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管片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435发布日期:2019-04-29 11:4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管片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管片翻转装置,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隧道用管片在浇注时,弧面位于管片底部由于隧道施工中对管片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在用真空吸盘将管片吊出后不能将湖面向下放置,否则容易损坏管片弧面边角,影响尺寸精度,因此需将管片翻转后直立放置在水养池中进行养护,养护后还需再次翻转,使弧面向上。

一篇公布号为CN106837376A的专利公开了地铁隧道管片封顶模块翻转装置,包括下支撑架和上承载架,下支撑架和上承载架是由钢管焊接制作而成的架体结构,下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座,上承载架的下端安装有铰接座,安装后的上承载架能够相对下支撑架实现翻转,下支撑架内侧设置有驱动系统,驱动系统通过连杆与上承载架下端建立铰接,上承载架的下端布置有翻转装置安装滑道,翻转装置安装滑道内安装有翻转装置。

上述专利中的地铁隧道管片封顶模块翻转装置能够对隧道管片进行翻转,但是在上承载架翻转至竖直状态时,直立的隧道管片由于没有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容易重心倾斜而从上承载架上倾倒,对现场工作人员与设备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隧道管片翻转装置,在翻转架翻转至竖直状态时,支撑架对直立的隧道管片进行卡限,使直立的隧道管片不易倾倒,提高现场施工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隧道管片翻转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翻转架和用于驱动翻转架翻转的驱动件,翻转架上设有用于将隧道管片卡限在翻转架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为凹形框架且一侧与翻转架固定连接,另一侧平行于翻转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翻转架进行翻转,当翻转架翻转至竖直状态时,隧道管片被卡限在凹形的支撑架内,隧道管片不易自然倾倒,降低隧道管片在完成翻转后自然倾倒砸到工作人员或设备的可能性,提高了现场的施工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为:驱动件包括两个液压缸,翻转架包括用于放置隧道管片的横架和垂直固定连接横架一端的竖架,两个液压缸分别转动连接横架的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液压缸转动连接横架的底部,通过液压缸伸缩使横架产生翻转,隧道管片放置在横架上随横架一起翻转,竖架可以阻止隧道管片在翻转时滑下横架。

进一步优选为:支撑架包括固定连接横架的第一支杆、垂直固定连接第一支杆的第二支杆及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杆的第三支杆,第三支杆垂直于第二支杆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共同构成支撑架的凹形状,在翻转架竖直时将隧道管片卡限在支撑架中,第三支杆垂直于第二支杆转动,当隧道管片完成翻转并稳定处于直立状态时,可以将第三支杆转动至位于隧道管片的底部,此时可以将隧道管片从翻转架上轻易取下,进行施工浇注。

进一步优选为:第二支杆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圆柱形的空腔,第三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卡设于空腔内的转球,第二支杆上开设有若干垂直连通空腔的卡槽,卡槽宽度等于第三支杆直径,所述转球的球径大于所述第三支杆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转球,转球滑动卡设在圆柱形的空腔中,从而实现第二支杆的转动,第二支杆上开设若干垂直连通空腔的卡槽,则第二支杆可以转动至进入卡槽中,从而实现转动至隧道管片的底部,方便从翻转架上取下隧道管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支杆的一侧设有平行且连通所述空腔的滑槽,滑槽与若干卡槽均垂直连通,所诉滑槽宽度等于第三支杆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平行连通空腔且垂直连通卡槽,则第三支杆在转动至卡槽中时,第三支杆可以沿滑槽滑动,从而改变第三支杆与第一支杆之间的距离,使支撑架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和不同弧度的隧道管片的卡限。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弹簧提供给所述限位杆一个向远离所述限位弹簧一端运动的作用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弹簧挤压限位杆抵紧滑槽远离限位弹簧的一端侧壁,则第三支杆受到限位杆的阻挡作用,不能自动向下转动至隧道管片的底部,从而使第三支杆对隧道管片稳定卡限;当需要将第三支杆进行转动时,向限位弹簧所在一侧拉动限位杆,使限位杆失去对第三支杆所在卡槽的阻挡作用,此时限位杆可以沿卡槽向下转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滑槽远离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侧壁上开设供所述限位杆插入的插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槽可以供限位杆插入,限位杆插入插槽中后不易由于第三支杆的推力作用而伸出滑槽,从而使第三支杆不易自动转动至滑槽中。

进一步优选为:限位杆远离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拉动限位杆滑动的手拉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拉条为手拉动限位杆在滑槽中滑动时提供了较好的施力点,使拉动限位杆更容易。

