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动分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0897发布日期:2018-10-02 20:1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动分料器,属于分料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通分料器是物料输送系统中实现物料快速换向的理想设备,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矿山、煤电、水泥、港口、化工等行业中固体颗粒和粉状物料的输送。三通分料器通常为电液动三通分料器,包括三通溜槽、翻板、驱动机构等组成,工作时,通过电液推杆或液压缸推动翻板旋转,使两个出料口分别处于开启和关闭状态,从而实现物料的转运控制。现有的三通分料器存在如下几点缺陷:在实现物料转运时,三通溜槽壳体内的翻板必须转动,在输送块状物料的时候,容易导致物料卡在翻板与壳体壁之间,输送粉状料及粘性大的物料时,容易在翻板及翻板转轴等内部部件上造成积料,形成堵塞,导致翻板转动不灵活,物料输送不顺畅或无法工作,进而造成壳体磨损大、使用寿命短;而且翻板结构会出现漏料、混料现象,影响使用效果;另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经常需要将物料从两个出料管流出并能保证精确分料,但现有的三通分料器功能单一,难以调节分料比例,其结构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一种电液动分料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液动分料器,包括壳体和电液动推杆,所述电液动推杆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在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在所述壳体两外侧壁上对称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销轴,所述壳体内设有可旋转的内胆,内胆上端通过销轴与壳体铰接,下端与电液动推杆转动连接,并且壳体的外侧壁还设有刻度标记,刻度标记旁设有与内胆相关联的指针。

前述内胆为倒梯形结构。

在前述指针上设有与内胆安装位置相应的通孔,指针的针尖端通过螺栓铰接在销轴上,末端铰接在电液动推杆上。

前述指针为T型结构。

前述指针末端边长与内胆底面边长相同。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液动分料器,其在分料器的壳体内设有可旋转的内胆,采用电液动推杆带动内胆旋转进行分料,通过内胆代替现有的分料板进行操作,提高了物料流转的顺畅性,可以有效避免物料卡堵,物料仅与内胆接触,可避免壳体冲击、磨损,提高了分料器的使用寿命;在壳体的外侧壁还增加了与内胆相关联的指针,可看出物料分流的比例,实现物料分流比例的精准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不仅结构强度高,而且可以精确调节物料分流的比例,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液动分料器,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在壳体2两外侧壁上的上端段对称设有轴承座6,轴承座6内设有销轴5,在壳体2其中一侧外侧壁上的下端段设有电液动推杆1,并且所述壳体2内设有可旋转、倒梯形结构的内胆3,内胆3上端通过销轴5与壳体2铰接,下端与电液动推杆1转动连接,并且壳体2的外侧壁还设有刻度标记,刻度标记旁设有与内胆3相关联的指针4,具体为:在所述指针4上设有与内胆3安装位置相应的通孔,指针4的针尖端通过螺栓铰接在销轴5上,末端铰接在电液动推杆1上;所述指针4为T型结构,并且T型结构的末端(T型长边)边长与内胆3底面边长相同。

工作时,将待分物料从壳体2顶部的进料口倒入,启动电液动推杆1,将推动内胆3绕销轴5转动,内胆3出料口转到壳体2的第一出料口或第二出料口,即可进行分料,内胆3转动时,指针4跟随内胆3转动,指针4的针尖指向相应的刻度,并且指针4的末端边长与内胆3底面物料出口边长相同,保证物料从内胆3物料出口流出的量值和指针指向的刻度值成正比,读取刻度值,即可看出物料分流的比例,实现物料分流比例的精准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