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3020发布日期:2018-12-28 19:26阅读:1546来源:国知局
静音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技术领域,涉及静音胶带。



背景技术:

静音胶带是由基材、静音层以及附着层组成,并通过附着层的粘结剂将基材缠绕在纸筒上,而在现有的静音胶带中,其存在以下缺陷:

1、因纸筒上的纸屑会粘在附着层上,使得纸筒损坏,因此,当人们使用完纸筒后,往往将纸筒丢弃,造成纸筒浪费;

2、人们在使用胶带时,往往将纸筒套设在一根杆上,而人们在抽拉胶带时,纸筒与杆存在静摩擦,如此,不方便人们抽拉胶带。

3、当人们在使用完带体,且定型件上还剩下多余的带体时,往往是将带体的接头重新附着在带体上,如此,不方便人们下次将接头从带体上抽拉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静音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静音胶带,包括:

定型件,所述定型件上套设有带体,带体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一面设置具有表面处理材料的静音层,所述基材层的另一面设置具有粘合剂的附着层;所述定型件包括用于缠绕附着层的外环柱以及内环柱,所述外环柱的中心轴线与内环柱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外环柱相对内环柱转动;

防粘机构,设于内环柱的一端,所述防粘机构包括防粘杆以及用于升降防粘杆的升降结构。

在上述的静音胶带中,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杆以及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定位安装于固定杆上,且活动杆垂直连接防粘杆。

在上述的静音胶带中,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定位安装活动杆的第一插孔,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对应第一插孔的第二插孔。

在上述的静音胶带中,所述内环柱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用于连接固定杆的延伸环。

在上述的静音胶带中,所述外环柱与内环柱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上滚珠,所述外环柱与内环柱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上滚珠多个下滚珠。

在上述的静音胶带中,所述外环柱以及内环柱上均开设有用于活动安装上滚珠的上凹槽;所述外环柱以及内环柱上均开设有用于活动安装下滚珠的下凹槽。

在上述的静音胶带中,所述外环柱与内环柱之间设有连接架,所述外环柱上开设用于卡设连接架的外缺口,所述内环柱上开设用于卡设连接架的内缺口。

在上述的静音胶带中,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对应外缺口的外抓头,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对应内缺口的内抓头。

在上述的静音胶带中,所述外缺口内设有用于磁性连接外抓头的外磁铁,所述内缺口内设有用于磁性连接内抓头的内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内环柱、升降结构以及防粘杆的配合使用,将接触面与粘合面隔开,并接触面与防粘杆粘合,从而避免带体的接头重新附着在带体上,如此,当人们下次将带体抽拉出时,只需将抽拉防粘杆上的带体,便能轻易将带体从外环柱上抽拉出来。

2、将附着层缠绕在的外环柱上,且外环柱通过上滚珠以及下滚珠活动连接于内环柱上,实现了外环柱与内环柱的滚动摩擦替代了现有技术的杆与纸筒的静摩擦,有效的降低了杆与胶带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人们将带体从外环柱上抽拉出来;当带体使用完后,人们可将定型件回收,避免定型件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半剖的定型件、防粘结构以及连接架三者的组合图。

图3是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静音胶带包括定型件100、带体200、外环柱110、内环柱140、防粘机构300、防粘杆310以及升降结构320。

在本实用新型中,规定带体200的接头靠近定型件100的一面为接触面240,带体200上与接触面240粘合处为粘合面250。

定型件100上套设有带体200,该定型件100包括用于缠绕附着层230的外环柱110以及内环柱140,外环柱110的中心轴线与内环柱140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外环柱110相对内环柱140 转动,当人们要将带体200从定型件100上抽拉出来时,只需拉动带体200的一端,使得带体200带动外环柱110转动,如此,方便人们将带体200从定型件100上抽拉出来;其次,当胶带的带体200使用完后,人们可以将定型件100回收,再次该定型件 100与胶带组装成新的胶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外环柱110可以为塑料或钢材,从而避免纸筒上的纸屑黏贴在附着层上,如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如图2所示,防粘机构300设于内环柱140的一端,防粘机构300包括防粘杆310以及用于升降防粘杆310的升降结构320,且当人们在使用完带体200,且定型件100上还剩下多余的带体 200时,通过升降结构320将防粘杆310位于带体200的接头处,并将接触面240与粘合面250隔开,并接触面240与防粘杆310 粘合,从而避免带体200的接头重新附着在带体200上,如此,当人们下次将带体200抽拉出时,只需将抽拉防粘杆310上的带体200,便能轻易将带体200从外环柱110上抽拉出来。