进一步优选为:横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抵接板,抵接板和横架之间沿横架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缓冲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转架翻转,到达一定角度后,隧道管片由于自身的重力具有滑移趋势,由于隧道管片抵接于抵接板,隧道管片下移时会带动抵接板下滑,从而压缩第一缓冲弹簧。此时第一缓冲弹簧通过抵接板对隧道管片有一个向上的缓冲力,减缓管片的下移,防止隧道管片瞬间下滑冲击到竖架上。

进一步优选为:竖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和竖架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隧道管片下滑至接触支撑板后,第二缓冲弹簧对隧道管片具有进一步的缓冲作用,使隧道管片缓慢下移,减轻隧道管片对竖架的冲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翻转架上设置支撑架,当翻转架翻转至竖直状态时,直立的隧道管片受到支撑架的卡限作用,不易自动倾倒,从而减少现场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2.支撑架上的第三支杆与第二支杆转动连接,第三支杆在滑槽和卡槽的作用下可以改变与第一支杆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厚度和弧度的隧道管片的卡限,有较好的实用性;

3.在翻转架的横架和竖架上分别设置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可以减慢翻转架翻转时隧道管片的下滑速度,从而减轻隧道管片对竖架的冲击力,有助于延长翻转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翻转架;21、横架;211、抵接板;212、第一缓冲弹簧;22竖架;221、支撑板;222、第二缓冲弹簧;23、横梁;3、驱动件;31、液压缸;4、支撑架;41、第一支杆;42、第二支杆;421、空腔;422、卡槽;423、滑槽;424、限位弹簧;425、限位杆;4251、手拉条;426、插槽;43、第三支杆;431、转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隧道管片翻转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翻转架2、用于驱动翻转架2翻转的驱动件3和固定安装在翻转架2上的支撑架4。

如图1所示,翻转架2包括用于放置隧道管片的横架21和垂直固定连接在横架21一端的竖架22,横架21和竖架22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侧,两个横架21通过底部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横梁23实现固定连接。横架21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抵接板211,抵接板211和横架21之间沿横架2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缓冲弹簧212(参见图2)。竖架2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支撑板221,支撑板221和竖架2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弹簧222(参见图2)。第一缓冲弹簧212和第二弹簧对隧道管片有一个向上的缓冲力,减缓隧道管片的下移,防止隧道管片瞬间下滑冲击到竖架22上。

如图1所示,驱动件3包括两个液压缸31,两个液压缸31的活塞杆分别转动连接两个横梁23的底部,两个液压缸31的缸体底部均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

如图3所示,翻转架2包括沿横架21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两个横梁23上的第一支杆41、垂直固定连接第一支杆41的第二支杆42及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杆42的圆柱形的第三支杆43。第二支杆42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圆柱形的空腔421,第三支杆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在空腔421内卡嵌滑动的转球431,转球431的球径大于第三支杆43的直径,第二支杆42上开设有若干垂直连通空腔421的卡槽422,卡槽422宽度等于第三支杆43直径的大小。通过卡槽422,第三支杆43可以在垂直于第二支杆42的平面内进行转动,当需要对隧道管片进行卡限时,将第三支杆43转动至平行于横架21的长度方向,将隧道管片夹持在第三支杆43和第一支杆41之间,实现卡限。

如图3所示,第二支杆42的一侧开设有平行且连通空腔421的滑槽423,滑槽423与若干卡槽422均垂直连通,滑槽423宽度等于第三支杆43的直径大小。滑槽423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424,限位弹簧424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槽423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25,限位弹簧424挤压限位杆425抵紧滑槽423远离限位弹簧424的一端侧壁,滑槽423远离限位弹簧424的一端侧壁上开设与限位杆425横截面相同的插槽426,限位杆425在限位弹簧424的挤压下插入插槽426中。当需要将第三支杆43进行转动时,向限位弹簧424所在一侧拉动限位杆425,使限位杆425失去对第三支杆43所在卡槽422的阻挡作用,此时限位杆425可以沿卡槽422向下转动。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人手拉动限位杆425在滑槽423中滑动,限位杆425远离卡槽4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拉动限位杆425滑动的手拉条4251。

工作原理:两个液压缸31伸缩带动翻转架2翻转,第三支杆43受到限位杆425的限制作用卡在某一个插槽426中,此时隧道管片位于第三支杆43和第一支杆41之间,在翻转架2翻转至竖直状态时,支撑架4可以对隧道管片起到较好的卡限作用;第三支杆43可以转动至在滑槽423中滑动从而可以卡进不同的插槽426中,改变第三支杆43与第一支杆4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支撑架4可以对不同厚度和弧度的隧道管片进行夹持,实用性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