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防火密闭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196发布日期:2019-06-19 01:0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防护防火密闭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门领域,特别涉及防护防火密闭门装置。



背景技术:

防护防火密闭门是人防门中的重要分支,也是社会防火中的重要一环。通过门扇中填充防火填料,又有密闭措施,所以能防火、防烟、防水;和其它防护密闭门一样,战时还能防冲击波、生物战剂和化学战剂,全面地满足了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要求。

现有防护防火密闭门在装车运输时,只是单纯地靠重力叠放在一起,当运输车辆经过颠簸路段时,防护防火密闭门容易因道路颠簸而发生相互碰撞,导致防护防火密闭门的表面划伤,甚至损坏,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防火密封门装置,使防护防火密闭门在运输时不易因道路颠簸而发生相互碰撞,导致表面划伤或损坏,提高了防护防火密闭门运输时的完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护防火密闭门装置,包括密闭门本体,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密闭门本体之间且与两密闭门本体抵接的角码,所述角码设置于密闭门本体的四角处,所述角码上一体设置有呈对称设置且与密闭门本体抵接的支撑板,相邻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密闭门本体之间的间距;

所述角码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相邻两角码的连接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使相邻密闭门能够通过角码、支撑板与连接组件间隔开并进行固定,使防护防火密闭门在运输时不易因道路颠簸而发生相互碰撞,导致表面划伤或损坏,提高了防护防火密闭门运输时的完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角码上设置有和角码、支撑板以及密闭门本体抵接且用于缓冲冲击力的缓冲垫。

采用上述方案,缓冲垫通过弹性形变,缓冲了密闭门与角码、支撑板之间的冲击力,使密闭门在运输时不易因与角码、支撑板发生碰撞而擦伤或损坏,提高了密闭门运输时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垫靠近角码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若干T形块,所述角码上设置有供T形块滑移卡接的卡接槽。

采用上述方案,使缓冲垫能够通过T形块与卡接槽的滑移卡接固定于角码上,而不易分离,提高了缓冲垫使用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垫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若干插接柱,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插接柱插接固定的插接槽。

采用上述方案,使缓冲垫能够通过插接柱与插接槽的插接固定于支撑板上,使缓冲垫在使用时不易发生卷曲,提高了缓冲垫的使用效率,同时使缓冲垫不易与角码发生分离,提高了缓冲垫与角码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垫靠近密闭门本体的侧壁上一体设置有若干缓冲凸起。

采用上述方案,缓冲凸起通过发生弹性形变对密闭门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提高了缓冲垫的缓冲能力,提高了运输时缓冲垫对密闭门的保护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凸起呈中空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当密闭门挤压缓冲凸起时,缓冲凸起发生形变,使内部空间变小,压强增大,抵消了密闭门的挤压力,提高了缓冲凸起的缓冲能力,进而提高了缓冲垫的缓冲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远离密闭门本体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采用上述方案,在不增加支撑板与角码壁厚的情况上,增加了支撑板与角码的结构强度,使支撑板在支撑密闭门时不易发生变形,提高了支撑板对密闭门的支撑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板,一体设置于角码的两端且垂直向远离密闭门本体一侧延伸;

螺杆,穿设于相邻且平行的两连接板上;

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的两端且用于压紧连接板。

采用上述方案,使相邻角码通过连接板、螺杆与螺母连接在一起,而不易与密闭门发生分离,提高了角码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角码、支撑板对密闭门的间隔效果,使相邻密闭门在运输不易发生碰撞。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一端压紧螺母另一端压紧连接板的压缩弹簧。

采用上述方案,使螺母不与连接板直接接触,而通过压缩弹簧压紧连接板,当螺母发生松动时,压缩弹簧会通过形变继续压紧连接板,使相邻两连接板不易因螺母发生松动而松动,提高了运输时相邻角码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靠近角码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若干加强板。

采用上述方案,加强板的设置,在不增加连接板与角码的厚度的情况下,增加了连接板与角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使连接板使用时不易变形或损坏,提高了连接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角码、支撑板与连接组件的设置,使相邻密闭门间隔开,使防护防火密闭门在运输时不易因道路颠簸而发生相互碰撞,导致表面划伤或损坏,提高了防护防火密闭门运输时的完全性;

