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461发布日期:2019-06-19 01:2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生产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单/多晶切片工厂切出的硅片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部件,切片工厂最终产出的硅片需要包装装箱,并打包运输到电池厂进行后序的处理。

目前,切片工厂产出的硅片需要经历封箱、运输以及堆垛等操作,通常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由工人配合物品转运车,对空箱或装载有硅片的码垛箱进行运输,使得空箱被运输到装箱工位进行装箱操作,码垛箱被运输到码垛工位进行人工码垛操作,人工码垛操作具体为通过工人驾驶叉车等设备对码垛箱进行码垛。

但是,目前方案中,切片工厂产出的硅片所需要经历的运输以及堆垛操作都依赖于人力,导致用工数量多,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硅片的运输以及堆垛操作都依赖于人力,导致用工数量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

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和码垛组件;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双层输送线,所述双层输送线包括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单层输送线;

所述码垛组件包括:码垛机和存储栈板;

所述上层输送线与所述单层输送线连接,所述码垛机和所述存储栈板设置在所述单层输送线上;所述下层输送线用于传输空箱,所述上层输送线用于传输码垛箱,所述码垛机用于码垛所述单层输送线上的码垛箱,所述存储栈板用于存储所述码垛箱。

可选的,所述生产线还包括:

至少一个装箱组件;

所述装箱组件设置在所述双层输送线的一侧;

所述装箱组件包括:装箱操作桌和活动小车;

在所述装箱操作桌上设置有一端朝向所述上层输送线的导向槽,在所述活动小车的底部设置有定向轮;

所述定向轮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活动小车用于通过所述定向轮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可选的,所述生产线还包括:

扫码组件和暂存输送线;

所述扫码组件包括:扫码器和选择器;

所述扫码组件设置在所述单层输送线上,所述暂存输送线与所述单层输送线连接;

所述扫码器用于扫描所述码垛箱上的条形码,所述选择器用于选择所述码垛箱的输送方向。

可选的,所述生产线还包括:

第二光电传感器和警报器;

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暂存输送线的末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警报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下层输送线包括:

下层输送线主体、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和多个气缸顶升装置;

在所述下层输送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箱体暂存位,在每个所述箱体暂存位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一个所述气缸顶升装置;

所述气缸顶升装置用于放置所述空箱,所述气缸顶升装置包括升起和下降两个工位。

可选的,所述单层输送线与所述上层输送线之间形成预设角度;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换向装置;

在所述单层输送线与所述上层输送线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所述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用于将所述码垛箱的输送方向偏转所述预设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自动开箱机;

所述自动开箱机与所述下层输送线连接,所述自动开箱机用于产出空箱。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

斜坡式输送机;

所述斜坡式输送机设置在所述自动开箱机与所述下层输送线之间,所述斜坡式输送机用于输送所述空箱。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自动开箱机;

所述自动开箱机与所述下层输送线连接,所述自动开箱机用于产出空箱。

可选的,所述码垛机包括桁架直角码垛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和码垛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双层输送线,双层输送线包括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单层输送线;码垛组件包括:码垛机和存储栈板;上层输送线与单层输送线连接,码垛机和存储栈板依次设置在单层输送线上;下层输送线接收空箱,并对空箱进行传输;上层输送线接收码垛箱,并将码垛箱传输至单层输送线,码垛机用于码垛单层输送线上的码垛箱,使得码垛箱被置于存储栈板进行存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代替原有人工搬运的方式,并通过码垛组件对产品进行自动化码垛,达到了产品的输送及码垛环节自动化的目的,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用工数量及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的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输送线的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箱组件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输送组件和装箱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输送组件的侧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列举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

参照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的俯视结构图,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0、第二输送组件20和码垛组件30;第一输送组件10包括:双层输送线101,第二输送组件20包括:单层输送线201;码垛组件30包括:码垛机301和存储栈板302;码垛机301和存储栈板302依次设置在单层输送线201上。进一步的,参照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输送线的主视结构图,双层输送线101包括上层输送线1011和下层输送线1012,上层输送线1011与单层输送线201连接。

