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616发布日期:2019-03-19 21:5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是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目前,市场上绕线装置的转动部件存在缺陷,不能方便工作人员双向使用电线电缆,绕线装置都是采用转动杆单向转动,不能双向同时使用,拉动一端的电线电缆另一端将会收紧或松弛,从而不能方便工作人员集中存放电线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解决了不能方便工作人员双向使用电线电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支撑体,所述第一移动支撑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安装体,所述第一移动支撑体一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移动支撑体、第一轴承、第一绕线轮和固定体并延伸至固定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承,所述活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绕线轮、第二轴承和第二移动支撑体并延伸至第二移动支撑体的外部,所述第二移动支撑体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安装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插接有转体,所述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体,所述定位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通过转轴与框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支撑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顶部插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端穿过框体并与稳定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定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复位弹簧和框体并延伸至框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框体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穿过稳定体并与框体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动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支撑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体底部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线轮的表面插接有插杆,所述转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由于对绕线装置的转动部件进行改进,应用于工作人员双向使用电线电缆,工作人员将电线电缆分别缠绕在第一绕线轮和第二绕线轮的表面,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从两端拉取电线电缆使用,有效的减少电线电缆堆积存放占用空间面积的效果,也有效的减少电线电缆受潮的效果。

(2)、该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由于对绕线装置的转动部件进行改进,应用于工作人员双向使用电线电缆,可以根据工作人员不同需求推动第一移动支撑体移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绕线轮拆卸,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维修或更换第一绕线轮,有效的提升双向绕线装置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移动支撑体、2安装体、3第一转动杆、4第一轴承、5 第一绕线轮、6固定体、7活动轴承、8第二转动杆、9第二绕线轮、10 第二轴承、11第二移动支撑体、12转体、13定位体、14限制块、15框体、16插块、17稳定体、18拉杆、19复位弹簧、20滑杆、21插杆、22 移动轮、23活动杆、24踩板、25制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双向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支撑体1,第一移动支撑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2,移动轮2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体2底部的内壁,可以根据工作人员不同需求推动第一移动支撑体1移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绕线轮5拆卸,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维修或更换第一绕线轮5,有效的提升双向绕线装置使用效率,第一移动支撑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安装体2,第一移动支撑体1一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第一转动杆3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移动支撑体1、第一轴承4、第一绕线轮5和固定体6并延伸至固定体6的外部,第一转动杆3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承7,第一绕线轮5的表面插接有插杆21,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绕线轮5转动的效果,活动轴承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第二转动杆8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绕线轮9、第二轴承 10和第二移动支撑体11并延伸至第二移动支撑体11的外部,工作人员将电线电缆分别缠绕在第一绕线轮5和第二绕线轮9的表面,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从两端拉取电线电缆使用,有效的减少电线电缆堆积存放占用空间面积的效果,也有效的减少电线电缆受潮的效果,第二移动支撑体11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安装体2的内部,第一转动杆3的另一端插接有转体12,转体1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拆卸转体12,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更换第一绕线轮5,转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体13,定位体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4,限制块14通过转轴与框体15的表面固定连接,框体15的顶部插接有插块16,插块 16的一端穿过框体15并与稳定体17的顶部固定连接,稳定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8,拉杆18的一端依次穿过复位弹簧19和框体15 并延伸至框体15的外部,工作人员向下拉动拉杆18,使插块16移动到框体15的内部再将框体15转动,可以使插块16的一端插接到定位体 13的内部,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转体12,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体力消耗,框体15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20,滑杆20的一端穿过稳定体17并与框体15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支撑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3,活动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板24,活动杆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动板25。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先将电线电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绕线轮5和第二绕线轮9的表面,将插杆21插接到第二绕线轮9的内部将其固定住,再将第一绕线轮5转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电线电缆的一端缠绕在第一绕线轮5的表面,将插杆21插接到第一绕线轮5的内部将其固定住,再将第二绕线轮9转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电线电缆的中尾端部分缠绕在第二绕线轮9的表面,操作简单,方便工作人员快捷使用,从而可以使绕线装置两端同时使用,方便工作人员同时拉取电线电缆的两端,既省时又省力,有效的减少电缆空间占据面积,有效的提升绕线装置使用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