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5818发布日期:2019-06-05 23:3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旋提升机。



背景技术:

螺旋提升机是一种用于将物料从低处传输至高处的物料提升装置,其主要依靠其中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输送。输送过程中,使物料不与螺旋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提升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螺旋提升机适用于粉状、粒状或小块状的物料传输,例如辣酱制造时从数十米深的椒池中向上传输椒醅。

现有的螺旋提升机主要包括螺旋输送筒和用于安装并转移所述螺旋输送筒的支撑台车,螺旋输送筒可相对所述支撑台车在竖向平面内旋转一定角度,即调整俯仰角。使用时,需要前后移动支撑台车和调整螺旋输送筒的俯仰角,以在前后方向上调整其上料位置。现有螺旋提升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螺旋输送筒的可调节角度和深度有限,适应性较差;调整支撑台车时,比较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并且支撑台车作为支撑结构,用于保证整个螺旋提升机的整体稳定性,因此经常调整台车位置,容易影响整个螺旋提升机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提升机,所述螺旋提升机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螺旋输送筒的角度和深度,不需要频繁移动支撑台车的位置,所述螺旋提升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提升机,包括支撑台车、可旋转机构和螺旋输送筒;所述可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台车上,且可相对所述支撑台车在竖向平面内旋转;所述螺旋输送筒与所述可旋转机构滑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筒可相对所述可旋转机构伸缩。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可旋转机构在竖向平面内的角度,即调节其俯仰角,则可以调节螺旋输送筒的俯仰角;再通过调节螺旋输送筒,使其相对可旋转机构进行伸缩,则可以调节螺旋输送筒的深度。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螺旋提升机,其螺旋输送筒的调节方式更灵活,螺旋输送筒可向下伸展的深度更深;且前后调节上料位置时,不需要频繁移动支撑台车的位置,所述螺旋提升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车包括车板、设置于所述车板下的至少三个第一万向轮和设置于所述车板上的车架;所述车架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可旋转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车架上安装有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一卷扬机的第一传动绳通过第一滑轮组连接至所述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的可旋转机构上。本改进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一卷扬机对第一传动绳的收放,调节可旋转机构的俯仰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前端设置有两根向前伸出的支臂,每根所述支臂的前端设置有可调节支撑基座,所述可调节支撑基座可向下伸展。本改进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下放所述可调节支撑基座使其支撑于地面或椒池壁顶面,使支撑受力点前移,减小螺旋输送筒对整个螺旋提升机的倾覆力矩,增大支撑台车对整个螺旋提升机的反倾覆力矩,进而提高整个螺旋提升机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还水平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后方。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当螺旋输送筒向上收起后,螺旋输送筒的后端可以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使得螺旋输送筒可以平稳放置,便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机构为筒状结构,用于供所述螺旋输送筒穿插并相对伸缩;所述可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螺旋输送筒相对伸缩的伸缩动力装置;所述可旋转机构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滚筒。本该机技术方案中,伸缩动力装置为螺旋输送筒相对于可旋转机构的伸缩提供动力,可旋转机构的内壁上设置的滚筒用于使螺旋输送筒与可旋转机构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动力装置包括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的第二传动绳通过第二滑轮组连接至所述螺旋输送筒上。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卷扬机对第二传动绳的收放,使螺旋输送筒实现前后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筒包括筒体、设置于所述筒体前端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筒体后端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螺旋叶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后端并驱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的输送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筒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万向轮。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万向轮,当需要前后调节上料位置时,所述第二万向轮可支撑于椒池底面滚动,使调节更便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调节可旋转机构在竖向平面内的角度,即调节其俯仰角,则可以调节螺旋输送筒的俯仰角;再通过调节螺旋输送筒,使其相对可旋转机构进行伸缩,则可以调节螺旋输送筒的深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螺旋提升机,其螺旋输送筒的调节方式更灵活,可调节的角度更大,螺旋输送筒可向下伸展的深度更深,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2、所述螺旋提升机前后调节上料位置时,不需要频繁移动支撑台车的位置,调节更省时省力,利于提高输送效率,且更利于确保整个螺旋提升机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图1所示为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输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支撑台车;101-车板;102-第一万向轮;103-车架;104-第一支撑杆;105-第一卷扬机;106-第一传动绳;107-第一滑轮组;108-顶梁;109-支臂;110-可调节支撑基座;111-第二支撑杆;112-轴承;200-可旋转机构;201-滚筒;202-第二卷扬机;203-第二传动绳;204-第二滑轮组;300-螺旋输送筒;301-筒体;302-进料口;303-出料口;304-螺旋叶片;305-输送电机;306-不锈钢架;307-皮带;308-第二万向轮;309-带轮;40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旋提升机。所述螺旋提升机主要包括支撑台车100、可旋转机构200和螺旋输送筒300;所述可旋转机构200设置于所述支撑台车100上,且可相对所述支撑台车100在竖向平面内旋转;所述螺旋输送筒300与所述可旋转机构200滑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筒300可相对所述可旋转机构200伸缩。

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进而调节螺旋输送筒300的俯仰角;可以通过调节螺旋输送筒300,使其相对可旋转机构200进行伸缩,进而调节螺旋输送筒300的深度;使所述螺旋输送筒300的前端位置可在椒池内任意调整。例如,当在深度不变而需要向前移动时,可以向上微调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并向前伸展螺旋输送筒300;例如,当在深度不变而需要向后移动时,可以向下微调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并向后收缩螺旋输送筒300;例如,当需要向更深处移动时,可以向下微调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并向前伸展螺旋输送筒300;例如,当需要向上收起时,可以向上调节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并向后收缩螺旋输送筒300。应当理解的,所述螺旋提升机并不局限于用于辣酱生产中的椒醅传输,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其他种类的物料传输。

