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2170发布日期:2019-04-13 01:2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封箱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箱设备,属于热熔胶封箱设备。



背景技术:

在物品包装生产中,经常将体积较小的物品成组地封装在较大的适合搬运的矩形纸箱中。一般而言,小型的纸箱在自动封箱机中采用立式纸板库的形式存放,需要提供专门的开箱机构进行开箱,即把纸板(纸箱的折叠状态)状态展开,该种方式适于小型纸箱。对于相对较大的纸箱,所需要封装的物品较大、较为零散或者重量偏重,不适于全自动封装,例如瓶组的封装,瓶组的总重量比较大,同时,瓶组内瓶子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也没有附加的装置对其进行确定的定位,很难对其进行全自动封装。

对于较大的纸箱(下称大纸箱),在封装过程需要将大纸箱上下折页折叠后粘合。可以理解的是,封箱时,箱内需要装有物品,例如瓶组,受瓶组自身形态的影响,对于这类物品,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先将大纸箱的底部粘合,再将物品装入箱中,之后用胶带或热熔胶粘合箱口。大纸箱自身存在一定的高度,物品装入需要专门的机构,并且预先粘合箱底也需要专门的机构,导致整个封箱过程工位多、工序多,封箱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预先封箱底的封箱设备,以提高整体的封箱效率。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封箱设备,包括:

装箱部分,具有在水平面内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输送机构,且还包括于第一方向上依序设置的套箱平台、第一下侧折页机构,其中第一下侧折页机构用于把纸箱下折页中位于第一方向两侧的折页折起;

封箱部分,该封箱部分具有在水平面内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输送机构,以承接第一输送机构来料;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在第二方向上,设有第二下侧折页机构,以把下折页余下的两片下折页折起;封箱部分还包括折叠机构,用以先把纸箱相对的一对上折页折起,而后再折起另一对上折页;

喷胶装置,该喷胶装置的喷嘴设置在封箱部分上,以在后一对下折页折起前对前一对下折页的下表面喷胶,并在后一对上折页折起前对前一对上折页的上表面喷胶;以及

推箱部分,用于把箱体从装箱部分在第一方向的末端推向封箱部分在第二方向的始端。

上述封箱设备,可选地,第一下侧折页机构和第二下侧折页机构配置为:

提供下侧折页托板,以承载待折页箱体及箱体内的物品;

提供预置间隙,该预置间隙位于下侧折页托板的两侧,并相应平行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以用于所在侧待折下侧折页自下侧折页托板向下穿过;

相应于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下侧折页托板中后部两侧各设有一折页导轨,该折页导轨与下侧折页托板间形成折页间隙;

其中,折页间隙与预置间隙续接,且两折页间隙间距相应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包含于第一下侧折页机构的折页导轨具有斜导面,该斜导面向下且向相应下侧折页托板侧倾斜。

可选地,包含于第二下侧折页机构的折页导轨在平行于第二方向的竖直面上的投影为弓形,该弓形的弧顶在下。

可选地,相应在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下侧折页托板的后部构造成后端小前端大的等腰梯形板部分。

可选地,包含于第二下侧折页机构的下侧折页托板的后部开有至少两条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喷胶线缝,以从该下侧折页托板的下侧向上喷胶。

可选地,包含于第一下侧折页机构或第二下侧折页机构的各一对折页导轨配置有间距调整机构。

可选地,所述间距调整机构配置为:

一对输出部件,每一输出部件承载一折页导轨;

同步机构,以相向或背向同步驱动两输出部件。

可选地,所述输出部件构成运行在调整轨道上的滑块。

可选地,调整轨道位于相应下侧折页托板的下方,调整轨道与相应下侧折页托板的空间用作折页下探的避让空间;

相应地,滑块与相应折页导轨间通过立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同步机构具有:

第一类同步机构,该第一类同步机构包括一丝杠,该丝杠具有两段螺纹,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其余螺纹参数相同,其中一段螺纹与一输出部件构成一丝母丝杠机构,另一段螺纹与另一输出部件构成另一丝母丝杠机构;

第二类同步机构,该第二同步机构具有两输出丝杠,两输出丝杠螺纹参数相同,且动力输入端同端,配置为一对直接啮合的齿轮,两输出丝杠与两输出部件一一对应;

第三类同步机构,该第三类同步机构具备一个中心齿轮和两条与该中心齿轮啮合并相互平行的齿条,两齿条与相应两输出部件一一对应连接;

第四类同步机构,该第四类同步机构包括一双排链轮,并相应配有两传动链,两传动链其一与一侧的输出部件连接,另一与另一侧的输出部件连接。

可选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链机构,设置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且第一链圈竖直,第一链圈包括高于套箱平台且低于套箱平台上箱体的第一水平链边;

第二传动链机构,设置在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且第二链圈竖直,第二链圈包括与第一水平链边高度相同的第二水平链边;

