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9200发布日期:2018-11-20 22:1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电缆线作为电力中常用电力传输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在电力施工现场,经常会有一些电缆线被随意拉扯,在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对这些电缆线进行收集,而目前的收集方式大多是采用人工进行卷绕,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对于长度较长的电缆线采用人工卷绕尤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对电缆线进行卷绕,节省人力成本的卷线装置。

一种卷线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旋转驱动机构、绕线轴、导线轴、夹持轴和把手,所述绕线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所述绕线轴上设置有钉锥和轴帽,所述导线轴上转动连接有导线轮,所述夹持轴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夹持腔,所述夹持腔内安装有弹性夹持件,电缆线穿过所述夹持腔,并经过所述导线轮后,卷绕于所述绕线盘上,所述弹性夹持件用于将电缆线夹持,保持电缆线卷绕时的张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固定件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与电缆线配合的弧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夹持件还包括第二夹持部,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贯穿所述固定件外壁至所述夹持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与电缆线配合的弧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轴的两端设有第一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套设在所述导线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轴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套,所述第二限位套套设在所述夹持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绕线轴、导线轴和夹持轴安装于所述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设有凸起,所述把手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卡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旋转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卷线装置可以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绕线轴转动,对电缆线进行卷绕,也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把手来进行绕线,在绕线轴上设置有钉锥和轴帽,便于更换和固定绕线盘,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绕线盘,适用范围广。并通过设计导线轴和导线轮,通过设计夹持机构,并在夹持机构内设置夹持腔和弹性夹持件,可以对电缆线进行夹持,可以保证电缆线卷绕时的张力,保证电缆线卷绕的更加紧密。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卷线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卷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00、安装座;10、支架;20、旋转电机;30、绕线轴;31、钉锥;32、轴帽;33、把手;40、导线轴;41、导线轮;42、第一限位套;50、夹持轴;51、第二限位套;60、夹持机构;61、固定件;62、夹持腔;63、第一夹持部;64、弹簧;65、第二夹持部;6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卷线装置,该卷线装置包括安装座100,安装座100上安装有支架10,支架10上安装有旋转电机20、绕线轴30、导线轴40和夹持轴50,旋转电机20的输出轴与绕线轴30连接,绕线轴3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与旋转电机20固定连接,该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有把手33,该第二端设有凸起,把手33上设有与该凸起配合的卡槽,该凸起和卡槽卡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凸起可以为四边形或六边形凸起等其他形状的凸起,该卡槽为四边形或六边形卡槽等其他形状的卡槽。绕线轴30上设置有钉锥31和轴帽32,钉锥31和轴帽32用于固定绕线盘,轴帽32为锥形套筒结构,与绕线轴30通过螺纹连接。导线轴40上转动连接有导线轮41,导线轴40的两端设有第一限位套42,导线轮41可在两第一限位套42之间移动,第一限位套42套设在导线轴40上,夹持轴50上安装有夹持机构60,夹持轴50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套51,夹持机构60可在两第二限位套51之间移动,夹持机构60包括固定件61,固定件61套设在夹持轴50上,固定件61上设有夹持腔62,夹持腔62内设有互相配合的第一夹持部63和第二夹持部65,第一夹持部63通过弹簧64与夹持件连接,固定件61上设有贯穿固定件61外壁至夹持腔62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有螺栓66,螺栓66穿过螺纹孔与第二夹持部65抵接,用于调节第一夹持部63和第二夹持部65之间的夹紧力。第一夹持部63和第二夹持部65上均设有与电缆线配合的弧形面,用于夹持电缆线。

在使用时,将绕线盘套接于绕线轴30上,并卡接于钉锥31上,通过拧紧轴帽32将绕线盘固定,将电缆线穿过夹持腔62,再经过导线轮41后,卷绕于绕线盘31上,启动旋转电机20对电缆线进行卷绕,并通过螺丝66调节电缆线的张力,使得卷绕更加紧密。在卷绕过程中,可通过在两第一限位套42之间移动导线轮41,使卷绕均匀。当没有电源或旋转电机无法工作时,将把手33卡接于绕线轴30上,通过手动转动把手33来进行绕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卷线装置可以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绕线轴转动,对电缆线进行卷绕,也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把手来进行绕线,在绕线轴上设置有钉锥和轴帽,便于更换和固定绕线盘,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绕线盘,适用范围广。并通过设计导线轴和导线轮,通过设计夹持机构,并在夹持机构内设置夹持腔和弹性夹持件,可以对电缆线进行夹持,可以保证电缆线卷绕时的张力,保证电缆线卷绕的更加紧密。

(2)通过将第一夹持部与夹持件通过弹簧连接,可依靠弹簧的弹力通过第一夹持部对电缆线进行夹持。

(3)在第一夹持部设置与电缆线配合的第一弧形面,可以使第一夹持部与电缆线更好贴合,增加与电缆线之间的摩擦力。

(4)设置与电缆线配合的第二夹持部,并通过贯穿固定件外壁至夹持腔的螺栓来调节第二夹持部,进而调节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夹紧力,即对电缆线的夹紧力。可以对不同型号的电缆进行张力的调节,适应不同电缆的卷绕。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