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328发布日期:2018-11-07 23:0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灌装机就是生产市场的坚实后盾,特别是现代市场上人们对商品质量日渐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企业对高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灌装机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灌装设备。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880826U、公开日为2013-04-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活塞式灌装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活塞式灌装装置,所述活塞式灌装装置连接有进料软管;所述活塞式灌装装置包括直筒状料缸,所述料缸里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连接有活塞控制装置;所述料缸还连接有出料三通,所述进出料三通进料端设置有单向阀一,所述单向阀一连接到所述进料软管;所述进出料三通出料端设置有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二通过灌装软管连接有防滴漏灌装头,所述防滴漏灌装头上不设置有调速接头。

通过将防滴漏灌装头设置在直筒状料缸一侧,使得直筒状将料挤出并通过进出料三通进入防滴漏灌装头,从而进行灌装,在需要调节灌装量时需要跑到机架另一端的调节机构控制调节手轮进行调节,实现调节灌装量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调节灌装量通常对不同材质制成的灌装物进行灌装,特别是灌装机在使用时间久了以后会出现调节灌装量不精确的问题,需要根据多次出量对比反复调节灌装量调节手轮才能完成精确的灌装量调节,由于灌装量调节手轮安装在远离灌装装置的一端,调节出一个相对比较精准的灌装量需要技术人员在出料端和调节端反复跑动才能实现,严重的影响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灌装机构,所述机架远离灌装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机构,在所述灌装机构以及调节机构之间设置有灌装嘴,所述机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杆,两所述固定杆均设置于机架的同一侧,且在两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滑动杆,在所述灌装嘴上设置有用于将灌装嘴安装于滑动杆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滑动设置于滑动杆上,在所述安装座与滑动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安装座固定于滑动杆上的锁紧件。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滑动杆,使得灌装嘴通过安装座安装于滑动杆后可在滑动杆上滑动至任意位置上,从而使得满足不同情况下灌装嘴所需要确定的位置,当滑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后通过设置的锁紧件将安装座固定于滑动杆上,使得灌装嘴稳定进行工作;在需要通过调节结构进行精准调节时,通过将灌装嘴滑移至设置有调节机构的一侧,使得作业人员可以边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灌装量,同时观测灌装嘴的出量情况,从而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提高其生产效率的优点。

进一步设置:所述灌装嘴上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套座以及与第一套座固定连接的第二套座,所述第一套座与第二套座的轴向互相垂直,在所述第一套座与第二套座上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滑动杆插接于其中一所述限位孔内,另一所述限位孔供所述延伸杆插接。

如此设置,通过将安装座分为第一套座与第二套座,使得灌装嘴的延伸杆插接于第一套座上的限位孔,第二套座的限位孔套接于滑动杆上,从而实现将灌装嘴安装于安装座上,且安装座位于滑动杆上滑移,达到便于调整灌装嘴在滑动杆上的位置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两所述限位孔的一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套座与第二套座分别沿开口向外延伸有上板与下板,所述锁紧件设置为穿设于上板并与下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上板与下板,使得控制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下板不断朝上板方向靠近,使得上板与下板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缩小开口大小,从而将滑动杆或延伸杆抵触于限位孔的周壁上,实现将其锁紧于限位孔内的效果,达到将安装座固定于滑动杆上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操作端,所述操作端的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槽。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操作端,便于技术人员控制螺纹杆转动,通过设置的多个防滑槽,提升技术人员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便于转动,达到便于控制安装座滑动或者固定于滑动杆上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设置有安装座连接,所述锁紧件对应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将滑动杆与固定杆通过安装座连接,使得在锁紧件拧松安装座时,滑动杆可沿固定杆的轴向方向滑移,从而带动灌装嘴做升降运动,调整灌装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至所需位置时,控制锁紧件将安装座锁紧即可将滑动杆固定于固定杆上,从而满足不同技术人员的灌装需求,提升其适用范围。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用于计量灌量值的计量器。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计量器,使得技术人员可直观观测其数值,便于调整调节机构于达到所需要的灌装量,达到提升其灌量精度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灌装机构内的压强的气压表。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气压表,便于观测灌装机构内的压强情况,从而使得技术人员在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做出调整,达到提升设备安全性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调节机构的透明防护罩。