拨持部件,水平设置的该拨持部件连接在第一链圈与第二链圈间,用于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作动。

可选地,第一传动链机构和第二传动链机构均是空心轴滚子链;

相应地,所述拨持部件为拨杆,该拨杆的两端相应插入相应端选定的链轴中,并从插入链轴方向的前端露出,在露出的部分上设有约束。

可选地,在套箱平台的前级还设有上料平台,该上料平台包括:

上料托板;

第一升降机构,以推动上料托板升降,且第一升降机构的上止点高于第一水平链边,且处于下止点时,上料托板与套箱平台上用于托持箱体的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可选地,上料平台还包括:

前挡板,位于上料托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前侧;

第二升降机构,以提供前挡板的工作行程,第二升降机构处于上止点时,前挡板高于上料托板,以用于挡料;且处于下止点时,前挡板低于上料托板;

后挡板,位于上料托板在第一方向的后侧,并避开与第一输送机构的干涉。

可选地,所述推箱部分包括:

推箱托板,位于第一下侧折页机构的前侧;

推箱部件,与封箱部分相对;

直线驱动部件,输出端连接推箱部件,以在第二方向上将箱体推送到封箱部分上。

可选地,封箱部分具有上部分和下部分,其中,折叠机构包含于上部分,第二下侧折页机构包含于下部分;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序设置的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其中第一折叠机构包括:

压轨,布设在上前折页在第二方向上的路径上,压轨下表面高于箱体,高出的部分大于等于上前折页厚度,且不大于五倍的前折页厚度;

摆转总成,位于第一折叠机构的后端,该摆转总成的输出构件摆转下来时将上后折页向前折叠;

所述第二折叠机构包括:

折叠导轨,用于将上侧折页向内顺导而折成给定角度;

下压总成,推动折叠导轨下行,而把上侧折页压合在上前折页和上后折页上。

可选地,所述下压总成包括:

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折叠机构的机架上;

连板,用于折叠导轨与气缸推杆的连接;

导向组件,具有两导杆,导杆的下端与连板固定连接,导杆杆体导向于导孔或者直线轴承。

可选地,折叠导轨具有一对导入叉口,叉口的两个臂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变小。

可选地,摆转总成包括:

折叠支架,安装在折叠机构的折叠架体上;

折叠气缸,该折叠气缸的缸体通过第二销轴安装在折叠支架上;

摆转臂,该摆转臂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安装在折叠支架上,并且第三销轴的位置低于第二销轴,在摆转臂上与第三销轴具有给定距离处设有连接点,该连接点通过第一销轴与折叠气缸的推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摆转臂作用于上后折页的部分为弓形部。

可以理解的是,在封箱技术领域,受物料较为分散的影响,例如瓶组,其比如包含12个瓶子,成四行三列排布,瓶内装有液体,例如啤酒,其总重量大于五公斤,瓶子多是玻璃瓶,其成组的被封装入盒内的困难点在于箱体下折页的折叠封装,而对于上折页,封装难度相对较小,技术也比较成熟。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装箱部分和封箱部分,利用箱体的前进动力,通过位于箱体两侧的下侧折页机构,将下侧折页两两折合,其中装箱部分确定出第一方向,封箱部分确定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当箱体被从装箱部分推送到封箱部分上时,变第一方向上的前后下折页为第二方向上的下侧折页,而能够基于顺导折页实现折合。由于不必预先封箱底,而能够大大提高了封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封箱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装箱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应于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链输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装箱平台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装箱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

图8为纸箱送上装箱平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折底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折底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部分省略挡板)。

图11为折底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折底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中拨箱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中封箱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实施例中封箱部分的推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实施例中封箱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一实施例中封箱平台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折页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一实施例中封口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相应于图1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一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一实施例中第二折叠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的B-B剖视图。

图24为图22的D-D剖视图。

图中:1.装箱部分,2.封箱部分。

3.支脚,4.装箱支架,5.链输送机构,6.装箱平台,7.拨箱机构,C.纸箱。

8.空心轴滚子链,9.链轮,10.托辊,11.减速电机,12.拨杆,13.从动链轮轴,14.传感器,15.主动链轮轴,16.带座轴承。

17.第一导杆气缸,18.多轴气缸,19.折底机构,20.第二导杆气缸,21.挡板,22.手柄,23.长孔,24.传感器,25.挡板,26.第二托板,27.护栏,28.第四托板,29.第五托板,30.护栏,31.传感器,32.第三托板,33.第一托板,B.瓶组。

