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式水稻育秧盘叠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8318发布日期:2019-04-09 22:4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式水稻育秧盘叠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秧盘叠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播种后育秧盘的叠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稻机械化盘育秧播种生产线上,在最后有对完成播种程序的育秧盘进行叠盘操作的叠盘机,为便于搬运到下一道作业当中。通常的叠盘机通常的动作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一个提升架将育秧盘托起来进行叠盘,由于传动机构的限制,提升架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只能对一种规格的育秧盘进行叠盘,各规格的育秧盘叠盘机相互不通用,且叠好的育秧盘还需人工搬移出叠盘机。应用面窄,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式水稻育秧盘叠盘装置,将动力、运动部件和托盘部件组合一体,变换位置并不影响其运动功能,能够经过简单调节,可满足对不同规格的育秧盘进行叠盘操作的要求,并可将叠成摞的育秧盘送出,为配套相关的自动化装备提供基础,进一步地提高效率提供保障。为实现上述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式育秧盘叠盘装置,包括皮带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盘装置还包括育秧盘升降装置,所述育秧盘升降装置设置安装架、升降驱动气缸、升降单元及升降单元导向结构,升降单元与升降驱动气缸连接,升降驱动气缸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育秧盘升降装置包括分别处于输送皮带左侧和右侧的左育秧盘升降装置和右育秧盘升降装置,左育秧盘升降装置和右育秧盘升降装置的升降单元之间的间距可调;

所述升降单元的下部设置可上下转动且自复位的育秧盘托板以及育秧盘托板的转动限位结构,所述育秧盘托板在被转动限位结构限制的转动角度范围内,其重心始终处在育秧盘托板转动中心的内侧。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或对下述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安装架具有横向调节槽,通过调节安装架的安装位置在来改变左育秧盘升降装置和右育秧盘升降装置的升降单元之间的间距。

所述叠盘装置设置有监测育秧盘被皮带传送到育秧盘升降装置处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监测育秧盘层叠高度的第二光电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升降驱动气缸受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

升降单元包括前后两根导轨柱、连接两根导轨柱顶端的横梁以及连接两根导轨柱底端的育秧盘托板,而组合成一个框体,所述横梁与升降驱动气缸连接;升降单元导向结构采用与导轨柱配合的直线轴承;升降单元导向结构安装在安装架上;安装架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育秧盘托板为折弯直角板,其横面板作为与育秧盘连接用,其竖面板的两侧具有向外的折边,并利用折边上的同心孔与升降单元中的轴转动连接。

所述育秧盘托板为折弯直角板,其横面板作为与育秧盘连接用,其竖面板的两侧具有向外的折边,并利用折边上的同心孔与两根导轨柱底端的限位挂接架上的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挂接架和折边配合而限定所述育秧盘托板的转动角度。

所述育秧盘皮带传送装置具有两条平行皮带,两条平行皮带之间有由气动元件带动的育秧盘限位挡板,用于使育秧盘到达需要被提升叠盘的位置时被阻挡,停止移动,等待育秧盘托板提升,而在育秧盘达到叠摞数量时限位挡板下落,育秧盘摞被传送带送出。

所述育秧盘皮带传送装置具有两条平行皮带,两条平行皮带之间有由气动元件带动的育秧盘限位挡板,用于使育秧盘到达需要被提升叠盘的位置时被阻挡,停止移动,等待育秧盘托板提升,而在育秧盘达到叠摞数量时限位挡板下落,育秧盘摞被传送带送出;所述气动元件受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所述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受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动力、运动部件和托盘部件组合一体,托盘部件依靠重力自复位而不依赖装置之外的其它拨动机构复位,托盘部件能在随升降单元整体变换位置后直接即可使用而不影响其运动功能和转动角度范围,并且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升降动力与升降单元适配,不仅能行使相应功能且便于移位,叠盘装置只需经过简单调节,即可满足对不同规格的育秧盘进行叠盘操作的要求;同时,托盘部件依靠重力自复位而不需弹簧,在与育秧盘边接触翻转时更加省力而与气缸配套且对育秧盘的影响最小。本实用新型可将叠成摞的育秧盘送出,为配套相关的自动化装备提供基础,进一步地提高效率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叠盘装置的主视图,显示了叠盘机的总布置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叠盘装置的侧视图,显示了叠盘机的育秧盘升降装置和皮带传送装置的位置关系和叠盘间距的调节。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叠盘装置的育秧盘升降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叠盘装置的育秧盘升降机构的翻转角板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叠盘装置的翻转角板挂接架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叠盘装置的叠盘开始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2所示,所述气动式育秧盘叠盘装置包括沿中间对称的两侧框体构成的机架1、对称安装在机架上的一对育秧盘升降机构2、位于育秧盘升降机构2下方且通过机架1安装布置的育秧盘皮带传送装置3;安装在机架上的光电感应和气动控制装置;

