参考图1与图2,横杆22远离底板1的一面设有转动座221,转动座221上转动连接有张紧杆3,张紧杆3远离转动座2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31,张紧轮31周向上设有张紧槽311,张紧槽311内设有张紧垫圈312,张紧垫圈31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垫圈,减小摩擦。

参考图2,转动座221向上延伸出挡块222,挡块222挡住张紧杆3的底端,挡块222可以阻挡张紧杆3过度拉伸。

参考图1,横杆22位于转动座221与固定杆4之间设有拉杆32,拉杆32为螺杆,拉杆32上螺纹连接有调整座321,调整座321上设有挂钩322。拉杆32与张紧杆3之间设有弹簧313,弹簧3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挂钩322与张紧杆3上,弹簧313处在拉伸状态,弹簧313受拉伸产生的弹力将张紧杆3向接近拉杆32方向拉动,通过挡块222能够避免张紧杆3过度拉伸。

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放线时,首先将铜丝从卷筒上解开,将铜丝依次穿过引导孔52和引导盘,再穿过张紧轮31,改变方向后向押出机传输,通过弹簧313的拉动,保持铜丝的张紧状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