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扣式吸塑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119发布日期:2019-03-22 19:5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扣式吸塑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扣式吸塑盒。



背景技术:

广义上讲,是指所有泡壳,狭义上讲,只是一类泡壳,用片材吸塑成型为塑料盒状,盖与容器相连,多用PS做成,也有将盖和底分离的,可选用不同的材质,如果日本的快餐盒,底采用黑色PS,盖采用透明的PET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吸塑包装:采用吸塑工艺生产出塑料制品,并用相应的设备对产品进行封装的总称,吸塑包装制品包括:泡壳、托盘、吸塑盒,同义词还有:真空罩、泡罩等,吸塑包装的主要优点是,节省原辅材料、重量轻、运输方便、密封性能好,符合环保绿色包装的要求;能包装任何异形产品,装箱无需另加缓冲材料;被包装产品透明可见,外形美观,便于销售,并适合机械化、自动化包装,便于现代化管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吸塑包装设备主要包括:吸塑成型机、冲床、封口机、高频机、折边机,封装形成的包装产品可分为:插卡、吸卡、双泡壳、半泡壳、对折泡壳、三折泡壳等,吸塑工艺也多于用制作吸塑盒,多用于餐盒。

但是现有技术处在以下几点不足:

1、吸塑盒盖扣紧打开使用麻烦;

2、易扣式吸塑盒密封性差,使用时功能单一和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扣式吸塑盒,解决了吸塑盒盖扣紧打开使用麻烦,易扣式吸塑盒密封性差,使用时功能单一和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扣式吸塑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上盖和下盒体,所述上盖和下盒体通过扣件相连接,所述上盖和下盒体的交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食物槽,且食物槽设置有两组,所述食物槽之间通过餐具槽相连接,所述食物槽的上端安装有垫条,所述壳体的内外壁附着有锡纸,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底面粘附有锡纸层,所述锡纸层的上方铺设有四氧化三铁,所述下盒体的左侧安装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扣件包括安装块、弹性连接件、扣板和卡块,所述安装块安装在上盖的侧面,所述安装块的下端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扣板相连接,所述卡块安装在扣板的内侧下端,所述扣件通过卡块与凹槽相卡接,所述凹槽开设在下盒体的侧面,所述扣件设置有两组,分别安装在上盖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粘接在上盖下端檐口处,所述垫条的上端抵接在上盖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内部中心处粘接有塑料软膜。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外壁附着有锡纸,所述壳体和餐具槽与下盒体之间的空间初始状态为密封状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扣式吸塑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扣件,扣件包括安装块、弹性连接件、扣板和卡块,两组扣件安装在上盖的两侧,通过卡块卡接在凹槽内,将上盖与下盒体闭合组成盒体,扣板的尾端通过弹性连接件与安装块相连接,需要使用时,扣动扣板,扣板围绕弹性连接件向外运动,即可打开上盖,弹性连接件为可伸缩弹性筋片,拉伸扣板,将卡块卡接在凹槽内,弹性连接件收缩,卡块的上端抵接在凹槽的上端,固定住扣板的运动,使得上盖扣紧在上盒体上,解决了吸塑盒盖扣紧打开使用麻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密封圈和垫条,垫条设置在餐具槽的上端两侧,餐具槽用于放置餐具,饭菜放置于食物槽中,在携带中可能会因为颠倒,导致菜肴汤汁溅撒到餐具上,影响使用,通过设置的垫条,当上盖扣紧在下盒体上,垫条将餐具槽密封,保证汤汁不会溅撒到餐具上,从而影响到餐具的使用,在上盖的下端檐口处还设置有密封圈,增加了吸塑盒的密封性,解决了易扣式吸塑盒密封性差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遇到空气会发生反应,产生温度,空气通过软管与四氧化三铁接触,将软管中部的塑料软膜戳破,空气即可接触到四氧化三铁,从而发生反应,加热食物槽中的饭菜,塑料在直接加热的时,会产生有害物质,在壳体的内外壁附着有锡纸,隔绝塑料加热产生的有害物质,在下盒体的内部底面粘接有锡纸层,保护下盒体不会过热,杜绝过热,人体可直接接触,使用安全,解决了吸塑盒在使用时功能单一和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和扣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盒体;2、上盖;3、下盒体;4、扣件;5、食物槽;6、餐具槽;7、垫条;8、壳体;9、锡纸;10、四氧化三铁;11、锡纸层;12、密封圈;13、安装块;14、弹性连接件;15、扣板;16、卡块;17、软管;18、塑料软膜;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扣式吸塑盒,包括盒体1,盒体1包括上盖2和下盒体3,上盖2和下盒体3通过扣件4相连接,扣件4包括安装块13、弹性连接件14、扣板15和卡块16,安装块13安装在上盖2的侧面,安装块13的下端通过弹性连接件14与扣板15相连接,卡块16安装在扣板15的内侧下端,扣件4通过卡块16与凹槽19相卡接,凹槽19开设在下盒体3的侧面,扣件4设置有两组,分别安装在上盖2的左右两侧,两组扣件4安装在上盖2的两侧,通过卡块16卡接在凹槽19内,将上盖2与下盒体3闭合组成盒体1,扣板15的尾端通过弹性连接件14与安装块13相连接,需要使用时,扣动扣板15,扣板15围绕弹性连接件14向外运动,解除扣件4对上盖2的限制,即可打开上盖2,弹性连接件14为可伸缩弹性筋片,拉伸扣板15,将卡块16卡接在凹槽19内,弹性连接件14自然收缩,卡块16的上端抵接在凹槽19的上端,固定住扣板15的运动,使得上盖2扣紧在上盒体1上,上盖2和下盒体3的交接处安装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粘接在上盖2下端檐口处,垫条7的上端抵接在上盖2的下端,垫条7设置在餐具槽6的上端两侧,餐具槽6用于放置餐具,饭菜放置于食物槽5中,在携带中可能会因为颠倒,导致菜肴汤汁溅撒到餐具上,影响使用,通过设置的垫条7,当上盖2扣紧在下盒体3上,垫条7将餐具槽6密封,保证汤汁不会溅撒到餐具上,不会影响到餐具的使用,在上盖2的下端檐口处还设置有密封圈12,增加了吸塑盒的密封性,下盒体3的内部安装有壳体8,壳体8的上方设置有食物槽5,且食物槽5设置有两组,食物槽5之间通过餐具槽6相连接,食物槽5的上端安装有垫条7,壳体8的内外壁附着有锡纸9,壳体8的内外壁附着有锡纸9,壳体8和餐具槽6与下盒体3之间的空间初始状态为密封状态,塑料在直接加热的时,会产生有害物质,在壳体8的内外壁附着有锡纸9,隔绝塑料加热产生的有害物质,在下盒体3的内部底面粘接有锡纸层11,保护下盒体3直接接触热量,杜绝过热,人体可直接接触,使用安全,为密封状态是为了防止四氧化三铁10接触到空气从而发生反应,在吸塑盒未使用时进行加热,造成浪费,下盒体3的内部底面粘附有锡纸层11,锡纸层11的上方铺设有四氧化三铁10,下盒体3的左侧安装有软管17,软管17的内部中心处粘接有塑料软膜18,四氧化三铁10遇到空气会发生反应,产生温度,空气通过软管17与四氧化三铁10接触,将软管17中部的塑料软膜18戳破,空气即可通过软管17接触到四氧化三铁10,从而发生反应,加热食物槽5中的饭菜,使用方便。