C1.上折页,C2.箱体,C3.初始下前折页,C4.初始下侧折页。

34.第一间隙,35.手轮,36.折页导轨,37.第二间隙,38.轴座,39.滑动轴,40.丝杠,41.锁紧手柄,42.第一支架,43.第一底板,44.第一滑块,45.第二支架,46.第三支架,47.第三滑块,48.第二底板,49.第一拉块,50.第一链条,51.双排链条,52.第二拉块,53.第三拉块,54.第四拉块,55.第二链条,56.拨箱支架,57.滑块,58.连板,59.缸杆端头,60.导轨,61.气缸,62.脚座。

63.下支架,64.封箱平台,65.上支架,66.喷胶机,67.封口机构,68.推箱机构。

69.从动链轮轴,70.带座轴承,71.空心轴滚子链,72.拨杆,73.传感器,74.主动链轮轴,75.减速电机。

76.第五托板,77.第六托板,78.第三间隙,79.喷胶线缝,80.折页导轨,81.第七托板。

82.第一折叠机构,83.连接调节杆,84.折叠架体,85.压轨,86.喷枪,87.第二折叠机构。

88.拉杆,89.第一销轴,90.气缸,91.折叠支架,92.第二销轴,93.第三销轴。

94.折叠导轨,95.直线轴承,96.导杆,97.连板,98.气缸,99.挡板,100.手柄,101.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8,包装用纸箱C普遍具有一个由四片壁面所形成的箱体C2,在箱体C2上端连接有四片上折页C1,在箱体C2的下端连接有四片下折页。一般而言,上折页C1两两相对,相对的一对上折页C1个体相同,对于下折页类同。

封箱时,无论是箱体C2的封口还是封底,都需要先把一对折页向内折成水平状态,然后在其结合面上喷胶,再把另一对折页折合到喷胶面,压合固化形成粘合结构。

尽管箱体结构类型较多,目前用于包装的如图8所述的纸箱C其主要材质是包装盒用纸,尽管有其它的组成部分,例如塑料膜,但一般都会称之为纸箱。

可以理解的是,提供一个行进方向,行进所冲的方向为前,与前相对的方向为后,在水平面内与前后相垂直的方向为侧。

图1所示为一实施例中封箱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可见,其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装箱部分1和封箱部分2,装箱部分1和封箱部分2在图中整体上看起来是一个90度的类折尺结构,其中装箱部分1的送料方向在图中表示为从左至右,记为第一方向,封箱部分2在图中的送料方向为自下向上,记为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借此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8,当箱体C2被直线推进时,初始下前折页C3在变换到第二方向上时,会变成下侧折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受自身恢复变形的影响,如图8所示,在第一方向上时,初始下前折页C3受各托板的支撑大致呈水平状态,而在第二方向上时,失去支撑的下前折页C3在自身恢复变形力的作用下向下垂。

对于装箱部分1,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其大致可以看成是一个卧式结构。图2中,在装箱支架4上安装了一个链输送机构5,链输送机构5在图2中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其上链边水平设置,用于向右拨动纸箱C,自左至右的方向为前述的第一方向,链输送机构即构成第一输送机构。

装箱支架5具有一定高度,该高度所确定的上下空间用于例如链输送机构5的安装,以及提供其他附属机构的安装空间,例如第一托板33在上下方向上的驱动机构的安装。

对于支脚3,则使装箱支架5底部保持一定的高度,主要方便设备的安装调试。

图5所示是链输送机构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拨杆12用于推动纸箱C在各托板上依序前进,纸箱C的宽度决定了拨杆12的长度,拨杆12的长度决定了装箱支架4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一套设备可以用于多种纸箱C的封箱,在下文中会有所涉及,例如折页导轨36间距的调整,即为适应不同纸箱C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纸箱C还可以采用例如级进缸推送的方式,只不过效率相对较低,级进缸每次只能推送一个纸箱C,而如图2所示的结构,封箱作业可以是连续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涉及封箱设备需要人工把纸箱C套在例如瓶组B上,在图2和图7所示的结构中,提供一个装箱平台6,首先把纸箱C展开成图8所示的形状,即上折页C1竖起,初始下前折页C3折成水平,初始下侧折页C4保持竖直。

装箱平台6在图7中可见,是一个平台总成,其包含上料平台、套箱平台、折页平台、压折页平台、转换平台,其中套箱平台用于完成将纸箱C套在瓶组B上的工序。

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纸箱C是在第一下侧折页机构的第三托板32上被套上瓶组B的,在第三托板32的前级,还包括第二托板26和第一托板33,套箱也可以在第一托板33和第二托板26上完成。

如果采用人工上料,在第三托板32上就可以完成上料、套箱,并且如图9所示,第三托板32整体相对较长,完全可以被配置成多个功能区,即便不采用人工上料,也可以实现上料平台的功能。

关于第三托板32,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包含于第一下侧折页机构,需要说明的是,箱体C2封底之所以困难,在于物料存在的条件下,需要存在对物料进行托持的部件存在,例如前述的托板,很难对其四片下折页完成折叠,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先在第一方向上完成一对下折页的折叠,在第二方向上再完成另一对下折页的折叠。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对下折页的折叠实现起来相对容易。