图3所示,所述育秧盘升降装置2包括分别处于输送皮带左侧和右侧的左育秧盘升降装置和右育秧盘升降装置。所述育秧盘升降装置2设置安装架21、安装在安装架21上的升降驱动气缸22、两只直线轴承23和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套在直线轴承23内的两根圆柱导轨24、连接两圆柱导轨顶端的横梁25、连接两圆柱导轨24的末端的翻转角板挂接架26、与翻转角板挂接架26连接的翻转角板27。所述直线轴承23平行并列安装在安装架21上;所述圆柱导轨24为两端都带有固定螺孔的圆杆件,将圆柱导轨24套接在直线轴承23内,并将两件圆柱导轨24通过一端的螺孔分别用螺钉固定在横梁25两端,两圆柱导轨24另一端各安装一个翻转角板限位挂接架26,两个翻转角板限位挂接架26的结构对称;翻转角板27两侧分别挂接在两翻转角板限位挂接架26上,由两圆柱导轨24、横梁25和翻转角板27形成一框体。在横梁25的中间位置与气动气缸22连接;直线轴承23和气缸22固定在安装架21,并使圆柱导轨24垂直状态,翻转角板27在自由状态下呈水平状态,框体可由气缸的驱动而上下往复移动。

图2、3所示,所述育秧盘升降装置2通过其上的安装架21固定在机架上,跨在育秧盘皮带传送装置3两侧。并通过安装架21上的安装长槽孔211,可调节两育秧盘升降装置2的间距,进而调节两升降单元的距离,也即调节了翻转角板27之间的距离,来提升不同宽度规格的育秧盘5。

图4所示,所述翻转角板限位挂接架26为折弯直角板,一面与圆柱导轨24连接,另一面有一横穿的销轴261,用于串接翻转角板27两侧的同心孔;在有销轴261的一面还有一限位折边262,两侧的限位挂接架26的限位折边262为对称的,用于限制翻转角板27的翻转位置,使得翻转角板27回位时,其横面板275转动到水平位置后能被限制不再转动。

图5所示,所述翻转角板27为一长的90°折弯角板,折弯角板的横面板275用于托接育秧盘5,在竖面板276两端有一向外的90°折边271,两端折边上各有一孔272,两孔同心,孔272的位置向外远离竖面板276,使翻转角板27以穿过孔272的轴(即销轴261)向上、向外翻转时,则重心还在销轴261的内侧,在翻转力撤离时会依靠重力自动回位;所述折边271上的孔272距折边的上边273的距离与孔272距折边的侧边274的距离相同,且等同于两边的连接圆角的半径,同时等同于限位挂接架上的销轴261轴心与限位折边262的距离,使翻转角板27在翻转时上边273和侧边274与限位折边262能进行限位配合而限制翻转角板27的翻转角度,只在横面板275能托住育秧盘边和上翻避让育秧盘边的角度范围内翻转,且重心始终在销轴261的内侧。

图1、2、6所示,所述育秧盘皮带传送装置3包括皮带31、皮带轮32和皮带轮轴33组成的两条平行的皮带传送机构,两条平行皮带31相距宽度小于育秧盘5的宽度,使育秧盘5可稳固地纵向放置在两条皮带31上。两条平行皮带31同步平行运动,带动育秧盘5移动,送出育秧盘5。在两条平行皮带31之间有由气动元件带动的育秧盘限位挡板34,用于使育秧盘5到达需要被提升叠盘的位置时被阻挡,停止移动,等待翻转角板提升,而在育秧盘达到叠摞数量时限位挡板34下落,育秧盘摞被传送带3送出。

图1、2所示,所述光电感应和气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4、光电传感器有两只,一只位于皮带传送装置上育秧盘停顿位置的侧边的下传感器41、间隔若干个育秧盘的高度的位子布置另一个并且其高度可调的上传感器42,育秧盘侧边的下传感器41用于监测传送带的育秧盘的位置,控制装置4根据光电感应信号控制升降装置气缸22带动翻转角板27提升育秧盘;上传感器42用于监测和控制育秧盘叠起的盘数,当育秧盘被传感器检测到后,控制装置4控制育秧盘限位挡板34的气动元件,使限位挡板34下落,则不再叠摞育秧盘,而是将叠摞完成的育秧盘被送出,调节上传感器的高度,即可调整育秧盘叠摞的盘数。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育秧生产线进行叠盘时,叠盘机的初始状态是育秧盘升降装置的气缸处于压缩状态而翻转角板低于育秧盘的底部,育秧盘被传送带送到育秧盘限位板位置时,下传感器感应到育秧盘,则气缸启动升起,顶起横梁带动翻转角板提起育秧盘,随后第二育秧盘进入,下传感器感应到育秧盘,则气缸压缩,带动翻转角板及其上面的育秧盘落下,随着下落,翻转角板接触到下方的第二只育秧盘,由于受下面育秧盘的阻碍,翻转板沿轴向外侧翻转,脱离育秧盘底部,使上下两育秧盘叠起,继续下落到第二只育秧盘的底部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翻板转向内翻转,回到原位,再同时带动两只育秧盘升起,直到育秧盘叠到上部的传感器位置,上部传感器感应到,则翻转角板落下并不再提升,同时控制育秧盘限位挡板的气动元件,使限位挡板下落,叠摞完成的育秧盘被送出。完成一个叠盘循环。在重复以上过程,实现叠盘并送出;当叠摞的育秧盘到达设定的盘数,上传感器感应到育秧盘,则下传感器感应到育秧盘,则气缸压缩,带动翻转角板及其上面的育秧盘落下,与传送带上的育秧盘叠摞,并不再升起,同时皮带传送装置的气动元件带动挡板下落,使皮带传送装置的育秧盘无阻挡,而使摞叠完成的育秧盘被送出。为进一步的机械操作做准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