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及使用其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5734发布日期:2019-05-21 20:4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及使用其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赛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及使用其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马赛克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装修常用的一种装饰材料,其主要用于建筑物内外腔体的表面装饰。马赛克由于具有耐用度高、价格低、装饰效果好和图案可定制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市场追捧。

现有的马赛克作品的完成过程包括马赛克颗粒的制作、铺贴、涂胶和烘干等工序。在马赛克铺贴自动化过程中,一般要求两两马赛克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间隙,用来涂抹粘接剂以便固定图案。但是由于振动盘输出的马赛克都是紧密排列的,所以目前一般只能够用人手将一排马赛克将其各自实现分离,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过控制气缸的运动,便于实现自动拉开或者收缩吸盘之间的间距的分离装置,以及使用该分离装置的传动机构,自动化程度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分离座、导向轴、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和多个吸盘;

所述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

所述导向轴穿过所述分离座;

所述分离座包括多个滑台和连接件;两两滑台相邻排列,且通过所述连接件实现相互连接;

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与之相距最近的滑台,与所述驱动气缸相距最远的滑台则与第二安装台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分离座的滑台之间实现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

每一个吸盘均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每一个所述滑台上。

优选的,所述滑台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

所述下安装座内设置有滑动通孔;所述下安装座内也设置有圆形槽;

所述导向轴穿过每一个所述下安装座的滑动通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连接;

所述连接件为双头销轴;相邻两个滑台之间用所述双头销轴实现连接;所述双头销轴穿过每个所述下安装座的圆形槽;

所述上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下安装座的上方,且所述上安装座盖住所述圆形槽;

所述吸盘设置于每个所述下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滑台内活动通孔;

所述导向轴穿过每一个滑台的活动通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连接;

所述连接件为铰链;相邻两个滑台之间通过所述铰链实现相互连接。

使用上述的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水平输送装置;

所述水平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气缸、运动板和导轨副;

所述水平输送气缸连接于所述运动板,所述导轨副设置于所述运动板的底部两侧;

所述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连接于所述运动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输送装置还包括竖直输送气缸和竖直导向组;

所述竖直输送气缸的缸筒安装于所述运动板上,所述竖直输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

所述竖直导向组包括导向杆和导向套;

所述导向套安装于所述运动板的底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套和运动板;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导向套相互配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能够有效调节得到每个吸盘之间的间距,不需人手参与,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连接件,能够便于调节得到每个吸盘被拉开的间距大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左视图。

其中:驱动气缸1,分离座2,滑台21,上安装座211,下安装座212,连接件22,双头销轴221,铰链222,导向轴3,第一安装台4,第二安装台5,吸盘6,水平输送装置7,水平输送气缸71,运动板72,导轨副73,竖直输送气缸74,竖直导向组75,导向杆751,导向套7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包括驱动气缸1、分离座2、导向轴3、第一安装台4、第二安装台5和多个吸盘6;

所述驱动气缸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台4,所述导向轴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4和第二安装台5;

所述导向轴3穿过所述分离座2;

所述分离座2包括多个滑台21和连接件22;两两滑台21相邻排列,且通过所述连接件22实现相互连接;

所述驱动气缸1的活塞杆连接于与之相距最近的滑台21,与所述驱动气缸1相距最远的滑台21则与第二安装台5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气缸1用于带动所述分离座2的滑台21之间实现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

