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压缩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473发布日期:2019-08-07 01:5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压缩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压缩垃圾箱。



背景技术:

现今的环保意明显提升,不论在个人或企业间,除了尽量地减少各项物质的使用量外,更积极地进行资源分类回收再生使用,并为了使垃圾能够有效分类,进而解决垃圾及将可重复回收利用的材质区分以便于清洁人员的作业,政府推行了专用垃圾袋的使用,而此种专用垃圾袋需以政府规定的垃圾袋才能被清洁单位所收取,再者该种指定垃圾袋是需花钱购买的,因此家家户户为避免垃圾袋使用上的浪费,就会积极的去将垃圾进行分类,使丢进垃圾袋的垃圾为真正无法重复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不可避免地,仍或多或少地会有可回收或无法回收的垃圾产生,而其垃圾一般皆会被暂放于垃圾桶内,待垃圾桶内的垃圾放满后,再行丢弃至垃圾车或是垃圾集中场中。然而,垃圾桶所提供的垃圾桶盖是用以防止垃圾桶中的垃圾导致蚊虫的孳生,但这也造成使用者在丢弃垃圾时的麻烦,除此的外,垃圾桶内能存放的垃圾是依其容积而定,一般而言,垃圾桶的体积较大者其容积亦较大,而垃圾桶的体积较小者其容积则较小,虽然使用者可依实际需求选择大垃圾桶或小垃圾桶使用,若选择大垃圾桶时,其体积较大而占空间,对现在寸土寸金的室内空间而言,实有不够理想的处,但若选择小垃圾桶时,虽然其体积较小,但相对地可放置垃圾的容量亦相当的有限,而有时常需用手或脚去压缩垃圾桶内的垃圾,来换取能继续放入垃圾的空间,但此种方式容易让使用者的手、脚碰触到垃圾的所产生的病菌,进而造成病菌的传染,且不具环保的健康概念。

因此,针对上述现象,在专利CN207536586U中就提到了一种一种多功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及垃圾桶盖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包含分隔板、感测组件、侦测组件、传输组件及紫外光照射组件;所述垃圾桶盖体包含第一马达、第二马达及压盘组件、通过感测组件控制紫外光照射组件的紫外光照射与否,以及通过侦测组件控制压盘组件是否对垃圾容置空间内的垃圾容量进行压缩,以达成提供便于丢弃垃圾,提供垃圾杀菌、除臭以及消毒与提供便于压缩垃圾桶内垃圾以增加垃圾桶内的垃圾容置空间的有益效果。

而上述结构中的垃圾桶,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对于其箱门的设计,采用的是上下打开的方式,而由于在箱门上还需要安装第二马达、压盘组件等部件,这样会使得箱门整体的重量比较的重,在使用人力打开时,比较的困难;另外,第二马达时直接安装在箱门上端的,这样就导致整个垃圾桶比较的高大,占用空间大,而且,也不太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智能压缩垃圾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压缩垃圾箱,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一箱体主体以及与箱体主体侧端铰接配合的箱门,箱门包括一与箱体主体铰接而成的大门,在大门上安装有通孔,在通孔处安装有一与大门铰接配合的小门,在箱体主体内具有一空腔;

一安装在箱体内的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一储料箱;

一安装在箱体内并位于储料机构上端的压缩机构;

一安装在箱体上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料满光电检测开关以及安装在箱体外侧的蜂鸣器、光电感应开关及压制动作指示灯,其中蜂鸣器与料满光电检测开关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小门由一开门机构带动实现启闭,所述开门机构为:小门的下端与大门之间铰接而成,在小门上连接有一拉索,在大门上安装有一拉索卷轮,所述拉索接入拉索卷轮,所述拉索卷轮由一开门驱动电机驱动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一垃圾导料板,该垃圾导料板位于小门的下方并位于储料箱的上方,所述垃圾导料板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为自小门至压板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箱由一储料外箱以及内置于储料外箱内的储料内箱共同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箱体内壁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与箱体之间铰接而成,并由一位于压板上方并与箱体铰接的驱动缸驱动进行上下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端连接有滚轮与底脚。

进一步的,在箱体内位于储料箱的上方还安装有紫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箱门设计在箱体的侧端,从而从侧端开关,减少人工力,方便开门,同时对于箱门采用大门与小门配合的方式,从而能够方便垃圾的投放,另外,对于压缩机构的设计,将其安装在箱体内部,使得箱体整体结构比较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外表也比较的美观。

对于小门的开门机构,采用拉索与拉索卷轮之间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小门的自动开关,无需人工手动开关,非常的方便。

