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503发布日期:2018-12-18 21:3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电力装置属于危险装置往往架设的比较高,使其维修比较困难,电力维修用升降架也随之诞生。

现有电力维修用升降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了高度调节不方便和稳定性能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使用,不利于市场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解决了现有电力维修用升降架高度调节不方便和稳定性能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包括容置箱体,所述容置箱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箱,每个所述支撑箱底面的中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螺纹管,每个所述支撑箱的内部均放置有与支撑箱相适配的滑板,每个所述滑板底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每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均贯穿第一螺纹管并延伸至支撑箱的下部,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管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所述容置箱体的上表面分别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且第一轴承位于第二轴承的左侧,所述容置箱体的上方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镶嵌有第二螺纹管和第三螺纹管,所述第二螺纹管位于第一轴承的正上方,且第三螺纹管位于第二轴承的正上方,所述容置箱体的内部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依次贯穿第一轴承和第二螺纹管并延伸至踏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第二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容置箱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顶端依次贯穿第二轴承和第三螺纹管并延伸至踏板的上方,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且第三螺纹杆与第三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轮,且第一联动轮位于第二轴承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动轮,且第二联动轮位于第一轴承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联动轮与第二联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踏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滑管,所述容置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竿,所述滑竿的顶端贯穿滑管并延伸至踏板的上部,且滑管与滑竿相套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底面开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箱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槽,每个所述滑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卡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轮的大小与第二联动轮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联动轮与第二联动轮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螺纹管的水平长度值。

优选的,所述容置箱体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螺纹杆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通过设置有支撑箱,配合使用第一电机、第一螺纹管和第一螺纹杆,能够使该装置调节第一螺纹杆的长度,有效避免路面不平站立不稳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滑板,而配合使用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能够使该装置调节第一螺纹杆的高度更加方便,通过设置有支撑脚,配合使用橡胶垫,能够使该装置站立更加稳固。

(2)该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通过设置有挡板,能够有效避免踏板滑脱情况的出现,通过设置有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配合使用踏板、第二螺纹管和第三螺纹管,能够使踏板移动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滑管,配合使用滑竿,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第三轴承,配合使用第一轴承,能够使第二螺纹杆转动更加稳定,使该装置高度调节方便,稳定性能较好,使工作人员使用方便,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容置箱体主视图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容置箱体左视图的剖面图。

图中:1橡胶垫、2第一螺纹杆、3第一滑槽、4第一滑块、5支撑箱、6第一轴承、7第二螺纹杆、8第二螺纹管、9容置箱体、10挡板、11踏板、12滑竿、13第三螺纹管、14第三螺纹杆、15第二轴承、16第一联动轮、17滑板、18第一电机、19第一螺纹管、20支撑脚、21第二电机、22传动带、23第二联动轮、24第三轴承、25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包括容置箱体9,容置箱体9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24,第三轴承24的内圈与第二螺纹杆7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第二螺纹杆7转动更加稳定,容置箱体9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箱5,每个支撑箱5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槽3,每个滑板17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3相适配的第一滑块4,且第一滑块4卡接在第一滑槽3的内部,使滑板17滑动更加方便,每个支撑箱5底面的中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螺纹管19,每个支撑箱5的内部均放置有与支撑箱5相适配的滑板17,每个滑板17底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8,每个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每个第一螺纹杆2的底端均贯穿第一螺纹管19并延伸至支撑箱5的下部,且第一螺纹杆2与第一螺纹管19螺纹连接,每个第一螺纹杆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0,每个支撑脚20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且橡胶垫1的底面开设有防滑槽,使该装置站立更加稳定。

容置箱体9的上表面分别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5,且第一轴承6位于第二轴承15的左侧,容置箱体9的上方放置有踏板11,踏板1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镶嵌有第二螺纹管8和第三螺纹管13,第二螺纹管8位于第一轴承6的正上方,且第三螺纹管13位于第二轴承15的正上方,容置箱体9的内部放置有第二螺纹杆7,第二螺纹杆7和第三螺纹杆1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0,且挡板10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螺纹管8的水平长度值,防止踏板11滑脱,第二螺纹杆7的顶端依次贯穿第一轴承6和第二螺纹管8并延伸至踏板11的上方,第二螺纹杆7的外表面与第一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7的外表面与第二螺纹管8螺纹连接,容置箱体9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4,第三螺纹杆14的顶端依次贯穿第二轴承15和第三螺纹管13并延伸至踏板11的上方,第三螺纹杆14与第二轴承15的内圈固定连接,且第三螺纹杆14与第三螺纹管13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轮16,且第一联动轮16位于第二轴承15的正下方,第一联动轮16的大小与第二联动轮23的大小相等,第一联动轮16与第二联动轮23位于同一水平面,使该装置保持同步运转,第二螺纹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动轮23,且第二联动轮23位于第一轴承6的正下方,第一联动轮16与第二联动轮23通过传动带22传动连接,踏板1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滑管25,容置箱体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竿12,滑竿12的顶端贯穿滑管25并延伸至踏板11的上部,且滑管25与滑竿12相套接。

工作原理:第一电机18通电启动,在第一滑槽3和第一滑块4的作用下使滑板17带动第一电机18移动,使橡胶垫1和第一螺纹杆2接触地面完成固定,第二电机21通电启动,在第一联动轮16、第二联动轮23和传动带22的作用下使,第二螺纹杆7和第三螺纹杆14同步转动,使踏板11在第二螺纹管8和第三螺纹管13的作用下上下运动,通过滑竿12和滑管25保持平衡,完成工作。

综上所述,该方便调节的电力维修用升降架,通过设置有支撑箱5,配合使用第一电机18、第一螺纹管19和第一螺纹杆2,能够使该装置调节第一螺纹杆2的长度,有效避免路面不平站立不稳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滑板17,而配合使用第一滑槽3和第一滑块4,能够使该装置调节第一螺纹杆2的高度更加方便,通过设置有支撑脚20,配合使用橡胶垫1,能够使该装置站立更加稳固,通过设置有挡板10,能够有效避免踏板11滑脱情况的出现,通过设置有第二螺纹杆7和第三螺纹杆14,配合使用踏板11、第二螺纹管8和第三螺纹管13,能够使踏板11移动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滑管25,配合使用滑竿12,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第三轴承24,配合使用第一轴承6,能够使第二螺纹杆7转动更加稳定,使该装置高度调节方便,稳定性能较好,使工作人员使用方便,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