每一个吸盘6均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每一个所述滑台21上。

为了保证吸盘6合拢之后,吸盘6吸取到的马赛克不会相互干涉,这里设置所述滑台21的厚度等于马赛克的宽度。

动作过程如下:从振动盘输出的马赛克到达过渡输送装置处,进行输送。由于此时进行输送的马赛克均是相互紧密排列的,所以为了便于吸取马赛克,这时所述分离座2的滑台21均应相互紧靠,从而各自令其上的吸盘6之间能够相互靠近。在所述分离装置吸取到一排多个的马赛克之后,将所述分离装置移动下一工序上方,准备进行马赛克的分离。即所述驱动气缸1的活塞杆缩回,带动与之最近的滑台21往所述第一安装台4处移动,所述滑台21在移动过程中,会沿着所述导向轴3进行移动,让所述滑台21能够平稳且顺滑地达到一定的位置。上述滑台21移动后,在所述连接件22的作用下,往后的所述滑台21都会随之被不断拉动,都逐一往所述第一安装台4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让所述分离座2上的每个吸盘6之间的间距能够被不断拉大,实现了马赛克之间间距的调整。整个动作过程都是由所述驱动气缸1实现动作,不需人手参与。通过设置连接件22的长度便能够调节到每个吸盘6被拉开后的间距,间距调节的实现也便捷。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台21包括上安装座211和下安装座212;

所述下安装座212内设置有滑动通孔;所述下安装座212内也设置有圆形槽;

所述导向轴3穿过每一个所述下安装座212的滑动通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台4和第二安装台5连接;

所述连接件22为双头销轴221;相邻两个滑台21之间用所述双头销轴221实现连接;所述双头销轴221穿过每个所述下安装座212的圆形槽;

所述上安装座211设置于所述下安装座212的上方,且所述上安装座211盖住所述圆形槽;

所述吸盘6设置于每个所述下安装座212上。

此实施例对应于说明书附图1和图2。

当离所述驱动气缸1最近的滑台21被拉动后,后续的所述滑台21也就被拉动。拉动过程中,所述双头销轴221在所述圆形槽内滑动,当双头销轴221的两端分别靠紧两个相邻的滑台21时,这时这两个所述滑台21的间距调节完毕,即其上的吸盘6的间距也调节完毕。

通过解除所述上安装座211和所述下安装座212的固定,能够便于脱出所述双头销轴221和安装上所述双头销轴221,便于实现安装和更换。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台21内活动通孔;

所述导向轴3穿过每一个滑台21的活动通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台4和第二安装台5连接;

所述连接件22为铰链222;相邻两个滑台21之间通过所述铰链222实现相互连接。

此实施例对应于说明书附图3和图4。

当离所述驱动气缸1最近的滑台21被拉动后,后续的滑台21也随之被拉动。拉动时,前一所述滑台21的运动,经过所述铰链222的连接作用,将会带动后一所述滑台21的运动,直至令所述铰链222完全张开,这时两个所述滑台21的间距便调节完毕,其上的所述吸盘6的间距也调节完毕。通过铰链222实现传动,连接效果好,且使用寿命比用双头销轴221要长,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没那么高。

使用上述的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水平输送装置7;

所述水平输送装置7包括水平输送气缸71、运动板72和导轨副73;

所述水平输送气缸71连接于所述运动板72,所述导轨副73设置于所述运动板72的底部两侧;

所述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连接于所述运动板72。

此实施例对应于说明书附图5和图6。

通过所述水平输送气缸71的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能够带动所述运动板72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分离装置移动,从而可以令所述分离装置到达不同的地方,便于将过渡输送装置上的马赛克输送至下一工序中进行分离。另外,所述导轨副73可以放在机架的导轨上,从而可以令所述分离装置的移动更加平稳。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输送装置7还包括竖直输送气缸74和竖直导向组75;

所述竖直输送气缸74的缸筒安装于所述运动板72上,所述竖直输送气缸74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

所述竖直导向组75包括导向杆751和导向套752;

所述导向套752安装于所述运动板72的底部,所述导向杆75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用于马赛克自动铺贴的分离装置,所述导向杆751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套752和运动板72;所述导向杆751和所述导向套752相互配合传动。

此实施例对应于说明书附图5和图6。

所述竖直输送气缸74可以带动所述分离装置作上下移动,从而便于令所述分离装置抓取马赛克。在所述分离装置移动过程中,有所述竖直导向组75的导向,令所述分离装置的移动平稳。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