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连续干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2250发布日期:2018-11-07 19:5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连续干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污泥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泥连续干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泥干化系统是由料仓、污泥输送机、粉仓、干粉输送机、混合机等组成,其原理是通过将含水量很高的湿污泥与固态或粉态干物料进行混合形成干化物料,从而降低污泥含水量、改变污泥特性,便于对污泥进行运输处理,一般应用于市政污泥固化填埋、市政污泥与煤粉混合用于煤电协同处理、印染污泥改性或者是生物堆肥等。

但是现有的污泥干化系统对于污泥提升只能进行单斗间歇式提升,即每一次提升污泥都要间断一段时间,这样对于需要连续性粘性物料供给,就必须增加中间仓进行缓冲,而因为污泥缓冲仓结构比较繁杂,又需要有打散设备设置在缓冲仓中,因此增加了设备及空间投入还有能源消耗;若不设置缓冲仓,那就只能采用间歇式混合设备,这样又不满足很多需要连续性生产的场合。

而且,由于污泥具有一定黏度,在采用斗提机进行输送时,由于污泥存在的黏性,会造成污泥黏附在料斗内,从而造成卸料不彻底甚至无法卸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污泥干化系统需要增加污泥缓冲仓才能实现连续处理污泥所导致的投资增多、空间需求大和能耗增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连续干化处理系统,通过对连续斗提机和混合机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连续不断的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不需要设置污泥缓冲仓,节省了成本和能耗;同时,对连续斗提机上增设延伸卸料段,并对提升料斗进行改造,从而解决了由于污泥具有粘性很难卸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连续干化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Ⅰ、连续斗提机和储存干粉的干灰仓,其中,螺旋输送机Ⅰ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污泥仓和污泥斗,污泥仓内的污泥经螺旋输送机Ⅰ输送到污泥斗内,连续斗提机将污泥斗内的污泥送入到高台上设有的混合机内,同时干灰仓内的干粉通过底部的下料通道进入到螺旋输送机Ⅱ内,并通过螺旋输送机Ⅱ的排料口进入到混合机内与污泥混合均匀,进而由混合机的出料口落入到储料斗内储存以备运输;

所述连续斗提机包括倾斜设置的机架,机架的上部设置有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轮,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从动轮,环绕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设置有闭环传输链板,且主动轮通过闭环传输链板的循环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沿闭环传输链板上均匀设置有提升料斗,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其中,上导向轮与提升侧的闭环传输链板啮合,并将闭环传输链板位于上导向轮和主动轮之间的一部分支撑至水平形成上延伸段,所述下导向轮与下降侧的闭环传输链板啮合,并将闭环传输链板位于主动轮和下导向轮之间的一部分支撑至水平形成延伸卸料段,以使提升料斗在越过主动轮后在延伸卸料段上保持开口朝下在延伸卸料段上方向水平运动,并在越过下导向轮后沿闭环传输链板向下输送;在延伸卸料段下方设置有混合机的进料口连通的卸料斗;

所述提升料斗包括上部开口的料斗体,料斗体两侧设置有用于与闭环传输链板转动连接的转动销,在料斗体的一侧不同位置和高度分别设置有高位L形挡板和低位L形挡板,其中,高位L形挡板与闭环传输链板上的挡销配合使料斗体在闭环传输链板提升侧保持开口朝上,低位L形挡板在料斗体越过主动轮卸料时,与闭环传输链板上的另一个挡销配合,使料斗体开口保持倾斜向下,所述料斗体的下部具有若干空隙从而形成镂空结构,在料斗体内部铺设有衬布,衬布的上边缘通过夹板和螺栓固定在料斗体的内壁上,衬布的其余部分围成与料斗体内结构相同的形状,并贴在料斗体下部的内壁上,以使其在翻转卸料时,能够在粘性物料粘黏作用下翻出料斗体;

