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绳绞车快速张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6698发布日期:2019-04-13 00:12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无极绳绞车快速张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快速张紧器,涉及一种对无极绳绞车上的无极绳进行快速张紧的张紧器,属于矿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对两个调节板的短距离调整实现对无极绳张紧的张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井下提升牵引时,无极绳绞车是主要的驱动装置,在进行牵引时,无极绳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初预紧力,保证无极绳的绷直,进而直接传动,因此需要在无极绳上设置张紧装置,张紧装置能够吸收无极绳由于形变产生的伸长,通过张紧装置使得无极绳上存在正压力,现有的无极绳张紧器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调节张紧轮的偏距来进行张紧,需要距离的张紧时,移动距离大,且对无极绳张紧距离有限,效率低,效果差,不能够通过小范围的调节进行张紧,且现有的张紧器具有方向性,对使用安装的方向有要求,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快速张紧器提供了一种通过对两个调节板的短距离调整实现对无极绳张紧的张紧器。能够有效提高对无极绳张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快速张紧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快速张紧器由主体装置和调节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前导入轮、主悬置臂、主支撑臂、辅支撑臂、辅悬置臂、固定板、辅导向板、后导入轮、导向槽、张紧轮、压板、主导向板和旋转轴组成,旋转轴一端置于固定板一端,另一端通过轴承从主导向板一端穿出,所述固定板和主导向板相互平行,前导入轮可转动的置于连接主导向板的旋转轴上,且位于固定板和主导向板之间,所述前导入轮外侧开有环形凹槽,所述主导向板上开有导向槽,压板置于主导向板上,且位于导向槽外侧,主悬置臂一端和连接主导向板的旋转轴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主支撑臂一端通过连接轴和主悬置臂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支撑轴的一端和主导向板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和主支撑臂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张紧轮可转动的置于连接主支撑臂的支撑轴上,且位于主导向板和主支撑臂之间,所述主支撑臂、主悬置臂和主导向板形成三角形结构,旋转轴一端置于固定板另一端,另一端通过轴承从辅导向板一端穿出,所述辅导向板和固定板相互平行,且和主导向板共线,后导入轮可转动的置于连接辅导向板的旋转轴上,且位于辅导向板和固定板之间,所述后导入轮外侧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橡胶垫,所述辅导向板上开有导向槽,且和主导向板上的导向槽相对称,压板置于辅导向板上,且位于导向槽外侧,辅悬置臂一端和连接辅导向板的旋转轴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辅支撑臂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辅悬置臂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支撑轴一端置于辅导向板另一端上,辅支撑臂另一端和连接辅导向板另一端的支撑轴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张紧轮可转动的套置于连接辅导向板的支撑轴上,且位于辅支撑臂和辅导向板之间,调节装置由连接杆、调节板、调节卡槽和拉紧杆组成,两个连接杆一端分别和两个连接轴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向主支撑臂和辅支撑臂之间延伸,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中心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两个调节板一端相铰接,两个调节板另一端分别斜向上延伸至两个连接杆另一端位置,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夹紧杆,且分别位于调节板的两侧,所述夹紧杆通过销钉和调节板相连接,所述调节板上开有调节卡槽,拉紧杆的两端分别从两个调节卡槽内穿出,所述拉紧杆一端置有限位块,所述拉紧杆另一端上套置有螺母,且和拉紧杆相螺接。

使用时,首先将无极绳依次从前导入轮上侧、主导向板上的导向槽、两个张紧轮底部、辅导向板上的导向槽和后导入轮上侧穿过,压板对无极绳进行限位,使其保持在导向槽内,当对无极绳绞车上的无极绳进行张紧时,下压两个调节板,两个调节板受力旋转收缩,两个调节板分别通过连接杆带动主悬置臂另一端和辅悬置臂另一端向下移动,主悬置臂通过主支撑臂下推主导向板,辅悬置臂通过辅支撑臂下推辅导向板,进而主导向板另一端和辅导向板另一端大角度向下摆动,进而两个张紧轮之间的距离增加,将无极绳拉紧,然后旋紧张紧杆上的螺母对两个调节板进行固定,进而通过对两个调节板间的短距离调整实现对无极绳的张紧,张紧效率高,效果好,并且本实用新型没有方向要求,安装使用方便,更加便于操作,达到对无极绳绞车上的无极绳进行快速张紧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无方向要求,便于安装使用。

