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2485发布日期:2018-12-11 20:0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体的静电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拔瓶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拔瓶装置喷涂方法。在喷枪与工件之间形成一个高压电晕放电电场,当粉末粒子由喷枪口喷出经过放电区时,便补集了大量的电子,在静电吸引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带电荷的工件上去。当粉末附着到一定厚度时,则会发生“同性相斥”的作用,不能再吸附粉末,从而使各部分的粉层厚度均匀,然后经加温烘烤固化后粉层流平成为均匀的膜层。

在玻璃瓶喷涂工艺中,需要采用工装将瓶体安装定位在传送带上,使瓶体进入喷涂设备的接受喷涂然后由传送带传送出来人工取下喷涂好的玻璃瓶。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CN201721100195.2公开了一种瓶体静电喷涂工装,包括金属芯管、定位套和连接在定位套上端的定位头;定位头为硅胶件,定位套为金属件,定位套具有竖向的通孔;定位头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中心具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瓶口定位腔;金属芯管贯穿定位柱,且金属芯管的上端外表面连接有接触至瓶体内壁的金属体,下端连接至定位套的通孔。当需要从该工装上取下玻璃瓶时需要先晃动玻璃瓶才能使玻璃瓶脱离工装,晃动玻璃瓶的方式拔除玻璃瓶容易造成玻璃瓶的瓶口碎裂,降低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玻璃瓶瓶口碎裂的拔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拔瓶装置,包括夹爪气缸、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所述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夹爪气缸的两个夹爪上;所述第一拨叉呈U型状或V型状且第一拨叉的开口背离所述夹爪气缸设置;所述第二拨叉呈U型状或V型状且第二拨叉的开口背离所述夹爪气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叉的两个臂上均套设有第一胶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拨叉两个臂上均套设有第二胶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叉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与夹爪气缸的夹爪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拨叉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与夹爪气缸的夹爪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拔瓶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夹爪气缸开合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气源、过滤器、减压阀和换向阀;气源、过滤器、减压阀、换向阀和夹爪气缸顺次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为脚踏式换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节流阀;节流阀气连接在夹爪气缸和换向阀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爪气缸、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利用夹爪气缸的开合驱动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将瓶体从工装上拔出,能够有效防止瓶口碎裂;其次,通过在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上分别设置第二胶管和第一胶管,从而防止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损坏瓶体和工装;并且,通过设置脚踏式换向阀,使操作者不用手去控制夹爪气缸的开合,便于操作者能够腾出手去扶住瓶体,防止瓶体弹飞。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静电喷涂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拔瓶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一种拔瓶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一种拔瓶装置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省略工装和瓶体);

图7是图2所示的一种拔瓶装置中控制装置的气动原理图;

图中:1-第二胶管;2-第一胶管;3-夹爪气缸;4-第一拨叉;5-第二拨叉;6-换向阀;7-气源;8-瓶体;9-工装;10-减压阀;11-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拔瓶装置,包括夹爪气缸3、第一拨叉4和第二拨叉5;所述第一拨叉4和第二拨叉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夹爪气缸3的两个夹爪上;所述第一拨叉4呈U型状或V型状且第一拨叉4的开口背离所述夹爪气缸3设置;所述第二拨叉5呈U型状或V型状且第二拨叉5的开口背离所述夹爪气缸3设置,即第一拨叉4和第二拨叉5的开口朝向相同,如图3所示。

具体地,所述夹爪气缸3为现有技术,夹爪气缸3包含了缸体和两个相对滑动设置在所述缸体上的夹爪;例如可采用SMC公司的MHZ2系列的直线导轨平行移动型气爪。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拔瓶装置时,如图5所示,首先将第一拨叉4和第二拨叉5对准瓶体8然后将第一拨叉4和第二拨叉5叉在瓶体8的外部,并且使第一拨叉4叉在瓶体8的颈部位置,使第二拨叉5叉在靠近瓶体8的瓶口位置;然后启动夹爪气缸3,夹爪气缸3的两个夹爪分别带动第一拨叉4和第二拨叉5背离而行,如图5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第二拨叉5会抵靠在工装9上的定位头的顶端面上;由于工装9固定在输送线(图中未示出)上,即工装9固定不动,因此第一拨叉4会带着瓶体8向上运动,从而使瓶体8脱离工装9。

夹爪气缸3的开合控制的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包括气源7、过滤器11、减压阀10和换向阀6;气源7、过滤器11、减压阀10、换向阀6和夹爪气缸3顺次气连接。换向阀6可以采用电磁换向阀或者手动换向阀实现。优选地,为了使操作者能够一只手拿着夹爪气缸3,另一只手能够扶住瓶体8防止瓶体8弹飞,如图6和7所示,所述换向阀6为脚踏式换向阀。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源7可以直接采用车间气源实现,或者采用空气压缩机等现有技术实现。另外所述过滤器11、减压阀10和换向阀6以及脚踏式换向阀在本领域内均为现有技术,例如过滤器11可以采用SMC公司的AF系列的过滤器,减压阀10可以采用SMC公司的AR系列的减压阀,换向阀6可以采用台湾气立可公司的FVA系列的脚踏阀。优选地,为了调节夹爪气缸3的开合速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节流阀;节流阀气连接在夹爪气缸3和换向阀6之间。节流阀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图中未示出,例如可采用SMC公司AS系列的节流阀。

第一拨叉4呈U型状或V型状以及第二拨叉5呈U型状或V型状,能够方便第一拨叉4和第二拨叉5叉在瓶体8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拨叉4呈U型状时,第一拨叉4的两个臂呈V型,从而使第一拨叉4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瓶体8。当第二拨叉5呈U型状时,第二拨叉5的两个臂呈V型,从而使第二拨叉5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瓶口。

实施例2:

为更好的实施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5所示,所述第一拨叉4的两个臂上均套设有第一胶管2;从而防止第一拨叉4损伤瓶体8的表面。本实施例中,第一胶管2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者硅胶。

所述第二拨叉5的两个臂上均套设有第二胶管1;从而防止第二拨叉5损伤工装9。本实施例中,第二胶管1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者硅胶。

为了方便更换夹爪气缸3或者第一拨叉4,所述第一拨叉4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部4a且第一连接部4a与夹爪气缸3的夹爪可拆卸连接。如2-5所示,第一连接部4a向远离第一拨叉4的开口端的方向延伸。

为了方便更换夹爪气缸3或者第二拨叉5,所述第二拨叉5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部5a且第二连接部5a与夹爪气缸3的夹爪可拆卸连接。如图2-5所示,第二连接部5a向远离第二拨叉5的开口端的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