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7548发布日期:2019-06-21 23:5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企业包裹的检测盒传输生产线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物流企业在对包裹进行传运的过程中,包裹经过检测和统计后需要进行集中装箱操作,现有企业一般采用人工装箱,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分别对不同包裹进行装箱操作,操作繁琐,浪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一般采用机械装箱的过程中,通过机械装箱的过程中,由于物流生产线上的装置之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高度差,包裹在传运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将包裹从设备的高处投递到设备的低出。但是,目前这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1、当前设备在进行包裹包装时,其无法根据包裹的重量自动进行装箱的尺寸选择。

2、包装箱尺寸大小不一,使得设备在自动装箱时的空间资源浪费,加大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当前设备在进行包裹包装时,其无法根据包裹的重量自动进行装箱的尺寸选择,包装箱尺寸大小不一,使得设备在自动装箱时的空间资源浪费,加大使用成本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控制面板、检修箱、传输面板、工作箱、输出口、进料口,所述控制面板镶嵌于设备主体前表面左侧,所述控制面板与设备主体电连接,所述检修箱设于设备主体前表面下部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传输面板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并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工作箱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输出口设于工作箱右侧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料口设于工作箱左侧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工作箱由动力来源机构、中转结构、稳固卸货机构、重力感应机构、倾斜滑板、推动封闭结构、出料传输结构、筛选包装箱机构、箱外壳组成,所述中转结构左侧与动力来源机构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稳固卸货机构右上部与中转结构通过啮合相连接且其左下部设于进料口内侧,所述重力感应机构设于稳固卸货机构下方并与筛选包装箱机构电连接,所述倾斜滑板设于箱外壳内左下部并位于重力感应机构右方,所述推动封闭结构左部与中转结构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出料传输结构与动力来源机构电连接并与筛选包装箱机构通过传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动力来源机构由固定扣、主驱动电机、轴杆、一号斜齿轮组成,所述主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扣安装于箱外壳内上壁左侧,所述主驱动电机与出料传输结构电连接,所述轴杆设于主驱动电机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一号斜齿轮设于轴杆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斜齿轮与中转结构通过啮合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中转结构由空心旋转套、旋转杆、二号斜齿轮、三号斜齿轮组成,所述空心旋转套设于箱外壳内上壁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旋转杆上端伸入空心旋转套内部并通过内螺纹纹路相连接,所述二号斜齿轮设于旋转杆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二号斜齿轮与一号斜齿轮和推动封闭结构分别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三号斜齿轮设于旋转杆下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三号斜齿轮与稳固卸货机构通过啮合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稳固卸货机构由空心板、轨道杆、一号伞齿轮、定位鞘、连接限位杆、二号伞齿轮、连接杆、传动轴杆、限位套、限位弹簧板、传动杆、支杆、滚轮、置物板组成,所述空心板设于箱外壳内左上壁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轨道杆设于空心板内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伞齿轮设于空心板前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伞齿轮与三号斜齿轮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定位鞘设于一号伞齿轮前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二号伞齿轮设于一号伞齿轮左侧并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连接限位杆右端与定位鞘通过套合相连接且其左端与二号伞齿轮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连接杆右端设于连接限位杆前表面中部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传动轴杆右端与连接杆左端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限位套设于空心板下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限位弹簧板设于限位套内部,所述传动轴杆左端伸入限位套内部并与限位弹簧板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传动杆右端伸入限位套内部并与传动轴杆通过铰链活动相连接,所述支杆与传动杆左端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滚轮设于支杆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滚轮与轨道杆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