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1010发布日期:2019-10-08 19:3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扭开盖上的架桥通常呈矩形,与扭开盖上的防盗环垂直连接,当转动盖体时,架桥受到盖体转动产生的扭力(横向剪切力)作用断裂,即只有架桥断裂,扭开盖才能转动开启。这种垂直连接的矩形架桥结构,在受到较大的横向剪切力作用后材料屈服断裂,断裂点基本在架桥中间(见图13),扭断时需要的扭力较大,断裂后再转动盖体需要的扭力突然变小,握住盖体的手因为来不及撤力而被迫跟随盖体快速转动一个角度,这样不但增加了开启难度,由于架桥与切口边缘基本裸露在外面,架桥扭断后会形成多个尖锐断裂点,停车跟随盖体快速转动的手容易被防盗环或瓶身上的尖锐物划伤(注:除防盗环上存在尖锐物外,某些塑料瓶身的模具接缝处也存在尖锐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扭开盖是封盖过程是将盖子套入容器口部,在盖顶施加一定压力后,转动盖侧缘中部的螺纹成型刀与下部防盗环处的封口刀,根据容器口螺纹成型出盖子螺纹,根据容器口防盗环颈部结构成型出盖子防盗环。为了保证盖子在封盖后的密封性能,往往会在封口时在盖顶施加相当的压力,这样使密封垫与容器口有一定的过盈量下才能保证密封,但过大的盖顶压力会造成容器压塌、容器防盗环颈部变形等问题出现。扭开盖是在被打开架桥断裂后无法复原到原状而起到防盗作用的,但现实过程中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由于容器口部成型不可能完全一致,防盗环卷封时无法特别贴合容器的凸环,导致扭开盖在开启时会先转动一定角度,防盗环与扭开盖一起先往上移动一小端距离后,防盗环才会被凸环卡住,继续转动扭开盖其架桥才开始断裂;尤其是金属材质的容器,其容器口颈部用于限制防盗环上移的凸环其横截面只能成型成圆弧状结构,因此防盗环卷封时无法与其紧密贴合,一般在扭开盖开启时会先转动一定角度,这样就存在一个安全隐患,即在某些搬运、存储产品的过程中碰触扭开盖时造成扭开盖在一定程度上的转动(或松动),即在架桥还没断裂前密封垫的压缩量变小,此时由于密封性变差可能导致产品的保质期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金属包装容器在开启过程中所需开启力大且操作者容易受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所需开启力小且可以大大提高金属包装容器在开启过程中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金属包装容器在封盖过程中由于盖顶压力过大而容易造成容器压塌、容器防盗环颈部变形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可以使金属包装容器在封盖过程中造成的容器压塌、容器防盗环颈部变形等问题大幅度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金属包装容器容易出现密封性变差,导致产品保质期大大缩短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具有结构简单,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及扭开盖,所述包装容器上成型有圆筒状容器口,容器口的外壁上成型有外螺纹,所述扭开盖包括盖顶及由该盖顶的外缘向下延伸构成的盖壁,所述盖顶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盖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盖壁的下部设有两条相互平行且环绕盖壁的凸环,两条凸环之间构成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槽底处沿盖壁周向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切口,所述切口贯穿所述的盖壁,切口下方的盖壁构成防盗环,相邻切口之间的盖壁构成架桥,所述防盗环通过架桥与切口上方的盖壁连接,所述的架桥为倾斜设置的等宽结构,以架桥的靠近盖顶的一端为基准,架桥与防盗环连接的一端向右侧偏移,架桥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6至74度;所述盖壁的上部沿盖壁周向设有多个向内冲压的内压释放口,内压释放口的下侧边的盖壁向内折弯构成向内倾斜的斜面结构。本实用新型将连接盖体与防盗环之间的架桥设计成倾斜连接(架桥整体呈菱形),架桥上端的右侧与架桥右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上锐角,架桥下端的左侧与架桥左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下锐角,上锐角及下锐角的角部形成应力集中点,使得上锐角及下锐角在其角部容易被撕裂。容器开启时防盗环转动一个小角度后即被卡住了,架桥受力先拉到与防盗环垂直位置,接下来架桥的上部向右倾斜再断裂。这样架桥断裂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像现有技术的架桥一样突然发生断裂。此外架桥由于成型成倾斜结构,开始拉直时只是架桥变形,所需扭力较小,至拉直时架桥锐角部位的应力集中点使架桥开始开裂,再转动后架桥完全断裂,所以架桥断裂过程也是一个渐变过程,其扭断力明显小于现有方案,因此具有缓冲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盖体下部与防盗环之间设有两条相互平行且环绕盖壁的凸环,两条凸环之间构成环形凹槽,将用于分离防盗环的切口及相邻切口之间的架桥设置在环形凹槽的槽底处,这样在转动扭开盖时切口及架桥均处在凹槽的凹陷处而不易与操作者的手掌接触,可以避免防盗环断裂(即架桥断裂)后的尖刺伤及手掌。内压释放口用于在容器内压力过大时将容器内的气体或液体及时释放,避免容器内压力过大导致扭开盖直接飞出而造成严重后果。这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包装容器在开启过程中所需开启力大且操作者容易受伤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包装容器的开启,提高了包装容器在开启过程中安全性。