升降结构320包括固定杆321以及活动杆322,活动杆322 定位安装于固定杆321上,且活动杆322垂直连接防粘杆310,固定杆32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定位安装活动杆322的第一插孔 321a,活动杆322上开设有对应第一插孔321a的第二插孔322a,内环柱14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用于连接固定杆321的延伸环 141,当人们在使用完带体200,且外环柱110上还剩下多余的带体200时,需先转动外环柱110,使得带体200的接头位于防粘杆310与活动杆322所在的平面内,此后,移动活动杆322,减小活动杆322与固定杆321之间的距离,且当防粘杆310位于粘合面250与接触面240之间时,第二插孔322a对准固定杆321 上的一个第一插孔321a,此后,人们将插销穿设过第一插孔321a 以及第二插孔322a,限制活动杆322相对固定杆321移动,从而避免带体200的接头重新附着在带体200上,进而方便人们下次使用带体200。

外环柱110与内环柱140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上滚珠 120,外环柱110与内环柱140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上滚珠120多个下滚珠130,外环柱110以及内环柱140上均开设有用于活动安装上滚珠120的上凹槽150,外环柱110以及内环柱140 上均开设有用于活动安装下滚珠130的下凹槽160,当人们抽拉胶带时,多个上滚珠120同时在对应的上凹槽150内运动,此时,多个下滚珠130也同时在对应的下凹槽160内运动,从而实现外环柱110相对内环柱140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采用外环柱110与内环柱140的滚动摩擦替代了现有技术的杆与纸筒的静摩擦,有效的降低了杆与胶带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人们将带体 200从外环柱110上抽拉出来。

外环柱110与内环柱140之间设有连接架170,外环板上开设用于卡设连接架170的外缺口111,内环板上开设用于卡设连接架170的内缺口142,连接架170上设有对应外缺口111的外抓头171,连接架170上设有对应内缺口142的内抓头172,外缺口111内设有用于磁性连接外抓头171的外磁铁111a,内缺口142 内设有用于磁性连接内抓头172的内磁铁142a,当人们要将内环柱140套固于杆上时,需先将外抓头171插进外缺口111内,同时将外抓头171插进内缺口142内,而外缺口111内的外磁铁111a 具有磁性,使得其磁性连接外抓头171,内缺口142内的内磁铁 142a也具有磁性,使得其磁性连接外抓头171,如此,避免外抓头171从外缺口111内脱离出来,同时,也避免内抓头172从内缺口142内脱离出来,使得胶带安装于杆上时,外环柱110始终相对内环柱140静止,如此,方便人们将胶带安装于杆上。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静音层210的材料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聚丙烯薄膜。带体200包括基材层220,基材层220 的一面设置具有表面处理材料的静音层210,基材层220的另一面设置具有粘合剂的附着层230,在制作时,通过火焰烧烤表面处理材料来改质双向延伸聚丙烯薄膜,当该附着层230的底面复卷后,会与静音层210复合。使得静音胶带在撕离时,降低噪音。

粘合剂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聚合物。粘合剂也可包含弹性体(例如,橡胶、硅利康(硅酮)、热熔胶、压克力…等材料系列)、增加初黏力的赋黏剂(例如,松香、碳氢化合物…等材料)、软化、改善湿润性的可塑剂(例如,低分子量聚丁烯、矿物油…等材料)、填充剂(例如,氧化锌、氧化钛、硅胶黏土…等材料);因此,其能提供黏贴在一被黏贴物品、载体或纸箱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