所述混合机包括两端封闭的圆筒状壳体、设置在圆筒状壳体内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圆筒状壳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圆筒状壳体靠近进料口的一端为进料端,靠近出料口的一端为出料端,所述转动轴上沿其轴向分布有18个混合工具,将混合工具从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开始按顺序进行编号,相邻两个混合工具的夹角为102°,且第10个混合工具与第一个混合工具的夹角为180°;所述进料口与圆筒状壳体一端的侧壁相切,且朝向正上方,所述出料口与圆筒状壳体另一端的侧壁相切,且朝向正下方;

所述混合工具包括固定在转动轴上的安装柄,安装柄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倾斜的托板,在托板位置较高的一端连接有扬料板,且扬料板和托板之间形成钝角夹角,在安装柄的中部设置有弧形返料板;

所述第一个混合工具,其弧形返料板的内凹方向、扬料板的朝向均朝向圆筒状壳体的出料端,以加快物料的进入;最后一个混合工具,其弧形返料板的内凹方向、扬料板的朝向均朝向圆筒状壳体的进料端,从而与旋进的物料碰撞形成湍流;其余混合工具的弧形返料板的内凹方向朝向圆筒状壳体的进料端,且扬料板朝向圆筒状壳体的出料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弧形返料板由下部的梯形部和上部的矩形部连接而成,所述梯形部为一弧形板,且该弧形板两侧的距离从下端到上端逐渐增大,其投影形成等腰梯形,所述矩形部也为一弧形板,其投影形成矩形;所述扬料板为三角形,且其中一条侧边与托板的顶部边缘连接,还有一侧边与托板的一条侧边处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续斗提机的从动轮通过张紧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基板和滑轨,其中,基板与闭环传输链板的方向垂直,滑轨的方向与闭环传输链板的方向一致,且从动轮转动轴端部的轴承座滑动设置在滑轨内,所述基板上通过螺栓孔和螺母可调节设置有一与闭环传输链板方向一致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自由端与轴承座固定连接,以对轴承座施加作用力,使其与主动轮间的闭环传输链板始终处于拉紧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料斗体下部的空隙上设置有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料斗体的纵断面为U形,且上部开口端大于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衬布的上边缘通过夹板和螺栓固定在料斗体的中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衬布的表面涂抹有减小摩擦的油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连续斗提机和混合机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连续不断的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不需要设置污泥缓冲仓,节省了成本和能耗;同时,对连续斗提机上增设延伸卸料段,并对提升料斗进行改造,从而解决了由于污泥具有粘性很难卸料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斗提机中,通过在位于高处的主动轮附近设置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从而将闭环传输链板高处的一段形成水平的延伸卸料段,这样,提升料斗在越过主动轮后,保持开口朝下在延伸卸料段上水平运输,越过下导向轮后才倾斜向下,由于延伸卸料段的存在,导致提升料斗开口朝下的状态会保持一段时间,从而延长了卸料的时间,便于粘性物料的卸出;

3)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料斗,通过在料斗体下部的侧壁上设置若干空隙形成镂空结构,而后在其内表面铺设衬布,衬布的上边缘采用夹板和螺栓固定在料斗体内中部位置或以上,由于衬布其余部分与料斗体之间并无任何的连接,在装填污泥时,污泥也是被衬布所兜住,这样即使发生粘连,也可以利用污泥的粘黏作用使衬布在卸料时翻出料斗体,从而便于污泥的卸出;同时,料斗体下部的镂空结构能有效减小衬布在物料卸料和衬布复位时的空气阻力,更利于卸料和衬布的复位;

4)本实用新型连续斗提机从动轮的轴承座滑动设置在滑轨内,并采用压缩弹簧的弹力顶紧,从而使主动轮间的闭环传输链板始终处于拉紧状态,防止了闭环传输链板由于长时间运行出现的链条变紧、链条变长、变松、脱链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机中,通过限定混合工具的数量为18个,而且将相邻两个混合工具的夹角限定为102°,且第10个混合工具与第一个混合工具的夹角限定为180°,以这种方式进行排布混合工具,从而实现了不需额外配重即实现动平衡;

