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圈沟道磨床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962发布日期:2019-02-11 00:0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外圈沟道磨床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轴承外圈沟道磨床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加工中,轴承外圈的沟道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进入磨床进行精磨,以满足轴承的加工精度。目前的磨床在磨轴承外圈的沟道时,其上料装置主要是滑道,即在磨床的入料口设置一条较长的滑道,并人工将轴承逐个排列于滑道中进行上料;该上料装置存在如下缺点:如将滑道设置过长,则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如将滑道设置过短,则需要人工频繁地向滑道中补料,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圈沟道磨床用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约占地面积和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圈沟道磨床用上料装置,包括中转盒体,中转盒体上设有推送通道,推送通道上方设有过孔,过孔与储料杆连接,储料杆与固定架连接;所述的推送通道内还滑动连接有推料组件,推料组件经连接板与推送气缸连接;所述的推送通道的出口端还设有弧形过道,弧形过道的出口端设有滑道。

前述的轴承外圈沟道磨床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推料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一端经经连接板与推送气缸连接,另一端经弧形过渡部与推出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中转盒体的推送通道上方设有过孔,过孔与储料杆连接,储料杆与固定架连接;推送通道内还滑动连接有推料组件,推料组件经连接板与推送气缸连接;推送通道的出口端还设有弧形过道,弧形过道的出口端设有滑道;上述结构简单紧凑,且通过该结构,将原本放置于滑道中排列的轴承转移到了储料杆上,进而能够极大地缩短了滑道的长度,即无需很长的滑道来排列轴承外圈;除此外,本实用新型储放轴承外圈的储料杆主要占用的是高度空间(即储料杆的轴线方向是向空中延伸而非水平伸展);综上,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节约设备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能够排列多根储料杆(如图1所示的是3根储料杆)来进行储料,相比传统的滑到储料而言,其轴承外圈的储存量大,进而能够有效减少上料次数,降低劳动强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约占地面积和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中转盒体,2-推送通道,3-过孔,4-储料杆,5-固定架,6-推料组件,61-支撑板,62-弧形过渡部,63-推出部,7-连接板,8-推送气缸,9-弧形过道,10-滑道,11-轴承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轴承外圈沟道磨床用上料装置,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中转盒体1,中转盒体1上设有推送通道2,推送通道2上方设有过孔3,过孔3与储料杆4连接,储料杆4与固定架5连接;所述的推送通道2内还滑动连接有推料组件6,推料组件6经连接板7与推送气缸8连接;所述的推送通道2的出口端还设有弧形过道9,弧形过道9的出口端设有滑道10。

在轴承外圈11上料时,先将轴承外圈11串在储料杆4上排列整齐,然后倒置储料杆4使固定架5处于上方,储料杆4的头端插在过孔3处,并且将固定架5固定于磨床上,完成储料杆4的固定,此时伸长推送气缸8,使推料组件6从推送通道2滑出避免遮挡过孔3,之后储料杆4最底端的轴承外圈11落入推送通道2中,之后推送气缸8回缩驱动推料组件6将推送通道2中的轴承外圈11推出,在经过弧形过道9时,平躺的轴承外圈11转换到直立位,之后再进入滑道10,由滑道10送入磨床。

前述的推料组件6包括支撑板61,支撑板61一端经经连接板7与推送气缸8连接,另一端经弧形过渡部62与推出部63连接。通过设置弧形过渡部62,避免推料组件6的推出部63在推动推送通道2中的轴承外圈11时,会因上方的轴承外圈端面与过孔3的下表面发生错位(如图1所示)而发生别死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