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尖撑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518发布日期:2019-06-19 00: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领尖撑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领尖撑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衣行业,有时会在两边领尖加装领尖撑(也称为插足),使得衣领更为挺直、美观。为此,该种服装有时需要包装一条或多条领尖撑作为备用。传统的包装领尖撑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将一定数量的领尖撑放入包装袋,再使用热封口机将包装袋袋口封住。然而,这种方式操作麻烦、人力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领尖撑包装设备,以解决传统的包装领尖撑的方式操作麻烦、人力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领尖撑包装设备,包括:

机座;

放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放料装置具有放料槽,所述放料装置设有分别与所述放料槽连通的出料口以及顶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顶料口相对设置;

出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出料装置包括顶料板以及顶料驱动器,所述顶料板靠近所述顶料口设置,所述顶料驱动器与所述顶料板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顶料板经所述顶料口顶入所述放料槽中或复位;以及

包装装置,靠近所述放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所述包装装置用于承接从所述出料口顶出的领尖撑并进行包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多个限位立板,多个所述限位立板连接于所述机座并与所述机座的台面共同围成所述放料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多个限位立板,多个所述限位立板连接于所述机座并与所述机座的台面共同围成所述放料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装置包括:

料卷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料卷架用于安装包装带卷;

卷折筒,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料卷架的下方,所述卷折筒具有卷折腔以及与所述卷折腔连通的卷折入口和卷折出口,所述卷折腔从所述卷折入口至所述卷折出口尺寸逐渐减小,所述卷折入口靠近所述放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

导管,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卷折筒的下方,所述导管具有第一管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管口连通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靠近所述卷折出口设置;

第一热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导管的一侧,所述第一热压机构包括第一热压件、第二热压件以及第一热压驱动器,所述第一热压件和所述第二热压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热压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热压件和所述第二热压件靠近或远离;

拖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热压机构的下方,所述拖动机构包括第一拖动轮、第二拖动轮以及转动驱动器,所述第一拖动轮与所述第二拖动轮相对设置且轮面相抵接,所述转动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拖动轮转动;以及

第二热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导管的第二管口的下方,所述第二热压机构包括第三热压件、第四热压件以及第二热压驱动器,所述第三热压件和所述第四热压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热压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热压件和所述第四热压件靠近或远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座上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放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卷折筒的卷折入口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通道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呈倾斜向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领尖撑包装设备还包括出料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出料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料通道是否有领尖撑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出料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顶料驱动器、所述转动驱动器、所述第一热压驱动器和/或所述第二热压驱动器电性连接,当所述出料感应器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出料通道上有领尖撑通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顶料驱动器、所述转动驱动器、所述第一热压驱动器和/或所述第二热压驱动器停止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领尖撑包装设备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出料感应器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出料通道有领尖撑通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通道为透明板状结构,所述出料感应器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领尖撑包装设备还包括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吹风装置的吹风口设在所述出料通道的上方并朝向所述出料通道,所述吹风装置用于沿出料方向向所述出料通道吹风。

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领尖撑包装设备,放料装置可放置堆叠的领尖撑,由出料装置按照每袋包装数量每回顶出相应数量的领尖撑,并由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可实现领尖撑的自动包装,降低人力成本且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领尖撑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领尖撑包装设备中的放料装置和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领尖撑包装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领尖撑包装设备100,包括机座110、放料装置120、出料装置130和包装装置。

其中,放料装置120设置在机座110上,放料装置120具有放料槽121。待包装的领尖撑可成叠地放入放料槽121中。放料装置120设有出料口122以及顶料口123。出料口122与顶料口123分别与放料槽121连通,并且,出料口 122与顶料口123相对设置。

出料装置130设置在机座110上。出料装置130包括顶料板131以及顶料驱动器132,顶料板131靠近顶料口123设置,顶料驱动器132与顶料板131连接,顶料驱动器132用于驱动顶料板131顶出或复位。具体地,顶料驱动器132 用于驱动顶料板131经过顶料口123顶入放料槽121中或复位(即从放料槽121 收回)。领尖撑包装设备100工作过程中,顶料板131顶入放料槽121中,可将放置在放料槽121中的领尖撑经过出料口122顶出放料槽121,具体地,可将领尖撑叠层底部的一个或多个领尖撑经过出料口122顶出。