6)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机中,通过将进料口和出料口改成与圆筒体侧壁进行相切的排布结构,从而解决了进料不顺畅、出料飞溅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机中,同一个混合工具上分布着不同角度、不同尺寸的扬料板和返料板,工作时扬料板将混合物料向前推进,返料板把部分物料向后返回,物料在混合机内形成湍流混合;

8)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机中,通过将最后一个混合工具扬料板和返料板为同一方向都为向后返回,防止出料口堵料以及物料摩擦筒体右端面,同时将第一个混合工具扬料板和返料板为同一方向都为向前推进,加快进料,从而提高了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续斗提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续斗提机主动轮处的延伸卸料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提升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续斗提机从动轮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个混合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中间位置的混合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最后一个混合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螺旋输送机Ⅰ,101、污泥仓,102、污泥斗,2、连续斗提机,201、从动轮,2011、轴承座,202、闭环传输链板,203、主动轮,204、上导向轮,205、下导向轮,206、上延伸段,207、延伸卸料段,208、张紧机构,2081、支撑杆,2082、压缩弹簧,2083、滑轨,2084、基板,3、提升料斗,301、料斗体,302、转动销,303、高位L形挡板,304、低位L形挡板,305、衬布,306、空隙,307、筋板,308、夹板,4、混合机,401、高台,402、储料斗,403、卸料斗,404、圆筒状壳体,405、转动轴,406、混合工具,4061、安装柄,4062、弧形返料板,4063、托板,4064、扬料板,407、进料口,408、出料口,5、螺旋输送机Ⅱ,501、排料口,6、干灰仓,601、下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9所示,一种污泥连续干化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Ⅰ1、连续斗提机2和储存干粉的干灰仓6,其中,螺旋输送机Ⅰ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污泥仓101和污泥斗102,污泥仓101内的污泥经螺旋输送机Ⅰ1输送到污泥斗102内,连续斗提机2将污泥斗102内的污泥送入到高台401上设有的混合机4内,同时干灰仓6内的干粉通过底部的下料通道601进入到螺旋输送机Ⅱ5内,并通过螺旋输送机Ⅱ5的排料口501进入到混合机4内与污泥混合均匀,进而由混合机4的出料口落入到储料斗402内储存以备运输;

所述连续斗提机2包括倾斜设置的机架,机架的上部设置有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轮203,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从动轮201,环绕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1啮合设置有闭环传输链板202,且主动轮203通过闭环传输链板202的循环转动带动从动轮201转动,沿闭环传输链板202上均匀设置有提升料斗3,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上导向轮204和下导向轮205,其中,上导向轮204与提升侧的闭环传输链板202啮合,并将闭环传输链板202位于上导向轮204和主动轮203之间的一部分支撑至水平形成上延伸段206,所述下导向轮205与下降侧的闭环传输链板202啮合,并将闭环传输链板202位于主动轮203和下导向轮205之间的一部分支撑至水平形成延伸卸料段207,以使提升料斗3在越过主动轮203后在延伸卸料段207上保持开口朝下在延伸卸料段207上方向水平运动,并在越过下导向轮205后沿闭环传输链板202向下输送;在延伸卸料段207下方设置有混合机4的进料口407连通的卸料斗403;

所述提升料斗3包括上部开口的料斗体301,料斗体301两侧设置有用于与闭环传输链板202转动连接的转动销302,在料斗体301的一侧不同位置和高度分别设置有高位L形挡板303和低位L形挡板304,其中,高位L形挡板303与闭环传输链板202上的挡销配合使料斗体301在闭环传输链板202提升侧保持开口朝上,低位L形挡板304在料斗体301越过主动轮203卸料时,与闭环传输链板202上的另一个挡销配合,使料斗体301开口保持倾斜向下,所述料斗体301的下部具有若干空隙306从而形成镂空结构,在料斗体301内部铺设有衬布305,衬布305的上边缘通过夹板308和螺栓固定在料斗体301的内壁上,衬布305的其余部分围成与料斗体301内结构相同的形状,并贴在料斗体301下部的内壁上,以使其在翻转卸料时,能够在粘性物料粘黏作用下翻出料斗体301;