使用时,通过扣件4打开闭合上盖2,两组扣件4安装在上盖2的两侧,通过卡块16卡接在凹槽19内,将上盖2与下盒体3闭合组成盒体1,扣板15的尾端通过弹性连接件14与安装块13相连接,需要使用时,扣动扣板15,扣板15围绕弹性连接件14向外运动,解除扣件4对上盖2的限制,即可打开上盖2,弹性连接件14为可伸缩弹性筋片,拉伸扣板15,将卡块16卡接在凹槽19内,弹性连接件14自然收缩,卡块16的上端抵接在凹槽19的上端,固定住扣板15的运动,使得上盖2扣紧在上盒体1上,垫条7设置在餐具槽6的上端两侧,餐具槽6用于放置餐具,饭菜放置于食物槽5中,在携带中可能会因为颠倒,导致菜肴汤汁溅撒到餐具上,影响使用,通过设置的垫条7,当上盖2扣紧在下盒体3上,垫条7将餐具槽6密封,保证汤汁不会溅撒到餐具上,不会影响到餐具的使用,在上盖2的下端檐口处还设置有密封圈12,增加了吸塑盒的密封性,同时设置在壳体8下方的四氧化三铁10可以对食物槽5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四氧化三铁10遇到空气会发生反应,产生温度,空气通过软管17与四氧化三铁10接触,将软管17中部的塑料软膜18戳破,空气即可通过软管17接触到四氧化三铁10,从而发生反应,加热食物槽5中的饭菜,使用方便,塑料在直接加热的时,会产生有害物质,在壳体8的内外壁附着有锡纸9,隔绝塑料加热产生的有害物质,在下盒体3的内部底面粘接有锡纸层11,保护下盒体3直接接触热量,杜绝过热,人体可直接接触,使用安全,为密封状态是为了防止四氧化三铁10接触到空气从而发生反应,在吸塑盒未使用时进行加热,造成浪费。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块13、弹性连接件14、扣板15、卡块16、四氧化三铁10、锡纸9、锡纸层11、密封圈12和垫条7,解决了解决了吸塑盒盖扣紧打开使用麻烦,易扣式吸塑盒密封性差,使用时功能单一和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