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电缆收放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9439发布日期:2019-03-30 07:4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电缆收放转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转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电缆收放转盘。



背景技术:

电缆线一般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和保护层制成,其作用是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电缆线是现代社会电子电力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电缆线在加工完成后,为了方便运输,通常在电缆收放转盘上一圈一圈的缠绕,缠绕成捆后进行销售,随着科学的发展,电缆收放盘也越来越多。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451332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电缆收放转盘,包括防护外壳和电缆盘,所述电缆盘嵌入设置在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防护外壳的侧面设有拉杆,所述拉杆呈垂直设置在防护外壳的侧壁,并与防护外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但是现有的电缆收放转盘还存在着不方便移动,电缆上的污渍不好清理和电缆收线完毕后空心收线盘不好拆卸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电缆收放转盘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电缆收放转盘,以解决现有的电缆收放转盘不方便移动,电缆上的污渍不好清理和电缆收线完毕后空心收线盘不好拆卸的问题。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电缆收放转盘,包括底座,可固定移动座结构,可移动收线座结构,清洁注液棉结构,开口环,固定块,空心收线盘,瓶盖,锥形头,油瓶,插筒,挂钩,收纳盒盖,拉环和收纳盒,所述的可固定移动座结构和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可移动收线座结构和固定块相连接;所述的可移动收线座结构和空心收线盘相连接;所述的清洁注液棉结构和开口环相连接;所述的开口环右侧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块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瓶盖下部螺纹连接在锥形头的上部;所述的锥形头下部螺纹连接在油瓶的上部;所述的油瓶下部插接在插筒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插筒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挂钩左侧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收纳盒盖左侧上部合页连接在收纳盒的右侧开口处上侧;所述的拉环左侧螺栓连接在收纳盒盖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收纳盒上部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下部;所述的可固定移动座结构包括安装座,固定螺栓,内螺纹管,外螺纹杆,万向轮,固定片和转动杆,所述的安装座左侧螺栓连接在内螺纹管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转动杆下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安装座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固定片下部螺栓连接在转动杆的上部;所述的外螺纹杆上部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万向轮上部螺栓连接在外螺纹杆的下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内螺纹管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移动收线座结构包括摇把,固定座,滑动槽,转管,轴承和滑座,所述的摇把的右侧贯穿左侧设置的滑座的左侧上部并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转管的左侧;所述的滑动槽横向开设在固定座的内部上侧;所述的转管外侧分别连接在轴承内圈的内侧;所述的轴承外侧分别镶嵌在滑座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滑座下部分别活动卡接在滑动槽内部上侧左右两端并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块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空心收线盘横向插接在转管之间的内侧并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转管和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清洁注液棉结构包括清洁海绵,盒盖,渗漏网,镂空清洁液盒,握杆和防滑层,所述的清洁海绵下部胶接在渗漏网的上部;所述的盒盖右侧螺纹连接在镂空清洁液盒的左侧;所述的渗漏网下部右侧螺栓连接在镂空清洁液盒的上部右侧;所述的镂空清洁液盒下部螺栓连接在握杆的上部;所述的防滑层胶接在握杆的外壁下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层具体采用塑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握杆上侧卡接在开口环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螺纹管,外螺纹杆和万向轮的设置,有利于移动该装置,方便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清洁海绵,盒盖,渗漏网,镂空清洁液盒和握杆的设置,有利于清洁电缆线上的污垢。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摇把,固定座,滑动槽,转管,轴承和滑座的设置,有利于拆卸空心收线盘,方便储存电缆。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纳盒的设置,有利于存放维修工具等物品。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挂钩的设置,有利于悬挂毛巾等物品。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油瓶的设置,有利于储存润滑油,为轴承润滑。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开口环的设置,有利于收取握杆。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手拿握杆时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移动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收线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注液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可固定移动座结构;21、安装座;22、固定螺栓;23、内螺纹管;24、外螺纹杆;25、万向轮;26、固定片;27、转动杆;3、可移动收线座结构;31、摇把;32、固定座;33、滑动槽;34、转管;35、轴承;36、滑座;4、清洁注液棉结构;41、清洁海绵;42、盒盖;43、渗漏网;44、镂空清洁液盒;45、握杆;46、防滑层;5、开口环;6、固定块;7、空心收线盘;8、瓶盖;9、锥形头;10、油瓶;11、插筒;12、挂钩;13、收纳盒盖;14、拉环;15、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电缆收放转盘,包括底座1,可固定移动座结构2,可移动收线座结构3,清洁注液棉结构4,开口环5,固定块6,空心收线盘7,瓶盖8,锥形头9,油瓶10,插筒11,挂钩12,收纳盒盖13,拉环14和收纳盒15,所述的可固定移动座结构2和底座1相连接;所述的可移动收线座结构3和固定块6相连接;所述的可移动收线座结构3和空心收线盘7相连接;所述的清洁注液棉结构4和开口环5相连接;所述的开口环5右侧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块6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瓶盖8下部螺纹连接在锥形头9的上部;所述的锥形头9下部螺纹连接在油瓶10的上部;所述的油瓶10下部插接在插筒1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插筒11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挂钩12左侧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收纳盒盖13左侧上部合页连接在收纳盒15的右侧开口处上侧;所述的拉环14左侧螺栓连接在收纳盒盖13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收纳盒15上部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下部;所述的可固定移动座结构2包括安装座21,固定螺栓22,内螺纹管23,外螺纹杆24,万向轮25,固定片26和转动杆27,所述的安装座21左侧螺栓连接在内螺纹管2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转动杆27下部通过固定螺栓22固定在安装座2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固定片26下部螺栓连接在转动杆27的上部;所述的外螺纹杆24上部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23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万向轮25上部螺栓连接在外螺纹杆24的下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内螺纹管23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四角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移动收线座结构3包括摇把31,固定座32,滑动槽33,转管34,轴承35和滑座36,所述的摇把31的右侧贯穿左侧设置的滑座36的左侧上部并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转管34的左侧;所述的滑动槽33横向开设在固定座32的内部上侧;所述的转管34外侧分别连接在轴承35内圈的内侧;所述的轴承35外侧分别镶嵌在滑座36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滑座36下部分别活动卡接在滑动槽33内部上侧左右两端并螺栓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座32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块6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空心收线盘7横向插接在转管34之间的内侧并螺栓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转管34和轴承35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清洁注液棉结构4包括清洁海绵41,盒盖42,渗漏网43,镂空清洁液盒44,握杆45和防滑层46,所述的清洁海绵41下部胶接在渗漏网43的上部;所述的盒盖42右侧螺纹连接在镂空清洁液盒44的左侧;所述的渗漏网43下部右侧螺栓连接在镂空清洁液盒44的上部右侧;所述的镂空清洁液盒44下部螺栓连接在握杆45的上部;所述的防滑层46胶接在握杆45的外壁下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层46具体采用塑胶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握杆45上侧卡接在开口环5的内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电缆缠绕在空心收线盘7上,转动摇把31带动转管34和空心收线盘7旋转,对电缆进行收放;通过推动底座1,万向轮25旋转,带动该装置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松动固定螺栓22,向下翻折转动杆27,直到固定片26紧贴万向轮25,然后拧紧固定螺栓22,可以固定该装置;通过手拿握杆45可以利用清洁海绵41对电缆上的污垢进行清理。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