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RFID货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3967发布日期:2019-05-24 21:5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RFID货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RFID货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货架主要有阁楼式货架、贯通式货架、悬臂式货架、重型层板式货架等,但各种货架系统均存在不足,综合起来的缺陷有:货架库位大小与产品包装箱尺寸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货物大小及重量需要人工测量,增加工人非必要劳动时间;物料搬运作业中,货物出入库的分拣作业需要人工手动完成,浪费大量人力及时间。

目前物流仓储行业迫切需要一种省时省地省力的新型货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型RFID货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RFID货架系统,包括货架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流信息读写模块1、传感器系统2、堆垛机3及传送带;所述传感器系统2及传送带均设置于入货口处。

所述物流信息读写模块1包括第一RFID电子标签11、第一RFID读写器12及第二RFID读写器13;第一RFID电子标签11固定于货物表面,第一RFID读写器12设置于入货口处,第二RFID读写器13设置于出货口处。

所述传感器系统2包括重力传感器21及光电传感器22;所述货架上设置第二RFID电子标签,所述堆垛机3设置第三RFID读写器31。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RFID货架系统还包括控制处理电路4,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2、第二RFID读写器13、重力传感器21、光电传感器22、堆垛机3、第三RFID读写器31分别与控制处理电路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传感器21设置于传送带起始端,所述光电传感器22设置于传送带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为多层,每层货架包括多种货物格。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每个货物格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分别固定第二RFID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起始端设置支架5,所述支架5包括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2及第三侧面53;第三侧面53位于传送带上方且与传送带平行;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2均与传送带垂直,分别位于传送带两侧且紧贴传送带;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2及第三侧面53依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面52内侧、第三侧面53下表面分别安装多个光电传感器22。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为钢材。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为滚轮式传送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重力传感器及光电传感器检测货物重量及尺寸,节省工人劳动时间;(2)物流信息读写模块采用RFID电子标签及RFID读写器相结合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快速有效地对仓库出入库货物的物流信息进行读取和录入,节省人力;(3)堆垛机设置第三RFID读写器,货架设置第二RFID电子标签,堆垛机的第三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货架第二RFID电子标签信息,货物通过堆垛机存放和分拣,节省人力及时间;(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货架结构:首先,将货架划分为多层,每层货架又划分为多种大小不等的货物格,将不同大小的货物分类存放至货架的货物格,减少货架空间浪费,提高货架空间利用率;其次,货架入货口处设置传送带,传送带起始端设置支架,支架第二侧面内侧及第三侧面下表面分别安装多个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入库货物的长度、高度范围及宽度范围;最后,将重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传送带、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堆垛机、控制处理电路与货架相结合,构成RFID货架系统,实现通过堆垛机将货物入库及分拣;减少人工时间,节省人力成本;(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仓库作业效率及货架空间利用率,具有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入货口处示意图

图中:

1-物流信息读写模块;11-第一RFID电子标签;12-第一RFID读写器;13-第二RFID读写器;2-传感器系统;21-重力传感器;22-光电传感器;3-堆垛机;31-第三RFID读写器;4-控制处理电路;5-支架;51-第一侧面;52-第二侧面;53-第三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一种新型RFID货架系统,包括货架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流信息读写模块1、传感器系统2、堆垛机3及传送带;所述传感器系统2及传送带均设置于入货口处。

所述物流信息读写模块1包括第一RFID电子标签11、第一RFID读写器12及第二RFID读写器13;第一RFID电子标签11固定于货物表面,第一RFID读写器12设置于入货口处,第二RFID读写器13设置于出货口处。

具体地,入货口处第一RFID读写器12与货物表面的第一RFID电子标签11相结合,对入库货物的物流信息进行读取和录入;出货口处第二RFID读写器13与货物表面的第一RFID电子标签11相结合,读取出库货物的物流信息。

所述传感器系统2包括重力传感器21及光电传感器22;所述货架上设置第二RFID电子标签,所述堆垛机3设置第三RFID读写器31。

具体地,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2、第二RFID读写器13及第三RFID读写器31均包含RFID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RFID货架系统还包括控制处理电路4,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2、第二RFID读写器13、重力传感器21、光电传感器22、堆垛机3、第三RFID读写器31分别与控制处理电路4连接。

具体地,第三RFID读写器31与堆垛机3连接,堆垛机3通过数据接口与控制处理电路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传感器21设置于传送带起始端,所述光电传感器22设置于传送带上方。

具体地,如图2,传送带起始端设置支架5,所述支架5包括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2及第三侧面53;第三侧面53位于传送带上方且与传送带平行;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2均与传送带垂直,分别位于传送带两侧且紧贴传送带;第一侧面51、第二侧面52及第三侧面53依次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侧面52内侧、第三侧面53下表面分别安装多个光电传感器22。

