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料搅拌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9835发布日期:2019-06-14 22:4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肥料搅拌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肥料搅拌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料是必不可少的原料,有机肥料是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其原料来源广泛、营养全面,传统的生产装置中有机肥料的搅拌和输送是通过不同设备分别进行的,不仅装置功能单一,而且搅拌效果差,生产效率低,不利于企业的快速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复合有机肥料的搅拌与输送,自动化程度高,搅拌和输送效率高的有机肥料搅拌输送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肥料搅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搅拌装置、输送装置、第二搅拌装置、螺旋输送装置、有机肥料斗,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均包括进料口、出料口、驱动电机、传动轴、搅拌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输送带,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进料口、出料口、驱动电机、传动轴、螺旋轴。第一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与输送装置的一端对应设置,输送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对应设置,第二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装置的进料口对应设置,螺旋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下设置有有机肥料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速箱,能够控制传动的速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的数量为3-5组。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表面设置有与前进方向垂直的凸槽或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轴周设有螺旋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螺旋输送装置的外壳设置有可活动的挡板和开口,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内部工作状态及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有机肥料搅拌输送装置中的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螺旋输送装置均能够起到对有机肥料进行粉碎搅拌混合的作用,保证有机肥料混合均匀,不会出现结块结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二、不同装置之间紧密结合,相互配合工作,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了有机肥料搅拌和输送加工过程的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有机肥料搅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第一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搅拌装置,2:输送装置,3:第二搅拌装置,4:螺旋输送装置,5:有机肥料斗,6:进料口,7:出料口,8:驱动电机,9:传动轴,10:搅拌叶,11:输送带,12:螺旋轴,13:主动轮,14: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肥料搅拌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装置1、输送装置2、第二搅拌装置3、螺旋输送装置4、有机肥料斗5,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装置1和第二搅拌装置3均包括进料口6、出料口7、驱动电机8、传动轴9、搅拌叶10,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8、主动轮13、从动轮14、输送带11,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包括进料口6、出料口7、驱动电机8、传动轴9、螺旋轴12。第一搅拌装置1的出料口6与输送装置2的一端对应设置,输送装置2的另一端与第二搅拌装置3的进料口6对应设置,第二搅拌装置3的出料口7与螺旋输送装置4的进料口6对应设置,螺旋输送装置4的出料口7下设置有有机肥料斗5。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驱动电机8驱动传动轴9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10对有机肥料的原料进行切碎搅拌混合。

如图3所示,所述输送装置由驱动电机8提供动力,驱动主动轮13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14,完成输送带11的运转。

如图4所示,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在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传动轴9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旋轴12转动,在螺旋叶片的螺旋推动下,完成有机肥料的混合与输送。

具体工作时,先将有机肥料的原料投入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再启动驱动电机,经传动轴带动搅拌叶转动,对原料进行初步的切碎搅拌混合,之后从出料口将原料落到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在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驱动下,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完成原料的输送,原料落到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驱动电机经传动轴带动搅拌叶转动,对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切碎搅拌混合,原料从出料口落到螺旋输送装置的进料口处,驱动电机经传动轴带动螺旋轴转动,在螺旋叶片的螺旋推动下,原料再一次混合并输送至出料口,最终落到有机肥料斗,得到混合均匀不结块的优质有机肥料。以上工作过程,只要不断将原料投放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就能一直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以此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