包装装置设置在机座110上,包装装置靠近出料口122设置,包装装置用于承接从出料口122顶出的领尖撑并进行包装。

其中,顶料板131的厚度根据一次出料的数量进行设计。例如,设计一次顶出一片领尖撑,则顶料板131的设计厚度不大于一片领尖撑的厚度,以防止有多片领尖撑被一次顶出。同样地,出料口122的高度也要根据一次出料的数量进行设计,不可过高,可能导致额外的领尖撑被顶出,也不可过低,可能阻碍领尖撑的顶出。可以理解,顶料口123的高度满足能够让顶料板131经过即可。

此外,设计顶料板131每次顶出一片领尖撑,根据顶出领尖撑的数量要求,可设置顶料驱动器132连续快速顶出相应次数。如一个包装袋中包装两个领尖撑,可设置顶料驱动器132连续快速顶出两次,间隔循环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适应各种不同数量的领尖撑的包装。

如图2所示,放料装置120与机座110的台面围成放料槽121,放料装置 120在与机座110连接的位置设有出料口122以及顶料口123。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放料装置120包括多个限位立板,多个限位立板连接于机座110并与机座 110的台面共同围成放料槽121。在本示例中,多个限位立板为长条板状,与机座110的台面共同围成在竖直方向上呈长条形的放料槽121,放料槽121可以一次放入较大数量的领尖撑,如可以一次放入300~500片领尖撑。领尖撑叠层依靠多个限位立板的限位,可以防止移位、倒塌。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放料装置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立板124、第二限位立板125、第三限位立板126以及第四限位立板127,各限位立板连接于机座110并与机座110的台面围成放料槽121。在本示例中,出料口122设在第一限位立板124上,顶料口123设在第三限位立板126上。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其中一个或多个限位立板在机座110上的位置可调从而能够调节放料槽121的尺寸,从而能够根据不同领尖撑的形状、尺寸对放料槽121进行调整。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限位立板124和第四限位立板127的位置固定,第二限位立板125和第三限位立板126的位置可调,从而能够对放料槽121的宽度和长度进行调节,可理解,在放料槽121尺寸的调节过程中,出料口122的宽度也相应地得到调节。

如图2所示,第四限位立板127上设有两个滑动槽或滑动孔1272,第三限位立板126上对应设有两个滑动件1262,两个滑动件1262分别嵌设在两个滑动孔1272或滑动槽中,从而实现第三限位立板126的移位。另外,也可以通过螺栓螺孔配合等方式实现位置调节。

限位立板可采用透明材质,或者在至少一个限位立板上开设观察窗128,方便观察领尖撑的余料情况。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包装装置包括料卷架141、卷折筒142、导管143、拖动机构、第一热压机构和第二热压机构。

料卷架141设置在机座上,料卷架141用于安装包装带卷,卷折筒142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料卷架141的下方,卷折筒142具有卷折腔以及与卷折腔连通的卷折入口1422和卷折出口1424,卷折腔从卷折入口1422至卷折出口1424 尺寸逐渐减小,卷折入口1422靠近放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导管143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卷折筒142的下方,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包装装置包括料卷架141、卷折筒142、导管143、第一热压机构、拖动机构以及第二热压机构。

其中,料卷架141设置在机座上,料卷架141用于设置包装带卷,如塑料薄膜带卷。

卷折筒142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料卷架141的下方。卷折筒142具有卷折腔以及与卷折腔连通的卷折入口1422和卷折出口1424,卷折腔从卷折入口1422 至卷折出口1424尺寸逐渐减小,卷折入口1422靠近放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塑料薄膜从卷折入口1422进入卷折腔中,由于卷折腔尺寸逐渐减小,塑料薄膜被折叠成筒状。包装过程中,领尖撑也从卷折入口1422进入卷折筒142中,经卷折出口1424掉落而出。

导管143竖直地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卷折筒142的下方。导管143具有第一管口1432以及与第一管口1432连通的第二管口1434,第一管口1432靠近卷折出口1424设置。从卷折出口1424出来的筒状的塑料薄膜套在导管143的外周,而领尖撑则经第一管口1432掉落至导管143中。

第一热压机构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导管143的一侧。第一热压机构包括第一热压件1442、第二热压件1444以及第一热压驱动器(图未示),第一热压件 1442和第二热压件1444相对设置,第一热压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热压件1442 和第二热压件1444靠近或远离。第一热压机构对筒状的塑料薄膜的侧边开口进行热压熔合。

