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线材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275发布日期:2019-09-29 15:2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粗线材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线材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绕线时需要将铜线沿轴线方向插入变压器骨架上的插孔中,然后将铜线折弯九十度后进行绕线,该折弯步骤通常由人工进行,然而粗线材的硬度较大难以折弯,同时人工折弯时铜线受力不均匀,容易使铜线的折弯部位呈S状不符合加工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绕线效果好、绕制的变压器质量高、性能佳且美观的粗线材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包含有输出轴的驱动电机,所述输出轴的末端设有固定块,待绕线的变压器骨架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输出轴固定配合,所述粗线材绕线装置还包括卡头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驱动电机非输出轴部分相固定,所述卡头锁紧配合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卡头上设有夹紧口,待绕线的变压器骨架上设有线材插孔,线材的一端插入所述线材插孔后其后部卡入所述夹紧口中,所述驱动电机启动后,待绕线的变压器骨架在所述输出轴的带动下转动,线材受变压器骨架以及所述卡头的作用力发生折弯。

由上述方案可见,变压器骨架在所述转动轴带动下转动后,由于所述卡头固定不动,线材插入所述线材插孔的一端受变压器骨架的拉力,同时线材受所述卡头的拉力,进而使线材折弯,由于折弯时线材呈绷直状态,进而使线材折弯部分不会出现S状折痕,绕制的变压器质量好,满足各项电性能要求,且外形美观。同时通过所述卡头与所述连接杆滑动配合,进而能够调整所述夹紧口与所述线材插孔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线材。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粗线材绕线装置还包括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固定配合。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法兰的一端设有把手。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把手在线材折弯阶段人工为连接杆提供辅助保证连接杆不受线材带动而弯曲,进而保证线材的折弯效果。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卡头上还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锁紧螺钉使所述卡头能够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包含有输出轴1的驱动电机,所述输出轴1的末端设有固定块,待绕线的变压器骨架2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输出轴1固定配合,所述粗线材绕线装置还包括卡头3和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驱动电机非输出轴部分相固定,所述卡头锁紧配合在所述连接杆4上,所述卡头3上设有夹紧口5,待绕线的变压器骨架2上设有线材插孔6,线材的一端插入所述线材插孔6后其后部卡入所述夹紧口5中,所述驱动电机启动后,待绕线的变压器骨架2在所述输出轴1的带动下转动,线材受变压器骨架2以及所述卡头3的作用力发生折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粗线材绕线装置还包括连接法兰7,所述连接法兰7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连接法兰7固定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1穿过所述连接法兰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4远离所述连接法兰7的一端设有把手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法兰7上设有槽孔,所述连接杆4固定在所述槽孔中,所述槽孔的直径为所述连接杆4的直径的1.5-2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先将线材插入所述线材插孔6中,所述线材插孔6转动至所述夹紧口5下方后,将线材的后部卡入所述夹紧口5,启动所述驱动电机使所述转动轴1转动一小角度,转动时由人工通过所述把手8为所述连接杆4提供辅助力,线材在变压器骨架2以及所述卡头3的拉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折弯,折弯后将线材取出所述夹紧口4,随后启动驱动电机进行绕线。

根据线材的直径滑动所述卡头3,调整所述夹紧口5与所述线材插孔6之间的间距,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锁紧所述卡头3。

折弯时,所述夹紧口5与所述线材插孔6之间的间距与线材直径相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粗线材绕线装置还包括减速器和转动轴,所述输出轴1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待绕线的变压器骨架2固定配合在所述转动轴上。

通过设置所述减速器降低待绕线的变压器骨架的转速,保证绕线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粗线材绕线装置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