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叠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4343发布日期:2019-01-18 19:4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混合式叠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混合式叠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把若干矩形包装物品(如条烟等)按设备设定的数量进行叠垛的包装机,其在叠垛过程中通常是利用翻板叶片和气缸配合来支撑矩形包装物品(如条烟等)以起到缓存作用,当达到设定的数量后再进行套膜或装箱。而采用气缸支撑矩形包装物品(如条烟等)时需要进行限位设置,设备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气缸的限位器容易移位,限位不准确时对矩形包装物品(如条烟等)容易造成损伤或损坏,且气缸的来回往复运动影响了设备的整体效率;另外现有的包装机在堆叠时仅通过一组堆叠结构进行堆叠,工作效率较低,且不能同时对不同厚度的物品进行包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堆叠时效率低且不能同时对不同厚度的物品进行堆叠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效率高且可同时混包不同厚度的物品的混合式叠垛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混合式叠垛装置,包括上堆叠装置、设置在上堆叠装置下方的下堆叠装置,上堆叠装置包括上翻板电机、均与上翻板电机连接的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配合用于承托物品,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均包括与上翻板电机连接的上转动轴、与上转动轴连接的上翻板叶片,下堆叠装置包括下翻板电机、均与下翻板电机连接的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配合用于承托物品,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均包括与下翻板电机连接的下转动轴、与下转动轴的下翻板叶片。

作为优选,上翻板叶片为两片或三片,上翻板叶片沿上转动轴的径向均布在上转动轴上。

作为优选,下翻板叶片为两片或三片,下翻板叶片沿下转动轴的径向的两端均布在下转动轴上。

作为优选,上翻板电机通过上传动轴与上转动轴连接,上传动轴的中部与上翻板电机连接,两个上转动轴一端分别与上传动轴两端均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下翻板电机通过下传动轴与下转动轴连接,下传动轴的中部与下翻板电机连接,两个下转动轴一端分别与下传动轴两端均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将堆叠好的物品上推至上堆叠装置上方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电机、与传动电机连接的传动单元,传动单元为两个,传动单元均包括与传动电机连接的下转轴、位于下转轴正上方的上转轴、传动连接件、固定设置在传动连接件侧端的托板,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通过传动连接件连接。

作为优选,传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与下转轴连接,第一传动轴的中部与传动电机连接,两个下转轴一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两端均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托板上具有镂空部位。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将物品推送到输送装置上的拨杆装置,拨板装置包括拨板电机、与拨板电机连接的拨板单元,拨板单元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输送装置两侧,拨板单元均包括与拨板电机连接的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转轴正前方的第二转轴、传动连接件、固定设置在传动连接件侧端的拨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通过传动连接件连接。

作为优选,拨板电机通过第二传动轴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传动轴的中部与拨板电机连接,两个第一转轴一端分别与第二传动轴两端均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需要混堆不同厚度的物品时,可同时下堆叠装置向上堆叠一层相对较厚的物品、上堆叠装置向下堆叠一层相对较薄的物品,满足包装需要。另外上堆叠装置和下堆叠装置可同时向上堆叠物品,再通过相应的托板将物品输上去,工作效率较高。能够高效、安全地对矩形包装物品进行缓存包装及输送。通过传动电机代替传统的气缸动作,既解决了提高效率的缓存问题,又提高了由气缸拖动的故障率和损伤率问题。传动电机在限位及运行中比单一的气缸动作更加稳定和安全、运行的效率比气缸动作提升一倍以上,变气缸移栽的上下移动为循环往复运动,设备整体包装效率进一步提升,设备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上翻板电机、2—上转动轴、3—上翻板叶片、4—物品、5—上传动轴、6—链条、7—蜗轮蜗杆机构、8—下翻板电机、9—下转动轴、10—下翻板叶片、11—下传动轴、12—传动电机、13—上转轴、14—下转轴、15—托板、16—第一传动轴、17—镂空部位、18—拨板电机、19—第二转轴、20—第一转轴、21—拨板、22—第二传动轴、23—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混合式叠垛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拨板装置、输送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下方的上堆叠装置、设置在上堆叠装置下方的下堆叠装置、用于传送物品4的传动装置。