作为优选,架桥上端的右侧与架桥右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上锐角,所述架桥与上锐角的连接部形成有上预裂口,所述上预裂口沿盖壁的周向延伸且其开口与切口连通,上预裂口在盖壁的周向上的长度为架桥宽度的10-20%。上锐角的角部形成应力集中点,使得上锐角在其角部容易被撕裂;而在架桥与上锐角的连接部设置上预裂口,盖子转动时架桥的上部被撕开所需的力更小,更有利包装容器的开启。同时,在架桥与上锐角的连接部设置上预裂口,可以确保架桥的上端先行断裂,使架桥的断裂点一致整齐,由于架桥的上端先行断裂,因此架桥断裂后的残留段全部留在了防盗环一侧,有利于盖子的重复使用。

作为优选,架桥下端的左侧与架桥左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下锐角,架桥与下锐角的连接部形成有下预裂口,所述下预裂口沿盖壁的周向延伸且其开口与切口连通,下预裂口在盖壁的周向上的长度为上预裂口长度的50-70%。下锐角的角部形成应力集中点,使得下锐角在其角部容易被撕裂;在架桥与下锐角的连接部设置下预裂口可以使得盖子开启更为容易,同时下预裂口的长度小于上预裂口的长度,架桥断裂后的残留段可以全部留在了防盗环一侧,有利于盖子的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预裂口及下预裂口可以通过改进模具结构在冲压切口时同步形成,由于上预裂口及下预裂口为微小的裂口,因此不会影响扭开盖的外观。

作为优选,密封垫的外周部向下一体延伸有用于与容器口沿部内壁抵接的内密封环及与容器口沿部外壁抵接的外密封环,内密封环与外密封环之间构成开口向下的密封槽。本实用新型的扭开盖在密封垫的外周与容器口配合部设有内外两个密封环,两个密封环之间构成用于套入容器口沿部的密封槽,这样当容器口沿部进入密封槽后,外密封环的内侧面(即密封槽的外侧槽壁)紧贴容器口沿部的外壁形成外密封,内密封环的外侧面(即密封槽的内侧槽壁)紧贴容器口沿部的内壁形成内密封,而密封槽的槽底紧贴容器的口沿的顶部构成上密封,这样,扭开盖就对容器进行了很好的密封。