2、压缩弹簧的设置,使相邻两连接板不易因螺母发生松动而松动,当螺母发生松动时,压缩弹簧会通过形变继续压紧连接板,提高了运输时相邻角码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护防火密闭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闭门本体与角码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为缓冲垫与角码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4为缓冲垫与角码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5为缓冲垫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密闭门本体;2、角码;3、支撑板;4、连接组件;5、缓冲垫;6、T形块;7、卡接槽;8、插接柱;9、插接槽;10、缓冲凸起;11、加强筋;12、连接板;13、螺杆;14、螺母;15、压缩弹簧;16、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护防火密闭门装置,包括密闭门本体1和角码2。角码2呈“L”形设置,角码2设于密闭门本体1拐角处,角码2与密闭门本体1的拐角抵接,角码2位于相邻两密闭门本体1之间。

角码2上设有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用于连接相邻两角码2,使角码2不易与密闭门本体1分离。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板12、螺杆13与螺母14。

连接板12一体设于角码2的两端,连接板12垂直向远离密闭门本体1的一侧延伸。螺杆13穿设于相邻两角码2的连接板12上,螺母14螺纹连接于螺杆13的两端,以通过压紧连接板12对角码2进行连接固定。

螺杆13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15,压缩弹簧15位于螺母14与连接板12之间,压缩弹簧15的一端压紧螺母14,另一端压紧连接板12。当螺母14发生松动时,压缩弹簧15会通过弹性形变进行预紧,使相邻两角码2不易发生松动。

如图2所示,角码2上一体设有呈对称设置的支撑板3,支撑板3位于角码2靠近密闭门本体1的一侧,支撑板3用于支撑密闭门本体1,相邻两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密闭门本体1之间的距离,以使密闭门本体1在运输时不易发生相互碰撞。

结合图3所示,支撑板3上一体设有若干加强筋11,加强筋11位于支撑板3远离密闭门本体1的一侧,加强筋11与支撑板3、角码2连接,以增加支撑板3与角码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如图2、3所示,角码2上还设有缓冲垫5,缓冲垫5位于角码2、支撑板3与密闭门本体1之间,缓冲垫5由橡胶制成。缓冲垫5上一体设有若干T形块6,T形块6位于缓冲垫5与角码2抵接的侧壁上。缓冲垫5上还一体设有若干插接柱8,插接柱8位于缓冲垫5靠近支撑板3的一侧,插接柱8可以为圆柱、方柱、三棱柱,此处插接柱8优选圆柱。

如图4所示,角码2上开设有卡接槽7,卡接槽7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卡接槽7供T形块6滑移卡接。支撑板3上开设有插接槽9,插接槽9供插接柱8插接,以使缓冲垫5与支撑板3固定而不易卷曲、褶皱。

如图5所示,缓冲垫5上还一体设有若干缓冲凸起10,参照图2所示,缓冲凸起10位于缓冲垫5靠近密闭门本体1的一侧,缓冲凸起10呈半球状设置,缓冲凸出的内部呈中空设置,当密闭门本体1挤压缓冲凸起10时,缓冲凸起10发生形变,使内部空气压缩,压强变大,以抵消挤压力。

安装过程:

1、通过T形块6与卡接槽7滑移卡接,将两个缓冲垫5安装于角码2上,使插接柱8与插接槽9插接,使缓冲垫5与角码2、支撑板3抵接;

2、将四个角码2按照密闭门本体1的形状排列好,将密闭门本体1放置于四个角码2上,使密闭门本体1下端的四个棱角与角码2上的缓冲垫5抵接;

3、将螺杆13穿设于相邻两角码2的连接板12上,并依次将压缩弹簧15与螺母14安装于螺杆13的两端,使压缩弹簧15的一端压紧连接板12,另一端压紧螺母14;

4、在密闭门本体1上端的四个棱角处分别安装角码2,使角码2上的缓冲垫5与密闭门本体1上端的四个棱角抵接;

5、将第二个密闭门本体1放置于步骤4中的角码2上,使密闭门本体1下端的四个棱角与步骤4中角码2上的缓冲垫5抵接;

6、将螺杆13穿设于步骤4中相邻两角码2的连接板12上,并依次将压缩弹簧15与螺母14安装于螺杆13的两端,使压缩弹簧15的一端压紧连接板12,另一端压紧螺母14;

7、参照步骤4、5、6依次进行安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