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置裹粉的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5015发布日期:2018-11-30 19:0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放置裹粉的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物流产业中两大关键性创新之一。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般的托盘在承受若干袋裹粉压载时,托盘的承载能力不足容易变形,损坏托盘;一般的托盘的放置板都是呈平板状,而且袋装的裹粉的形状也不规则,导致两堆裹粉之间的托盘不平衡,放置于托盘上的袋装裹粉容易从托盘上滑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大且裹粉不易从托盘上滑落的用于放置裹粉的托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放置裹粉的托盘,托盘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之间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加强件,加强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支撑管,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关于支撑管对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由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及第三弧形板构成,第一弧形板与第一托板连接,第三弧形板与第二托板连接,第一弧形板与第一托板的连接处及第三弧形板与第二托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条,第一支撑板呈波浪状,支撑管置于两个第二弧形板之间,第二弧形板向支撑管弯曲,第二弧形板和支撑管之间设有若干肋板,若干肋板于支撑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布,肋板一端与第二弧形板连接,肋板另一端与支撑管连接,相邻两个肋板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呈X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加强件连接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使得托盘的强度加强,使得托盘的承重能力加强,托盘不易变形;当裹粉置于第一托板上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对加强件进行挤压,而呈波浪状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将重力分散,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受力挤压变形之后会恢复原状,进而使得托盘不易变形损坏;支撑管和肋板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强度,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承受重力的能力大大增强;加强条的设置,使得第一弧形板、第三弧形板分别与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的连接处的面积增大,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承受能力大大提升,进一步加强了托盘的强度;呈X状的连接件连接将相邻的两个肋板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加强件的强度,即托盘的强度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的,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两端均设有防滑件,防滑件呈弧状,第一托板与其两端的防滑件形成第一放置槽,第一托板与其两端的防滑件形成第二放置槽,防滑件上设有防滑层,防滑层由橡胶构成,防滑层于防滑件至防滑层的方向上开有若干圆台状盲孔,圆台状盲孔内开有若干圆锥状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于两堆袋装裹粉之间的托盘,通过第二放置槽托盘扣在下面的裹粉堆上,使得袋装裹粉不易滑落,而上面的袋装裹粉置于第一放置槽内,防止袋装裹粉滑落;即使袋装裹粉伸出托盘,呈弧状的防滑件将袋装裹粉卡住,使得袋装裹粉不易滑落;橡胶构成的防滑层增大了防滑件与裹粉袋的摩擦力,使得袋装裹粉不易滑动,进而滑落;防滑层上的圆台状盲孔的设置,使得袋装裹粉与防滑层抵触时,将圆台状盲孔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圆台状盲孔就形成了吸盘,将袋装裹粉吸住,使得袋装裹粉不易滑落;圆台状盲孔内开有圆锥状盲孔,得圆台状盲孔的吸附力增大,从而确保袋装裹粉不易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强件与肋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防滑件及防滑层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强度大且裹粉不易从托盘上滑落的用于放置裹粉的托盘。

本实用新型提的具体实施方案:托盘1包括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之间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加强件4,加强件4包括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及支撑管7,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关于支撑管7对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均由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弧形板8、第二弧形板9及第三弧形板10构成,第一弧形板8与第一托板2连接,第三弧形板10与第二托板3连接,第一弧形板8与第一托板2的连接处及第三弧形板10与第二托板3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条11,第一支撑板5呈波浪状,支撑管7置于两个第二弧形板9之间,第二弧形板9向支撑管7弯曲,第二弧形板9和支撑管7之间设有若干肋板12,若干肋板12于支撑管7的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布,肋板12一端与第二弧形板9连接,肋板12另一端与支撑管7连接,相邻两个肋板12之间设有连接件13,连接件13呈X状。

若干加强件4连接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使得托盘1的强度加强,使得托盘1的承重能力加强,托盘1不易变形;当裹粉置于第一托板2上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对加强件4进行挤压,而呈波浪状的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将重力分散,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受力挤压变形之后会恢复原状,进而使得托盘1不易变形损坏;支撑管7和肋板12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强度,使得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承受重力的能力大大增强;加强条11的设置,使得第一弧形板8、第三弧形板10分别与第一托板2、第二托板3的连接处的面积增大,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承受能力大大提升,进一步加强了托盘1的强度;呈X状的连接件13连接将相邻的两个肋板12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加强件4的强度,即托盘1的强度进一步加强。

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上两端均设有防滑件14,防滑件14呈弧状,第一托板2与其两端的防滑件14形成第一放置槽15,第一托板2与其两端的防滑件14形成第二放置槽16,防滑件14上设有防滑层17,防滑层17由橡胶构成,防滑层17于防滑件14至防滑层17的方向上开有若干圆台状盲孔18,圆台状盲孔18内开有若干圆锥状盲孔19。

置于两堆袋装裹粉之间的托盘1,通过第二放置槽16托盘1扣在下面的裹粉堆上,使得袋装裹粉不易滑落,而上面的袋装裹粉置于第一放置槽15内,防止袋装裹粉滑落;即使袋装裹粉伸出托盘1,呈弧状的防滑件14将袋装裹粉卡住,使得袋装裹粉不易滑落;橡胶构成的防滑层17增大了防滑件14与裹粉袋的摩擦力,使得袋装裹粉不易滑动,进而滑落;防滑层17上的圆台状盲孔18的设置,使得袋装裹粉与防滑层17抵触时,将圆台状盲孔18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圆台状盲孔18就形成了吸盘,将袋装裹粉吸住,使得袋装裹粉不易滑落;圆台状盲孔18内开有圆锥状盲孔19,得圆台状盲孔18的吸附力增大,从而确保袋装裹粉不易滑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