作为优选,容器本体由单层金属材料一体构成,容器口的口沿部由四层金属材料卷折构成,所述口沿部的顶部呈圆弧形,所述密封槽的槽底与所述口沿部的顶部形状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容器本体由单层金属材料一体构成,容器口的口沿部由四层金属材料卷折构成,其横截面类似椭圆形,口沿部的顶部呈圆弧形,有利于装入扭开盖的密封槽,而密封槽的槽底与所述口沿部的顶部形状相适配,即密封槽的槽底横截面也呈圆弧形,有利于提高容器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与密封槽上下对应的密封垫顶面设有容料槽,所述容料槽的槽底面为圆弧形,容料槽横截面的中心线与密封槽横截面的中心线重合,容料槽的开口宽度是密封槽宽度的50%至70%,容料槽的深度是容料槽开口宽度的30%至60%;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封盖容器口时,外密封环的内侧面紧贴容器的口沿部外壁,内密封环的外侧面紧贴容器的口沿部内壁,密封槽的槽底紧贴容器的口沿部顶面,容料槽的横截面积减小且其槽底贴近盖顶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在密封槽上方的密封垫顶面设置了一条容料槽,该容料槽设置在密封垫与盖体接触一面,在扭开盖封盖容器口时,盖顶封盖时具有向下压力,密封垫过盈产生的反作用力,而该反作用力一部分能够被容料槽变形而吸收,因此不会全部作用在容器上,从而大大减轻了容器的承压,解决现有技术的包装容器在封盖过程中由于盖顶压力过大而容易造成容器压塌、容器防盗环颈部变形等问题,使包装容器在封盖过程中造成的容器压塌、容器防盗环颈部变形等问题大幅度减少。

作为优选,内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大于外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即内密封环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外密封环向下延伸的长度),内密封环的外侧面下部凸设有过盈环,过盈环与密封槽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扭开盖开启架桥断裂时盖顶的轴向移动距离;内密封环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导向弧形边,所述导向弧形边的上沿与过盈环的下沿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内密封环的外侧面下部凸设有过盈环,过盈环是一个在内密封环的外侧面上凸起的环带结构,过盈环在内密封环的外侧面紧贴容器口的内壁时可以起到强化密封的作用,由于过盈环与密封槽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扭开盖开启防盗环断裂时盖顶的轴向移动距离,即在扭开盖转动开启的初期,当扭开盖在轴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但防盗环未断裂时,过盈环始终紧贴容器口的内壁,确保防盗环未断裂前内密封环与容器口的内壁之间的密封,这样就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包装容器容易出现密封性变差,导致产品保质期大大缩短的问题;导向弧形边在扭开盖与容器口配合时起到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靠近盖顶的盖壁上形成有上小下大的环状锥形壁,所述的锥形壁的上段紧贴外密封环构成外密封环挤压部,所述的扭开盖封盖容器口时,所述外密封环对容器口沿部外壁的压强大于内密封环对容器口沿部内壁的压强,所述锥形壁的顶角为20至40度。本实用新型在靠近盖顶的盖壁上形成有上小下大的环状锥形壁,即扭开盖的上段为上小下大结构,该段盖壁的横截面呈倾斜状,通过锥形壁挤压外密封环构成挤压部,使得外密封环受到挤压部挤压后其内侧面紧贴容器口的外壁且外密封环对容器口外壁的压强大于内密封环对容器口内壁的压强,这样就确保了外密封环对容器口的密封,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通过盖顶及单侧(内侧)密封环压紧容器口的形式密封性能差的问题,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挤压部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因此包装容器开启时扭开盖容易从容器口处脱出,避免了传统工艺中通过盖顶及双侧(内、外侧)密封环压紧容器口的形式在开启时由于双侧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会导致包装容器开启困难的问题,在确保密封的前提下方便了包装容器的开启。顶角是盖顶两侧锥形壁之间的夹角,顶角过小,外密封环对容器口的侧向挤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的包装容器的开启力过大;顶角过大,则外密封环对容器口的压力过小,虽然开启容易,但密封性能较差。

作为优选,内密封环的内侧面与密封垫下表面(即靠近内密封环处未向下延伸的密封垫底面)之间通过抗压弧面过渡连接,所述抗压弧面的半径是内密封环横截面高度的0.7至1.3倍。在内密封环的内侧面与密封垫下表面之间设置抗压弧面可以显著提高内密封环的抗压能力,强化过盈环对容器口内壁的密封作用。