其中,下层输送线1012用于接收空箱A,并对空箱A进行传输;上层输送线1011用于接收码垛箱B,并将码垛箱B传输至单层输送线201,码垛箱B是空箱A通过填充操作后得到的;码垛机301用于对单层输送线201上的码垛箱B进行码垛操作,使得码垛箱B被置于存储栈板302进行存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生产线,目的是实现产品包装物的输送及码垛环节自动化,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输送组件10和第二输送组件20代替原有人工搬运的方式,对空箱A及码垛箱B进行输送,将空箱A通过下层输送线1012输送至装填工位进行产品的包装,再将码垛箱B通过上层输送线1011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20,并由第二输送组件20输送至码垛组件30,进一步的,通过码垛组件30接收第二输送组件20输送的码垛箱B,通过码垛机301对码垛箱B进行码垛操作,使得码垛箱B被置于存储栈板302进行存储。实现了产品输送及码垛自动化,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用工数量及劳动强度,提高了输送及码垛效率。

具体的,双层输送线1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多个装填工位C,双层输送线101的长度可以根据装填工位C的数量进行设置,结合图1和图2进行说明,在图1中,双层输送线101的一侧设置了8组装填工位C,同时相邻装填工位C之间需间隔一定距离,以满足装填作业的正常进行,在图2中,空箱A可以通过人力搬运或由自动开箱机输送的方式输送至下层输送线1012,下层输送线1012将空箱A进行传递,并由位于下层输送线1012一侧的装填工位C提取空箱A进行装填操作,当对空箱A装填结束后,得到码垛箱B,并将码垛箱B置于上层输送线1011,由上层输送线1011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20。

进一步的,当第二输送组件20上的码垛箱B进入码垛机301的机械手抓取范围时,码垛机301通过机械手抓取码垛箱B对存储栈板302上的空栈板进行码垛作业,码垛机301可以设置1个以上机械手以提高作业效率。存储栈板302的栈板位可以有多个数量,以实现1至2种以上产品的分类堆码。

需要说明的是,双层输送线101包括的上层输送线1011和下层输送线1012可以进行同向或对向输送,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如果双层输送线101上同时需要多种不同规格的空箱A,可以将双层输送线101的线体宽度加大,以容纳多种不同规格的空箱A并排输送,如果与双层输送线101衔接的装填工位C数量较多,且位于双层输送线101起点的装填工位C的装填速度较慢,出于节能考虑,可以在双层输送线101中装填速度较慢的输送段设置传感器,感应到码垛箱B时该段输送线才驱动,无码垛箱B时该段输送线停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和码垛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双层输送线,双层输送线包括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单层输送线;码垛组件包括:码垛机和存储栈板;上层输送线与单层输送线连接,码垛机和存储栈板依次设置在单层输送线上;下层输送线接收空箱,并对空箱进行传输;上层输送线接收码垛箱,并将码垛箱传输至单层输送线,码垛机用于码垛单层输送线上的码垛箱,使得码垛箱被置于存储栈板进行存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代替原有人工搬运的方式,并通过码垛组件对产品进行自动化码垛,达到了产品的输送及码垛环节自动化的目的,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用工数量及劳动强度。

可选的,参照图1,生产线还包括:至少一个装箱组件40;至少一个装箱组件40设置在双层输送线101的一侧,若存在有多个装箱组件40时,相邻装箱组件40之间相距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加以限定;具体的,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箱组件的外观示意图,其示出了装箱组件40包括:装箱操作桌401和活动小车402;在装箱操作桌401上设置有一端朝向上层输送线1011的导向槽4011,在活动小车402的底部设置有定向轮4021;定向轮4021设置在导向槽4011中,活动小车402通过定向轮4021可沿导向槽4011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第一输送组件和装箱组件的装配示意图,装箱组件40可以设置在双层输送线101一侧的装填工位C,以辅助操作人员对空箱A进行装填操作,具体的,上层输送线1011与装箱操作桌401的桌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导向槽4011的方向朝向上层输送线1011,装箱操作桌401的桌面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桌面面积符合人工作业所需的面积,操作人员通过在下层输送线1012取出空箱A置于桌面上的活动小车402进行装袋、装箱作业,装填结束后得到码垛箱B。

进一步的,活动小车402两侧的定向轮4021中心高不一至,其差值与导向槽4011的深度一致,其中一侧的定向轮4021嵌入导向槽4011内,活动小车402处于水平状态,人工完成装箱操作后将码垛箱B置于活动小车402向上层输送线1011推送,将码垛箱B推入上层输送线1011进行进一步运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装箱组件40实现了辅助操作人员完成装填操作的目的,提高了装填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箱装填得到码垛箱后,需要对码垛箱表面贴合条形码,因此,在装箱操作桌401上可以固定一用于纸箱定位及条形码贴合的治具,以确保操作人员在贴条形码时保持位置准确,使得后续扫码流程能够正常进行。

