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线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9222发布日期:2018-11-20 22:13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线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线收纳盒。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手机已非常普及,且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及手机使用频率的增大,经常用到耳机线、充电线等数据线。暂时不用的数据线尤其在包内或口袋内携带时经常会团成一团,本身或是与其它数据线纠缠在一起,或是与其它物品纠缠在一起,当再次使用时分开较麻烦,甚至对数据线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收纳盒,可以把数据线整齐地缠绕起来,携带方便,不易损坏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据线收纳盒,包括锁扣,卷轴,外壳与底盖;卷轴为圆形上盖与筒状线轴一体成型的T字形结构,线轴与上盖中间有一贯穿线轴与上盖的通孔;线轴从底部向上开有至少两个线槽;外壳为环状件,壳壁从底部向上开有一或两个线口;线轴外径远小于外壳内径;线轴插入在外壳内,上盖压在外壳上平面上;底盖压在外壳下平面上;底盖中间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圆形凸台,凸台外径略小于通孔的内径,凸环插入在线轴通孔中;凸台中间有一定位孔;通孔与凸环的定位孔同轴;锁扣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上耳与下耳;上耳与下耳分别位于柱体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压在上盖上表面与凸台下表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盖下边缘设置有一个环柄;环柄内径略大于外壳外径,外壳上部插入在环柄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线口处外壳向外翻折,形成喇叭形过度区。

作为进一步改进,底盖上设置一个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把数据线整齐地收纳,携带、使用方便,不易损坏数据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据线收纳盒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据线收纳盒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数据线收纳盒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数据线收纳盒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数据线收纳盒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的数据线收纳盒,包括锁扣1,卷轴2,外壳3与底盖4。卷轴2为圆形上盖21与筒状线轴22一体成型的T字形结构,线轴22与上盖21中间有一贯穿线轴与22上盖21的通孔23。线轴22从底部向上开有两个线槽24。外壳3为环状件,壳壁从底部向上开有两个线口31中,也可以只有一个线口31。线轴22外径远小于外壳3的内径,在线轴22与外壳3之间形成容线腔。线轴22插入在外壳3内,上盖21压在外壳3上平面上。底盖4压在外壳3下平面上。底盖4中间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圆形凸台41,凸台41外径略小于通孔23的内径,凸台41插入在线轴通孔23中。凸台41中间有一定位孔42,通孔23与凸台41的定位孔42同轴。锁扣1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11、上耳12与下耳13。本体11与上耳12之间有若干个翅片,翅片外侧与通孔23的内表面轻微接触,限制锁扣1在通孔23内晃动。上耳12与下耳13分别位于本体11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压在上盖21上表面与凸台41下表面。线轴22外壁与外壳3之间形成容线腔。使用时,先把卷轴2装入外壳3内,然后把耳机线或是电源线等数据线中间部位分别按压入线槽24,数据线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线口31。当然,也可以只有一个线口31,这时把数据线两端同时穿过同一个线口31。再把底盖4压到外壳3底部,使凸台41插入到通孔23中,最后把锁扣1插入通孔23,并穿过定位孔42,拧动锁扣1,使下耳13与定位孔42错位,即可把卷轴2、外壳3与底盖4紧压在一起。用手转动卷轴2,线轴22即带动数据线缠绕在卷轴2的线轴22上。要用数据线时,只需用手拉出即可。为了方便拧动卷轴2,在卷轴2的上盖下边缘一体成型有一个环柄25,环柄25的内径略大于外壳3的外径,外壳3的上部插入在环柄25内。环柄25的目的是为了增大与手的接触面积。为了使数据线收线更顺畅,把线口31处的外壳向外翻折,形成喇叭形过度区32。为方便使用,底盖4底部还通过冲压,或是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有一个挂钩2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