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496发布日期:2019-06-14 22:50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计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装物料原料进厂、成品出厂的装车计量已广泛采用地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计量,但在车型信息识别、计量差错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例如,装车计量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经验识别车型,容易发生判断错误;车辆信息采集自动化程度低、装车效率低;部分企业采用IC卡刷卡方式获取车辆信息,但增加了卡的成本,还容易造成损坏和遗失,并且也会出现作弊的情况,如利用倒换车牌作弊,给公司造成损失和发生计量异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装车系统错误率高、装车效率低、容易作弊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包括地磅本体、红外对射装置、显示及语音播报装置、雷达测距传感器组、标识杆、散装头、测高光幕,所述地磅本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称的前红外对射装置和后红外对射装置,所述地磅本体上设置有标识杆,所述标识杆位于所述前红外对射装置和后红外对射装置中间远离后红外对射装置的一侧,所述地磅本体上设置有测高光幕,所述测高光幕位于所述标识杆和后红外对射装置之间,所述雷达测距传感器组分别位于所述自动计量装车系统的顶端,所述地磅本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雷达测距传感器,所述自动计量装车系统的顶端的雷达测距传感器组上还设有散装头。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杆也可以位于所述前红外对射装置和后红外对射装置中间远离前红外对射装置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散装头上还设有可升降限位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测高光幕为红外光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磅两端安装红外对射装置,可通过红外对射装置上的光栅是否被遮挡对车辆停车位置进行判断,可避免车辆不完全上磅、车辆增加配重等作弊行为,保证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堵住管理可能产生的漏洞,通过布设雷达测距传感器组及红外光幕,可准确快速获取车厢尺寸信息,结合散料定量要求,可预先自动计算出能够使物料均布的装车目标高度,确定装车方案,满足不同类型车辆和同一车型不同重量的多种客户要求装车,无需人工干预,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装车效率,保证交易数据真实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

一种散料自动计量装车系统,包括地磅本体、红外对射装置、显示及语音播报装置、雷达测距传感器组、标识杆、散装头、测高光幕,所述地磅本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称的前红外对射装置和后红外对射装置,所述地磅本体上设置有标识杆,所述标识杆位于所述前红外对射装置和后红外对射装置中间远离后红外对射装置的一侧,所述地磅本体上设置有测高光幕,所述测高光幕位于所述标识杆和后红外对射装置之间,所述雷达测距传感器组分别位于所述自动计量装车系统的顶端,所述地磅本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雷达测距传感器,所述自动计量装车系统的顶端的雷达测距传感器组上还设有散装头。

具体的,所述标识杆也可以位于所述前红外对射装置和后红外对射装置中间远离前红外对射装置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散装头上还设有可升降限位开关。当物料到达目标高度位置触发限位开关,发送料满信号给自动装车系统,磅前显示屏或语音装置提示,司机根据提示向前移动车辆至下个装车位装料,也可采用与初始定位类似采用设立标识杆的方式进行提醒,让司机能快速定位到下个装车位。装料到达预装量后,系统自动停止下料并复位散装头,显示屏或语音提示装料完成,系统打印作业信息,装载车下磅。

具体的,所述测高光幕为红外光幕。

具体实施例一:

以地磅本体由后向前方向为y方向,由左向右方向为x方向,由地磅本体向雷达测距传感器组方向为z方向,其中,雷达测距传感器组到地面高度为z0,设两组对位雷达测距仪,则地磅宽度为x0;

当运载车上磅后,传感器组打开,从车头处开始,如果出现z值突变为z1,并一;定数量传感器z值保持z1左右,即最初检测到z1的传感器位置就是车厢开始处,该处传感器y坐标+/-适当偏移量,记为y1;第二次突变为z2并保持一定数量传感器读值z2,最初检测z2的传感器的位置为车厢末尾,该处传感器y坐标+/-适当偏移量,记为y2。由此,自动计算出车厢长度为y2-y1,车厢地板距离地磅台面高度z0-z1,测高光幕检测光电遮挡情况获取车厢高度z3,自动计算得出车厢边板高度为z3-(z0-z1);

因地磅宽度为x0,车厢左侧测距记为x1,右侧记为x2,由此,自动计算出车厢宽度为x0-x1-x2。

车辆定位并记录好车辆尺寸后,司机刷卡,读卡成功,称重数据稳定且车辆处于前后两对红外对射装置范围内,系统自动存储皮重数据,PLC检测到数据,发送启动信号给散装机系统,控制散装机开始下料。

综上所述,即可得车厢长宽高精确尺寸,根据车厢尺寸及定量要求,可预先自动计算出能够使物料均布的装车目标高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磅两端安装红外对射装置,可通过红外对射装置上的光栅是否被遮挡对车辆停车位置进行判断,可避免车辆不完全上磅、车辆增加配重等作弊行为,保证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堵住管理可能产生的漏洞,通过布设雷达测距传感器组及红外光幕,可准确快速获取车厢尺寸信息,结合散料定量要求,可预先自动计算出能够使物料均布的装车目标高度,确定装车方案,满足不同类型车辆和同一车型不同重量的多种客户要求装车,无需人工干预,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装车效率,保证交易数据真实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