基于上述螺旋提升机,本实施例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举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举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新一种螺旋提升机。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举例所形成的新一种螺旋提升机,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例如,请参阅图1和2所示,所述支撑台车100包括车板101、设置于所述车板101下的至少三个第一万向轮102和设置于所述车板101上的车架103;所述车架103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04,所述第一支撑杆104的两端通过轴承112与所述车架103转动连接,所述可旋转机构200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4上;所述车架103上安装有第一卷扬机105,所述第一卷扬机105的第一传动绳106通过第一滑轮组107连接至所述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04上的可旋转机构200上。

图2中,所述车架103包括四根立柱和位于左侧、右侧和后方的三根横梁,所述第一支撑杆104位于支撑架的前上端,由于第一支撑杆104两端是通过轴承112连接至车架103的立柱上,因此第一支撑杆104可旋转。使用时,所述车板101上可放置容器,用于盛接螺旋输送筒300输送上来的物料。所述可旋转机构20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04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04的中部还可以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以与第一支撑杆104一体成型,通过设置所述安装板,可以提高可旋转机构200与第一支撑杆104之间的接触面和焊接长度,提高连接稳定性。对于所述安装板,图2中未示出。

图2中,所述横梁的上方还设置有顶梁108,所述顶梁108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卷扬机105和第一滑轮组107的一部分,请参阅图1所示。应当理解的,所述第一卷扬机105的安装位置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例如所述滑轮还可以安装于所述可旋转机构200的下方位置。当需要向上调节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度时,第一卷扬机105可卷动回收第一传动绳106,可旋转机构200受向上的拉力而向上旋转;当需要向下调节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度时,第一卷扬机105可卷动下放第一传动绳106,可旋转机构200因重力作用而向下旋转。还应当理解的,对于所述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度的调节,并不局限于利用所述第一卷扬机105和第一滑轮组107,例如还可以在所述可旋转机构200的下方设置顶升机构,通过向上顶升以调节所述可旋转机构200的俯仰角度。

例如,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车架103的前端可以设置有两根向前伸出的支臂109,每根所述支臂109的前端设置有可调节支撑基座110,所述可调节支撑基座110可向下伸展。使用时,可以通过下放所述可调节支撑基座110使其支撑于地面或椒池壁顶面,使支撑受力点前移,减小螺旋输送筒300对整个螺旋提升机的倾覆力矩,增大支撑台车100对整个螺旋提升机的反倾覆力矩,进而提高整个螺旋提升机的整体稳定性。其中,所述可调节支撑基座110优选用液压顶推油缸。

例如,所述车架103还水平可以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11,所述第二支撑杆1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4的后方。图2中,所述第二支撑杆111即为所示的位于后方的横梁。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111,当螺旋输送筒300向上收起后,螺旋输送筒300的后端可以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11上,使得螺旋输送筒300可以平稳放置,便于移动。

例如,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所述可旋转机构200为筒状结构,用于供所述螺旋输送筒300穿插并相对伸缩;所述可旋转机构200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螺旋输送筒300相对伸缩的伸缩动力装置;所述可旋转机构20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滚筒201。使用时,伸缩动力装置为螺旋输送筒300相对于可旋转机构200的伸缩提供动力,可旋转机构200的内壁上设置的滚筒201用于使螺旋输送筒300与可旋转机构200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阻力。其中,所述筒状结构的外壁轮廓可以为方形,方形的轮廓可提供平面,可以提高可旋转机构200的安装面积,使其安装后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轮廓可以是圆形,圆形通孔与螺旋输送筒300的配合更紧密。

例如,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伸缩动力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卷扬机202,所述第二卷扬机202安装在可旋转机构200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卷扬机202的第二传动绳203通过第二滑轮组204连接至所述螺旋输送筒300上。使用时,当需要向下伸展所述螺旋输送筒300时,第二卷扬机202可卷动下放第二传动绳203,螺旋输送筒300因自重而相对可旋转机构200向下伸展;当需要向上收起所述螺旋输送筒300时,第二卷扬机202可卷动回收第二传动绳203,螺旋输送筒300受向上的拉力而相对可旋转机构200向上回缩。应当理解的,所述伸缩动力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述伸缩动力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齿轮,所述电机设置于筒状结构(可旋转机构200)的下方,所述齿轮的部分伸至所述筒状结构的内侧,所述螺旋输送筒300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螺旋输送筒300受该齿轮机构的提供的动力而伸缩。

例如,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所述螺旋输送筒300可以包括筒体301、设置于所述筒体301前端的进料口302、设置于所述筒体301后端的出料口303、设置于所述筒体301内的螺旋叶片304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301后端并驱动所述螺旋叶片304转动的输送电机305。图4中,所述螺旋输送筒300还可以包括不锈钢架306,所述不锈钢架306可直接焊接在所述筒体301的外表面,所述不锈钢架306作为所述筒体301的外套,起保护作用。所述输送电机305可安装在不锈钢架306上,输送电机305通过皮带307轮连接至螺旋叶片304的中心轴末端的带轮309,以驱动其旋转输送物料。

例如,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筒体301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万向轮308。通过设置所述第二万向轮308,当需要前后调节上料位置时,所述第二万向轮308可支撑于椒池底面滚动,使调节更便捷。

此外,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螺旋提升机还可以包括控制面板400,所述控制面板400上集成了第一卷扬机105、第二卷扬机202和输送电机305的控制按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