置物板设于支杆下表面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重力感应机构由固定座、伸缩柱、承重板、重力感应器、信号处理板、短限位筒、长限位筒、长支撑柱、短支撑柱组成,所述固定座设于箱外壳内下壁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伸缩柱设于固定座上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承重板设于伸缩柱上端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器设于承重板下部并位于伸缩柱内上部,所述信号处理板设于固定座内部并与重力感应器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板与筛选包装箱机构电连接,所述短限位筒设于承重板下表面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长限位筒设于承重板下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长支撑柱设于固定座上表面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短支撑柱设于固定座上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推动封闭结构由管道、旋转轴杆、工字齿轮、凸轮、U型支撑杆、推块组成,所述管道设于箱外壳内上壁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杆右端伸入管道上部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工字齿轮设于旋转轴杆左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字齿轮与二号斜齿轮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凸轮与旋转轴杆通过套合相连接并位于管道内部,所述U型支撑杆与凸轮左右两侧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推块设于U型支撑杆下端并位于管道内部,所述推块与U型支撑杆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出料传输结构由传动电机、杆圈托、细杆、限位绳套、传动皮带、一号转轮、二号转轮、三号转轮、输送轴带、传动绳索组成,所述传动电机设于箱外壳内下壁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杆圈托设于箱外壳内下壁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细杆设于传动电机右侧并与杆圈托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细杆与传动电机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限位绳套与细杆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二号转轮设于一号转轮右方,所述三号转轮设于二号转轮右侧,所述一号转轮、二号转轮、三号转轮通过输送轴带相连接,所述二号转轮与限位绳套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二号转轮与筛选包装箱机构通过传动绳索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筛选包装箱机构由一号圆轮、二号圆轮、三号圆轮、输送带、包装箱收纳机、包装箱出料口组成,所述二号圆轮设于一号圆轮右方,所述三号圆轮设于二号圆轮右方,所述一号圆轮、二号圆轮与三号圆轮分别通过输送带相连接,所述二号圆轮与二号转轮通过传动绳索相连接,所述包装箱收纳机设于箱外壳内上壁右侧,所述包装箱出料口设于包装箱收纳机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将包裹放置在传输面板上,在制面板的作用下启动设备主体,并通过进料口进入工作箱内部并在进行自动装箱,进而从输出口输送出去,主驱动电机在控制面板的作用下启动通过轴杆带动一号斜齿轮做旋转,使得中转结构与一号斜齿轮通过啮合转动,而一号伞齿轮在三号斜齿轮的作用下同时运动,二号伞齿轮与一号伞齿轮啮合旋转,进而在定位鞘的作用下通过连接杆拉动传动轴杆、传动杆做左右往返运动,包裹从进料口进入,并运输到置物板上,进而在支杆的左右往返运动作用下运送到承重板上,承重板受到来自包裹的的重力,使得伸缩柱向下移动,短限位筒与长支撑柱、长限位筒与短支撑柱相套合进而承重板在其相互作用下右侧向下倾斜,重力感应器将包裹的重力通过信号处理板传递到筛选包装箱机构,而包裹在承重板的作用下滑落至倾斜滑板,工字齿轮在二号斜齿轮的啮合作用下带动旋转轴杆做旋转运动,包装箱收纳机接收到来自信号处理板的信号则将适合的包装箱从包装箱出料口落入到输送带上,传动电机与主驱动电机电连接同时启动,并通过细杆带动限位绳套同步做旋转运动,进而二号转轮利用传动皮带做同步运动,使得输送轴带旋转,并同时通过传动绳索使得输送带运动,将包装箱向左移动,而凸轮在旋转轴杆的作用下同步带动U型支撑杆做上下运动,进而推动推块上下运动,并将出箱口封闭,防止与包装箱下落,包装箱从管道落入至输送轴带表面上,而包裹也从倾斜滑板滑落至包装箱,当控制面板停止设备的运作时,工作箱则停止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使得设备在进行包裹包装时,可自动根据包裹的重量筛选出适合能承重的包装箱,同时也利用工作箱内部的结构调整使得该包装箱与包裹运输的速度精准的配合,提高包裹准确落入包装箱的概率,同时也不损坏包裹,包装箱与包裹的尺寸大小一致装箱,避免了包装箱的空间资源浪费,以及使用成本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作箱的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作箱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作箱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设备主体-1、控制面板-2、检修箱-3、传输面板-4、工作箱-5、输出口-6、进料口-7、动力来源机构-501、中转结构-502、稳固卸货机构-503、重力感应机构-504、倾斜滑板-505、推动封闭结构 -506、出料传输结构-507、筛选包装箱机构-508、箱外壳-509、固定扣-5010、主驱动电机-5011、轴杆-5012、一号斜齿轮-5013、空心旋转套-5020、旋转杆-5021、二号斜齿轮-5022、三号斜齿轮-5023、空心板-5030、轨道杆-5031、一号伞齿轮-5032、定位鞘-5033、连接限位杆-5034、二号伞齿轮-5035、连接杆-5036、传动轴杆-5037、限位套-5038、限位弹簧板-5039、传动杆-50310、支杆-50311、滚轮-50312、置物板-50313、固定座-5040、伸缩柱-5041、承重板-5042、重力感应器-5043、信号处理板-5044、短限位筒-5045、长限位筒-5046、长支撑柱-5047、短支撑柱-5048、管道-5060、旋转轴杆-5061、工字齿轮-5062、凸轮-5063、U型支撑杆-5064、推块-5065、传动电机-5070、杆圈托-5071、细杆-5072、限位绳套-5073、传动皮带-5074、一号转轮-5075、二号转轮-5076、三号转轮-5077、输送轴带-5078、传动绳索-5079、一号圆轮-5080、二号圆轮-5081、三号圆轮-5082、输送带 -5083、包装箱收纳机-5084、包装箱出料口-508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的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控制面板2、检修箱3、传输面板4、工作箱5、输出口6、进料口7,所述控制面板2镶嵌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左侧,所述控制面板2与设备主体1电连接,所述检修箱3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下部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传输面板4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与控制面板2电连接,所述工作箱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输出口6设于工作箱5右侧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料口7设于工作箱 5左侧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工作箱5由动力来源机构501、中转结构502、稳固卸货机构503、重力感应机构504、倾斜滑板505、推动封闭结构506、出料传输结构507、筛选包装箱机构508、箱外壳509 组成,所述中转结构502左侧与动力来源机构501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稳固卸货机构503右上部与中转结构502通过啮合相连接且其左下部设于进料口7内侧,所述重力感应机构504设于稳固卸货机构 503下方并与筛选包装箱机构508电连接,所述倾斜滑板505设于箱外壳509内左下部并位于重力感应机构504右方,所述推动封闭结构 506左部与中转结构502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出料传输结构507与动力来源机构501电连接并与筛选包装箱机构508通过传动相连接,所述动力来源机构501由固定扣5010、主驱动电机5011、轴杆5012、一号斜齿轮5013组成,所述主驱动电机5011通过固定扣5010安装于箱外壳509内上壁左侧,所述主驱动电机5011与出料传输结构507 电连接,所述轴杆5012设于主驱动电机5011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一号斜齿轮5013设于轴杆5012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斜齿轮5013与中转结构502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中转结构502由空心旋转套5020、旋转杆5021、二号斜齿轮5022、三号斜齿轮5023组成,所述空心旋转套5020设于箱外壳509内上壁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旋转杆5021上端伸入空心旋转套5020内部并通过内螺纹纹路相连接,所述二号斜齿轮5022设于旋转杆5021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二号斜齿轮5022与一号斜齿轮5013和推动封闭结构506分别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三号斜齿轮5023设于旋转杆5021下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三号斜齿轮5023与稳固卸货机构503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稳固卸货机构503由空心板5030、轨道杆5031、一号伞齿轮5032、定位鞘5033、连接限位杆5034、二号伞齿轮5035、连接杆5036、传动轴杆5037、限位套5038、限位弹簧板5039、传动杆50310、支杆50311、滚轮50312、置物板50313组成,所述空心板5030设于箱外壳509内左上壁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轨道杆5031设于空心板5030内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伞齿轮5032设于空心板5030前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伞齿轮5032与三号斜齿轮5023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定位鞘 5033设于一号伞齿轮5032前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二号伞齿轮5035设于一号伞齿轮5032左侧并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连接限位杆5034右端与定位鞘5033通过套合相连接且其左端与二号伞齿轮5035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连接杆5036右端设于连接限位杆5034 前表面中部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传动轴杆5037右端与连接杆 5036左端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限位套5038设于空心板5030下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限位弹簧板5039设于限位套5038内部,所述传动轴杆5037左端伸入限位套5038内部并与限位弹簧板 5039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传动杆50310右端伸入限位套5038内部并与传动轴杆5037通过铰链活动相连接,所述支杆50311与传动杆 50310左端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滚轮50312设于支杆5031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滚轮50312与轨道杆5031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置物板50313设于支杆50311下表面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重力感应机构504由固定座5040、伸缩柱5041、承重板5042、重力感应器5043、信号处理板5044、短限位筒5045、长限位筒5046、长支撑柱5047、短支撑柱5048组成,所述固定座5040设于箱外壳 