关于第一下侧折页机构,其目的在于用于把纸箱C下折页中位于第一方向两侧的折页折起,如图8所示,使用第一下侧折页机构先把一对初始下侧折页C4折起。

图8所示的下折页状态中初始下侧折页C4可以使用简单的能够实现推的机构来实现其折叠,在垂直于初始下侧折页C4的方向上,设置例如气缸,气缸推杆上设置推板,可以实现下侧折页的推并,例如第四托板28上的后端可以有一个导入面,压并下侧折页被导入到第四托板28上。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推并,为了避免例如第三托板32厚度的干涉而影响下侧折页折叠时的折叠质量,例如推板只是把下侧折页推折成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一般控制在75度以下,记为第一角度,从而当初始下侧折页C4的下缘在此受到压力时,能够使初始下侧折页C4压并,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例如第四托板28实现下侧折页更好的变成水平向内的折叠。

进一步地,为了有利于初始下侧折页C4从前述第一角度变成水平状态,第三托板32与第四托板28的需要在留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小于例如瓶组B中单个瓶底的直径,并且大于等于单个瓶底的半径。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箱体C2上的折页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如图10所示的折页导轨36,其对初始下侧折页C4的导引,会使得初始下侧折页C4的前端上扬,而易于导入到相对水平的第四托板28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托板28还可以包含一个向后向下倾斜的导入面,导入面可以在水平方向与与第三托板32交叠。

另外,在第三托板32的宽度小于箱体C2下口宽度的情况下,下侧折页可以更好的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托板32需要满足对物料的支撑,因此,其最小宽度条件下也需要满足图7中上下两列瓶子的支撑。

对于封箱部分2,可见于附图16,图16是封箱部分2中第二下侧折页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从左至右方向是前述的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前述的第一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并且在该方向上设有如图15所示的第二输送机构。

对比图5和图15可见,第二输送机构与第一输送机构属于同类型的输送机构,整体上便于降低成本。

如前所述,箱体C2再被沿第一方向输送转换成沿第二方向输送后,初始下前折页C3就会变成第二方向上的下侧折页。对于第二输送机构则是在承接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过来的物料后,将物料在第二方向上输送,进而以输送力为折叠源动力,在第二方向上设置第二下侧折页机构,以把下折页余下的两片下折页折起。

第二下侧折页机构与第一下侧折页机构主体结构一样,区别是在第二下侧折页机构中需要配置喷胶装置的喷嘴,并且第二下侧折页机构中的部件不应当干涉喷嘴的喷胶。

对于封箱部分2的封口部分,其实现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在于箱体C2口部在封箱时不像箱底那样承重,也不必考虑物料掉落的问题,一般依序推折或者采用具有顺导面的方式顺导折并。将用于封口的部分记为折叠机构,即用以先把纸箱C相对的一对上折页C1折起,而后再折起另一对上折页C1的部分。

对于喷胶装置,喷嘴设置在封箱部分2上,以在后一对下折页折起前对前一对下折页的下表面喷胶,并在后一对上折页C1折起前对前一对上折页C1的上表面喷胶。

另外,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相当于两个线,提供推箱部分,如图2中所示的拨箱机构7,用于把箱体从装箱部分1在第一方向的末端推向封箱部分2在第二方向的始端,实现物料在两个方向上的转换。

如前所述,关于下侧折页机构,区分为包含于装箱部分1的第一下侧折页机构和包含于封箱部分2的第二下侧折页机构,两个下侧折页机构的基本原理相似,在此以第一下侧折页机构为例先对两者下侧折页机构相同和基本相同的部分说明如下:

提供下侧折页托板,如图7所示的第三托板32和图16和图17所示的第六托板77,下侧折页托板作为滑板,用于承载待折页箱体及箱体内的物品,纸箱C可以在例如第一输送机构的推动下在第三托板32上顺第一方向滑行。

参见说明书附图8,纸箱C被折成图示的状态,四片下折页中的前后两边折成水平状态,另外两片保持竖直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纸箱也有一定的韧性和回弹力,将纸箱C套在例如瓶组B上后会产生一定的量的回弹,不过纸箱C与瓶组B间会有一定的静摩擦力,两片初始下侧折页与图9所示的第一间隙34间也会有一定的摩擦力,能够使下侧前后折页保持与第三托板32间的贴合状态。

前述的第一间隙34记为预置间隙,该预置间隙位于下侧折页托板的两侧,如图9所示,在第三托板3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间隙34,该第一间隙34平行于第一方向,相应地,对于位于第刘托板两侧的预置间隙则平行于第二方向。