作为优选,密封槽的槽底上靠近内密封环的一侧设有沿密封槽延伸的减压槽,所述减压槽的开口宽度是密封槽槽底宽度的10%至25%,减压槽的深度是密封槽槽底宽度的15%至30%;所述减压槽横截面的中心线与密封槽横截面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减压槽的内侧槽壁与密封槽槽底处的内侧槽壁在同一圆柱面上(即减压槽的内侧槽壁由密封槽靠近槽底处的内侧槽壁延伸构成),减压槽的槽底面呈弧形。减压槽的作用是适当降低内密封环进入容器口的阻力,避免由于过盈环及抗压弧面的存在造成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封盖容器口时阻力过大,容器的口部上沿过度挤压密封垫而在过盈环处引起皱褶,对容器的密封性能造成严重的损害。虽然减小抗压弧面也可以降低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封盖容器口时的阻力,但对过盈环的密封性能影响较大,而设置减压槽可以将这种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又避免过盈环处出现皱褶,是理想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减压槽的横截面大小对密封性能有较大影响,减压槽过大,不但影响容器口部顶端的密封,而且还会降低过盈环的密封性能,因此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包装容器在开启过程中所需开启力大且操作者容易受伤的问题,大大提高包装容器在开启过程中安全性。2.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包装容器在封盖过程中由于盖顶压力过大而容易造成容器压塌、容器防盗环颈部变形的问题,使包装容器在封盖过程中造成的容器压塌、容器防盗环颈部变形等问题大幅度减少。3.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包装容器容易出现密封性变差,导致产品保质期大大缩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扭开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架桥处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架桥处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的一种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的另一种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封盖容器口时的一种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封盖容器口时的另一种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封盖容器口时的一种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架桥断裂过程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架桥断裂过程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扭开盖架桥断裂时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3是现有技术扭开盖架桥断裂时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中:1.盖顶,2.盖壁,3.密封垫,4.凸环,5.环形凹槽,6.切口,7.防盗环,8.架桥,9.上锐角,10.上预裂口,11.下锐角,12.下预裂口,13.容器口,14.内密封环,15.外密封环,16.密封槽,17.容料槽,18.过盈环,19.导向弧形边,20.锥形壁,21.挤压部,22.抗压弧面,23.减压槽,24.内压释放口,25.容器本体,26.容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安全易开启的金属包装容器,包括容器本体25及扭开盖,所述包装容器上成型有圆筒状容器口26,容器口的外壁上成型有外螺纹,所述扭开盖包括盖顶1及由该盖顶的外缘向下延伸构成的盖壁2,所述盖顶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3,密封垫的外周部向下一体延伸有用于与容器口沿部13内壁抵接的内密封环14及与容器口沿部外壁抵接的外密封环15,内密封环与外密封环之间构成开口向下的密封槽16。容器本体由单层金属材料一体构成,容器口的口沿部由四层金属材料卷折构成,所述口沿部的顶部呈圆弧形,所述密封槽的槽底与所述口沿部的顶部形状相适配。盖壁中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盖壁的下部设有两条相互平行且环绕盖壁的凸环4,两条凸环之间构成环形凹槽5,环形凹槽的槽底处沿盖壁周向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切口6,所述切口贯穿所述的盖壁,切口下方的盖壁构成防盗环7,相邻切口之间的盖壁构成架桥8,所述防盗环通过架桥与切口上方的盖壁连接,所述的架桥为倾斜设置的等宽结构,以架桥的靠近盖顶的一端为基准,架桥与防盗环连接的一端向右侧偏移(见图3)。架桥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盖壁的上部沿盖壁周向设有多个向内冲压的内压释放口24,内压释放口的下侧边的盖壁向内折弯构成向内倾斜的斜面结构。

