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轮固定装置、绕线装置及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9411发布日期:2019-03-30 07:48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绕线轮固定装置、绕线装置及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放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轮固定装置,绕线装置以及包含其的拉丝机。



背景技术:

在线状制品行业,卷装钢绞线、钢丝、电缆等线状产品时,通常要用到绕线轮作为绕线工具。传统的线材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将绕线轮通过螺钉、螺栓等固定件安装在绕线轮固定装置上,然后才能进行绕线。绕线完成后,再将缠满线材的绕线轮从绕线轮固定装置上拆卸下来。并且,绕线轮的安装和拆卸需借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而且影响了绕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线轮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绕线轮固定装置可方便地进行绕线轮的安装和拆卸,节约了人力和时间,而且不会影响绕线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绕线轮固定装置,绕线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侧面具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绕线轮固定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直线驱动器、旋转驱动器以及一对压紧块;

所述直线驱动器和旋转驱动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压紧块包括压盖以及由所述压盖凸设形成的、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凸圈;所述压紧块包括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旋转连接于直线驱动器的主轴上,所述第二压紧块固定于旋转驱动器的主轴上;

所述直线驱动器用于推动第一压紧块,使得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的凸圈伸入到绕线轮两侧面的安装孔上,且压盖压紧于绕线轮两侧面上,以将绕线轮固定;所述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二压紧块旋转,进而带动绕线轮旋转以实现绕线或放线。

优选的,所述凸圈上形成有引导其进入所述安装孔的引导部,更优选的,所述引导部为圆台状引导部。

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器为气缸,所述旋转驱动器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固定轴,该固定轴穿过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压紧块通过一滚珠轴承旋转连接于所述固定轴露出第一固定座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轴承,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第一法兰轴承。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穿过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压紧块固定于所述旋转轴露出第二固定座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法兰轴承,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二法兰轴承,且旋转轴与第二法兰轴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滚珠轴承。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露出第二固定座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压紧块进行定位的定位挡圈。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前述的绕线轮固定装置,以及固定于所述绕线轮固定装置上的绕线轮,该绕线装置可用于金刚线及其他线材的绕线或放线。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拉丝机,包括前述的绕线轮固定装置或者绕线装置,该拉丝机可用于金刚线及其他线材的拉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固定装置,通过直线驱动器推动第一压紧块,使得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的凸圈伸入到绕线轮两侧面的安装孔上,且压盖压紧于绕线轮两侧面上,从而实现了绕线轮的固定;通过旋转驱动器驱动第二压紧块旋转,进而带动绕线轮旋转,从而实现了绕线或放线。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绕线轮固定装置可方便地进行绕线轮的安装和拆卸,而且无需借助于人力进行装拆,节约了人力和时间,而且不会影响绕线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绕线轮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0、第一固定座;120、第二固定座;101、立板;102、三角形固定板;103、U形安装板;210、气缸;220、固定轴;230、第一法兰轴承;240、止推轴承;310、伺服电机;320、旋转轴;330、第二法兰轴承;340、定位挡圈;400、压紧块;401、压盖;402、凸圈;403、圆台状引导部;410、第一压紧块;420、第二压紧块;500、绕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说明书提到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和其它参考文献全都引于此供参考。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都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理解的含义。在有冲突的情况下,以本说明书的定义为准。

当本说明书以词头“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现有技术”或其类似用语来导出材料、物质、方法、步骤、装置或部件等时,该词头导出的对象涵盖本申请提出时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那些,但也包括目前还不常用,却将变成本领域公认为适用于类似目的的那些。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除了明确说明的内容之外,未提到的任何事宜或事项均直接适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而无需进行任何改变。而且,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均可以与本文描述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实施方式自由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或技术思想均视为本发明原始公开或原始记载的一部分,而不应被视为是本文未曾披露或预期过的新内容,除非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该结合是明显不合理的。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绕线轮固定装置包括绕线轮固定装置以及安装于绕线轮固定装置上的绕线轮500。其中,绕线轮500的侧面上设有贯通的安装孔以安装于绕线轮固定装置上;绕线轮固定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座110和第二固定座120、伺服电机310、气缸210以及一对压紧块400。

图2示出了上述绕线轮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110和第二固定座120均为一立板101,立板101的侧面上固设有一对三角形固定板102,所述立板101通过该三角形固定板102固定于工作台面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伺服电机310和气缸210均通过一U形安装板103固定于固定座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伺服电机310和气缸210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固定座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缸210可由电缸或油缸替代。伺服电机310可由现有的其他旋转驱动装置替代。

气缸210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一固定轴220,该固定轴220穿过立板101;优选的,为了便于固定轴220相对立板101移动,立板1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轴承230,固定轴220穿过第一法兰轴承230。

伺服电机310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320,该旋转轴320穿过立板101;优选的,为了便于旋转轴320相对立板101旋转,立板10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法兰轴承330,旋转轴320穿过第二法兰轴承330,且旋转轴320与第二法兰轴承33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滚珠轴承。

参见图3,压紧块400包括压盖401以及由该压盖401凸设形成的、与绕线轮500的安装孔配合的凸圈402。进一步的,该压紧块400包括第一压紧块410和第二压紧块420,其中,第一压紧块410通过一滚珠轴承旋转连接于固定轴220露出立板101的端部上,第二压紧块420固定连接于旋转轴320露出立板101的端部。

当需要将绕线轮500安装到前述的绕线轮固定装置上时,通过气缸210推动第一压紧块410,使得第一压紧块410和第二压紧块420的凸圈402伸入到绕线轮500两侧面的安装孔上,且压盖401压紧于绕线轮500两侧面上,从而实现了绕线轮500的固定。优选的,凸圈402的前端一体形成有引导其进入安装孔的引导部,更优选的,所述引导部为圆台状引导部40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引导部还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

为了限制压紧块400的轴向窜动,优选的,固定轴220露出立板101的部分上安装有止推轴承240,旋转轴320露出立板101的部分上设置有定位挡圈340,以分别对第一压紧块410和第二压紧块420进行轴向的定位。该止推轴承240优选的为MISUMI NKXZ40止推轴承240。

本实施例的绕线轮固定装置,通过气缸210推动第一压紧块410,使得第一压紧块410和第二压紧块420的凸圈402伸入到绕线轮500两侧面的安装孔上,且压盖401压紧于绕线轮500两侧面上,从而实现了绕线轮500的固定;再通过伺服电机310驱动第二压紧块420旋转,进而带动绕线轮500旋转,从而实现了绕线或放线。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绕线轮固定装置可方便地进行绕线轮500的安装和拆卸,而且无需借助于人力进行装拆,有利于实现绕线轮500装拆的自动化,节约了人力和时间,而且不会影响绕线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绕线轮固定装置,可与绕线轮500一起组成绕线装置,从而可对包括金刚线在内的线材进行绕线或放线。该绕线装置可进一步用于拉丝机中,对金刚线或其他线材进行拉丝。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