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7989发布日期:2019-08-09 21:27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纱线绕成纱轴或整经机整经都需要改变纱线的走向,单纯使用导线轮,当纱线张力变化时,经常引起纱线跳轮,若缠绕多圈来避免跳轮会导致阻力过大,容易造成纱线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该装置可以改变纱线走向,并调节纱线的张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用于引导纱线走向,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轴和导向轮,所述固定轴垂直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上导板和下导板,所述上导板与所述下导板间设置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上导板和所述下导板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导线孔,靠近所述上导板和所述下导板的边缘还设置有一张力器,所述张力器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串有互相贴合的上片板和下片板,所述上片板通过上弹簧与所述上导板相抵,所述下导板通过下弹簧与所述下导板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的圆周面上开设有U形环槽。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导线孔上均嵌有陶瓷眼。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导向轮沿纱线的上下游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绕线柱,每对所述绕线柱错开布设,每个所述绕线柱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片板和所述下片板的边缘向上翘起,所述上片板和所述下片板包覆有橡胶圈。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线孔在所述上导板和所述下导板上呈圆周分布,所述导线孔间的夹角呈20°~60°。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板上开有螺纹孔,所述下导板上开有光孔,所述支撑柱末端带有螺纹,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下导板与所述上导板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大小相同,并且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的内径与所述支撑柱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设置有张力器,不仅可以对纱线进行导向,还可以调节纱线张力;同时设置有多个过线孔,便于调节纱线走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导向轮3三维结构视图;

其中,1-底座;2-绕线柱;3-导向轮;30-固定轴;31-下导板;32-导轮;321-U形环槽;33-上导板;34-导线孔;35-上弹簧;351-下弹簧;36-上片板;37-下片板;3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用于引导纱线走向,包括底座1和导向轮3,导向轮3通过固定轴30垂直连接在底座1上,固定轴30上固定连接有上导板33、下导板31以及设置在上导板33与下导板31间的导轮32,导轮32与固定轴30转动连接,上导板33和下导板31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导线孔34,靠近上导板33和下导板31的边缘还设置有一张力器,张力器包括支撑柱38,支撑柱上串有互相贴合的上片板36和下片板37,上片板36通过上弹簧与上导板33相抵,下片板37通过下弹簧与下导板31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导轮32的圆周面上开设有U形环槽321,以便于纱线更好的缠绕在导轮32上,以对纱线导向,并且每个导线孔34上均嵌有陶瓷眼可以防止纱线损伤;同时,多个导线孔34在上导板和33下导板31上呈圆周分布,导线孔间的夹角呈20°~60°,可以方便调节导线走向,相邻导线孔34还可以备用。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靠近导向轮3沿纱线的上下游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绕线柱2,每对绕线柱2错开布设,每个绕线柱与底座1转动连接,可以起到稳定纱线的作用,还可以增加纱线的阻尼系数,以便调节纱线张力。

在本实施例中,上片板36和下片板37的边缘向上翘起,可以防止边缘割伤纱线;同时,上片板36和下片板37包覆有橡胶圈,可以增大纱线与片板间的摩擦力,张力调节范围大。

在本实施例中,上导板33上开有螺纹孔,下导板31上开有光孔,支撑柱38末端带有螺纹,支撑柱38穿过下导板31与上导板33相配合,配合简单,更换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上弹簧35和下弹簧351大小相同,并且上弹簧35和下弹簧351的内径与支撑柱38的外径相同,正常状态下,上弹簧35和下弹簧351处于受压状态,这样可以使上片板36和下片板37位于导轮32的中间,可调节纱线张力,同时还可以对纱线进行导向,同时,弹簧与支撑柱38的配合性好,避免弹簧歪斜,可以增加弹簧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跳线导轮装置,其使用原理如下:纱线在绕线柱2上绕设再由上片板36和下片板37间的间隙穿过,绕设到导轮32上,再依据需要由上导板33或下导板31上的穿线孔34穿出,上弹簧35和下弹簧351处于受压状态,可以自动调节纱线张力,防止纱线跳动;当弹簧出现疲劳损伤后,可更换弹簧,或者让纱线在绕线柱2或导轮32上多绕设一圈,以增大纱线摩擦力,方便调节。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