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0288发布日期:2019-03-30 07:53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转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装箱转运车。



背景技术:

在舰船上集装箱等包装物资在部分狭窄空间内难以运输。国内现有的带集装箱装卸功能的车辆占用空间均较大。本车辆可在小空间内自装卸集装箱并完成转运,不需要额外的装卸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装箱转运车,实现有限空间内的自装卸能力和可通过狭窄通道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转运车,包括车体,所述的车体包括载物平台,所述的载物平台的上部分设置有自装卸装置,所述的载物平台下部分设置有转运行走装置,所述的自装卸装置包括装卸框,所述的装卸框的四个角固定设置在升降立柱上,所述的装卸框还连接有驱动装卸框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装置和驱动装卸框纵向移动的纵向张合装置,所述的装卸框的前后两边上下端还设置有活动斜支腿和支撑油缸,所述的转运行走装置包括车轮组以及控制车轮组运动的行走马达和转向马达;

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行走和装卸均采用液压驱动。各行走轮组独立配置行走马达和转向马达。使轮组具备单独转向能力。车辆控制采用手持遥控盒线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卸框为配合集装箱形状的、缺一条长边的矩形框架体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卸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集装箱的锁定销,保障集装箱固定在车上稳定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动斜支腿的端部还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轮组包括四组双轮,每组双轮之间都设置有可单独使用的行走马达和转向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箱转运车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多种优点:

1.结构紧凑,装卸便捷,承载能力大,工作载荷达200kN;

2.配有锁定插销,保障集装箱固定在车上稳定安全可靠;

3.各轮组均可自由转向、转弯半径小,可横行斜行等多种自由转向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装卸装置外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物平台,2.装卸框,3.升降立柱,4.横向驱动装置,5.纵向张合装置,6.活动斜支腿,7.支撑油缸,8.车轮组,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转运车的实施例,包括车体,所述的车体包括载物平台1,所述的载物平台1的上部分设置有自装卸装置,所述的载物平台1下部分设置有转运行走装置,所述的自装卸装置包括装卸框2,所述的装卸框2的四个角固定设置在升降立柱3上,所述的装卸框1还连接有驱动装卸框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装置4和驱动装卸框1纵向移动的纵向张合装置5,所述的装卸框1的前后两边上下端还设置有活动斜支腿6和支撑油缸7,所述的转运行走装置包括车轮组8以及控制车轮组8运动的行走马达和转向马达,所述的装卸框1为配合集装箱形状的、缺一条长边的矩形框架体结构;所述的装卸框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集装箱的锁定销,保障集装箱固定在车上稳定安全可靠;所述的活动斜支腿6的端部还设置有滚轮9;所述的车轮组8包括四组双轮,每组双轮之间都设置有可单独使用的行走马达和转向马达;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行走和装卸均采用液压驱动。各行走轮组独立配置行走马达和转向马达。使轮组具备单独转向能力。车辆控制采用手持遥控盒线控。

工作过程:1.行驶到与集装箱纵向对齐,2.车轮转向90度,横行靠近集装箱,3.将自装卸装置斜支腿落地,锁定油缸与车架解脱,纵臂张开,4.自装卸装置外推,5.装卸框1下降、锁定销与集装箱锁定,支撑油缸7落地、斜支腿收起,6.装卸框1将集装箱提升至高于底盘锁定座,7.底盘横移、同时自装卸装置内收,至集装箱正下方,8.支撑油缸7全部上提,并将集装箱置于底盘锁定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