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9254发布日期:2018-11-13 22:5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包装瓶生产过程中,塑料包装瓶经输送带传输后,只是简单地用蛇皮袋或者纸箱接住,非常不卫生;然后进行搬运、储存,储存时需要另行使用遮盖物,防止落灰、受潮,并且,需要使用包装瓶时,包装瓶还要搬运回去,非常麻烦。

目前,尚未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塑料包装瓶经输送带传输后,通过该装置接收并直接进行储存,有利于节省人力;可通过布帘、袋体、料斗、挡料板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储存包装瓶,能够防止落灰、受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包括矩形筒框架、料斗、挡料板、袋体和布帘,所述袋体呈筒状且固定套装在矩形筒框架内部,矩形筒框架上端活动连接有用于控制袋体上端端口开闭的布帘,矩形筒框架下端连接有料斗,料斗上端端口与袋体下端端口连通,矩形筒框架下端活动连接有用于控制料斗下端端口开闭的挡料板。

进一步,还包括缓冲层,缓冲层与矩形筒框架连接且位于袋体内部,缓冲层具有物料通道。

进一步,所述缓冲层为多层且从上到下间距排列,任相邻两层缓冲层的物料通道交错排列。

进一步,所述缓冲层为3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层缓冲层、第二层缓冲层、第三层缓冲层,第一层缓冲层的物料通道与第三层缓冲层的物料通道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层缓冲层的物料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条,缓冲条为多个且依次水平排列,任相邻两个缓冲条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物料通道,缓冲条包括条形本体和包裹在条形本体的柔性层。

进一步,所述条形本体为白铁,柔性层为布。

进一步,所述矩形筒框架上端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布帘上端设有活动套装在轨道外部的挂环,挂环为多个且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布帘位于袋体上方。

进一步,所述矩形筒框架下端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槽为2个且位于挡料板前后两侧,挡料板靠近滑槽的一端嵌入滑槽并与滑槽滑动连接,挡料板位于料斗下方。

进一步,所述袋体前后两侧面分别设有窗口,窗口处覆盖有透明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能够保证塑料包装瓶的卫生;及时通过布帘控制袋体上端端口闭合,料斗上端端口与袋体下端端口连通,通过挡料板控制料斗下端端口闭合,使得布帘、袋体、料斗、挡料板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储存包装瓶,从而保证塑料包装瓶的卫生、防止落灰、受潮。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有利于节省人力;使用塑料包装瓶时,只需通过挡料板控制料斗下端端口打开,即可将塑料包装瓶输出,进行使用。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有利于提高塑料包装瓶的质量;在大量的塑料包装瓶落下,缓冲层具有缓冲作用,有效减少了塑料包装瓶的变形以及磨损的概率;缓冲层为多层且从上到下间距排列,任相邻两层缓冲层的物料通道交错排列,增加缓冲的路径,增长缓冲时间,从而避免了塑料包装瓶的变形以及磨损。

4.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使用寿命长;大量的塑料包装瓶落下,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条形本体优选为白铁,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5.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便于观察其内部情况;袋体前后两侧面分别设有窗口,窗口处覆盖有透明塑料,通过透明塑料即可观察到袋体内部的情况,避免塑料包装瓶过多。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矩形筒框架;2-料斗;3-挡料板;4-袋体;5-布帘;6-缓冲层;11-轨道;12-滑槽;41-窗口;51-挂环;61-缓冲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瓶生产线的收集装置,包括矩形筒框架1、料斗2、挡料板3、袋体4和布帘5,还包括缓冲层6。袋体4呈筒状且固定套装在矩形筒框架1内部;这里,袋体4前后两侧面分别设有窗口41,窗口41处覆盖有透明塑料;除此之外,袋体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矩形筒框架1连接。矩形筒框架1上端活动连接有用于控制袋体4上端端口开闭的布帘5;这里,矩形筒框架1上端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11,布帘5上端设有活动套装在轨道11外部的挂环51,挂环51为多个且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布帘5位于袋体4上方。矩形筒框架1下端连接有料斗2,料斗2上端端口与袋体4下端端口连通。矩形筒框架1下端活动连接有用于控制料斗2下端端口开闭的挡料板3;这里,矩形筒框架1下端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12,滑槽12为2个且位于挡料板3前后两侧,挡料板3靠近滑槽12的一端嵌入滑槽12并与滑槽12滑动连接,挡料板3位于料斗2下方。缓冲层6与矩形筒框架1连接且位于袋体4内部,缓冲层6具有物料通道;这里,缓冲层6为多层且从上到下间距排列,任相邻两层缓冲层6的物料通道交错排列;在此基础上,缓冲层6为3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层缓冲层、第二层缓冲层、第三层缓冲层,第一层缓冲层的物料通道与第三层缓冲层的物料通道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层缓冲层的物料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缓冲层6包括缓冲条61,缓冲条61为多个且依次水平排列,任相邻两个缓冲条61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物料通道,缓冲条61包括条形本体和包裹在条形本体的柔性层;条形本体为白铁,柔性层为布;这里,缓冲条61与矩形筒框架1铆钉联接。

本实施方式的使用方法:先通过布帘5控制袋体4上端端口打开,从袋体4上端端口处接收经输送带传输的塑料包装瓶;该过程中,大量的塑料包装瓶落下,通过缓冲层6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塑料包装瓶的变形以及磨损的概率,并且通过透明塑料可观察到袋体4内部的情况,避免塑料包装瓶过多;然后,及时通过打开布帘5并覆盖袋体4上端端口,从而控制袋体4上端端口闭合,料斗2上端端口与袋体4下端端口连通,通过滑动挡料板3并覆盖料斗2下端端口,从而控制料斗2下端端口闭合,使得布帘5、袋体4、料斗2、挡料板3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用于储存包装瓶;使用塑料包装瓶时,只需通过挡料板3控制料斗2下端端口打开,即可将塑料包装瓶输出,进行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