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料仓及使用该成品料仓的物料烘干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486发布日期:2019-06-14 22:5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成品料仓及使用该成品料仓的物料烘干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品料仓及使用该成品料仓的物料烘干生产线。



背景技术:

每年有大量药渣需要处理,药渣等生物质综合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国内的药渣大部分做填埋处理,少部分用作饲料和肥料,因而造成严重的污水和气味等环境问题,另外部分药渣属于危险废物。考虑到对环境的二次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损害及投资等综合方面,药渣等生物质的气化制气、制热、发电是较合理的处理药渣的工艺。

中药渣回收加工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其不仅仅在于中药渣颗粒燃料或者湿料,同时对于种植业同样有效。分类后的中药渣经过粉碎烘干发酵等系列加工成培植土,用中药渣培植土种植蘑菇,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中药渣进行种植,改善蘑菇的口感,增强蘑菇营养性,经济收入一下子得以改观。而规模化的实现种植需要实现中药渣回收加工的机械化作业,中药渣烘干机就是实现药渣固体物质含量提纯机械化的重要设备。物料先初步除水,然后被粉碎机粉碎,经过烘干、除尘、出料等工序后,进入成品料仓,然后再打包或结块处理。然而,成品料仓的结构使得排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品料仓,以优化其结构,改善排料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该成品料仓的物料烘干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成品料仓,包括料仓本体、第一出料机,料仓本体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侧的仓体,仓体具有盛物料的腔体,仓体上方具有与提升机对接的入料口,仓体下部设有卸料斗,卸料斗与腔体连通,第一出料机为绞龙式,第一出料机包括第一绞龙,第一出料机从卸料斗中穿出,定义第一绞龙的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卸料斗的长度方向也为前后方向,第一出料机的位于卸料斗内的有效上料长度与卸料斗长度一致,卸料斗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卸料斗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V型,卸料斗的底部为弧形板,卸料斗的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于弧形板的两侧过度连接,左侧板与右侧板的夹角为55°~65°,第一出料机紧贴卸料斗底部的弧形板内侧设置,第一出料机的卸料口位于卸料斗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绞龙由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链,第一绞龙的位于卸料斗外部的一端设有链轮,电机设置在第一出料机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口朝下设置,卸料口由卸料筒形成,卸料筒下端用于与压块机的进料口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料机还包括壳体,壳体仅设置在卸料斗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物料烘干生产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物料烘干生产线,包括滚筒烘干机、第二出料机、提升机、成品料仓,第二出料机位于滚筒烘干机的出料端以将烘干后的物料输送至提升机处,提升机用于将所述物料输送至成品料仓内,成品料仓包括料仓本体、第一出料机,料仓本体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侧的仓体,仓体具有盛物料的腔体,仓体上方具有与提升机对接的入料口,仓体下部设有卸料斗,卸料斗与腔体连通,第一出料机为绞龙式,第一出料机包括第一绞龙,第一出料机从卸料斗中穿出,定义第一绞龙的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卸料斗的长度方向也为前后方向,第一出料机的位于卸料斗内的有效上料长度与卸料斗长度一致,卸料斗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卸料斗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V型,卸料斗的底部为弧形板,卸料斗的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于弧形板的两侧过度连接,左侧板与右侧板的夹角为55°~65°,第一出料机紧贴卸料斗底部的弧形板内侧设置,第一出料机的卸料口位于卸料斗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口朝下设置,卸料口由卸料筒形成,卸料筒下端用于与压块机的进料口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料机还包括壳体,壳体仅设置在卸料斗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烘干生产线还包括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与滚筒烘干机出料端的风管连接,旋风除尘器连接有引风机,旋风除尘器的下料口位于第二出料机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烘干生产线还包括压块机、皮带机,压块机位于所述第一出料机的卸料口下方,压块机的出料口位于皮带机一端的上方,皮带机用于将压成块的物料输送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成品料仓,包括仓体及设置在仓体下部的卸料斗,卸料斗内穿装有第一出料机。卸料斗的底部为弧形板,卸料斗的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于弧形板的两侧过度连接,左侧板与右侧板的夹角为55°~65°,第一出料机紧贴卸料斗底部的弧形板内侧设置。卸料斗的左侧板、右侧板、底部的弧形板,可以一体弯折成型,便于制作,有倾斜角度,也便于落料。卸料斗不仅便于下料,而且物料能够更充分与第一出料机的绞龙接触,提高出料效率。同时,第一出料机的位于卸料斗内的有效上料长度与卸料斗长度一致,也提高了出料效率。进一步地,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物料烘干生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物料烘干生产线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成品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成品料仓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F处的放大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火道,2、进料机,3、滚筒烘干机,4、引风机,5、第二出料机,6、旋风除尘器,7、提升机,8、成品料仓,9、压块机,10、皮带机,81、仓体,82、卸料斗,83、第一出料机,84、电机,831、卸料口,821、左侧板,822、右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物料烘干生产线的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物料烘干生产线,包括滚筒烘干机3、第二出料机5、旋风除尘器6、提升机7、成品料仓8、压块机9、皮带机10。滚筒烘干机为现有技术,烘干滚筒外周设有齿圈31,烘干滚筒由电机、减速机以及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滚筒烘干机3的前端头连接有火道1,由相应的热炉供热。烘干滚筒的轴线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滚筒烘干机的前端头还设有绞龙式的进料机2,用于将待烘干物料输送至烘干滚筒内。