可选的,参照图1,生产线还包括:扫码组件50和暂存输送线60;扫码组件50包括:扫码器和选择器,扫码组件50设置在单层输送线201上,暂存输送线60与单层输送线201连接;扫码器用于扫描码垛箱B上的条形码;选择器用于选择码垛箱B的输送方向,其中,若条形码符合预设条件,则选择器用于将码垛箱B输送至码垛机301;若条形码不符合预设条件,则选择器用于将码垛箱B输送至暂存输送线60进行暂存。

具体的,暂存输送线60可以为具有一定容量的无动力滚筒暂存输送线,用于暂存条形码不符合预设条件的码垛箱B,对于扫码识别失败的码垛箱B,由选择器控制码垛机301对其放行,使得该码垛箱B被传输到暂存输送线60,之后再有条形码不符合预设条件的码垛箱B过来,可以依靠码垛箱B之间的推挤向暂存输送线60的后端移动。

可选的,参照图1,生产线还包括:第二光电传感器70和警报器(图1中未绘出);第二光电传感器70设置在暂存输送线60的末端,第二光电传感器70与警报器连接。

进一步的,在暂存输送线60的后端位置还可以设置第二光电传感器70,当有码垛箱B推挤到第二光电传感器70位置时,第二光电传感器70可以通过检测从而确定暂存输送线60已满,需要将其上承载的码垛箱B卸离以供腾出空间容纳新的码垛箱B,此时第二光电传感器70可以将检测信号发送给警报器。警报器发出报警以通知工人进行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装填工位C的装箱操作桌401上,已经由操作人员将码垛箱B贴合了条形码,在码垛箱B被单层输送线201输送至扫码组件50位置处时,由选择器将码垛箱B拦截,使得扫码器进行扫码操作,扫码器对码垛箱B中产品的种类进行识别,选择器则可以根据码垛组件30的作业效率,依次对条形码符合预设条件的码垛箱B放行,使码垛箱B进入码垛组件30进行码垛。扫码组件50与码垛组件30之间可以通过工业以太网进行通迅,对于条形码不符合预设条件的码垛箱B,码垛组件30则可以使之进入无动力输送线60进行暂存,以供后续对其进行核验检查,暂存输送线60可以为无动力的暂存输送线,仅提供存储扫码失败的码垛箱B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码组件50实现了对输送及码垛产品的记录和检验目的,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效率与工作准确度。

可选的,参照图2,下层输送线1012包括:下层输送线主体D、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E和多个气缸顶升装置F;在下层输送线主体D上设置有多个箱体暂存位D1,在每个箱体暂存位D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光电传感器E和一个气缸顶升装置F;气缸顶升装置F用于放置空箱A,气缸顶升装置F包括升起和下降两个工位;第一光电传感器E用于检测气缸顶升装置F上是否放置有空箱A,若气缸顶升装置F上放置有空箱A,则当气缸顶升装置F处于升起工位时,空箱A不与下层输送线主体D接触,当气缸顶升装置F处于下降工位时,空箱A与下层输送线主体D接触。

具体的,在图2中,在需要滞留空箱A的箱体暂存位D1处可以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E及气缸顶升装置F,并通过控制器对下层输送线主体D上的各个箱体暂存位D1进行控制,气缸顶升装置F包括伸缩组件,可以承载空箱A以垂直于下层输送线主体D表面的方向升起或降落。当某个箱体暂存位D1的空箱A被人工取走时,第一光电传感器E检测到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该箱体暂存位D1之后的所有箱体暂存位D1的气缸顶升装置F下降,使得该箱体暂存位D1之后的所有箱体暂存位D1的气缸顶升装置F上放置的纸箱A接触输下层输送线主体D,向前输送一个箱体暂存位D1的距离;并再次被第一光电传感器E检测到后,气缸顶升装置F上升将空箱A顶离下层输送线主体D,以有效降低下层输送线主体D的磨损。

可选的,参照图1,单层输送线201与上层输送线1011之间形成预设角度;第二输送组件20还包括:换向装置202;在单层输送线201与上层输送线1011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换向装置202,换向装置202用于将码垛箱B的输送方向偏转预设角度。优选的,单层输送线201与上层输送线1011之间形成90度角,换向装置202对应可以为直角换向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整个生产线的水平方向长度,可以将单层输送线201与上层输送线1011相互垂直设置,形成一个L型的生产线,此时可以通过在单层输送线201与上层输送线1011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换向装置202,由换向装置202将经过的码垛箱B的输送方向偏转90度,达到了连接单层输送线201与上层输送线1011的目的。