上堆叠装置包括上翻板电机1、与上翻板电机1通过上传动轴5连接的上翻板单元,上翻板单元包括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相对配合用于承托物品4,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均包括上转动轴2、与上转动轴2相对固定连接的上翻板叶片3。上翻板叶片3为两片或三片,上翻板叶片3沿上转动轴2的径向均布在上转动轴2上。在本实施例中,上翻板叶片3为两片,对称设置在上转动轴2沿径向的两端,上转动轴2每次翻转180°后,总有两片上翻板叶片3相对同时向上或向下承托物品4。上翻板电机1通过上传动轴5与上转动轴2连接,上翻板电机1工作带动上转动轴2转动,从而带动上翻板叶片3翻转实现对物品4的向上承托或向下承托。上传动轴5的中部与上翻板电机1连接。两个上转动轴2一端分别与上传动轴5两端均通过蜗轮蜗杆机构7连接。

上堆叠装置配有一上输送带,上输送带用于将物品4输送到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之间。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分别设置在上输送带两侧。

第一上翻板件和第二上翻板件均只采用两个上翻板叶片3,可有效的缩短了上翻板叶片3与和托板15结构的距离,减少了损伤物品4和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

下堆叠装置包括下翻板电机8、与下翻板电机8通过下传动轴11连接的下翻板单元,下翻板单元包括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相对配合用于承托物品4,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均包括下转动轴9、与下转动轴9相对固定连接的下翻板叶片10。下翻板叶片10为两片或三片,下翻板叶片10沿下转动轴9的径向均布在下转动轴9上。在本实施例中,下翻板叶片10为两片,对称设置在下转动轴9沿径向的两端,下转动轴9每次翻转180°后,总有两片下翻板叶片10相对同时向上承托物品4。下翻板电机8通过下传动轴11与下转动轴9连接,下翻板电机8工作带动下转动轴9转动,从而带动下翻板叶片10翻转,下翻板叶片10承接到物品4后继续翻转进而将物品4向上顶,进而使得被承托起来的物品4与下输送带之间具有空间可供下一批物品4输入,此时下翻板叶片10仍继续翻转,被承托的物品4会堆在下一批物品4上端,下翻板叶片10翻转180°后,下翻板叶片10将堆叠的两批物品4承托起来,并向上顶,下下批物品4继续输送进来,依次可将物品4堆叠起来,可根据需要设置堆叠的层数。下传动轴11的中部与下翻板电机8连接。两个下转动轴9一端分别与下传动轴11两端均通过蜗轮蜗杆机构7连接。

下堆叠装置配有一下输送带,下输送带用于将物品4输送到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之间。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分别设置在下输送带两侧。

第一下翻板件和第二下翻板件均只采用两个下翻板叶片10,可有效的缩短了下翻板叶片10与和托板15结构的距离,减少了损伤物品4和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

传动装置用于将堆叠好的物品4上推至上堆叠装置上方,该位置与输送装置齐平,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电机12、与传动电机12通过第一传动轴16连接的传动单元,传动单元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下输送带两侧,传动单元均包括与传动电机12连接的下转轴14、位于下转轴14正上方的上转轴13、传动连接件、固定设置在传动连接件侧端的托板15,在本实施例中,托板15为三个,间隔设置在传动连接件上,根据上输送带、下输送带的输送速度和上翻板电机1、下翻板电机8的工作速度来设定托板15的位置。传动连接件为链条6或皮带,在本实施例中,上转轴13和下转轴14上均通过键连接有链轮,传动连接件为链条6,上转轴13和下转轴14之间通过链轮、链条6的配合连接。传动电机12通过第一传动轴16与下转轴14连接,第一传动轴16的中部与传动电机12连接。两个下转轴14一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16两端均通过蜗轮蜗杆机构7连接。传动电机12工作带动下转轴14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连接件转动,设置在传动连接件上的托板15随链条6循环升降。上堆叠装置或下堆叠装置工作时,堆叠的物品4层数达到系统设置的层数后,传动电机12工作,相应的托板15上移将堆叠好的物品4承托住,并上移至与输送装置的输送带23上表面齐平,后拨板装置的拨板21推动物品4,将物品4推至输送带23上输送到下一工位进行包装。