第二出料机5位于滚筒烘干机的出料端以将烘干后的物料输送至提升机7处,第二出料机5倾斜设置,且轴线沿前后方向。第二出料机5也为绞龙式出料机。提升机7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成品料仓8内。成品料仓8包括料仓本体、第一出料机,料仓本体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侧的仓体81,仓体81具有盛物料的腔体。仓体上方具有与提升机7的卸料端对接的入料口。仓体81下部设有卸料斗82,卸料斗82与腔体连通。第一出料机83为绞龙式,第一出料机83包括壳体、第一绞龙,第一出料机从卸料斗中穿出,图4中所示的位于卸料斗内的第一出料机部分本应是看不到的,为便于理解,将其显示出。定义第一绞龙的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卸料斗82的长度方向也为前后方向,卸料斗82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卸料斗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V型。第一出料机的位于卸料斗内的有效上料长度与卸料斗长度一致,使得第一绞龙与更多物料接触,提高物料转送效率。卸料斗的底部为弧形板,卸料斗的左侧板821与右侧板822分别于弧形板的两侧过度连接,左侧板821与右侧板822的夹角为60°。第一出料机紧贴卸料斗底部的弧形板内侧设置,第一出料机的卸料口位于卸料斗的外侧。

第一出料机83的壳体仅设置在卸料斗的外侧。卸料口831位于壳体上,卸料口831朝下设置,卸料口由卸料筒形成,卸料筒下端用于与压块机的进料口对接。

第一绞龙由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84、传动链,第一绞龙的位于卸料斗外部的一端设有链轮,电机84设置在第一出料机的壳体上。

旋风除尘器6的进风口与滚筒烘干机出料端的风管连接,旋风除尘器6的下料口位于第二出料机5上方。旋风除尘器6连接有引风机4,在引风机4的作用下,粉尘及废气经过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排出,过滤下来的少量物料落入第二出料机5上。

压块机9位于第一出料机的卸料口下方,压块机9的出料口位于皮带机10一端的上方,皮带机10用于将压成块的物料输送走。压块机为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的烘干生产线,不仅可以对药渣料烘干,也可用于木屑等物料。

其他实施例中,卸料斗的左侧板、右侧板的夹角可为55°或65°。

本实用新型成品料仓的实施例,成品料仓的结构与上述烘干生产线实施例中的成品料仓相同,不再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