关于第一间隙34,用于出差下侧折页C4向下探出,在此状态下,初始下前折页C3与第三托板32的上表面大致贴合,箱体C2约束瓶组B保持行列阵列,瓶组B由第三托板32所承载,可以理解的是,初始下前折页C3与第三托板32的贴合度越好,初始下侧折页C4的折合效果就会越好。

所谓折页导轨,是对纸箱C上折页进行顺导,以使折页折合到水平或者翻折一定角度的导轨。如前所述,受例如第三托板32自身厚度的影响,把折页折合成水平并不现实,一般只需要把初始下侧折页C4翻折一定角度即可,该角度越小,后续处理就越容易,在角度越大,对折页导轨的要求就越低,一般该角度控制在15度以上,翻折15度,即初始下侧折页C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度,上述角度最好控制在60度及以上,那么初始下侧折页C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及以下。

以图9为例,在第三托板32的中后部两侧各设有一折页导轨36,另,图中可见,该折页导轨36与第三托板32间形成折页间隙,如图9中所示的第二间隙37。

在图9中可见,第二间隙37与第一间隙34续接,将折页相对顺利的折成与水平面成预定角度,从图9和图16中可以看出,两折页间隙间距相应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逐渐减小,利于预定角度的形成。

如前所述,关于折页导轨36、折页导轨80,其用以实现折页折叠的原理是基于箱体C2在给定的方向被推动式,相应的折页受到例如折页导轨36的顺导而翻折一定的角度,而需要翻折的方向是确定的,藉此结构易于确定基于顺导而实现翻折的折页导轨36或折页导轨80的结构。

其中,关于折页导轨36,参见说明书附图9可见,其俯视状态大致呈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一个直角边平行于第一方向,斜边在内侧,与第三托板32间所形成的第二间隙37在第三托板32平面上的投影为向前向内的缝隙状结构。

此外,由于折页所折角度越大,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逐渐变小,相应折页与第三托板32的干涉就会越剧烈,为此,一方面第三托板32的后部结构大致呈等腰梯形结构,并且在俯视结构中,第二间隙37在第三托板3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逐渐扩大,以减小相应折页与第三托板32间的干涉。

图10所示结构为第一折叠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可见折页导轨36的后端较低,前端则与第三托板32共面,折页导轨36成线性的斜导面,该斜导面可以是简单的斜导面,即其倾斜只表现在一个竖直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折页导轨36用于顺导折页的斜导面向下且向第三托板32侧倾斜,可以减少对折页表面的损伤。

包含于第二下侧折页机构的折页导轨80其结构与折页导轨36有所区别,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相同。在图16~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折页导轨的俯视结构中可见其导入面的内边缘并不是线性的,而是连续的曲线,而在主视结构中,即图17所示的结构中,其整体上是一个弓形结构,弓形结构的弧顶在下。

并且区别还在于,第六托板77与折页导轨80间所形成的第三间隙78在第六托板77上的投影成后大前小的特征。受已经有一对下折页托持住物料,第六托板77对物料的托持作用相比于第三托板32下降,加之弓形结构的顺导结构更有利于将下侧折页直接顺导为水平状态或者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比较小。

关于喷胶装置,如图14所示的喷胶机66,其主体安装在封箱部分2的上支架65上,其喷嘴被分为两组,一组用于下折页间粘合所需胶液或者胶浆的喷胶,另一组用于上折页间粘合所需胶液或者胶浆的喷胶。上折页不同于下折页的粘合之处在于下折页由第六托板77托持,喷嘴所在位置的设置难度较大,在图16所示的结构中,第六托板77的后部顺第二方向开有四条喷胶线缝79,喷嘴设置在喷胶线缝79下侧,当纸箱C被推送到该位置时,在此处的喷嘴开始工作而在纸箱C已经折并的两片下折页的下表面上喷胶形成四条胶线,再把另外两个下折页折并后,胶线被挤压保持一定时间后即可固化粘接。

图16中所示的第七托板81用于利用纸箱C以及箱体内的也物品,例如瓶组B的重力,而使下折页间粘合,实现封底。

在图16所示的结构中,喷胶线缝79有四条,在一些实施例中,喷胶线缝79可以有两条或者六条。

为适应不同规格的纸箱C,为两折页导轨36和两折页导轨80提供间距调整机构,所对应的两间距调整机构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果,具体参见说明书附图11和12,以及说明书附图16和图18,这种调整优选同步调整,以尽可能使例如第三托板32两侧的量第二间隙37相等。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例如第二间隙37调整后可适应给定的某种纸箱C,因此,其调整不会特别频繁。

不过,除了适应纸箱C规格外,受工作状态的影响,为了获得较好的使用效果,在生产中可能会需要人工进行例如第二间隙37或者第三间隙78的调整。

通过以上说明可知,关于用于例如折页导轨36进行间距调整间距调整机构可是采用例如图11所示的可实时调整的机构,也可以是在停产状态下进行调整的机构,其中后者实现相对容易,并且一旦锁固,结构可靠性比较好。前者则灵活性比较好,可以根据生产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的调整。

