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承载轻质建筑墙板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6008发布日期:2018-09-28 20:5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装置,具体涉及用于承载轻质建筑墙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轻质建筑墙板是《国标GB/T23451-2009》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的简称,是指采用轻质材料或轻型构造制作,两侧面设有榫头榫槽及接缝槽,面密度不大于标准规定值(90kg/㎡:90板、110kg/㎡:120板)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的预制条板,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G/T169-2005标准。

轻质墙板按断面结构分为:

1、空心条板(代号:K)--沿板材长度方向留有若干贯穿空洞的预制条板;

2、实心条板(代号:S)--用同类材料制作的无孔洞预制条板;

3、复合条板(代号:F)--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材料复合而成的预制条板。

其中,折叠空心条板(代号:K)以水泥为粘结材料,工业炉渣、粉煤灰、火山灰、聚丙纤维,发泡珍珠岩等为添加材料,外加化工添加剂经搅拌均匀,模具浇注成型而得产品,并根据工程需要定尺切割长度,而后用于建筑物。

折叠实心条板(代号:S)以水泥为粘结材料,工业炉渣、粉煤灰、网格布、发泡聚苯颗粒等为添加材料,外加化工添加剂经搅拌均匀,模具浇注成型而得产品,并根据工程需要定尺切割长度,而后用于建筑物。

折叠复合条板(代号:F)--夹芯复合板以水泥为粘结材料,工业炉渣、粉煤灰、建筑物废弃物、轻质骨料(发泡聚苯颗粒、轻质陶粒、玻化微珠)等为添加材料,外加化工添加剂经搅拌均匀,模具浇注成型而得产品。

在生产或者库存中,常将轻质建筑墙板直接叠放在底板上,随着墙板叠放的高度逐渐增大,其重心增大,并且当叠放的墙板不整齐时,会使叠放的墙板重心偏移,当重心悬空时,叠放的墙板会倾倒,墙板倾倒撞击地面时,会损伤墙板表面质量,降低墙板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承载轻质建筑墙板的装置,解决叠放的墙板重心悬空时,叠放的墙板会倾倒,墙板倾倒撞击地面时,会损伤墙板表面质量,降低墙板强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承载轻质建筑墙板的装置,包括底板和挡杆,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为L形,且安装孔分别位于同一个矩形的四个角上,所述挡杆的横截面尺寸和安装孔的横截面尺寸一致,挡杆的一端分别各插入一个安装孔中,且位于底板对角上的两个挡杆的内凹面彼此相对。

优选地,安装孔所处的矩形尺寸与所要放置的轻质建筑墙板的尺寸一致。

叠放轻质建筑墙板时,将墙板平行于底板,并放置在挡杆之间,且使墙板的四个角分别各与一个挡杆的内凹面配合;然后依次将其与墙板叠放在挡杆之间。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以使轻质建筑墙板整齐地叠放在底板上,避免叠放的墙板不整齐时,会使叠放的墙板重心偏移,并导致叠放的墙板倾倒、损伤墙板表面质量、降低墙板强度的情况出现。

挡杆与安装孔的设置便于根据所需叠放的轻质建筑墙板的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挡杆来对轻质建筑墙板进行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实用性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杆的外凸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平行于底板,当挡杆的一端插入一个安装孔中,并与孔底接触时,限位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接触。

由于挡杆的外凸面的一侧没有限位装置,因此在放置轻质建筑墙板时,挡杆的内凹面会受到来自轻质建筑墙板的推力,挡杆的外凸面上靠近安装孔的一端对安装孔的开口处产生压力,当压力过大或者压力反复产生时,会损伤安装孔的质量以及挡杆的质量;而限位板的设置,增大了挡杆内凹面受到推力时,挡杆靠近安装孔的一端的受力面,继而降低了对应部位承受的应力,保护了安装孔的质量以及挡杆的质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橡胶层。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限位板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挡杆在安装孔中因配合间隙而移动或者晃动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杆的内凹面上均设置有海绵条。

海绵条的设置使轻质建筑墙板与挡杆的内凹面之间的接触为软接触,保护了轻质建筑墙板转角处的质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杆的侧壁上靠近安装孔孔底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橡胶层。

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挡杆和安装孔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挡杆在安装孔中因配合间隙而移动或者晃动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承载轻质建筑墙板的装置,使轻质建筑墙板整齐地叠放在底板上,避免叠放的墙板不整齐时,会使叠放的墙板重心偏移,并导致叠放的墙板倾倒、损伤墙板表面质量、降低墙板强度的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用于承载轻质建筑墙板的装置,挡杆与安装孔的设置便于根据所需叠放的轻质建筑墙板的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挡杆来对轻质建筑墙板进行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实用性的方便性;

3、本实用新型用于承载轻质建筑墙板的装置,限位板的设置,增大了挡杆内凹面受到推力时,挡杆靠近安装孔的一端的受力面,继而降低了对应部位承受的应力,保护了安装孔的质量以及挡杆的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挡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板,2-安装孔,3-挡杆,4-限位板,5-海绵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承载轻质建筑墙板的装置,包括底板1和挡杆3,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2,所述安装孔2的横截面为L形,且安装孔2分别位于同一个矩形的四个角上,所述挡杆3的横截面尺寸和安装孔2的横截面尺寸一致,挡杆3的一端分别各插入一个安装孔2中,且位于底板1对角上的两个挡杆3的内凹面彼此相对。

优选地,安装孔2所处的矩形尺寸与所要放置的轻质建筑墙板的尺寸一致。

叠放轻质建筑墙板时,将墙板平行于底板1,并放置在挡杆3之间,且使墙板的四个角分别各与一个挡杆3的内凹面配合;然后依次将其与墙板叠放在挡杆3之间。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以使轻质建筑墙板整齐地叠放在底板1上,避免叠放的墙板不整齐时,会使叠放的墙板重心偏移,并导致叠放的墙板倾倒、损伤墙板表面质量、降低墙板强度的情况出现。

挡杆3的设置便于根据所需叠放的轻质建筑墙板的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挡杆3来对轻质建筑墙板进行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实用性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杆3的外凸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平行于底板1,当挡杆3的一端插入一个安装孔2中,并与孔底接触时,限位板4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接触。

由于挡杆3的外凸面的一侧没有限位装置,因此在放置轻质建筑墙板时,挡杆3的内凹面会受到来自轻质建筑墙板的推力,挡杆3的外凸面上靠近安装孔2的一端对安装孔2的开口处产生压力,当压力过大或者压力反复产生时,会损伤安装孔2的质量以及挡杆3的质量;而限位板4的设置,增大了挡杆3内凹面受到推力时,挡杆3靠近安装孔2的一端的受力面,继而降低了对应部位承受的应力,保护了安装孔2的质量以及挡杆3的质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限位板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橡胶层。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限位板4与底板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挡杆3在安装孔2中因配合间隙而移动或者晃动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杆3的内凹面上均设置有海绵条5。

海绵条5的设置使轻质建筑墙板与挡杆3的内凹面之间的接触为软接触,保护了轻质建筑墙板转角处的质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杆3的侧壁上靠近安装孔2孔底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橡胶层。

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挡杆3和安装孔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挡杆3在安装孔2中因配合间隙而移动或者晃动的情况出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