二、能够有效提高对无极绳张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快速张紧器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前导入轮(1),主悬置臂(2),主支撑臂(3),连接杆(4),调节板(5),调节卡槽(6),拉紧杆(7),辅支撑臂(8),辅悬置臂(9),固定板(10),辅导向板(11),后导入轮(12),导向槽(13),张紧轮(14),压板(15),主导向板(16),旋转轴(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快速张紧器是这样实现的,由主体装置和调节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前导入轮(1)、主悬置臂(2)、主支撑臂(3)、辅支撑臂(8)、辅悬置臂(9)、固定板(10)、辅导向板(11)、后导入轮(12)、导向槽(13)、张紧轮(14)、压板(15)、主导向板(16)和旋转轴(17)组成,旋转轴(17)一端置于固定板(10)一端,另一端通过轴承从主导向板(16)一端穿出,所述固定板(10)和主导向板(16)相互平行,前导入轮(1)可转动的置于连接主导向板(16)的旋转轴(17)上,且位于固定板(10)和主导向板(16)之间,所述前导入轮(1)外侧开有环形凹槽,所述主导向板(16)上开有导向槽(13),压板(15)置于主导向板(16)上,且位于导向槽(13)外侧,主悬置臂(2)一端和连接主导向板(16)的旋转轴(17)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主支撑臂(3)一端通过连接轴和主悬置臂(2)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支撑轴的一端和主导向板(16)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和主支撑臂(3)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张紧轮(14)可转动的置于连接主支撑臂(3)的支撑轴上,且位于主导向板(16)和主支撑臂(3)之间,所述主支撑臂(3)、主悬置臂(2)和主导向板(16)形成三角形结构,旋转轴(17)一端置于固定板(10)另一端,另一端通过轴承从辅导向板(11)一端穿出,所述辅导向板(11)和固定板(10)相互平行,且和主导向板(16)共线,后导入轮(12)可转动的置于连接辅导向板(11)的旋转轴(17)上,且位于辅导向板(11)和固定板(10)之间,所述后导入轮(12)外侧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橡胶垫,所述辅导向板(11)上开有导向槽(13),且和主导向板(16)上的导向槽(13)相对称,压板(15)置于辅导向板(11)上,且位于导向槽(13)外侧,辅悬置臂(9)一端和连接辅导向板(11)的旋转轴(17)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辅支撑臂(8)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辅悬置臂(9)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支撑轴一端置于辅导向板(11)另一端上,辅支撑臂(8)另一端和连接辅导向板(11)另一端的支撑轴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张紧轮(14)可转动的套置于连接辅导向板(11)的支撑轴上,且位于辅支撑臂(8)和辅导向板(11)之间,调节装置由连接杆(4)、调节板(5)、调节卡槽(6)和拉紧杆(7)组成,两个连接杆(4)一端分别和两个连接轴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向主支撑臂(3)和辅支撑臂(8)之间延伸,两个所述连接杆(4)的中心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两个调节板(5)一端相铰接,两个调节板(5)另一端分别斜向上延伸至两个连接杆(4)另一端位置,所述调节板(5)的另一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夹紧杆,且分别位于调节板(5)的两侧,所述夹紧杆通过销钉和调节板(5)相连接,所述调节板(5)上开有调节卡槽(6),拉紧杆(7)的两端分别从两个调节卡槽(6)内穿出,所述拉紧杆(7)一端置有限位块,所述拉紧杆(7)另一端上套置有螺母,且和拉紧杆(7)相螺接。

使用时,首先将无极绳依次从前导入轮(1)上侧、主导向板(16)上的导向槽(13)、两个张紧轮(14)底部、辅导向板(11)上的导向槽(13)和后导入轮(12)上侧穿过,压板(15)对无极绳进行限位,使其保持在导向槽(13)内;

当对无极绳绞车上的无极绳进行张紧时,下压两个调节板(5),两个调节板(5)受力旋转收缩,两个调节板(5)分别通过连接杆(4)带动主悬置臂(2)另一端和辅悬置臂(9)另一端向下移动,主悬置臂(2)通过主支撑臂(3)下推主导向板(16),辅悬置臂(9)通过辅支撑臂(8)下推辅导向板(11),进而主导向板(16)另一端和辅导向板(11)另一端大角度向下摆动,进而两个张紧轮(14)之间的距离增加,将无极绳拉紧,然后旋紧张紧杆上的螺母对两个调节板(5)进行固定,进而通过对两个调节板(5)间的短距离调整实现对无极绳的张紧,张紧效率高,效果好,并且本实用新型没有方向要求,安装使用方便,更加便于操作;

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橡胶垫的设计,能够对无极绳进行保护,防止磨损;

达到对无极绳绞车上的无极绳进行快速张紧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