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6478发布日期:2018-09-14 23:2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液体状或膏状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多采用玻璃瓶或塑料瓶进行包装,但是,玻璃瓶包装不易便携带,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易发生挤压、碰撞致使瓶体破裂,从而导致瓶体内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发生微生物感染。塑料瓶包装轻便、易携带,但是,塑料瓶性质不稳定,会影响液体状或膏状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的品质,不易于食品、药品或保健品的长时间保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液体状或膏状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的包装袋,该包装袋具有耐挤压、易携带、不易泄露、易挤出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端设有上密封边缘,其底端设有下密封边缘,其内部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包括容纳腔和开口部,所述容纳腔和开口部相互连通,所述开口部与袋体的上密封边缘之间设有密封压痕,所述开口部上端的宽度小于其下端的宽度;所述上密封边缘上设有两个撕裂口,两个撕裂口的连线横跨开口部。

根据上述的包装袋,优选地,所述开口部为倒置漏斗结构、倒置圆锥结构、倒置尖锥结构或几字形结构。

根据上述的包装袋,优选地,两个撕裂口的连线横跨开口部的顶端。

根据上述的包装袋,优选地,所述撕裂口为圆弧形撕裂口。

根据上述的包装袋,优选地,所述袋体为长方形。

根据上述的包装袋,优选地,所述开口部顶端的宽度为0.5-1cm。

根据上述的包装袋,优选地,所述袋体的材质为铝箔;更优选地,所述袋体是由铝箔热合(热合封口)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包装袋密封腔的开口部为上窄下宽结构(开口部的上端宽度小于其下端宽度),而且上密封边缘上两个撕裂口的连线横跨开口部的顶端,在通过撕裂口撕开包装袋时,能将开口限制在开口部的顶部(即刚好在开口部的顶部打开),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包装袋撕口的大小,物质易挤出,而且避免了撕口过大导致密封腔中物质洒出或撕口过小导致物质难以挤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包装袋的撕裂口为圆弧形撕裂口,易撕开。

(3)本实用新型包装袋材质为铝箔,耐挤压,易携带,不易泄露,易挤出,耐高温,耐腐蚀,安全型好,可以用作液体状或膏状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的包装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上A-A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代表意义为:1为袋体,2为上密封边缘,3为下密封边缘,4为容纳腔,5为开口部,6为密封压痕,7为撕裂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2,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的顶端设有上密封边缘2,其底端设有下密封边缘3,其内部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包括容纳腔4和开口部5,所述容纳腔4和开口部5相互连通,所述开口部4与袋体的上密封边缘2之间设有密封压痕6,所述开口部4上端的宽度小于其下端的宽度;所述上密封边缘2上设有两个撕裂口7,两个撕裂口的连线横跨开口部。

其中,所述开口部为几字形结构;所述袋体为长方形;所述袋体的材质为铝箔。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内容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开口部为倒置漏斗结构;所述撕裂口为圆弧形撕裂口;两个撕裂口的连线横跨开口部的顶端;所述开口部顶端的宽度为0.5-1cm(图未画出)。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内容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开口部为倒置圆锥结构(图未画出)。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内容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开口部为倒置尖锥结构(图未画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