托板15上具有镂空部位17,在托板15上移的过程中,上翻板叶片3或下翻板叶片10可刚好穿过镂空部位17,因此托板15不会碰到上翻板叶片3或下翻板叶片10,不会影响上翻板叶片3或下翻板叶片10的工作。且托板15和上翻板叶片3、下翻板叶片10可同时工作,而无需等待托板15将物品4承托到上部后再翻转,可提高工作效率。

拨板装置用于将托板15上的物品4推送到输送装置上,拨板装置包括拨板电机18、与拨板电机18通过第二传动轴22连接的拨板单元,拨板单元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输送带23两侧,拨板单元均包括与拨板电机18连接的第一转轴20、位于第一转轴20正前方的第二转轴19、传动连接件、固定设置在传动连接件侧端的拨板21。两个拨板21之间的间距小于物品4的长度,因此两个拨板21可同时抵着物品4,将物品4从托板15推送到输送带23上。

传动连接件为链条6或皮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20和第二转轴19上均通过键连接有链轮,传动连接件为链条6,第一转轴20和第二转轴19之间通过链轮、链条6的配合连接。拨板电机18通过第二传动轴22与第一转轴20连接,第二传动轴22的中部与拨板电机18连接。两个第一转轴一端分别与第二传动轴22两端均通过蜗轮蜗杆机构7连接。拨板电机18工作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连接件转动,设置在传动连接件上的拨板21随链条6循环前后移动。

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传动单元上端中间的输送带23。

上翻板电机1、下翻板电机8、传动电机12、拨板电机18均安装在机架上。

上翻板电机1、下翻板电机8均采用步进电机,传动电机12、拨板电机18均采用伺服电机。

工作原理如下:

物品4(例如矩形包装物品4:烟条)相续平行通过上输送带传送到两个相对的上翻板叶片3上,由光电开关计数物品4的数量,在物品4的数量达到设备事先设定好的数量后,上翻板电机1控制上转动轴2转动从而带动同时承托着物品4的两片上翻板叶片3相对向下或向上翻转。上翻板叶片3向上翻折时,则上堆叠装置独立进行堆叠物品4,在堆叠好需要的层数后,相应的托板15上移将堆叠好的物品4上移至与输送带23齐平后,此时刚好拨板21位于物品4的前方,拨板电机18工作可将物品4推送到输送带23,由输送带23输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包装。上翻板叶片3向下翻折时,则上堆叠装置与下堆叠装置同时工作进行堆叠,此时一般上堆叠装置堆叠厚度相对较薄的物品4,下堆叠装置堆叠厚度相对较厚的物品4,上堆叠装置、下堆叠装置同时进行堆叠,在堆叠在需要的层数后,相应的相应的托板15上移将堆叠好的物品4上移至与输送带23齐平后,此时刚好拨板21位于物品4的前方,拨板电机18工作可将物品4推送到输送带23,由输送带23输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包装。

物品4(例如矩形包装物品:烟条)相续平行通过下输送带传送到两个相对的下翻板叶片10上,由光电开关计数物品4的数量,在物品4的数量达到设备事先设定好的数量后,下翻板电机8控制下转动轴9转动从而带动同时承托着物品4的两片下翻板叶片10相对向上翻转,在堆叠好需要的层数后,相应的托板15上移将堆叠好的物品4上移至与输送带23齐平后,此时刚好拨板21位于物品4的前方,拨板电机18工作可将物品4推送到输送带23,由输送带23输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包装。

如此循环,完成整个叠垛缓存的工作。

本申请能够高效、安全地对物品4进行缓存包装及输送。通过上翻板电机1、下翻板电机8、传动电机12、拨板电机18代替传统的气缸动作,既解决了提高效率的缓存问题,又提高了由气缸拖动的故障率和损伤率问题。电机在限位及运行中比单一的气缸动作更加稳定和安全、运行的效率比气缸动作提升一倍以上,变气缸移栽的上下移动为循环往复运动,设备整体包装效率进一步提升,设备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上堆叠装置和下堆叠装置可同时堆叠不同厚度的物品4,因此可适应包装要求,且上堆叠装置和下堆叠装置可同时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