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181发布日期:2019-02-15 19:5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主千斤顶同步升降大吨位飞机时主要采取的控制系统为:同步升降时以绝对位移最高的主千斤顶作为跟踪对象,另外两个主千斤顶对此主千斤顶进行跟踪控制。在实际应用中,此技术方案会使三个主千斤顶交替上升,并且交替处在最高位置,这也就导致了各个主千斤顶速度时快时慢,最终同步位移差只能达到10mm左右,并且飞机也会出现晃动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经常需要多名机务人员密切注视飞机的姿态,增加了机务人员的负担,故国、内外亟待研发出一种可使主千斤顶具有较高同步精度和稳定性的同步升降控制系统。

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系统,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三个的液压千斤顶,还包括与各个液压千斤顶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液压千斤顶由至少一个的后主千斤顶2、至少两个的前主千斤顶3组成,所述后主千斤顶2与前主千斤顶3结构一致,其上在液压作动筒4上皆设有检测液压千斤顶所顶起支撑头5的位移量、顶起速度的测量装置6;所述后主千斤顶2、前主千斤顶3的电动液压泵内皆设有伺服阀。

所述控制装置为电气柜1,其上设有显示操作界面、输入升降参数的触摸屏11,其内设有存储模块12、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3与触摸屏11、存储模块12、各测量装置6、各伺服阀电连接,处理模块13可以通过控制各伺服阀的阀开度来增加或减少液压千斤顶的顶起速度。

处理模块13实时将测量装置6检测到的支撑头5的位移量、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与检测时间点进行绑定后,生成历史记录存入存储模块12中,当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从存储模块12中查阅,方便检查问题所在,分析原因。

处理模块13根据触摸屏11上输入的升降参数,控制后主千斤顶2、前主千斤顶3的电动液压泵的伺服阀开度从而改变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使得各液压千斤顶支撑头5的位移量、顶起速度一致,从而实现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

所述测量装置6为拉线传感器。

进一步的,电气柜1内还设有警报器14。

所述警报器14与处理模块13、存储模块12电连接。

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者在电气柜1的触摸屏11上输入液压千斤顶的顶起速度,并启动系统,处理模块13控制后主千斤顶2的电动液压泵启动,开始顶起;

步骤二:后主千斤顶2的测量装置6将实时测得的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反馈给处理模块13,处理模块13将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发送给触摸屏11并显示,同时发送给存储模块12;处理模块13根据在触摸屏11上输入的支撑头5的顶起额定速度,控制后主千斤顶2的电动液压泵内的伺服阀的阀开度来增加或减少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使其与测得的支撑头5的顶起额定速度一致;

步骤三:以后主千斤顶2作为参照,以同步升降启动时前主千斤顶3和后主千斤顶2的绝对位移作为同步零点,通过各前主千斤顶3上安装的测量装置6实时采集其支撑头5的位移量与后主千斤顶2的同步位移差控制后各个前主千斤顶3的电动液压泵内的伺服阀的阀开度来增加或减少顶起速度,直至与后主千斤顶2的顶起位移、速度一致;

步骤四:当后主千斤顶2、前主千斤顶3上的测量装置6测量的各支撑头5的位移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大于一定值时,处理模块13控制警报器14发出报警。

步骤一中,处理模块13控制后主千斤顶2的电动液压泵启动开始顶起,初始顶起速度为设定的支撑头5的顶起额定速度的1/2,15s后处理模块13增大后主千斤顶2电动液压泵内的伺服阀的阀开度,使其与设定的支撑头5的顶起额定速度一致。

步骤二中,后主千斤顶2的测量装置6量的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的方法是:通过后主千斤顶2上安装的测量装置6检测后主千斤顶2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差,通过解算得到后主千斤顶2的支撑头5实时顶起速度。