可选的,参照图1,第一输送组件10还包括:自动开箱机102。进一步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第一输送组件的侧视结构图,自动开箱机102与下层输送线1012连接,自动开箱机102用于产出空箱A。

进一步的,参照图5,第一输送组件10还包括:斜坡式输送机103;斜坡式输送机103设置在自动开箱机102与下层输送线1012之间,斜坡式输送机103用于将自动开箱机102将产出的空箱A输送至下层输送线1012。

可选的,参照图1,第二输送组件20还包括:自动封箱机203。自动封箱机203设置在码垛机301背离存储栈板302的一侧,自动封箱机203用于对单层输送线201上的码垛箱B进行封箱操作,得到封箱后的码垛箱。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还可以在第一输送组件10的起点处设置自动开箱机102,已提供开盖的空箱A,同时还可以在单层输送线201上设置自动封箱机203,以对码垛箱B进行封箱操作,封箱后。码垛箱B可以进行后续的扫码及码垛环节。具体的,自动开箱机102也叫纸箱自动成型封底机,方法是把纸箱板打开,箱子底部按一定程序折合,并用胶带密封后输送给后续设备。大大简化了送箱流程。自动封箱机203通过将胶带封纸箱封口,可一次完成封箱动作,适用于纸箱的封箱包装,既可单机作业,也可与流水线配套使用。参照图1中,自动开箱机102可以同时产出两排空箱A,以实现生产线同时输送两排空箱A的目的。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自动开箱机102产出的空箱A运输至下层输送线101之间的过程,还可以在自动开箱机102与下层输送线101之间设置斜坡式输送机103,使得通过斜坡式输送机103对空箱A进行自动化运输,其中,参照图1,针对自动开箱机102产出的两排空箱A,斜坡式输送机103也可以具有两个输送轨道,以对自动开箱机102进行适配。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减少或增加自动开箱机102传出空箱A的排列数,同时对应调整斜坡式输送机103的输送轨道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自动开箱机102的出箱高度要高于下层输送线101的水平高度,因此设置具有倾斜度的斜坡式输送机103弥补高度差,但是,当自动开箱机102的出箱高度与下层输送线101的水平高度相同时,此时可以采用水平式输送机进行空箱的输送。

可选的,码垛机301包括桁架直角码垛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选用桁架直角码垛机,可以根据产品种类的数量,设计多个栈板位,基于基础原则,采用以一用一备的方法,比如只有一种产品就设计两个栈板位,一个在进行码垛作业,另一个作为存储栈板302,存储码垛箱等待叉车搬运,存储栈板302设计成地面划线并有机械定位阻挡的地面空间区域,码垛机301可以设置1个以上机械手以提高作业效率。存储栈板302的栈板位可以有多个数量,以实现1至2种以上产品的分类堆码,具体以扫码组件50识别的产品类别及栈板位的设定来确定机械手的作业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对于生产线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可以针对整个生产线,设计两套独立的自动控制系统,并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为控制核心,对两套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其中,参照图1,暂存输送线60、码垛组件30、扫码组件50、自动封箱机203、上层输送线1011以及它们附属机构集中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参照图5,下层输送线1012、自动开箱机102、斜坡式输送机103以及它们的附属机构集中成另一个自动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对这两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线的统筹控制,如,通过码垛组件30和扫码组件50的配合,准确识别码垛箱的类别并分类堆码,通过对上层输送线1011和下层输送线1012的控制,分别输送码垛箱及空箱,减少了工段物料转运车数量,实现了流水线作业。