实施例2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2中,架桥上端的右侧与架桥右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上锐角9,架桥与上锐角的连接部形成有上预裂口10,所述上预裂口沿盖壁的周向延伸且其开口与切口连通,上预裂口在盖壁的周向上的长度为架桥宽度的15%;架桥下端的左侧与架桥左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下锐角11,架桥与下锐角的连接部形成有下预裂口12,所述下预裂口沿盖壁的周向延伸且其开口与切口连通,下预裂口在盖壁的周向上的长度为上预裂口长度的70%,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3中,与密封槽上下对应的密封垫顶面设有容料槽17,所述容料槽的槽底面为圆弧形,容料槽横截面的中心线与密封槽横截面的中心线重合,容料槽的开口宽度是密封槽宽度的60%,容料槽的深度是容料槽开口宽度的45%;内密封环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导向弧形边19,所述导向弧形边的上沿与过盈环的下沿连接。本实施例内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大于外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内密封环的外侧面下部凸设有过盈环18(图中虚线左侧部分),过盈环与密封槽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扭开盖开启架桥断裂时盖顶的轴向移动距离,其余和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4中,靠近盖顶的盖壁上形成有上小下大的环状锥形壁20,所述的锥形壁的上段紧贴外密封环构成外密封环挤压部21,所述的扭开盖封盖容器口时,所述外密封环对容器口沿部外壁的压强大于内密封环对容器口沿部内壁的压强,所述锥形壁的顶角为30度。内密封环的内侧面与密封垫下表面之间通过抗压弧面22过渡连接,所述抗压弧面的半径是内密封环横截面高度的1.1倍。密封槽的槽底上靠近内密封环的一侧设有沿密封槽延伸的减压槽23,所述减压槽的开口宽度是密封槽槽底宽度的18%,减压槽的深度是密封槽槽底宽度的23%;所述减压槽横截面的中心线与密封槽横截面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减压槽的内侧槽壁与密封槽槽底处的内侧槽壁在同一圆柱面上,减压槽的槽底面呈弧形。包装容器封盖容器口时,外密封环的内侧面紧贴容器的口沿部外壁,内密封环的外侧面紧贴容器的口沿部内壁,密封槽的槽底紧贴容器的口沿部顶面,容料槽的横截面积减小且其槽底贴近盖顶的下表面(见图8),其余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相同。

本实用新型将连接盖体与防盗环之间的架桥设计成倾斜连接(菱形结构),倾斜方向为上部向左下部向右,容器开启时防盗环转动一个小角度后即被卡住,盖体继续逆时针转动,架桥拉直后上端的上预裂口先撕裂,其裂口长度加长(见图10),盖体继续逆时针转动,架桥的上端右倾且上预裂口长度进一步加长(见图11),直至架桥上端完全断裂,架桥两侧的切口连通,架桥断裂后的残留段全部留在了防盗环一侧(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断裂过程是一个渐变过程,其扭断力明显小于现有方案,因此具有缓冲功能。其次,本实用新型在盖体下部与防盗环之间设有两条相互平行且环绕盖壁的凸环,两条凸环之间构成环形凹槽,将用于分离防盗环的切口及相邻切口之间的架桥设置在环形凹槽的槽底处,这样在转动扭开盖时切口及架桥均处在凹槽的凹陷处而不易与操作者的手掌接触,可以避免防盗环断裂(即架桥断裂)后的尖刺伤及手掌,提高了包装容器在开启过程中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包装容器在密封垫的外周的容器口配合部设有内外两个密封环,两个密封环之间构成用于套入容器口部的密封槽,这样当容器口部进入密封槽后,外密封环的内侧面紧贴容器口的外壁形成外密封,内密封环的外侧面紧贴容器口的内壁形成内密封,而密封槽的槽底紧贴容器的口部上沿构成上密封(见图8,图中的重叠部分为实际配合时密封垫的压缩部分),这样,扭开盖就对容器进行了很好的密封。而本实用新型还在密封槽上方的密封垫顶面设置了一条容料槽,该容料槽设置在密封垫与盖体接触一面,在扭开盖封盖容器口时,盖顶封盖时具有向下压力F1,密封垫过盈产生的反作用力F2(见图9),而该反作用力一部分能够被容料槽变形而吸收,因此不会全部作用在容器上,从而大大减轻了容器的承压,使包装容器在封盖过程中造成的容器压塌、容器防盗环颈部变形等问题大幅度减少。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内密封环的外侧面下部凸设有过盈环,过盈环是一个在内密封环的外侧面上凸起的环带结构,过盈环在内密封环的外侧面紧贴容器口的内壁时可以起到强化密封的作用,由于过盈环与密封槽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扭开盖开启防盗环断裂时盖顶的轴向移动距离,即在扭开盖转动开启的初期,当扭开盖在轴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但防盗环未断裂时,过盈环始终紧贴容器口的内壁(见图7,图7显示的状态为容器的泄漏临界状态),确保防盗环未断裂前内密封环与容器口的内壁之间的密封,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容器容易出现密封性变差,导致产品保质期大大缩短的问题。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