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垂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001发布日期:2019-01-29 17:3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垂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用于对人或物的垂直上下输送。



背景技术:

以塔吊司机为例。塔吊司机从地面到操作室,是通过塔身标准节内固定的专用爬梯(塔吊生产厂家在制作标准节的同时焊接安装在标准节的钢筋爬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从操作室回到地面又需要通过该专用爬梯一步一步爬下来。每天需要上下几次,塔吊离地越高,塔吊司机爬上爬下的劳动强度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垂直输送装置,实现对人或物的垂直上下运输,减少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动力垂直输送装置,包括笼体、上滑轮、上支架、钢丝绳、大配重块、下支架、下滑轮、小配重块、上固定支架、下固定支架、上固定栓、下固定栓。在上支架安装上滑轮,下支架安装下滑轮;用钢丝绳将一个用于载人或载物的笼体与一个由多块配重叠放安装而成的大配重块连接起来,钢丝绳穿过上滑轮、下滑轮并形成张紧的闭合环,笼体和大配重位于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的两侧;笼体内设有由多块小配重叠放安装而成的小配重块,并设有上固定栓、下固定栓;在装置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笼体的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调整滑轮两侧的配重块数量,使两侧的重量达到平衡,在钢丝绳上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就能实现对人或物体的垂直输送。

其公式为:T=T1+T2+T3

其中T为大配重块重量,T1为笼体重量,T2为人或物的重量,T3为小配重块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以实现对人或物的无动力垂直输送,降低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载人往上输送示意图。

图2为载人在空中状态示意图。

图3为载人往下输送示意图。

图4为载物往上输送示意图。

图5为载物在空中状态示意图。

图6为载物往下输送示意图。

图中: 1-笼体,2-上固定栓,3-上固定支架, 4-上滑轮,5-上支架,6-钢丝绳,7-大配重块,8-下滑轮,9-下支架,10-下固定支架,11-下固定栓,12-小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所示,一种无动力垂直输送装置,在5-上支架安装4-上滑轮,9-下支架安装8-下滑轮;用6-钢丝绳将一个用于载人或载物的1-笼体与一个由多块配重叠放安装而成的7-大配重块连接起来,6-钢丝绳穿过4-上滑轮、8-下滑轮并形成张紧的闭合环,1-笼体和7-大配重位于4-上滑轮和8-下滑轮之间的两侧;1-笼体内设有由多块小配重叠放安装而成的12-小配重块,并设有2-上固定栓和10-下固定栓;在装置上、下部分别有一个用于固定1-笼体的2-上固定支架和9-下固定支架。装置的动作方式如下:

(1)人的输送

往上输送:如图1所示,将计算好的大、小配重块重量换算成数量,装好7-大配重块、12-小配重块,人进入1-笼体后,调整12-小配重块数量使滑轮两侧保持平衡,人自身向下拉动一下大配重块侧6-钢丝绳,则7-大配重块下降,1-笼体上升。当上升至操作平台时,将2-上固定栓插入3-上固定支架将1-笼体固定(图2)。

往下输送:如图3 所示,人进入1-笼体后,将2-上固定栓从3-上固定支架推出,调整12-小配重块数量使滑轮两侧保持平衡,人自身向上拉动一下大配重块侧6-钢丝绳,则1-笼体下降,7-大配重块上升。当1-笼体下降至地面时,将11-下固定栓插入10-下固定支架将1-笼体固定。

(2)物的输送

往上输送:如图4所示,将计算好的7-大配重块、12-小配重块重量换算成数量,装好7-大配重块、12-小配重块,地面操作人员将物放入1-笼体后,调整12-小配重块数量使滑轮两侧保持平衡,地面操作人员向下拉动一下大配重块侧6-钢丝绳,则7-大配重块下降,1-笼体上升。当上升至操作平台时,上方操作人员将2-上固定栓插入3-上固定支架将1-笼体固定(图5)。

往下输送:如图6所示,上方操作人员将物放入1-笼体后,将2-上固定栓从3-上固定支架推出,调整12-小配重块数量使滑轮两侧保持平衡,地面操作人员向下拉动一下笼体侧6-钢丝绳,则1-笼体下降,7-大配重块上升。当1-笼体下降至地面时,地面操作人员将11-下固定栓插入10-下固定支架将1-笼体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