拖动机构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第一热压机构的下方。拖动机构包括第一拖动轮1452、第二拖动轮1454以及转动驱动器(图未示),第一拖动轮1452与第二拖动轮1454相对设置且轮面相抵接,转动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拖动轮1452 转动,使得第一拖动轮1452与第二拖动轮1454相向转动。熔合的侧边由第一拖动轮1452和第二拖动轮1454配合带动向下拉动。

第二热压机构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导管143的第二管口1434的下方。第二热压机构包括第三热压件1462、第四热压件1464以及第二热压驱动器(图未示),第三热压件1462和第四热压件1464相对设置,第二热压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三热压件1462和第四热压件1464靠近或远离。第二热压机构对筒状的塑料薄膜进行上下封口,具体地,第三热压件1462和第四热压件1464进行一次热压后,领尖撑从导管143中掉落至塑料薄膜中,塑料薄膜往下移动移动距离后,第三热压件1462和第四热压件1464再进行一次热压。从而,领尖撑被包装在塑料薄膜袋中。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包装装置还包括剪切机构(图未示),剪切机构包括剪切刀和剪切驱动器,剪切刀活动连接于机座上,剪切驱动器与剪切刀连接以驱动剪切刀动作,切断包装袋封口。

请进一步结合图3,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机座110上设有出料通道150。出料通道15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出料口122设置,第二端靠近卷折入口1422设置。经出料口122被顶出的领尖撑通过出料通道150进入卷折筒142中。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出料通道150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呈倾斜向下设置,利于领尖撑顺利通过出料通道150。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领尖撑包装设备100还包括出料感应器152和控制器 (图未示),出料感应器152用于检测出料通道150是否有领尖撑通过时,控制器与出料感应器152,控制器还与顶料驱动器132、转动驱动器、第一热压驱动器和/或第二热压驱动器电性连接,当出料感应器152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出料通道150有领尖撑通过时,控制器控制顶料驱动器132、转动驱动器、第一热压驱动器和/或第二热压驱动器停止动作。

其中,出料感应器152可选用光电传感器,如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本示例中,出料通道150为透明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还包括报警器(图未示),报警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出料感应器152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出料通道150有领尖撑通过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通知人员进行处理。

再进一步,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领尖撑包装设备100还包括吹风装置160,吹风装置160设置在机座110上,吹风装置160的吹风口设在出料通道150的上方并朝向出料通道150。领尖撑包装设备100工作过程中,吹风装置160可以沿出料方向向出料通道150吹风,保证经过出料通道150的领尖撑顺利通过出料通道150。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将出料通道150设计为传拖动,对领尖撑进行传送。

以下以一个具体示例的领尖撑包装设备100的工作流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个具体示例的领尖撑包装设备100的工作流程如下:

将堆叠的领尖撑放入放料装置120的放料槽121中;

将设置在料卷架141上的塑料薄膜带下拉通过卷折筒142折叠成筒状;

将卷折出口1424出来的筒状的塑料薄膜套在导管143的外周;

通过第一热压机构对筒状的塑料薄膜的侧边开口进行热压熔合;

熔合的侧边由第一拖动轮1452和第二拖动轮1454的配合带动向下拉动;

设置顶料驱动器132每回连续两次驱动顶料板131,以每回顶出两个领尖撑;

领尖撑通过出料通道150进入卷折筒142,后再掉落入导管143中,过程中,第二热压机构对筒状的塑料薄膜进行热压形成封口,领尖撑落入塑料薄膜中,随着拖动机构拖动塑料薄膜下拉,第二热压机构再次对塑料薄膜进行热压形成封口,从而使领尖撑包装于塑料薄膜袋中;

剪切机构对封口处进行切割,即得到领尖撑包装。

上述领尖撑包装设备100,放料装置120可放置堆叠的领尖撑,由出料装置130按照每袋包装数量每回顶出相应数量的领尖撑,并由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可实现领尖撑的自动包装,降低人力成本且生产效率高。

根据我司生产部门统计,相比原来通过人工包装领尖撑,采用上述领尖撑包装设备100,产能由原来的3127包/天上升到11057包/天,产能效率提升253%,实现高效生产且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