两种类型的间距调整机构都可以配置例如用作支撑的滑轨,通过套装在滑轨上的滑套支撑相应的折页导轨。对于停产状态下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不必考虑同步调整的问题。

对于生产状态下进行调整的间距调整机构,其基本配置需包含一对输出部件,如图11所示,每一输出部件承载一折页导轨36。

对于两输出部件的驱动则由同步机构进行驱动,以使两输出部件相向或者背向运动。

如前所述,由于两个间距调整机构结构相同,下面仅就两折页导轨36的间距调整机构进行说明,而用于两折页导轨80间距调整的间距调整机构类同。

具体地,参见说明书附图11和图12,图中可见,图中包含两个滑块,即第一滑块44和第二滑块49,两滑块构成所述输出部件,两滑块与相应的调整轨道构成轨道副。

调整轨道配置为一对导杆,相应滑块上构造有或者设置有导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滑块构成燕尾槽滑块,相应的调整轨道构成燕尾槽导轨。其他类型的导轨也可以使用,例如矩形导轨等。

为避免下侧折页与调整轨道产生干涉,调整轨道设置在相应下侧折页托板的下方,如图11所示,第一滑块44所在的位置位于第三托板32的下放。调整轨道与相应下侧折页托板的空间用作折页下探的避让空间。

相应地,滑块与相应折页导轨间通过立架连接,以确定出所述避让空间。

在机械领域,能够实现同步的机构相对比较多,尤其以齿轮传动机构为基础的机构,应用较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同步机构可选用以下几种同步机构:

第一类同步机构,该第一类同步机构基于丝母丝杠机构,具体地,其包括一丝杠,该丝杠具有两段螺纹,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其余螺纹参数相同,其中一段螺纹与一输出部件构成一丝母丝杠机构,另一段螺纹与另一输出部件构成另一丝母丝杠机构,当丝杠顺时针转动时,若两滑块相向运动,那么当丝杠逆时针转动时,两滑块必然背向运动。

由于丝母丝杠机构属于机械领域中传动精度非常高的传动机构,因此,所实现的同步的同步性能会比较好。

相对而言,在机械领域对预期精度要求不高的实现,如果采用高精度的传动机构,反而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在于一方面精度比较高,其可维护性会相对较差,同时,其成本也会比较高。

在一些实现中采用第二类同步机构,该第二同步机构也基于丝母丝杠机构来实现,其具有两输出丝杠,两输出丝杠螺纹参数相同,且两输出丝杠的动力输入端同端,并配置为一对直接啮合的齿轮,两输出丝杠与两输出部件一一对应。由于两个直接啮合的齿轮,其转向相反,如此以来,运行在两输出丝杠上的输出部件的移动方向会相反。

在一些实现中采用第三类同步机构,该第三类同步机构以齿轮传动机构为基础,以齿条为输出构件,其具备一个中心齿轮和两条与该中心齿轮啮合并相互平行的齿条,两齿条与相应两输出部件一一对应连接,当中心齿轮转动时,与之啮合的两条齿条相向或者背向运动。

图11和图12,以及图18则示出了第四类同步机构,该第四类同步机构以链传动机构为基础,其可以采用完整的链圈,也可以采用不完全链圈,其中的不完全链圈的应用以图11和图12所示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先说明完整链圈的驱动方式,采用一个双排链轮51,在第四类同步机构中,可以只有一个链轮,即前述的双排链轮51,也可以以双排链轮51为主动链轮,在双排链轮51的两侧再配置两个从动链轮,并相应装设两个链圈,其中一个链圈带动一个输出部件,另一个链圈带动另一个输出部件。

图12中所示的第一链条50和第二链条55都是开式结构,或者说是不完全链圈,链条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拉块,具体配置如下:

第一底板43作为第三托板32一侧的护栏27的支座板,也作为位于图12中左侧的折页导轨36的支架板,其通过例如导套而套装在装箱部分1的机架上所设置的导杆上,而具有在导杆上滑动的能力;图中第二底板28可以作为例如位于图12中右侧的折页导轨36的支架板。

通过一个拉块座,在第一底板43上安装有第三拉块53和第四拉块54,在第二底板48上则安装有第一拉块49和第二拉块52,第三拉块53和第四拉块44在导杆的轴向分布,第一拉块49和第二拉块52在导杆的轴向分布,并且第三拉块53和第四拉块44所确定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拉块49和第二拉块52所确定的连线。

图12中,第一链条50的一端与第一拉块49连接,绕过双排链轮51后于第三拉块53相连,第二链条55的一端与第二拉块52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拉块54连接。