所述混合机4包括两端封闭的圆筒状壳体404、设置在圆筒状壳体404内的转动轴405以及设置在圆筒状壳体404上的进料口407和出料口408,且圆筒状壳体404靠近进料口407的一端为进料端,靠近出料口408的一端为出料端,所述转动轴405上沿其轴向分布有18个混合工具406,将混合工具406从靠近进料口407的一端开始按顺序进行编号,相邻两个混合工具406的夹角为102°,且第10个混合工具406与第一个混合工具406的夹角为180°;所述进料口407与圆筒状壳体404一端的侧壁相切,且朝向正上方,所述出料口408与圆筒状壳体404另一端的侧壁相切,且朝向正下方;

所述混合工具406包括固定在转动轴405上的安装柄4061,安装柄4061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倾斜的托板4063,在托板4063位置较高的一端连接有扬料板4064,且扬料板4064和托板4063之间形成钝角夹角,在安装柄4061的中部设置有弧形返料板4062;

所述第一个混合工具406,其弧形返料板4062的内凹方向、扬料板4064的朝向均朝向圆筒状壳体404的出料端,以加快物料的进入;最后一个混合工具406,其弧形返料板4062的内凹方向、扬料板4064的朝向均朝向圆筒状壳体404的进料端,从而与旋进的物料碰撞形成湍流;其余混合工具406的弧形返料板4062的内凹方向朝向圆筒状壳体404的进料端,且扬料板4064朝向圆筒状壳体404的出料端。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弧形返料板4062由下部的梯形部和上部的矩形部连接而成,所述梯形部为一弧形板,且该弧形板两侧的距离从下端到上端逐渐增大,其投影形成等腰梯形,所述矩形部也为一弧形板,其投影形成矩形;所述扬料板4064为三角形,且其中一条侧边与托板4063的顶部边缘连接,还有一侧边与托板4063的一条侧边处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续斗提机2的从动轮201通过张紧机构208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机构208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基板2084和滑轨2083,其中,基板2084与闭环传输链板202的方向垂直,滑轨2083的方向与闭环传输链板202的方向一致,且从动轮201转动轴端部的轴承座2011滑动设置在滑轨2083内,所述基板2084上通过螺栓孔和螺母可调节设置有一与闭环传输链板202方向一致的支撑杆2081,支撑杆2081的一端套设有压缩弹簧2082,且压缩弹簧2082的自由端与轴承座2011固定连接,以对轴承座2011施加作用力,使其与主动轮203间的闭环传输链板202始终处于拉紧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料斗体301下部的空隙306上设置有筋板3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料斗体301的纵断面为U形,且上部开口端大于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衬布305的上边缘通过夹板308和螺栓固定在料斗体301的中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衬布305的表面涂抹有减小摩擦的油脂。

本发明所述的螺旋输送机Ⅰ1和螺旋输送机Ⅱ5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运输设备,干灰仓6为常规的粉料仓;高台401的作用是将混合机4的高度抬升,这样混合机4出料口408连接的储料斗402即可固定在高台401下部,并且储料斗402的高度也被提升,其下料口的位置也较高,便于运输卡车等运输设备进入到其下方进行运输。

所述混合机4的转动轴405的一端伸出圆筒状壳体404一端后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圆筒状壳体404另一端后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减速机由电机通过传动皮带驱动,在转动轴405与圆筒状壳体404端部之间由密封圈进行密封;

所述连续斗提机2的从动轮201处的张紧机构208中的支撑杆2081,环绕其外壁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卡台,压缩弹簧2082套设在支撑杆2081上,并一端固定在环形卡台上,另一端超出支撑杆2081后与轴承座2011固定连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