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吊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3674发布日期:2019-06-12 00:0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件吊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管件在吊装时,必须要保证管件是水平状态,若不是水平状态,则可能会导致管件坠落,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管件在吊装过程中时水平状态,常对管件进行多次缠绕捆绑,或者在机械吊具上架设锁紧装置,保证方便与吊具在吊装过程中紧固一体,该种方式在卸下管件时,需要解绑或者解锁,反复的捆绑(锁紧)和解绑(解锁),操作麻烦,浪费工作效率。另外,现有的管件吊装普遍是采用行车吊装,行车的使用多受场地限制,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管件吊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管件吊装结构,包括底座、立柱、横梁、电动葫芦、导向轮、连接绳、吊钩和吊具,所述立柱竖直焊接于底座上,横梁水平固定于立柱的顶端,电动葫芦和导向轮均安装于横梁上,且电动葫芦上的吊绳置于导向轮一侧,四根连接绳连接在电动葫芦中吊绳末端的吊环上,在每根连接绳的末端固定一个吊钩,吊具吊设在吊钩上;

吊具包括吊座、卸吊座杆、限位扣和拉绳,所述吊座上设有支撑槽,卸吊座杆竖直插接于吊座上,且卸吊座杆贯穿于支撑槽的底面,卸吊座杆的长度大于支撑槽的深度;在吊座长度方向的每端侧面上均扣设两根拉绳,在拉绳的末端扣设一个限位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槽为具有两个侧边和一个底边的U形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吊座的每端端面上设有两个连接耳,拉绳扣设于连接耳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扣为U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横梁之间设有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受固定场地的限制,使用方便,管件吊装过程中,管件不会倾斜,吊具的吊装和卸出都很方便,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中吊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吊装结构,包括底座11、立柱12、横梁13、电动葫芦14、导向轮15、连接绳16、吊钩17和吊具2,立柱12竖直焊接于底座11上,横梁13水平固定于立柱12的顶端,电动葫芦14和导向轮15均安装于横梁13上,且电动葫芦14上的吊绳置于导向轮15一侧。四根连接绳16固定连接在电动葫芦14中吊绳末端的吊环上,在每根连接绳16的末端固定一个吊钩17,吊具2吊设在吊钩17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吊具2包括吊座21、卸吊座杆22、限位扣23和拉绳24,吊座21上设有支撑槽211,该支撑槽211为具有两个侧边和一个底边的U形状结构。卸吊座杆22竖直插接于支撑槽211的底面上,且卸吊座杆22贯穿于支撑槽211的底面,卸吊座杆22的长度大于支撑槽211的深度。在吊座21长度方向的每端侧面上均扣设两根拉绳24,在拉绳24的末端扣设一个限位扣23。

为便于连接拉绳,在吊座21的每端端面上设有两个连接耳,拉绳24扣设于连接耳上。

为便于吊设吊具,在吊座21的上端面上设有吊耳。

限位扣23为U形状。为保证吊装装置强度,在立柱12与横梁13之间设有加强杆。

在使用时,将管件置于吊座21的支撑槽211内,限位扣23扣在管件的管口壁上,在吊装管件时,限位扣23避免管件发生坠落。

在卸下管件时,先将限位扣23从管件的管口壁上取下,然后下放吊具,并将卸吊座杆22置于地面上,此时,吊座21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滑落,并脱离管件,即可实现吊具的卸出,使用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