进而,第一底板43上安装一个丝母座,该丝母座与图11中所示的丝杠40间形成丝母丝杠机构,丝杠40的座部安装在装箱部分1的机架上,并且丝杠40的外端连接有手轮35,通过手轮35的转动可以驱动丝杠40的转动,进而带动丝母座所承载的第一底板43在丝杠40的轴向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第一底板43带动第三拉块53和第四拉块54,而使双排链轮51转动,第一链条50或者第二链条55带动第二底板48向左或者向右运动而实现两个折页导轨36间距的调整。

在前述的内容中指出,关于第一输送机构,以及第二输送机构都可以采用链输送机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链输送机构有利于其他附件的配置,例如用于辅助上料的第一托板33及其驱动装置。由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在原理上相同,并且基本机械结构实质相同,在此以第一输送机构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说明书附图1~5所示,是第一输送机构在装箱部分1上的配置,其中图5中可见,第一输送机构包含了两个传动链机构,两个传动链机构分居于装箱平台6的两侧,两个传动链机构的链圈竖直,并且两个链圈所在的平面平行。

图2~5中所示的第一输送机构中的两个传动链机构其一记为第一传动链机构,另一记为第二传动链机构,对应的第一链圈竖直,第一链圈包括高于套箱平台且低于套箱平台上箱体C2的第一水平链边,第二链圈竖直,第二链圈包括与第一水平链边高度相同的第二水平链边。

进而,设置拨持部件,该拨持部件连接在第一链圈与第二链圈间,用于箱体C2在第一方向上的作动。

拨持部件在第一链圈和第二链圈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条,相邻拨持部件间用于纸箱C的容置,在水平链边上,相邻两拨持部件间间距大于单个纸箱C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拨持部件间距大于等于纸箱C的长度+初始下前折页C3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在图4和5所示的结构中,第一传动链机构和第二传动链机构共用链轮轴,例如图5中所示的主动链轮轴15和从动链轮轴13,以保证两传动链机构的同步性。

两传动链机构通过带座轴承16安装在装箱部分1的机架上。

拨持部件水平设置,当拨持部件随第一链圈和第二链圈转动到上水平链边侧时能够推动纸箱C前行。

关于拨持部件,优选图5中所示的拨杆12,在一些实施例中,拨杆12可以作为基体,而在拨杆12朝向箱体C2的一侧设置一个推面。

关于第一传动链机构和第二传动链机构,其均是空心轴滚子链8,空心轴滚子链8的空心链轴可以作为拨杆12在链圈上的装配连接点。

具体地:若拨持部件为拨杆12,拨杆12的两端可以构造成插销,以插入所述空心链轴,并从空心链轴的外侧探出,探出的部分可以开销孔,提供与该销孔配合的开口销,以用于拨杆12的限位。

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在套箱平台的前级还设有上料平台,该上料平台包括:

上料托板,如图7中所示的第一托板33。

进而为上料托板提供用于驱动其升降的机构,记为第一升降机构,对于第一升降机构,其上止点高于第一水平链边,且其处于下止点时,上料托板与套箱平台上用于托持箱体C2的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第一升降机构处于下止点状态时,第一托板33与第二托板26,以及第三托板3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采用具有升降功能的第一托板33,有利于自动上料的实现,将第一托板33推升一定高度,避开上料时与链圈的干涉,然后再回位,即到达前段所述的下止点状态时,拨杆12能够拨动箱体C2。

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第一升降机构采用第一导杆气缸17,气缸具有确定的止点,容易控制。

由于物料可能比较松散,或者物料在推进的过程中会变得分散,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上料平台还包括:

前挡板,位于上料托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前侧,如图7中位于第一托板33右侧的挡板25。

显然,当挡板25处于挡料状态时,其高度应高于第三托板32,会影响箱体C2的前行,为此,提供第二升降机构,该第二升降机构提供前挡板的工作行程,第二升降机构处于上止点时,前挡板,即挡板25高于第一托板33,以用于挡料;且处于下止点时,挡板25低于第一托板33(此时第一托板33也已经复位),并且基于前述的内容可知,挡板25复位状态要低于第三托板32,因此,此处的低于第一托板33实质是低于复位状态时的第一托板33所在的位置。

此外,提供后挡板,如图7中所示的挡板21,挡板21位于第一托板33在第一方向的后侧,并避开与第一输送机构的干涉。

在上料时,如瓶组B在图7中的左右两侧会被约束,而保持较为稳定的行列阵列状态。

关于所述推箱部分,其用于把纸箱C从装箱部分1推送到封箱部分2,为此,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存在单独的第五托板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复用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的末端即为第二输送机构的前端。

图7中拨杆12将纸箱C推到第五托板29后,拨杆12开始下行而不再推动纸箱C,考虑到第二输送机构可能存在链圈与纸箱C来向干涉的问题,第二输送机构中的前端,例如第五托板76可以采用类似于第一托板33的升降托板总成。