509内下壁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伸缩柱5041设于固定座5040 上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承重板5042设于伸缩柱5041上端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器5043设于承重板5042下部并位于伸缩柱5041内上部,所述信号处理板5044设于固定座5040内部并与重力感应器5043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板5044与筛选包装箱机构508电连接,所述短限位筒5045设于承重板5042下表面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长限位筒5046设于承重板5042下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长支撑柱5047设于固定座5040上表面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短支撑柱5048设于固定座5040 上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推动封闭结构506由管道 5060、旋转轴杆5061、工字齿轮5062、凸轮5063、U型支撑杆5064、推块5065组成,所述管道5060设于箱外壳509内上壁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杆5061右端伸入管道5060上部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工字齿轮5062设于旋转轴杆5061左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字齿轮5062与二号斜齿轮5022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凸轮5063与旋转轴杆5061通过套合相连接并位于管道5060内部,所述U型支撑杆5064与凸轮5063左右两侧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推块5065设于U型支撑杆5064下端并位于管道5060内部,所述推块 5065与U型支撑杆5064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传输结构507由传动电机5070、杆圈托5071、细杆5072、限位绳套5073、传动皮带 5074、一号转轮5075、二号转轮5076、三号转轮5077、输送轴带5078、传动绳索5079组成,所述传动电机5070设于箱外壳509内下壁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杆圈托5071设于箱外壳509内下壁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细杆5072设于传动电机5070右侧并与杆圈托5071 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细杆5072与传动电机507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限位绳套5073与细杆5072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二号转轮5076 设于一号转轮5075右方,所述三号转轮5077设于二号转轮5076右侧,所述一号转轮5075、二号转轮5076、三号转轮5077通过输送轴带5078相连接,所述二号转轮5076与限位绳套5073通过传动皮带5074相连接,所述二号转轮5076与筛选包装箱机构508通过传动绳索5079相连接,所述筛选包装箱机构508由一号圆轮5080、二号圆轮5081、三号圆轮5082、输送带5083、包装箱收纳机5084、包装箱出料口5085组成,所述二号圆轮5081设于一号圆轮5080右方,所述三号圆轮5082设于二号圆轮5081右方,所述一号圆轮5080、二号圆轮5081与三号圆轮5082分别通过输送带5083相连接,所述二号圆轮5081与二号转轮5076通过传动绳索5079相连接,所述包装箱收纳机5084设于箱外壳509内上壁右侧,所述包装箱出料口5085 设于包装箱收纳机5084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流包裹的自动装箱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将包裹放置在传输面板4上,在制面板2的作用下启动设备主体1,并通过进料口7进入工作箱5内部并在进行自动装箱,进而从输出口6 输送出去,主驱动电机5011在控制面板2的作用下启动通过轴杆5012 带动一号斜齿轮5013做旋转,使得中转结构502与一号斜齿轮5013 通过啮合转动,而一号伞齿轮5032在三号斜齿轮5023的作用下同时运动,二号伞齿轮5035与一号伞齿轮5032啮合旋转,进而在定位鞘 5033的作用下通过连接杆5036拉动传动轴杆5037、传动杆50310做左右往返运动,包裹从进料口7进入,并运输到置物板50313上,进而在支杆50311的左右往返运动作用下运送到承重板5042上,承重板5042受到来自包裹的的重力,使得伸缩柱5041向下移动,短限位筒5045与长支撑柱5047、长限位筒5046与短支撑柱5048相套合进而承重板5042在其相互作用下右侧向下倾斜,重力感应器5043将包裹的重力通过信号处理板5044传递到筛选包装箱机构508,而包裹在承重板5042的作用下滑落至倾斜滑板505,工字齿轮5062在二号斜齿轮5022的啮合作用下带动旋转轴杆5061做旋转运动,包装箱收纳机5084接收到来自信号处理板5044的信号则将适合的包装箱从包装箱出料口5085落入到输送带5083上,传动电机5070与主驱动电机5011电连接同时启动,并通过细杆5072带动限位绳套5073同步做旋转运动,进而二号转轮5076利用传动皮带5074做同步运动,使得输送轴带5078旋转,并同时通过传动绳索5079使得输送带5083 运动,将包装箱向左移动,而凸轮5063在旋转轴杆5061的作用下同步带动U型支撑杆5064做上下运动,进而推动推块5065上下运动,并将出箱口封闭,防止与包装箱下落,包装箱从管道5060落入至输送轴带5078表面上,而包裹也从倾斜滑板505滑落至包装箱,当控制面板2停止设备的运作时,工作箱5则停止运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当前设备在进行包裹包装时,其无法根据包裹的重量自动进行装箱的尺寸选择,包装箱尺寸大小不一,使得设备在自动装箱时的空间资源浪费,加大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得设备在进行包裹包装时,可自动根据包裹的重量筛选出适合能承重的包装箱,同时也利用工作箱内部的结构调整使得该包装箱与包裹运输的速度精准的配合,提高包裹准确落入包装箱的概率,同时也不损坏包裹,包装箱与包裹的尺寸大小一致装箱,避免了包装箱的空间资源浪费,以及使用成本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