如此设置,当设备不使用时,将透明防护盖盖上以保护调节机构不风化、不落杂物、不染尘等效果,从而延长调节机构的使用寿命,保证其调节精度的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在两固定杆之间的滑动杆,使得灌装嘴通过安装座安装于滑动杆后可在滑动杆上沿其轴向方向滑动至在两固定杆之间,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灌装嘴所需要确定的位置,实现提升其适用范围的效果;

2、通过将安装座设置为第一套座以及与第一套座固定连接的第二套座,使得分别通过第一套座与第二套座的限位孔插接于不同杆上,实现便于将灌装嘴安装于安装座上,且便于将安装座套设于滑动杆上滑动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锁紧件,便于将安装座固定于滑动杆上,从而便于灌装嘴稳定进行工作。在需要通过调节结构进行精准调节时,通过将灌装嘴滑移至设置有调节机构的一端,使得作业人员可以边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灌装量,同时观测灌装嘴的出量情况,从而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提高其生产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座的主视图;

图4为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安装上透明防护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灌装机构;3、调节机构;4、灌装嘴;41、延伸杆;5、固定杆;6、滑动杆;7、安装座;71、第一套座;72、第二套座;73、限位孔;731、开口;74、上板;75、下板;8、锁紧件;9、操作端;91、防滑槽;10、计量器;11、气压表;12、透明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灌装机构2,机架1远离灌装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机构3,在调节机构3上设置有用于计量灌量值的计量器10。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灌装机构2内的压强的气压表11,并在机架1的调节机构3部分设置有用于保护调节机构3的透明防护罩12。

如图1所示,在灌装机构2与调节机构3之间设置有灌装嘴4,灌装嘴4上固定设置有延伸杆41。机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杆5,两固定杆5均设置于机架1的同一侧,且在两固定杆5之间设置有滑动杆6。在灌装嘴4上设置有用于将灌装嘴4安装于滑动杆6上的安装座7,安装座7滑动设置于滑动杆6上,且在安装座7与滑动杆6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安装座7固定于滑动杆6上的锁紧件8。滑动杆6与固定杆5之间通过安装座7进行连接,且锁紧件8对应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座7包括第一套座71以及与第一套座71固定连接的第二套座72,第一套座71与第二套座72的轴向互相垂直,且在第一套座71与第二套座72上均开设有限位孔73,滑动杆6插接于其中一所述限位孔73内,另一限位孔73供延伸杆41插接。两限位孔73的一侧均开设有开口731,第一套座71与第二套座72分别沿开口731向外延伸设置有上板74与下板75,锁紧件8设置为穿设于上板74并与下板75螺纹连接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操作端9,在操作端9的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槽91。

工作原理:通过将滑动杆6插接于第一套座71的限位孔73内,从而将安装座7滑动安装于滑动杆6上;再将灌装嘴4的延伸杆41插接于第二套座72上的限位孔73内并将控制操作端9将螺纹杆锁紧,使得延伸杆41固定插接于限位孔73内,从而实现将灌装嘴4安装于安装座7上的效果,达到灌装嘴4随着安装座7在固定杆5之间的滑动杆6滑动的效果。当滑动到所需要的位置时,通过控制操作端9将第一套座71锁紧,使得安装座7固定于滑动杆6上,便于进行稳定灌装。在需要通过调节结构进行精准调节时,通过将灌装嘴4滑移至设置有调节机构3的一侧,使得作业人员可以边通过调节机构3调节灌装量,同时观测灌装嘴4的出量情况,从而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提高其生产效率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