具体地,第二侧面52内侧的光电传感器22检测货物高度范围。例如,若第二侧面52内侧第一个光电传感器未被遮挡,则货物高度小于第一个光电传感器的高度;若第二侧面52内侧第二个光电传感器被遮挡而第三个光电传感器未被遮挡,则货物高度介于第一个光电传感器的高度与第二个光电传感器的高度之间;依此类推。光电传感器22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处理电路4,经过控制处理电路4处理后,得到货物高度范围。

具体地,第三侧面53下表面的光电传感器检测货物宽度范围。货物投放至传送带时,货物侧面紧靠传送带一侧。第三侧面53下表面第一个光电传感器与传送带一侧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第三侧面53下表面第二个光电传感器与传送带一侧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例如,若第三侧面53下表面第一个光电传感器未被遮挡,则货物宽度小于第一距离D1;若第三侧面23下表面第一个光电传感器被遮挡而第二个光电传感器未被遮挡,则货物宽度介于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之间;依此类推。第三侧面53下表面的光电传感器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处理电路4,经过控制处理电路4处理后,得到货物宽度范围。

第二侧面52内侧的光电传感器22或第三侧面53下表面的光电传感器均能够检测货物长度。传送带匀速运动,货物前端及后端通过支架5同一光电传感器的时间差为第一时间差T,光电传感器将第一时间差T反馈至控制处理电路4,经过控制处理电路4处理后,得到货物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为多层,每层货架包括多种货物格,每种货物格的大小不等。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每个货物格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分别固定第二RFID电子标签。

优选地,所述货架包括第一层货架、第二层货架及第三层货架,每层货架包括第一货物格、第二货物格及第三货物格。

具体地,每个货物格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固定的第二RFID电子标签,对应一个货物格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第三RFID读写器31能够读取货物格纵向方向及横向方向的第二RFID电子标签信息,从而得到货物格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为钢材。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为滚轮式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光电传感器22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型号为ST168。

优选地,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2、第二RFID读写器13及第三RFID读写器31型号均为HMWL-702。

重力传感器21检测货物重量,光电传感器22检测货物的长度、宽度范围、高度范围;第一RFID电子标签11与第一RFID读写器12相结合,对入库货物的物流信息进行读取和录入;货物表面的第一RFID电子标签11与第二RFID读写器13相结合,读取出库货物的物流信息;堆垛机3设置的第三RFID读写器31读取货架中货物格的第二RFID电子标签信息,得到货架中货物格的位置信息,堆垛机3将货物进行存放和分拣;控制处理电路4处理货物重量、长度、宽度范围、高度范围及货架位置信息;以上均为现有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和保护范围。具体实施时,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主要在于货架结构:首先,将货架划分为多层,每层货架又划分为多种大小不等的货物格,将不同大小的货物分类存放至货架的货物格,减少货架空间浪费,提高货架空间利用率;其次,货架入货口处设置传送带,传送带起始端设置支架5,支架5第二侧面52内侧及第三侧面53下表面分别安装多个光电传感器22,用于检测入库货物的长度、高度范围及宽度范围;最后,将重力传感器21、光电传感器22、传送带、第一RFID电子标签11、第二RFID电子标签、第一RFID读写器12、第二RFID读写器13、堆垛机3、第三RFID读写器31、控制处理电路4与货架相结合,构成RFID货架系统,实现通过堆垛机3将货物入库及分拣。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当货物投放至传送带时,重力传感器21检测货物重量,传送带上方的光电传感器22检测货物长度、宽度范围及高度范围,重力传感器21及光电传感器22分别将货物重量、长度、宽度范围及高度范围信息反馈至控制处理电路4处理,控制处理电路4根据货架空余位置信息及货物重量、长度、宽度范围及高度范围信息,将货架中对应货物格位置信息反馈至第一RFID读写器12,第一RFID读写器12将对应货物格位置信息录入货物表面第一RFID电子标签11。堆垛机3的第三RFID读写器31读取货物表面第一RFID电子标签11的货物格位置信息,将货物运送至货架对应位置的货物格。堆垛机3运动时,第三RFID读写器31读取货架中货物格的第二RFID电子标签信息后,进而确定货物格的位置信息,将货物运送至货架中对应货物格位置。

当需要将货物从货架取出时,控制处理电路4将货物对应货架中货物格的位置信息反馈至堆垛机3,堆垛机3根据货物格位置信息及货架中货物格的第二RFID电子标签分拣货物,将货物取出并运送至出货口。出货口处第二RFID读写器13读取货物表面第一RFID电子标签11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反馈至控制处理电路4,控制处理电路4处理后,此位置即为空余,能够用于存放后续入库货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做的任何修改和等同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