通过在箱体内增设一垃圾导料板,从而对投入箱体内的垃圾进行导向,确保其进入储料箱内。

对于箱体的底端采用滚轮与底脚配合的方式,通过滚轮的设计来方便箱体的移动,而利用底脚的设计则是确保箱体放置后的稳定,防止因为滚轮的存在而导致箱体在放置到位后出现移动的现象;对于箱体内的紫光灯的设计,从而能够对箱体内的垃圾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压缩垃圾箱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压缩垃圾箱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的E-E剖视图。

图6为图2的G-G剖视图。

图7为图3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智能压缩垃圾箱,包括

一箱体,箱体包括一箱体主体1以及与箱体主体1侧端铰接配合的箱门,在箱体主体1与箱门相对的一侧还安装有一后门板16,箱门包括一与箱体主体1铰接而成的大门3,在大门3上安装有通孔,在通孔处安装有一与大门3铰接配合的小门2,在箱体主体1内具有一空腔。

大门3由一电动推杆驱动进行打开,小门2由一开门机构带动实现启闭,开门机构为:小门2的下端与大门3之间铰接而成,在小门2上连接有一拉索4,在大门3上安装有一拉索卷轮5,拉索4接入拉索卷轮5,拉索卷轮5由一开门驱动电机6驱动进行转动。对于小门2的开门机构,采用拉索4与拉索卷轮5之间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小门2的自动开关,无需人工手动开关,非常的方便。

在箱体的底端连接有滚轮9与底脚7,在底脚7的底端还螺纹配合有一调节螺栓8,通过该调节螺栓8的配合从而能够调节底脚7的高度。对于箱体的底端采用滚轮9与底脚7配合的方式,通过滚轮9的设计来方便箱体的移动,在移动时,可将箱体向安装有滚轮9的一侧倾倒,从而进行移动,而利用底脚7的设计则是确保箱体放置后的稳定,防止因为滚轮9的存在而导致箱体在放置到位后出现移动的现象,并且还可通过调节螺栓8来正价底脚7的高度,来使得滚轮9彻底悬空。

一安装在箱体内的储料机构,储料机构包括一储料箱10,储料箱由一储料外箱以及内置于储料外箱内的储料内箱共同组成,在储料内箱的四周还设置有弹簧把手11。

在箱体内位于储料箱10的上方还设置有一电控箱13,在电控箱13的底端还安装有紫光灯12。对于箱体内的紫光灯12的设计,从而能够对箱体内的垃圾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一安装在箱体内并位于储料机构上端的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箱体内壁的压板14,压板14的下端通过压板支承轴承15与箱体之间铰接而成,压板14由一位于压板14上方并与箱体铰接的驱动缸17驱动沿着压板14与箱体之间的铰接点进行上下摆动。对于压缩机构的设计,将其安装在箱体内部,使得箱体整体结构比较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外表也比较的美观。

在箱体内还设置有一垃圾导料板18,该垃圾导料板18位于小门2的下方并位于储料箱10的上方,垃圾导料板18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为自小门2至压板14方向逐渐向下倾斜。通过在箱体内增设一垃圾导料板18,从而对投入箱体内的垃圾进行导向,确保其进入储料箱10内。

一安装在箱体上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料满光电检测开关19以及安装在箱体外侧的蜂鸣器20、光电感应开关21及压制动作指示灯22,其中蜂鸣器20与料满光电检测开关21相连,压制动作指示灯22与驱动缸17相连,光电感应开关21与驱动电机6相连,且蜂鸣器20、料满光电检测开关21、压制动作指示灯22、驱动缸17、光电感应开关21、驱动电机6、电动推杆均接入电控箱13内。

工作原理:在进行工作时,首先,将大门3打开,在大门3打开后,电控箱13控制所有驱动件均停止工作,由人工将储料箱10拉出,并在储料箱10上套上垃圾后将储料箱10再推入箱体内,关上大门3,人员在向箱内投入垃圾时,首先,由光电感应开关21在检测到人员靠近,通过电控箱13控制驱动电机6工作,将拉索4放下,小门2打开,人员将垃圾投入储料箱10后离开,此时光电感应开关21检测不到人员,再通过电控箱13控制驱动电机6工作,将拉索4拉起,小门2关闭,再由电控箱13控制驱动缸17工作,驱动压板14向下摆动,实现对储料箱10内的垃圾的压缩,在压缩的过程中,压制动作指示灯22会闪烁,提醒人员此时正在压缩,大门3与小门2此时均无法打开,当料满光电检测开关21检测物料时,表示储料箱10内垃圾已满,此时,由电控箱13控制蜂鸣器20发生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垃圾已满,需要处理。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