参见说明书附图3和图13可见,推箱部分是图2中的拨箱机构7,其基本结构包括:

推箱托板,位于第一下侧折页机构的前侧,如第五托板29,其高度与第四托板28和第三托板32一样。

另提供推箱部件,该推箱部件与封箱部分2相对,如图13所示的滑块57。

另提供直线驱动部件,该直线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推箱部件,以在第二方向上将箱体C2推送到封箱部分2上。

关于直线驱动部件,在机械领域属于最基础的驱动部件,例如液压缸、气缸、直线电机、齿轮齿条机构、丝母丝杠机构等。从简单实现上,使用具有确定止点的液压缸和气缸最为合适。优选气缸61,气缸61相比于液压缸无污染,并且响应速度快。

图13所示的结构中,存在一个拨箱支架56,用于拨箱部分7在例如装箱部分1上的安装,在拨箱支架56的上端沿第二方向设置一个气缸61,气缸61的缸体通过脚座62安装在拨箱支架56上。

由于拨箱所需要的力比较大,为保证拨箱的稳定性,在气缸61的推杆所在侧设有导轨60,以及滑行在导轨60上的滑块57,其中滑块57通过连板58与缸杆接头59连接。

其中,滑块57用于推箱,也可以在滑块57上安装用于推箱的推箱板。

封箱部分包含封口部分,也包含了封底部分,其整体架构相对较高,而将其分成上部分和下部分,参见图14,图中,上部分的基础架体是上支架65,下部分的基础架体是下支架63,上支架65安装在下支架63上。

其中,折叠机构包含于上部分,第二下侧折页机构包含于下部分。

参见说明书附图19和图20,关于折叠机构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序设置的第一折叠机构82和第二折叠机构87。

其中,第一折叠机构82包括:

压轨85,该压轨85布设在上前折页在第二方向上的路径上,压轨85下表面高于箱体C2,高出的部分大于等于上前折页厚度,且不大于五倍的前折页厚度,从而在纸箱C在第二方向上被推动时,竖直的上前折页会把压轨推倒并压至水平或者接近水平状态。

第一折叠机构82还包括如图21所示的摆转总成,该摆转总成位于第一折叠机构82的后端,该摆转总成的输出构件摆转下来时将上后折页向前折叠,从而相对的两片上折页C1被推平。

对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87,其所实现的折叠最为容易,可以采用例如直线运动的推板推并,采用这种机构时,结构相对复杂,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利用第二方向的推动力完成折叠,结构相对紧凑。

进一步地,参见说明书附图22~图24,图中,第二折叠机构87包括:

折叠导轨94,用于将上侧折页向内顺导而折成给定角度,由于只是顺导成给定角度,对折叠导轨94的要求相对较低。

进而,第二折叠机构87还包括下压总成,推动折叠导轨94下行,而把上侧折页压合在上前折页和上后折页上。

先顺导然后下压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折叠导轨94的设计制造装配难度,并且下压更容易控制上折页C1处于水平的状态。

参见说明书附图22和图23,所述下压总成包括:

气缸98,该气缸98的缸体安装在折叠机构的机架上,如上支架65上。

下压总成还包括连板97,该连板97用于折叠导轨94与气缸98推杆的连接,图24中,连板97大体是一个矩形框架,整体结构强度高,利于保证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下压总成还包括导向组件,如图22所示,其具有两导杆96,导杆96的下端与连板97固定连接,导杆96杆体导向于导孔或者直线轴承95,例如直线轴承95安装在折叠架体84上。

图24中,折页导轨94在图24的左端具有一对导入叉口,叉口的两个臂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变小,以顺导上侧折页。

关于摆转总成,其所实现的是把竖直的一片上折页C1向前推到,在不产生运动干涉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多自由度的机械臂推到上后折页。

在图21所示的结构中,摆转总成包括:

折叠支架91,安装在折叠机构的折叠架体84上,图中的折叠支架91竖直设置,但不限于竖直设置,显而易见的是,复位状态时,拉杆88在其工作行程内能够避开前进的上折页C1,摆转下来时能够将上后折页推平,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并不要求折叠支架91处于竖直状态。

图21中还设有一个折叠气缸,即气缸90,该折叠气缸的缸体通过第二销,92安装在折叠支架91上.

另提供摆转臂,以作为第一折叠机构的输出构件之一,如图21所示的拉杆88,该摆转臂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93安装在折叠支架94上,并且第三销轴93的位置低于第二销轴92,在摆转臂上与第三销轴93具有给定距离处设有连接点,该连接点通过第一销轴89与折叠气缸的推杆连接。

图21中,所述摆转臂作用于上后折页的部分为弓形部,如图21中的拉杆88,以避免划伤上后折页。

此外,拉杆88的头端为球头,可进一步避免划伤上后折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