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8333发布日期:2019-01-15 23:1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BIM运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



背景技术:

BIM全称是建筑信息化模型,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BIM运维装置作为一种将楼宇三维立体体现的装置,在监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检测人员通过楼宇内安装的监控装置,直观的发现问题的所在,进而快速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现有专利号CN201511033323.1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包括厢体、防坠装置、升降轨道、速度传感器、控制器、报警器和BIM运维控制器;所述防坠装置包括伸缩卡位轴和与所述伸缩卡位轴卡位配合的卡位孔,所述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厢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报警器固定在所述厢体的外端,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BIM运维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在厢体快速坠落时,控制器控制伸缩卡位轴伸出厢体侧壁,卡在直角滑道的卡位孔上,避免电梯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同时报警器发出警报并向BIM运维控制器发送警报信号,使得监控人员快速发现事故现场,降低事故损失,其专利提出的防坠装置在电梯突然坠落时,通过伸缩卡位机构的卡头收缩,压缩弹簧带动伸缩轴伸出厢体外端,进而伸缩轴插入卡位孔来防止厢体坠落,但是电梯事故是很少见的,而且压缩弹簧长期处于压缩状态,会降低压缩弹簧的弹性,在出现电梯事故时,压缩弹簧可能无法将伸缩轴推出或推出的力度不够,无法插入卡位孔造成电梯事故。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压缩弹簧长期处于压缩状态,会降低压缩弹簧的弹性,在出现电梯事故时,压缩弹簧可能无法将伸缩轴推出或推出的力度不够,无法插入卡位孔造成电梯事故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包括:井壁、轨道、磁导轨、轿厢、永磁体、防辐射层、速度传感器、控制器、警报器、BIM运维终端;所述井壁呈矩形状,且井壁的内侧壁通过螺栓垂直安装有四处呈矩形阵列的轨道,并且轨道的上部安装有矩形状的轿厢;所述磁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井壁左右两侧的内侧壁有两处;所述轿厢的侧壁上设置有俯视呈冂形状的防辐射层,且轿厢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永磁体;所述轿厢的底部自左至右依次固定有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及警报器,且轿厢的外部设置有BIM运维终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所述磁导轨与永磁体为现有技术中用于磁悬浮列车的同步直线电动机,且磁导轨与永磁体通过磁力互斥设置为轿厢的减速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磁导轨的内部设置有闭合线圈,且磁导轨内部的闭合线圈与控制器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所述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且控制器分别与警报器及BIM运维终端通信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导轨与永磁体,有利于通过磁力互斥为突然下坠的轿厢进行减速,使轿厢着地时的力度降低,保护乘客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及警报器,在电梯轿厢突然下坠时,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超速信号,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且控制器接通磁导轨的电性回路,对轿厢进行减速处理,同时控制器将信号送至BIM运维终端,使检测人员快速做出应急反应,做出补救措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防坠效果好,安全系数高,坠落事故处理及时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井壁1、轨道2、磁导轨3、轿厢4、永磁体5、防辐射层6、速度传感器7、控制器8、警报器9、BIM运维终端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包括:井壁1、轨道2、磁导轨3、轿厢4、永磁体5、防辐射层6、速度传感器7、控制器8、警报器9、BIM运维终端10;井壁1呈矩形状,且井壁1的内侧壁通过螺栓垂直安装有四处呈矩形阵列的轨道2,并且轨道2的上部安装有矩形状的轿厢4;磁导轨3通过螺栓固定在井壁1左右两侧的内侧壁有两处;轿厢4的侧壁上设置有俯视呈冂形状的防辐射层6,且轿厢4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永磁体5;轿厢4的底部自左至右依次固定有速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8及警报器9,且轿厢4的外部设置有BIM运维终端10。

具体的,磁导轨3与永磁体5为现有技术中用于磁悬浮列车的同步直线电动机,且磁导轨3与永磁体5通过磁力互斥设置为轿厢4的减速装置。

具体的,磁导轨3的内部设置有闭合线圈,且磁导轨3内部的闭合线圈与控制器8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速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8通信连接,且控制器8分别与警报器9及BIM运维终端10通信连接。

具体实施步骤:

电梯的轿厢4突然下坠时,速度传感器7校测到的轿厢4下降的速度超过设定的数值,向控制器8发出超速信号,控制器8控制警报器9发出警报,且控制器8接通磁导轨3的电性回路,磁导轨3内部的线圈变为电磁铁,磁导轨3与永磁体5通过同步直线电动机原理磁力互斥,给予轿厢4竖直向上的推力,达到对轿厢4减速的效果,使轿厢4安全着地,同时控制器8将信号送至BIM运维终端10,使检测人员快速做出应急反应,做出补救措施,轿厢4落地后,BIM运维终端10给控制器8发出复位信号,控制器8切断磁导轨3电性回路,控制器8同时给警报器9发出停止蜂鸣信号。

综上所述:该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通过设置磁导轨与永磁体,有利于通过磁力互斥为突然下坠的轿厢进行减速,使轿厢着地时的力度降低,保护乘客的安全,通过设置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及警报器,在电梯轿厢突然下坠时,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超速信号,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且控制器接通磁导轨的电性回路,对轿厢进行减速处理,同时控制器将信号送至BIM运维终端,使检测人员快速做出应急反应,做出补救措施,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基于BIM的警报防坠电梯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防坠效果好,安全系数高,坠落事故处理及时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