进一步以PLC控制器控制码垛组件30和扫码组件50进行堆垛操作进行说明,参照图1,其中,码垛机301可以选用桁架直角码垛机,并且可以根据码垛箱种类的数量,对应在存储栈板302上设计多个栈板位。码垛原则可以以一用一备的方法,比如只有一种类型的码垛箱就在存储栈板302上设计两个栈板位,其中一个栈板位进行码垛作业,另一个栈板位存储码垛箱,并且等待叉车搬运该位置上的码垛箱;在存储栈板302上可以通过栈板定位装置设计成地面划线并有机械定位阻挡的地面空间区域;码垛机301可以设置1个以上的机械手以提高作业效率,存储栈板302可以有多个数量的栈板位,以实现1至2种以上种类码垛箱的分类堆码,具体的,PLC控制器以扫码器501识别的码垛箱类别,控制码垛机301的机械手将不同类别的码垛箱码垛至存储栈板302的不同栈板位,实现自动化分类码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和码垛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双层输送线,双层输送线包括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单层输送线;码垛组件包括:码垛机和存储栈板;上层输送线与单层输送线连接,码垛机和存储栈板依次设置在单层输送线上;下层输送线接收空箱,并对空箱进行传输;上层输送线接收码垛箱,并将码垛箱传输至单层输送线,码垛机对单层输送线上的码垛箱进行码垛操作,使得码垛箱被置于存储栈板进行存储。具体的,生产线进一步包括的暂存输送线、码垛组件、扫码组件、自动封箱机、上层输送线以及它们附属机构集中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生产线进一步包括的下层输送线、自动开箱机、斜坡式输送机以及它们的附属机构集中成另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并通过PLC控制器对这两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线的统筹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代替原有人工搬运的方式,并通过码垛组件对产品进行自动化码垛,达到了产品的输送及码垛环节自动化的目的,减少了人力需求,并且,通过码垛组件和扫码组件的配合准确识别码垛箱的类别并分类堆码,通过对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的控制,分别输送码垛箱及空箱,减少了工段物料转运车数量,实现了流水线作业,优化了车间布局。

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601,下层输送线接收空箱,并对所述空箱进行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箱可以通过人力搬运或由自动开箱机输送的方式输送至下层输送线,下层输送线将空箱进行传递,并由位于下层输送线一侧的装填工位提取空箱进行装填操作。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步骤601还可以包括子步骤:

子步骤6011,第一光电传感器对设置在所述下层输送线上的气缸顶升装置进行检测,判断所述气缸顶升装置上是否放置有所述空箱。

子步骤6012,若所述气缸顶升装置上放置有所述空箱,则控制所述气缸顶升装置升起,使得所述气缸顶升装置上的空箱不与所述下层输送线接触。

子步骤6013,若所述气缸顶升装置上未放置有所述空箱,则控制所述气缸顶升装置与所述下层输送线的起点之间的所有气缸顶升装置下降,使得所述气缸顶升装置与所述下层输送线的起点之间的所有气缸顶升装置上放置的空箱与所述下层输送线接触。

具体的,参照图2,在需要滞留空箱A的箱体暂存位D1处可以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E及气缸顶升装置F,并通过控制器对下层输送线主体D上的各个箱体暂存位D1进行控制,气缸顶升装置F包括伸缩组件,可以承载空箱A以垂直于下层输送线主体D表面的方向升起或降落。当某个箱体暂存位D1的空箱A被人工取走时,第一光电传感器E检测到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该箱体暂存位D1之后的所有箱体暂存位D1的气缸顶升装置F下降,使得该箱体暂存位D1之后的所有箱体暂存位D1的气缸顶升装置F上放置的纸箱A接触输下层输送线主体D,向前输送一个箱体暂存位D1的距离;并再次被第一光电传感器E检测到后,气缸顶升装置F上升将空箱A顶离下层输送线主体D,以有效降低下层输送线主体D的磨损。

步骤602,上层输送线接收码垛箱,并将所述码垛箱传输至单层输送线,所述码垛箱是所述空箱通过填充操作后得到的。

在该步骤中,当对空箱装填结束后,得到码垛箱,并将码垛箱置于上层输送线,由上层输送线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实现了空箱和码垛箱的分开输送,避免空箱和码垛箱产生混淆的情况。

步骤603,码垛机对所述单层输送线上的码垛箱进行码垛操作,使得所述码垛箱被置于所述存储栈板进行存储。

在该步骤中,通过码垛组件接收单层输送线输送的码垛箱,通过码垛机对进行码垛操作,使得码垛箱被置于存储栈板进行存储。实现了产品输送及码垛自动化,减少了人力需求,提高了输送及码垛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层输送线接收空箱,并对空箱进行传输;上层输送线接收码垛箱,并将码垛箱传输至单层输送线,码垛箱是空箱通过填充操作后得到的;码垛机对单层输送线上的码垛箱进行码垛操作,使得码垛箱被置于存储栈板进行存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代替原有人工搬运的方式,并通过码垛组件对产品进行自动化码垛,达到了产品的输送及码垛环节自动化的目的,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用工数量及劳动强度。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