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输送料管道防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6295发布日期:2019-07-24 10:1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自动输送料管道防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靠真空吸力作用的管道送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输送料管道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PVC管材生产过程中,需要对PVC原材料(一般为颗粒状粒子)进行送料,目前常用的送料方式为,在料仓底部安装有管道,管道一端设置有真空过滤式储料缸,通过真空泵的吸力对PVC原料进行抽吸,使得PVC原料移动到储料缸内以便下一步使用。现有的设备上由于只设置一根管道,当真空泵停止工作,管道内无吸力时,管道内的原料就会积留,再次启动真空泵时,由于上次的原料积留使得吸料时空气流通不顺畅将管道内余料吸紧而导致管道堵塞,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输送料管道防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只设置一根管道,当真空泵停止工作,管道内无吸力时,管道内的原料就会积留,再次启动真空泵时,由于上次的原料积留使得吸料时空气流通不顺畅将管道内余料吸紧而导致管道堵塞,影响正常生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输送料管道防堵装置,包括送料管、控制阀、料仓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料仓与送料管一端固定连接,送料管另一端与真空过滤式储料缸连接;

所述送料管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

所述控制阀至少有一个进气口与大气连通。

使用时,正常送料状态下控制阀不工作,送料管畅通无阻,当需要停止真空泵进行检修维护或停机时,则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控制阀,使得控制阀阻断送料管,并使管道后段通过阀门的另外端口与大气连通,经过一段时间后,送料管后段内的物料被吸走后再停止真空泵。采用这样的方案只需在原有设备上稍作改进即可,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设计、安装成本,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料仓固定设置在料仓支架上面,料仓底部与所述送料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包括三通阀、阀门执行器、过滤装置;

所述送料管包括前段料管和后段料管,所述前段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料仓的底部连接且连通,前段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后段料管的一端连接,后段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过滤式储料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进口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三通阀采用Q644F/45F-16P气动三通球阀。

优选地,所述阀门执行器采用气动阀门执行器。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采用滤筒式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稳定性好,便于组装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分别表示:送料管1、控制阀2、料仓支架3、料仓4、前段料管10和后段料管11、三通阀20、阀门执行器21、过滤装置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输送料管道防堵装置,包括送料管1、控制阀2、料仓支架3、料仓4以及控制单元。料仓4固定设置在料仓支架3上面,料仓4与送料管1一端固定连接,送料管1另一端与真空过滤式储料缸连接;控制阀2包括三通阀20、阀门执行器21、过滤装置22。送料管1包括前段料管10和后段料管11,前段料管10的一端与料仓4的底部连接且连通,前段料管10的另一端与三通阀20的第一进口连接,三通阀20的出口与后段料管11的一端连接,后段料管11的另一端与真空过滤式储料缸连接;三通阀20的第二进口与过滤装置22连接。其中,三通阀20采用Q644F/45F-16P气动三通球阀,阀门执行器21采用气动阀门执行器,其上还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气管的通断,气管与阀门执行机构、气泵连通。过滤装置22采用滤筒式过滤器,该过滤器用于连通三通阀20的第二进口与大气,起到隔离尘埃的作用。

使用时,正常送料状态下控制阀2不工作,送料管1畅通无阻,物料可以自由从料仓4输送到真空过滤式储料缸中。当需要停止真空泵进行检修维护或停机时,则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控制阀2,使得控制阀2阻断送料管1,并使管道后段通过阀门的另外端口与大气连通,经过一段时间后,送料管1后段内的物料被吸走后再停止真空泵。采用这样的方案只需在原有设备上稍作改进即可,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设计、安装成本,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