步骤四中,当后主千斤顶2、前主千斤顶3上的测量装置6测量的各支撑头5的位移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大于10mm时,处理模块13控制警报器14发出报警。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极大的减小了飞机同步升降过程中的同步位移差,全过程位移差不超过5mm,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提高了飞机同步升降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了飞机出现明显晃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主千斤顶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三个的液压千斤顶,还包括与各个液压千斤顶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液压千斤顶由至少一个的后主千斤顶2、至少两个的前主千斤顶3组成,其上在液压作动筒4上皆设有检测液压千斤顶所顶起支撑头5的位移量、顶起速度的测量装置6;所述后主千斤顶2、前主千斤顶3的电动液压泵内皆设有伺服阀。

所述控制装置为电气柜1,其上设有显示操作界面、输入升降参数的触摸屏11,其内设有存储模块12、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3与触摸屏11、存储模块12、各测量装置6、各伺服阀电连接,处理模块13可以通过控制各伺服阀的阀开度来增加或减少液压千斤顶的顶起速度。电气柜1还与电源电连接。

如图2所示,处理模块13实时将测量装置6检测到的支撑头5的位移量、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与检测时间点进行绑定后,生成历史记录存入存储模块12中,当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从存储模块12中查阅,方便检查问题所在,分析原因。

处理模块13根据触摸屏11上输入的升降参数,控制后主千斤顶2、前主千斤顶3的电动液压泵的伺服阀开度从而改变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使得各液压千斤顶支撑头5的位移量、顶起速度一致,从而实现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量装置6为拉线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者在电气柜1的触摸屏11上输入液压千斤顶的顶起速度并启动系统,处理模块13控制后主千斤顶2的电动液压泵启动,开始顶起。

处理模块13控制后主千斤顶2的电动液压泵启动开始顶起,初始顶起速度为设定的支撑头5的顶起额定速度的1/2,15s后处理模块13增大后主千斤顶2电动液压泵内的伺服阀的阀开度,使其与设定的支撑头5的顶起额定速度一致。分阶段的控制系统延长了后主千斤顶2的调节时间,但是可以给调节速度较慢的其他液压千斤顶充足的反应时间,避免速度快慢不一致的液压千斤顶同步位移差持续扩大。经过与飞机的对接试用,发现采用分阶段控制系统,启动时最大同步位移差由5mm降至3mm。

步骤二:后主千斤顶2的测量装置6将实时测得的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反馈给处理模块13,处理模块13将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发送给触摸屏11并显示,同时发送给存储模块12;处理模块13根据在触摸屏11上输入的支撑头5的顶起额定速度,控制后主千斤顶2的电动液压泵内的伺服阀的阀开度来增加或减少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使其与测得的支撑头5的顶起额定速度一致。

后主千斤顶2的测量装置6量的支撑头5的顶起速度的方法是:通过后主千斤顶2上安装的测量装置6检测后主千斤顶2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差,通过解算得到后主千斤顶2的支撑头5实时顶起速度。

步骤三:以后主千斤顶2作为参照,以同步升降启动时前主千斤顶3和后主千斤顶2的绝对位移作为同步零点,通过各前主千斤顶3上安装的测量装置6实时采集其支撑头5的位移量与后主千斤顶2的同步位移差控制后各个前主千斤顶3的电动液压泵内的伺服阀的阀开度来增加或减少顶起速度,直至与后主千斤顶2的顶起位移、速度一致。

实施例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量装置6为拉线传感器。

进一步的,电气柜1内还设有警报器14。

所述警报器14与处理模块13、存储模块1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飞机用千斤顶高精度同步升降控制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当后主千斤顶2、前主千斤顶3上的测量装置6测量的各支撑头5的位移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大于一定值时,处理模块13控制警报器14发出报警。

当后主千斤顶2、前主千斤顶3上的测量装置6测量的各支撑头5的位移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大于10mm时,处理模块13控制警报器14发出报警。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查找存储模块12内的数据分析故障原因、故障所在,排除故障后,系统可重新开始同步升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