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履带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125发布日期:2019-01-15 23:0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动履带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牵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履带牵引机。



背景技术:

履带牵引机是电线电缆行业常见的一种牵引方式,由于其牵引力大而得到广泛运用。现有履带牵引机多采用一台电机带动减速机,减速机带动一组上下啮合的齿轮,再由齿轮带动一对上下布置的履带,履带由上下两组气缸压紧,被压紧的上下履带将电缆夹紧,在电机及齿轮传动作用下,履带向前移动,在摩擦力作用下牵引电缆向前移动,实现电缆的牵引输送。

现有技术的主要问题是,机器中核心传动部件—上下啮合齿轮,几何尺寸较大,导致其运转速度受限,从而限制了牵引机的牵引速度,一般在30-70米/分钟左右,严重制约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存在多级齿轮传动,以及啮合齿轮等的加工制造误差问题,对电缆产品也带来影响,尤其是齿轮加工制造误差传导至电缆产品的周期性扰动,是高品质电缆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在高转速下,齿轮传动带来的噪声、设备震动,以及齿轮润滑油的使用,导致此类设备的维护成本高,存在环境污染、人体伤害等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双驱动履带牵引装置,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了现有技术下齿轮误差对电缆带来的周期性扰动,满足高品质电缆高效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双驱动履带牵引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及第二牵引构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牵引构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牵引构件由第一可旋转构件驱动并由第二可旋转构件、第一牵引构件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一牵引构件整体通过第一履带环绕内部的第一和第二可旋转构件被拖动,所述第二牵引构件由第三可旋转构件驱动并由第四可旋转构件、第二牵引构件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二牵引构件整体通过第二履带环绕内部的第三和第四可旋转构件被拖动,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及第三可旋转构件分别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及第四可旋转构件均为可水平移动并定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及第二固定板均连接有驱动装置引导进行垂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及第四可旋转构件均连接有气缸引导进行水平方向移动及定位。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且与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分别位于机架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电机轴穿过机架开孔直接连接第一可旋转构件中心轴槽驱动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且与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分别位于机架两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电机轴穿过机架开孔直接连接第三可旋转构件中心轴槽驱动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构件固定板及第二牵引构件固定板数量均为6个,所述第一牵引构件固定板及第二牵引构件固定板与履带接触侧设置有传动滚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滚轮上加工有与履带配合的齿形槽。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履带牵引机单电机驱动齿轮的方式,创新性地采用两处驱动结构直接驱动履带,取消现有履带牵引机中上下旋转轮靠齿轮传动的结构,从而消除齿轮在高速运转下的噪声、震动、齿轮油污染等问题,将生产速度提高至200米/分钟以上,速度提升近三倍,避免了现有技术下齿轮误差对电缆带来的周期性扰动,可满足高品质电缆高效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驱动履带牵引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驱动履带牵引装置侧视图;

图中:

1履带牵引轮 2压紧气缸 3履带 4固定板 5传动滚轮

6涨紧轮 7电机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驱动履带牵引装置,本装置包括机架及上下两个牵引构件,上下两个牵引构件固定在机架上,上牵引构件由履带牵引轮1,履带3,固定板4,涨紧轮6,电机减速机7构成。其中,履带牵引轮1由电机减速机7驱动,整个上牵引构件由履带3环绕履带牵引轮1、涨紧轮6、固定板4固定,涨紧轮6为可水平移动并定位结构,上牵引构件通过履带环绕履带牵引轮1、涨紧轮6被拖动,涨紧轮6为可收缩膨胀构件,下牵引部件与上牵引部件结构相同,各构件在机架同侧呈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的,固定板4连接有气缸2,气缸2引导固定板4进行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涨紧轮6连接有气缸或电机能驱动涨紧轮6进行水平方向移动,再进一步的,固定板4面向履带侧设置有传动滚轮5,气缸杆带动固定板4向下移动时,固定板4上面的传动滚轮5将履带3压紧,上下牵引构件相向运动,从而将电缆夹紧,履带移动时,在摩擦力作用下将电缆牵引向前,实现对电缆的牵引输送,反之,气缸释放气压时,气缸杆收回,履带不再被压紧,从而可将电缆从两根皮带间拉出;而涨紧轮6,在气缸或电机作用下涨紧轮6进行一定量的左右移动,其目的在于:机器运转时,涨紧轮6向远离履带牵引轮1侧移动,将履带3拉紧,从而确保牵引构件整体对电缆的摩擦力;而若要更换履带3时,涨紧轮6向靠近履带牵引轮1侧返回,履带3被松开,从而可将履带拆除,进一步的,电机减速机7与履带牵引轮1分别位于机架两侧,电机减速机7通过电机轴穿过机架开孔直接连接履带牵引轮1中心轴槽驱动旋转,下牵引构件与上牵引构件结构及运动机理相同。

优选的,电机减速机7采用双电机双轴结构,下牵引构件与上牵引构件的履带牵引轮使用该双电机双轴电机减速机进行驱动。

其中,所述固定板4数量根据履带长度及牵引构件整体宽度优选设置为6个,每个固定板4上的传动滚轮5数量根据固定板4宽度调整,优选设置为6个。传动滚轮5上加工有与履带3配合的齿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消除现有履带牵引机使用的传动齿轮驱动连接结构,创新性地使用两台电机减速机分别直接驱动履带,从而消除了传统齿轮传动下的噪声、齿轮油等维护使用不便,同时,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传统履带牵引机由于存在电机、减速机、齿轮等多个传动点,其连接固定等,均对机架制造提出很高要求。本发明只需保证履带牵引轮处的加工精度即可,且零件数量更少,安装制造维护成本更低。在控制方式上,采用上下履带“独立+组合”的控制方式,即:下履带采用速度控制模式,跟踪生产线速度;上履电机可设置带采用力矩模式,跟踪下履带速度,实现上下履带的动态同步。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